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總會有不順心的時候,可有些情況下這些不順心只能自己默默承受。有苦說不出的感覺最為悽涼,看看古人都是怎麼表達這樣的感情吧。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憂來無方,人莫知之。」出自曹丕《善哉行》「高山有崖,林木有枝。憂來無方,人莫之知。」意為:憂愁的到來沒有方向、來由,沒有人知道它怎麼來的。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出自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意為:垂髫總角之時,不知世事艱辛,愛賦詩詞,卻缺乏人生閱歷,只好獨上高樓,拍遍欄杆,裝做老成,滄桑之感。而待真正經歷人生起伏,宦海沉浮之後,一腔盡忠報國的赤膽忠心被南宋小朝廷潑了一大盆冷水。真真愁,真真苦。他想怒問蒼天,他想斥述厚土,但這些憤怒,悲傷到了嘴邊,卻化為一聲嘆息,天涼了。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出自李清照《武陵春》。
其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意為:一切真不知從何說起,正想要說,眼淚早已撲籟而下。理解是回首往昔,對比今朝,今非昔比,一時感慨難言,悲從中來,淚落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