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逢大時代
—| |—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電影《推拿》裡有這樣一句話:「每個人的眼淚都不一樣,但想哭的念頭都是一樣的。」這其實是創業最真實的寫照——從概率上來說,創業3年的公司,93%都會倒閉,活下來的只有7%,「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創業並不容易成功。網上曾經流傳過這樣一項有趣的統計:《賈伯斯傳》全書中,賈伯斯一共哭泣過157次,平均3頁哭1次。其中,哭倒在地25次,大哭並尖叫34次,淚流滿面42次。但坎坷的創業路途,卻正是偉大企業家成長的必需養料。
在大眾眼中,企業家是一群刀槍不入的強者。表面上,他們運籌帷幄,看似舉重若輕地帶領企業駛過萬重山。但在這份雲淡風輕背後,始終會有著一些只能為自己道的苦澀。身披鎧甲的企業家,也有著一顆柔軟的心。人們總會只關注到他們堅強的一面,而忽略了他們脆弱的一面。企業家也是凡夫之軀,會高興、會生氣、會焦慮、也會有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刻。但就像經濟學家熊彼特說,「企業家是對成功充滿渴望的人」。在面臨困境、絕境時,他們為何總能迸發出超乎常人的勇氣和毅力?生逢君今日分享了不起的企業家群體。
1
創業者都有一顆鋼鐵般的心
矽谷頂級創業者、投資人本·霍洛維茨曾在他的《創業維艱》一書中寫到,「在我擔任CEO的8年多時間裡,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的8年幾乎全是舉步維艱」。
人人都知創業維艱。從概率上來說,創業並不容易成功。創業3年的公司,93%都會倒閉,活下來的只有7%。創業可以說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創業者甚至會自嘲創業的「好處多多」:
創業後,才知道哪些人是自己的真心朋友:「有一次,公司帳上只剩3萬塊錢,第二天下午就要發工資了。我一直琢磨著到哪借到5萬塊,好給員工發工資,再預留一部分未來付款的錢。我把能想到的人統統都試了個遍,結果得到的都是一句『不好意思啊』。」
創業後,才發現自己似乎有單相思的「毛病」:「做生意,有時就像是對錢的單戀,只見出貨不見回款。創業不到4年時間,公司被拖欠的款項接近500萬,項目收入的1/3都沒能如期收回,更糟糕的是越積越多。」
……
創業就是這麼一件魔幻與現實交織的事情。創業者經常處於即將成功和隨時可能失敗的焦慮之中,很少能夠獲得安全感。
但坎坷的創業路途,卻正是偉大企業家成長的必需養料:
網上曾經流傳過這樣一項有趣的統計:《賈伯斯傳》全書中,賈伯斯一共哭泣過157次,平均3頁哭1次。其中,哭倒在地25次,大哭並尖叫34次,淚流滿面42次。
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也曾遭遇過至暗時刻:特斯拉創辦15年未曾盈利,出現產能不足、交付困難等問題。外界對馬斯克的質疑不斷。在接受採訪時,馬斯克眼裡噙著淚水,委屈地說:「我現在每周要工作120個小時,經常性在工作車間一待就是三四天。整日整夜,沒有孩子,沒有朋友,除了工作,一無所有。」
但正如有句話所說,「你想過普通的生活,就會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過最好的生活,就一定會遇上最強的傷害。這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的,就一定會給你最痛的。」
要有大成就,必定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創業就是一個走「窄門」的過程,每位創業者都有著一顆經受過千錘百鍊的鋼鐵之心。
2
好的創業者都是魔術師
「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了。」
——羅曼·羅蘭《約翰·克裡斯朵夫》
創業路上,或許偶爾會經歷想放棄的夜晚,重新思考自己為了什麼而出發,腦海中盤旋著一句「要不要算了?」。一次次陷入糾結之中。
但當創業者們一想到身後「兄弟們」的信任、家人們的鼓勵以及客戶股東的支持,這種想法便轉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如果被打倒100次,那就站起來101次。倒下多一次,離成功也就更近了一步」的信念。
他們叮囑自己,總有一天,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人碰到問題都希望躲避,這是一種本能。但是,不躲更是一種力量。創業或許會有苦上眉梢的時候,但卻也有「撥得雲開見日出」的喜悅時刻:
1996年是金山歷史上最艱難的日子。雷軍埋頭苦幹3年的成果——「盤古」軟體在市場中接近全軍覆沒。公司差點倒閉。200多人的公司,當時走得只剩下10來個人,帳上也只有幾十萬人民幣。
那年的雷軍很沮喪,灰心地說:我失去了理想。但6個月後,他緩了過來,重返金山,只帶回一句話:「我仍然有一點點不死心。」那時,金山的研發團隊,算上雷軍只剩下4個人苦苦支撐。
帶著這份「不甘心」,他們孤軍奮戰,先後推出了金山詞霸、金山影霸,大受市場追捧,獲得了成功。雖然此後也並非一路坦途,但總還是一次次地堅持了下來:金山5次上市,5次被打回,最後花了8年時間,才在港交所敲鐘。
