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歲開始識字
一歲就會識字 小明宇的「異常」從一歲時開始顯露。那一幕,至今清晰鐫刻在爺爺姜永華腦海中。
「那年,他剛滿一歲,走路都還不大穩。我帶他上街,走到合川醫院,他突然指著醫院的招牌,問我那是什麼?」姜永華抬頭一看,是對面牆上是合川市人民醫院門診部的招牌,於是,他告訴孫子,那是「合川市人民醫院門診部」。
十多天後,當姜永華帶著姜明宇再次路過該地時,小明宇居然指著上面的字一字一頓地讀了出來。
「孫子居然會認字!」姜永華驚喜萬分。更讓姜家人欣喜的是姜明宇過目不忘的本領——只要大人提過一遍的,無論是字還是數字,無論下一次在哪兒碰到,他總能清楚無誤地認出。
隨後,姜永華發現,姜明宇認字的勁頭一天甚過一天——帶他上街,他總拽著大人的手去認字、認數字。
兩歲自學英語 小明宇兩歲多時,接到一家外語學校培訓班散發的傳單,姜永華帶著小明宇去試聽了一次課。那天課上,小明宇毫不怯場,上臺念出一個又一個發音標準的英語單詞,培訓班的老師大為驚奇。「連我現在都沒搞懂,他是什麼時候學會用拼音和英語的?」姜永華說。
在姜永華記憶中,小明宇兩歲時,鄰居曾扔過一張有些破舊的兒童拼音標識圖,姜明宇把圖撿回去,讓大人給貼在牆上。「可能這張圖是他學習拼音的第一個老師。」同時,他還莫名學會查字典。
三歲與外國人對話 由於經濟原因,姜明宇沒上培訓班,姜永華買來少兒英語書和少兒學英語的碟子。就這樣,姜明宇跟著英語碟自學起來。
3歲那年,薑母陳豔的中專同學帶姜明宇上街,在一家水果攤前,忙著用「apple」(蘋果)、「banana」(香蕉)數水果的姜明宇,很快引起兩名過路外國人的注意,「她們很驚訝,這麼小的娃娃居然會說英語。」大方的姜明宇還主動與對方打起招呼,介紹自己。
四歲學會珠算 由於他的「天才」表現,剛滿4歲,就被家人送到附近學昌門小學學前班。不過,因年紀太小,被拒。
從姜明宇4歲起,姜永華便教他打算盤、學珠算。姜永華說,自己從十以內的加減教起,到千萬以內的加減,姜明宇不到一星期就全掌握了。
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的姜明宇很懂事,4歲時,他寫過一篇《我的奶奶》的日記,讓奶奶趙吉珍很是感動。在日記中,姜明宇寫道:「我的奶奶今年57歲了,頭髮也白了……奶奶上班很辛苦,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用好成績來報答奶奶。」
五歲當「小老師」 快滿5歲那年,姜明宇總算邁進學校大門。不過,此時,他早已將簡單漢字、拼音、加減法等學前班應學內容爛熟於心。
姜明宇不太喜歡熱鬧,經常是一個人在座位上看書或寫字。即便如此,在四十多人的學前班裡,姜明宇仍是同學公認的「小老師」,別人有什麼不懂之處,他總是不厭其煩地耐心講授。
「神童」愛看大部頭書
為測試姜明宇,記者找來一張報紙,隨意指了一篇文章要他朗讀。結果,語音、語調、斷句等幾乎無錯。
姜明宇愛好甚廣:對我國的省市自治區及其簡稱,均能快速回答;各大洲各大洋上有哪些國家、哪個國家最大哪個國家最小,瞭然於胸;二十四節氣、十二生肖背得溜熟;別說簡體漢字,即便繁體字也難不倒他,簡單的英語翻譯更是不在話下……「這些都是我自學的!」姜明宇自豪地說。
姜明宇為什麼這麼聰明?難道是胎教有方?陳豔證實,自己21歲懷小明宇時,曾考慮過胎教,不過,最終因為明宇外公一句「那個東西沒啥作用」作罷。姜明宇出生時重3.8公斤,因太重,最初,外婆還曾有「娃兒太胖影響智力」的擔憂。
或者是吃了什麼得當補品?陳豔堅決否認。她介紹,除了骨頭湯和水果,自己懷孕期間營養品吃得很少。而小明宇出生5天斷奶後,爺爺奶奶就用牛奶、米糊、豆漿交替餵養。
而對於街坊四鄰傳說的「父母基因好」等說法,姜家人都一笑了之。把小明宇從小帶大的爺爺奶奶是農民,父親是貨車司機,高中沒畢業,中專畢業的母親下崗後在個體超市打工……
姜明宇何以有超出同齡孩子的知識面?
