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架非波音ecoDemonstrator項目飛機Embraer E170已開始試飛

2020-11-15 網易手機

(原標題:首架非波音ecoDemonstrator項目飛機Embraer E170已開始試飛)

波音於今日展示了其ecoDemonstrator項目的最新進展,主角是一架特殊修改版的Embraer E170,旨在研究出讓行家空氣更加綠色高效的方法。未來2個月時間裡,它將待在巴西,以便將新技術儘快推向市場。波音表示,ecoDemonstrator項目已經在小型航空器上測試了50餘項技術,包括下一代的737-800、787、以及757。

波音和Embraer於今日開始了該環保驗證機(ecoDemonstrator)項目的下一階段。


自2012年起,巴西Embraer SA就加入了波音的這個項目,此外他們還在Embraer跑道安全和KC-390防禦機項目上有合作——然而現在我們看到了首架被納入ecoDemonstrator項目的非波音機型。

按照計劃,Embraer E170將在8-9月份進行一系列新技術的測試:其中包括一個新型LIDAR(光探測與測距)系統,其通過雷射來測量真空速、攻角、以及機外溫度,比傳統方法更加可靠。

另外就是防冰(ice phobic)塗料,它可以減少結冰、排斥細菌和汙垢,從而提升性能和介紹飛機的清洗工作。還有全新加裝的特殊機翼板條,能夠降低起降時的噪音。

研究配套的新傳感器和可視化技術,有助於我們了解機翼表面是如何改善燃油效率(降低碳足跡)的。此外還有巴西產的生物燃料,它會以10%和90%的比例與化石燃料混合。

波音指出,這是國際標準所允許的最大混合比例,能夠在飛機生命周期內降低50%-80%的碳排放。

[編譯自:Gizmag , 來源:Boeing]

