如果有人問觀音菩薩究竟是男相還是女相,很多人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女相啦,電視劇裡都是女菩薩!觀音娘娘還能是男相嗎?」
長久以來,觀音菩薩左手託淨瓶,右手持柳枝,足踏蓮臺的女性形象深入人心,無論是在文學作品還是民間傳說裡,觀音菩薩大多是溫婉慈悲的女相,不少寺院中供奉的觀音菩薩也是女相。那麼,家喻戶曉的觀音菩薩一定是女相嗎?
(圖片來源:《西遊記》劇照)
事實上,觀音菩薩並無男女相之分!觀音菩薩為了救度眾生,固可應現種種形態的婦女身,但也可現種種形態的男子身,隨緣類化,有男有女,可男可女。
《妙法蓮華經》云:「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度化眾生,以三十二種身相,又名三十二應身隨緣示現。
觀音菩薩沒有所謂男女的性別,女性形象僅僅是示現,是為了方便度化眾生而顯現的一種「相」,最終目的是方便慈愛眾生、救度眾生;對眾生而言,菩薩以他們最能接受的形態出現,更能依相起信、依聲說法,在自身的精進和虔誠信念中得到菩薩的加持感應。
不過觀音菩薩本身的大菩薩相是大丈夫相,《華嚴經》中有云:「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在古印度,女性地位極度低下,只有轉世為男性才能得救,而菩薩作為神明,自然也是男性形象。佛教傳入中國後,在唐朝以前,觀音菩薩還是以男性形象為主,唐代大畫家吳道子筆下的很多觀音作品還長著八字鬍。
到唐朝之後,女皇武則天登基,女性地位提高,女性觀音像也應運而出。據傳,武則天為了鞏固政權,說自己的帝位是順應天意,聲稱自己是彌勒佛轉世。女人可以稱帝繼承大統,彌勒佛亦可有女身,那麼,觀音菩薩是女相這一思想便也逐漸傳開,得到百姓認可。
而在中國民間,觀音菩薩常現婦女身度人,具有溫柔憐憫、深切同情、自我犧牲的精神,慈悲又不失威嚴、溫柔又不失端莊,救苦救難富有人情味,更貼近母性之愛,因此,常被尊稱為「觀音媽」、「觀音娘娘」。
觀音菩薩不僅能聞聲救難,最主要是常救助婦女兒童,協助孕婦順利生產,因此又常尊稱為「送子觀音」,而這「送子」的形象,必然是女性更為吻合。《妙法蓮華經》記載:「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其實,對老百姓而言,觀音菩薩究竟是男身還是女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觀音菩薩寄託了普羅大眾的虔誠許願。只要心中有菩薩,依教奉行,定能得菩薩護佑。正如古德所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文:菜菜子
來源: 南普陀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