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的普及,大街上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用上了智慧型手機,連孩子們也不例外,一個個拿到手機就像吃了"鎮定劑"都能乖乖聽話,偶爾玩手機能夠接觸時興的信息,有益身心,但長期玩手機則會給孩子帶來危害。
前幾天湖南一個年僅3歲的女娃因手指無法伸直前往醫院就醫,確診了雙拇指狹窄性腱鞘炎,俗稱"扳機指"。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不是別的,而是因為孩子從小就接觸手機,每天給視頻點讚,長期玩手機導致的,而且由於孩子的年齡尚小,患上腱鞘炎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多加注意。
我們了解到,這位孩子的父母因為工作很忙,沒時間照顧孩子,因此都將孩子交給孩子的奶奶帶,奶奶一人帶孩子也費勁,但發現孩子喜歡玩手機,一玩手機就能安分,所以也不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3歲正是孩子模仿能力最強的時期,孩子看到爸爸媽媽都喜歡給視頻點讚,很快孩子也學會了,天天給視頻點讚,才造成這樣的情況。
現在幾乎沒有哪個小朋友不喜歡玩手機,因此徹底禁止孩子玩手機顯然是不現實的,而且其實只要適量的玩手機,並不會產生這種情況,不過如果放任孩子玩手機,不僅會讓你的孩子也"中招",而且長期玩手機的危害也會找上孩子。
長期讓孩子玩手機有何危害?
一、身體危害
如上述的孩子一樣,很多孩子的手也因為長期玩手機患上了肌腱炎,除了手指上的損傷,最直觀的還是孩子的視力直線下降。
以往即使學業再繁重,孩子們普遍近視的時期都是在初高中,很少有人在學前班時就近視,但隨著各種家教機、手機的普及,很多孩子開始一直玩手機,此前有個5歲孩童,在讀學前班的年紀就已經近視1000度,不僅如此,因為玩手機,頸椎病竟也找上了9歲孩童,長時期的玩手機讓她的脊椎成了一條直線,失去了正常人擁有的脊柱生理曲度……
二、阻礙學習進度
玩手機不僅危害身體,而且還會阻礙孩子的學習進度。手機上的色彩綺麗,而且隨著自己的手而動,這對孩子們來說肯定比白紙黑字的書來得更有吸引力。不僅如此,手機電視全方位的為所有觀眾提供信息,給孩子們的想像空間就很少,因此,孩子在看電視時是接受被動的知識傳入,長此以往不利於孩子想像力空間的發展。
三、交流障礙
長期的玩手機,孩子只會默默的觀看網絡上的花花世界,也變得沉默寡言,有研究表明,長期玩手機孩子更容易變得憂鬱,而且在玩手機的時候通常是一個人,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孩子很容易長期在憂鬱的心理環境下,一旦對手機上癮,孩子也不願與其他的小朋友玩,漸漸與外界失去交流。
四、難以分清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
之前轟動全網的"假靳東"讓人吃驚,竟然有人會願意把明顯不可能的事當真,成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小孩。大多數小孩子其實並不是很了解這個世界的大概面貌,如果長期讓孩子沉浸在手機這些虛擬世界中,孩子就會不懂得區分,把動畫片當真。
手機,是現代社會溝通的利器,我們雖隔萬裡,卻能互聯彼此,但手機也是隔開溝通的罪魁禍首,家庭中、聚會中,人們自顧自玩手機,無視身邊人的行為比比皆是。我們不想讓孩子變成這樣的人,那作為家長首先就應該儘量少的玩手機,給孩子樹立榜樣,手機不是所謂的"哄娃利器",哄娃需用心,而不是一件利器就能解決的事,否則容易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