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一年追蹤:生不出二孩真煩惱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以來,很多高齡婦女加入了生二孩的隊伍,各地醫院產科迎來嬰兒出生潮。圖為春節前夕,湖北襄陽第一人民醫院產科護士在護理新生兒。  陳 文攝

  不孕不育成難題

  到45歲以後,將近90%的人沒有生育能力了,末次妊娠的平均年齡是40歲左右

  生了一個兒子,還想再生一個女兒,兒女雙全一直是安徽合肥居民程荷鳳最大的心願。去年,39歲的她終於等來國家的二孩政策,儘管取掉了節育環,但一年多了還是懷不上。醫院檢查報告顯示,輸卵管通而不暢,子宮前壁有兩個直徑3釐米和2釐米的囊腫。程荷鳳在上海一家大醫院做了微創手術,最終幸運地懷了胎。

  二孩政策全面放開以來,70後、80後加入了再育的行列,高齡孕婦井噴式增加。我國高齡孕婦的比例,1995年為0.9%,2005年為4%,2015年為10%。數據顯示,全國符合生育二孩條件的9000萬左右家庭中,60%的女方年齡在35歲以上,50%在40歲以上。不少高齡女性急著懷孕,卻有心無力,懷不上孩子了。不孕不育成為想生育二孩家庭的最大心病。

  國家衛計委科研所臨床醫學中心副主任耿琳琳說,人的生育年齡和生育率呈負相關性,年齡越大,生育能力越低,再加上婦女的卵細胞逐漸老化,以及環境汙染、電磁波輻射、化學品的影響,在未絕經期之前的10年內,婦女的卵泡質量會出現下降趨勢。隨著年齡增加,生育率呈明顯下降趨勢,到45歲以後,將近90%的婦女沒有生育能力了,末次妊娠的平均年齡是40歲左右。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生殖中心主任醫師鹿群表示,年齡在生育中佔非常重要的地位,年齡決定了卵子細胞的質量和數量。生育能力也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下降,一方面是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另一方面是影響生育能力的疾病增加,流產率升高。

  相比卵子,精子更脆弱。近年來,男性不育增高趨勢比女性不孕還要明顯。工作壓力大,影響身體內分泌激素分泌,導致精子數量減少、精子運動能力降低和精子形態異常。男性中無精症、少精症、弱精症病人明顯增加,生精細胞嚴重損害,精子質量下降,從而降低男性的生育能力。相關統計表明,男性每毫升精液所含精子數量降至目前的2000萬到4000萬個。

  「曾經做過剖宮產的母親再次生育,面臨著疤痕子宮的風險。疤痕癒合不了,到了晚期隨著胎兒的增大,有可能發生子宮破裂,甚至危及生命。」耿琳琳提醒,懷孕的媽媽,要特別注意早孕期排除子宮疤痕妊娠。建議40歲以上女性一定要先諮詢醫生,防止併發症。

  人類生育力下降,已經成為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世界衛生組織人類生殖特別規劃署報告,世界範圍內不孕不育率高達15%—20%,中國不孕夫婦約1500萬對。北醫三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王麗娜介紹,懷孕的婦女流產率高達15%,復發性流產約佔1/3。即使能懷上,保住了,生下來的孩子有5.6%的出生缺陷率,是發達國家的2倍。

  耿琳琳分析,高齡不但能使生育能力降低,而且生育的畸形兒童明顯增加。高齡生育的婦女卵子老化,造成基因突變的情況增多,更容易生出基因缺陷的患兒。如果孕婦的實際年齡大於34歲,胎兒畸形率會達到8%—15%。一些先天性的疾病如心血管畸形、唇顎裂等,發病率也會隨著母親生育年齡增加而上升。

  冷凍胚胎留「種子」

  38歲以上再做生育力保存的成功率非常低,活產率小於1%,建議在35歲以前做生育力保存

  2016年末,在長春市吉大二院,一名產婦剖腹產生下一個7斤4兩的男嬰,母子平安。讓人驚奇的是,這名產婦已有64歲。產婦因「失獨」在閉經10年後,再次通過試管嬰兒技術懷孕。如此高齡還能成功懷孕,機率極小。