2019年11月,金山分拆掛牌科創板。上市第一天,股價就暴漲200%,如今市值已超過700億元。
那個「不死心」的雷軍,在經歷了創業的萬千險阻後,已帶領出3家上市公司,身價超過600億元。小米也成為了全球最年輕的世界500強企業。
永遠不要低估一顆英雄的心。這正是創業者最了不起的地方。他們就像一個個有著神奇魔力的魔術師,把各種各樣的看似「不可能」變成「可能」。
回顧雷軍的創業故事,他首先要感謝的是曾經那個不死心、百折不撓的自己;但也不會忘記,在這份輝煌背後,他並非孤獨前行。功勞簿上,還寫著:張旋龍、求伯君、黎萬強、林斌以及金山、小米萬千員工的名字。
雷軍自然沒有忘記,他在金山成立30周年的公開信中說到:「30年不懈奮鬥的歲月裡,我跟張旋龍、求伯君以及眾多為金山奮鬥過的兄弟姐妹們肝膽相照、親密無間,這份兄弟情始終沒有改變。
因為我們深信,在創業這條道路上,一個人走,可能走得快,但一群人走,會走得更遠。」
3
獨行快,眾行遠
企業的「企」字,拆開來便是「人」和「止」,意思就是:沒有人,企業就會停止發展。企業的核心永遠是人。
具體來說,就是企業家和員工兩個群體。只有當兩者默契配合、互相理解並攙扶著往前走時,創業才算打開了正確的姿勢。
但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生活不易,每個人都不輕鬆,不僅創業者沒有安全感,員工也是需要悉心呵護的群體。
理解彼此,是創業路途中最為稀缺的東西。而優秀的創業者往往懂得:要讓員工理解自己,得先學會體恤員工,善於創造出這樣的環境。
餐飲行業的兩個快速增長的「奇蹟」——海底撈和西貝,都深諳這個道理:
海底撈文化的精髓之一是「把人當人看」。創始人張勇曾解釋說:如果你的兄弟姐妹從農村來北京打工,你一定擔心他們路不熟,會走丟;不懂規矩,遭城裡人白眼。於是海底撈的培訓,不僅僅是工作內容,還要培訓如何使用ATM機、如何乘坐地鐵等等……這家企業,在幫助自己的員工,去融入一個城市。
張勇說:對於高科技公司的員工來講,他們是追求幸福,但是我們的員工首先追求的是做人的起碼尊嚴。海底撈創立25年,到如今市值1700億港元,肯定不是靠張勇一個人。
「先給錢,再幹活」「陷入精算邏輯,累死你」「要想好,大讓小」,這些企業經營思想都出自西貝創始人賈國龍之口。賈國龍夫婦曾公開承諾帶頭向下分利,每年拿出自己50%以上分紅髮獎金。
他曾說過,「人都是有良心的,多給兩個億,沒準給你幹出四個億,至少幹出兩個億,不會讓你多掏腰包」「人啊,絕大多數都是俗人。人們在西貝平臺奮鬥來奮鬥去,最終獲得了什麼成果?這才是最重要的」。
一個人拼命,永遠不如一群人拼命。
創業從來都不是創業者一個人力挽狂瀾的英雄故事,它是一群人互相理解、相互陪伴的溫暖歷程。創業的故事也可以很溫暖。
4
謝謝老闆,謝謝自己
1978年,民營經濟方興未艾。40年後,截至2018年底,中國中小企業的數量已經超過了3000萬家,個體工商戶數量超過7000萬戶,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
浩浩蕩蕩40年,我國GDP從3678億元到2018年突破90萬億元,增長超過200倍。
中國經濟的發展,不是天上掉餡餅掉下來的,而是背後億萬人民殷勤勞動、砥礪前行拼搏出來的。
其中,既有著一位又一位、一次又一次咬牙堅持的企業家們聚沙成塔的努力;又有著員工們堅持不懈的辛勤付出,還有著……
在如今經濟轉型調整的大背景下,或許日子要比往常過得辛苦一點點。而信心是一切動力之源。每個人都需要鼓勵和認可。
就像有句話所說,「在這冷酷的世界上,讓人維持生存的體溫,能夠活下去的,不是了不起的名言,也不是有學識的一語中的,而是你帶有體溫的、溫暖的一句話」。
生活向來都不容易,理解萬歲、陪伴萬歲。
或許員工一句最簡單的「謝謝老闆」,就能讓企業家們內心一暖,如生三春暉,支撐著他們繼續前行;而老闆對員工們說一聲「辛苦了」,或許就會讓員工覺得過去的付出「值了」。
2019年,哪怕過得再苦再難,也將要成為過去式了。那些過去了的不滿、後悔與惋惜,不應成為我們憤憤不平的對象,更該是砥礪我們前行的力量,讓我們在即將到來的嶄新一年裡做得更好、更棒。
每個人其實都是「創業者」,是自己人生的創業者。不妨對全力好好生活的自己說一聲謝謝,對為自己付出過心血的老闆說一聲謝謝。
感恩過去,才能更好地前行。為了感謝新老客戶,由騰訊牽頭髮起設立的微眾銀行中,為小微企業打造的微業貸,推出了一首神曲「謝謝老闆」,致敬在創業路上負重前行的老闆們以及每一位在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員工:
生活總是美好的,正因為有你們這些可愛的人。願創業路上、生活途中,多一些歡聲笑語、多一份溫暖。來年,讓我們繼續攜手共進,做得更好。
謝謝老闆,謝謝自己,謝謝你。
參考資料:
[1]. 奇點不奇,「沒病到一定程度,你千萬別去創業」
[2]. 三聯生活周刊,沒有退路的創業者們,再難也要闖
[3]. 正和島,給你講個笑話,我是創業公司CEO
[4]. 盒飯財經,連賈伯斯都哭過100多次!多大事兒能戳中企業家淚點
[5]. 正和島,雷軍,不死心
[6]. 正和島,一年入帳60億,比肩海底撈,西貝為何永不上市
[7]. 正和島,海底撈市值破2000億!創始人張勇:公平就是多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