「他太喜歡讀書了。」姜家人給出唯一答案。
在姜明宇生活的一室一廳小屋中,記者幾經搜索沒能找到諸如奧特曼、汽車等男孩子鍾情的玩具。「我不喜歡玩具,我喜歡書。」姜明宇說。
家人介紹,由於家庭條件所限,書店成了他最喜歡呆的地方。合川金馬廣場的天嬌書城、群星書店是他去得最多的地方,塔耳門的新華書店他也是常客。而且,他一坐就是半天甚至一天。與別的孩子愛看兒童故事或連環畫不同,姜明宇選擇的多是語文、數學以及大部頭的天文、地理、腦筋急轉彎……
陳豔透露了姜明宇一個小秘密:由於兒子看書太痴迷,他經常幹出這樣的「醜事」——在書店一呆大半天被家人拽出後發現,他的褲腿溼溼的,「我們這才曉得他流了尿,而只要你不管,他絕對不會上廁所,一看書就挪不動腳。」
除了書店,從家到學校必經之地的蘇寧電器商場,也成了他學習電腦的好場所,在電腦上學打拼音、打五筆、學英語、寫日記,練習繪畫,還在鋼琴店「學」鋼琴。
專家告誡不要拔苗助長
在對姜明宇的採訪中,與記者同行的還有重慶社科院應用心理學中心主任孫元明。
通過對小明宇的觀察,以及對他進行了諸如色彩、獅子等試驗後,孫教授證實:姜明宇的智力發展水平明顯高於同齡人,其智商指數在150左右。
孫教授認為,姜明宇之所以有諸多過人之處,並非他生就的神通,除開他先天的語言優勢外,自身的素質以及後天的培養積累作用明顯。首先,姜明宇擁有比一般兒童更為專注的注意力。比如看書、做事,他極少能夠受人幹擾,甚至達到痴迷程度。第二,與其他兒童不同,學習是姜明宇感興趣的事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也是他為什麼可以在家人無法給予直接幫助時主動自學的原因。第三,系統的學習能力。同時,儘管其家人沒有足夠能力引導姜明宇的發展,但其「只希望他平安健康」的無負擔教育理念,無形中給姜明宇的成長提供了足夠空間,促成了他的健康成長。
由於姜明宇超強的學習能力,家人準備在開學後讓他直接跳級,送入二年級就讀。不過,此舉孫教授並不贊同。他認為,姜明宇的情況在我國低齡兒童中並不罕見,對於此類在某一方面有著先天優勢的孩子而言,家長應在其低年級時保持正常速度就讀,以繼續保持孩子的優勢地位,這樣,對孩子學習興趣的持續性以及自信心等的培養均有好處,同時,也有利於打牢知識根基。
孫建議,對於兒童,特別是有先天優勢的兒童教育,基礎一定得打牢,切忌拔苗助長,若要跳級,可在五六年級時再考慮。
正常人的智商是多少?
智商是一種表示人的智力高低的數量指標。
通常人們對智力水平高低進行下列分類:智商140以上者稱為天才,智商120-140為最優秀,100、110、120為優秀,90-100為常才,80-90為次正常,70-80為臨界正常,60-70為輕度智力落後,50-60為愚魯,20-25為痴魯,25以下為白痴。(袁禮碧 塗靜)
責編:李秀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