  隨著二孩政策全面放開,接受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的程序簡化,越來越多的高齡產婦選擇再拼一把,凍精凍卵、試管嬰兒成為熱門話題。王麗娜說,輔助生育技術解決了不孕症患者的問題,給許多家庭帶來了福音。

  王麗娜剛開始在生殖門診時,經常有病人來問:「大夫,我上你們這兒做試管,什麼時候能把孩子抱回去?」他們以為是在試管裡把孩子養大,不用生,到10個月把孩子抱回去就可以。

  最近,北京石景山區居民成麗霞順利地生下二胎。這個新生兒是她女兒的同胞胎,只是晚出生了10年。成麗霞當年為生孩子發愁,最終選擇了在北醫三院做試管嬰兒。在實驗室的培養皿裡進行培養形成胚胎,取卵後3—5天把胚胎或囊胚移植到子宮。移植第四天驗尿,如果懷孕了,30天進行B超檢測,後續進行產科產檢。當時還有剩餘的胚胎,進行冷凍以備下次移植。放開二孩政策後,成麗霞到醫院詢問冷凍胚胎能否解凍,讓她再生一個孩子。王麗娜說,冷凍胚胎成功率很高,同時打破了人們對生育的傳統觀念。

  王麗娜介紹,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早產率、妊娠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比自然妊娠高,多胎比例明顯升高。多胎會導致孩子出生體重的下降,做輔助生育還有一些併發症。

  腫瘤患者經過放化療後,生育能力會受到毀滅性打擊,生育率非常低。王麗娜提醒,這類人群可以提前冷凍胚胎留下「種子」。研究發現,38歲以上再做生育力保存,成功率是非常低的,活產率小於1%,因此建議在35歲以前做生育力保存。

  代孕是否可放開

  代孕要有「剎車」,不能任意行駛。要把代孕技術放在一個特定的籠子裡關著,但這個籠子不能太松,「牛欄關貓」是不行的

  治療不孕不育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藥物治療、試管嬰兒、人工授精等。但是,這些方法的療效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一般性的藥物治療懷孕率為10%—15%,做試管嬰兒的懷孕率為40%—50%,人工授精的懷孕率為15%—20%。

  如果自己沒法生二孩,另一條路就是代孕,但我國嚴格禁止代孕。2001年,原衛生部曾出臺《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其中第3條第2款指出:「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配子、合子、胚胎。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不得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作為一種相對新興的事物,代孕確實涉及一系列倫理問題,也對社會管理帶來挑戰。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薛軍認為,代孕過程中,即便精子和卵子都屬於委託夫妻,孩子由另一個女性身體生產,也可能讓某些人產生親子關係錯亂的感覺。在懷胎和分娩過程中,代孕者可能對胎兒產生母子情結,在孩子出生後不願放棄,造成歸屬權的爭奪。

  王麗娜說,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所能允許的就是志願代孕,代孕母親基本上屬於無償的行為。王麗娜呼籲,如今腫瘤發病率這麼高,有的病人可能在30歲甚至更早把子宮切了,這麼年輕就永遠喪失了做母親的權利,確實令人惋惜。她建議適當放開代孕準入,但要防止商業代孕。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說,倫理不應該成為代孕技術的負擔,而應成為促進技術有序發展的工具。對於失獨家庭來說,夫妻雙方處在精子、卵子尚可用的情況下,卻已沒有生殖能力了。代孕能解決失獨家庭的生育問題。

  對於代孕,耿琳琳感觸特別深。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家庭都失去了孩子,他們特別想再要一個自己的孩子,但由於年齡因素,沒辦法再生育了。她呼籲,加強倫理監督和技術監管,適當放開代孕。

  北京大學醫學部倫理學副教授尹秀雲認為,代孕技術的應用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法律上的,一個道德上的。即便法律不允許,也不能把代孕懸置起來,完全不考慮。