本文來源:cnbeta網站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C919進入局方審定試飛階段;國內首架彩繪A321neo交付;五一機票預訂...
    >這意味著C919飛機構型基本到位,飛機結構基本得到驗證,各系統的需求確認和驗證的成熟度能夠確保審定試飛安全有效;同時也標誌著C919飛機正式進入局方審定試飛階段。>後續,6架C919試飛飛機將按照計劃安排,穩步開展更為密集的試飛任務,全面驗證C919飛機的安全性、可靠性,做好適航規章符合性驗證工作。
  • 江西航空首架ARJ21飛機首航成功
    江西航空首架ARJ21飛機首航成功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2020-05-16 5月15日上午11點40分,航班號為RY8992的江西航空首架國產ARJ21飛機「井岡山」號從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機場起飛...
  • C919飛機再進一步!將穩步開展更密集試飛
    【C919飛機再進一步!將穩步開展更密集試飛】中國商飛公司說,民航上海審定中心今日籤發C919項目首個型號檢查核准書(TIA)。這意味著C919飛機構型基本到位,標誌著C919飛機正式進入局方審定試飛階段。
  • 航空工業陝飛完成一季度交付飛機試飛任務
    3月24日,公司科研生產現場再傳捷報,隨著某架機完成交付前最後一個架次的飛行作業,標誌著公司一季度交付飛機全部完成試飛任務。一個多月來,在某試飛大隊的辛勤工作下,用戶代表、空軍航空兵某旅的鼎力支持下,以及試飛保障團隊所有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克服疫情影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說盡千言萬語,與上級機關、用戶代表、供應商積極溝通協調;想盡千方百計,快速主動解決科研生產中的各種問題,持續推動科研生產向前邁進。
  • 航空工業陝飛:協同作戰 確保飛機順利進入試飛狀態
    當前,某型機研製已到了決勝攻堅的關鍵時期。如何在時間節點內協同作戰,完成既定任務,確保全年目標順利實現,成為當前任務的重中之重。為此,記者深入一線,對承擔任務的相關部門進行了採訪。
  • 以色列接收首架F-35I測試樣機 美軍之外唯一用戶 揭秘最重要用途
    11月11日,以色列空軍證實首架特殊改裝版F-35I測試樣機已經抵達該國。 該機是以色列第15架「阿迪爾」飛機,在德克薩斯州沃思堡生產,最初在美國飛行,應該是進行交付前的試飛。在美國試飛期間,機身帶有對焦標記,這通常與武器投射測試相關。機身上有FTC的橙色、藍色標記,測試中隊的徽章,彩色的國籍標記,使其成為世界上色彩最豐富的F-35之一。
  • 張仲麟:相似的開始,不同的命運——從MRJ之死看ARJ21的成功
    然而一個折戟沉沙,另一個開始進入快速交付階段,這不同的命運不由讓人感慨。而一架飛機的命運不僅僅要看其自身的努力,也要看歷史的行程。 在這背後無疑是意志的較量與實力的比拼。 在原計劃要開始交付客戶的2013年,MRJ的首架原型機還在組裝之中,一直到2014年才完成了組裝,首飛更是延遲到了2015年的11月11日。在首飛之後的試飛中還發現飛機主翼強度不夠,又再次宣布延期。而這已經是MRJ的第六次延期了,交付客戶的預計時間更是推遲到2020。
  • 俄羅斯A-100預警機成功進入試飛階段
    A-100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50skyshades報導,2019年2月9日,俄羅斯國防部告訴記者,A-100空中預警飛機進行了首次試飛,試飛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俄國防部表示:「最新的A -100空中預警飛機開始了之前的試飛計劃,並進行了首次試飛。」A -100是伊爾-76戰略運輸機的改進型。據俄羅斯國防部稱,這架飛機在「玻璃」座艙中配備了數字導航系統和數字控制系統,以及一種新型雙波段相控天線陣列定位器。「由於新目標的出現和新一代多用途戰鬥機的誕生,A-100空中預警飛機得到了發展。
  • 渦扇8發動機接近成功 但因運10飛機下馬而夭折
    渦扇8吊裝在飛機上,準備空中試飛為研製渦扇8型發動機,至1980年底國家投資1.84億元,先後生產3批12臺發動機。第二輪生產了4臺渦扇8型,其中第3臺吊裝在運10型飛機上試飛,其餘3臺分別用於分階段探索性長期試車、全程長期試車和臺架長期壽命試車等。
  • 國產大飛機「起航」:五十年沉浮,八千裡雲月
    這架曾經塗裝鮮亮的大飛機如今已鏽跡斑駁,而它身旁石碑上鐫刻的「永不放棄」,浸滿了幾代中國人製造大飛機的熱血豪情。從70年代運十項目啟動,到如今C919成功首飛,國產大飛機項目走過了五十年的艱苦徵程。其間,有定位不清、經費不足的遺憾擱置,也有技術難支、夥伴撤出的無奈停擺。現在,中國商飛重新挑起了國產大飛機的重擔,在前幾代「航空工匠」的指引下,走上了一條不同以往的全新路徑。
  • 運12F時間域飛機首飛成功
    近日,由航空工業哈飛自主研發設計的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系統飛行平臺——運12F時間域飛機在平房機場成功首飛,標誌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測量技術系統研製」項目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將有力推動我國航空地球物理探測事業的發展。
  • 簡氏稱中國運9運輸機已在西安試飛 將替代運8
    資料圖:尚未在組裝中的運-9運輸機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7月21日報導 題:中國的運-9運輸機在西安試飛有照片顯示,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運-9運輸機出現在了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的機場,這說明該機型正在試飛過程中。
  • 我新直升機試飛曾攻克武器發射俯仰過大難題
    作為中航工業試飛中心試飛總師,她長期從事我國固定翼飛機、直升機試飛技術研究與發展工作,對多種新型飛機和直升機的試飛做出了重要貢獻,先後主管、參加完成了3種直升機、4種殲擊機及20多項機載系統和設備的鑑定/定型試飛等項目。在直升機試飛事業的光輝歷程中,她用自己的智慧描繪出了美麗的人生,用航空報國的夢想綻放出繽紛的光芒。
  • 始終衝鋒在前 運12F時間域飛機背後的「老牌勁旅」
    運12F時間域飛機,「大名」叫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系統飛行平臺,它的成功首飛使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測量技術系統研製」項目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新機的研製成功離不開研製團隊的智慧與付出。其中有一支「老牌勁旅」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各環節一如既往地「給力」,做出重要貢獻。它就是哈飛運12F研製中的黨員群體。
  • 從運10到C919 中國大飛機經歷了多少磨難?
    同年,中央軍委、國家計委向上海市下達了研製大型客機的708工程,並成立飛機製造公司:飛機設計由640所牽頭;總裝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5703廠;發動機製造放在上海發動機製造廠;起落架製造在118廠;雷達製造在上海無線電二廠。1971年林彪墜機後,10號任務和12號任務相繼擱淺,與708工程三者合一,在全國大協作的模式下開始了國產大飛機的研發。
  • 國產大飛機C919迎來重磅消息!外媒:737和320不淡定了
    C919再次迎來重磅消息:獲得首個型號檢查核准書(TIA),這意味著國產大飛機C919已接近獲得認證的資格,換句話講,C919作為波音737和空客A320的有力競爭者,朝著飛往藍天的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