  王一方說,代孕要有「剎車」,不能任意行駛。要把代孕技術放在一個特定的籠子裡關著,但這個籠子不能太松,「牛欄關貓」是不行的。

相關焦點

  • 想生二孩咋申請?專家梳理生育二孩十個問題
      想要二孩,不知道該怎麼申請?想要二孩,擔心自己身體不夠好怎麼辦……好不容易決定了要二孩,可怎麼要又是個大問題。別怕,記者諮詢島城多位專家為大家梳理出二孩健康十問,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  1 諮詢要二孩的啥年齡段最多?   二孩政策放開,對於各醫院產科的醫生來說,最明顯的感受是,諮詢的人好多。
  • 河南「全面二孩」5年,第一波二孩家庭怎樣了?
    河南「全面二孩」政策實施5周年,現在是啥狀況?  故事1:40歲迎來二孩,相差15歲的哥兒倆親得很「哎喲,我弟弟咋那麼可愛呀!」  直到現在,她還會偶爾打趣:「受了那麼大的罪,還是生了兒子,也不知道當初如果生了女兒,兄妹倆會不會更親。」  故事2:有了二孩後,除了經濟壓力大,什麼都好  31歲的志豪剛步入「二孩生活」5個多月,問他感受如何,他說這是「甜蜜的負擔」。  2018年,志豪從事業單位辭職,開始創業。
  • 70後彷徨二孩:能生了卻「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而今,全面二孩的放開,70後成了受影響最大的一群人,也讓這個生育能力漸弱的群體陷入了集體彷徨——想生卻生不了的尷尬困擾著太多「奔五」的70後婦女和家庭,而無限逼近的生育極限也迫使他們與時間賽跑。  三個70後家庭的二孩之路  近日,「全面二孩」的消息傳出,標誌著獨生子女政策將在中國正式結束。
  • 半數以上受訪者願意生二孩
    在家人團圓、親友相聚的傳統節日裡,一個話題牽動著眾人神經:「單獨兩孩」放開後,是否再生一個?  今年,生育新政將在各地漸次推開。繼浙江、江西、安徽率先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後,北京、天津、江蘇、廣西等地也給出時間表。「催生」的鼓點似乎越來越密。「生,還是不生?」「單獨」夫婦們拿定主意了嗎?公共服務、社會保障準備好了嗎?
  • 2016廣東元旦前生育二孩違法嗎?搶生二胎違法嗎?
    2016廣東元旦前生育二孩違法嗎?搶生二胎違法嗎?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日舉行發布會,請來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國家衛生計生委法制司司長張春生,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莊介紹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王培安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出臺的條件成熟、時機適宜,中國必須長期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全面二孩出臺條件成熟時機適宜  王培安在發布會上表示,全面二孩政策的出臺,條件成熟、時機適宜。
  • 易出極品帥哥的四大星座,想生二孩的家庭請參考
    2016年國家實行全面二孩政策,放寬了生育條件,一對夫妻可以生育兩個孩子。而且現在很多家庭的第一個孩子都大了,有了多餘的時間,所以好多家庭都想要生二胎。想想也是,再生一個孩子既可以讓第一個孩子不孤單,又能讓父母在老了的時候多一些依靠,只要條件允許,又何樂而不為呢。
  • 2017年全國新出生嬰兒1758萬人 二孩佔比過半
    去年新生兒較2016年減少88萬「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來,政策落地能否達到預期,始終是各界關注的焦點。公報顯示,根據住院分娩活產統計,2017年全國新出生嬰兒數為1758萬人,二孩佔比超過50%。對此數據,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解讀稱,全面二孩政策效應逐步釋放,出生人口規模保持平穩。
  • 從單獨二孩實踐看生育意願和人口政策2015-2080年中國人口形勢展望
    中得出結論:單獨二孩政策滿一年只能會批准大約120萬例申請,減去政策前懷孕的18萬例和政策後原本打算超生的30萬例,剩下的72萬例以75%的出生/申請比(有人會懷不上或活產不了孩子,有人會主動放棄,比如上海的雙獨二孩出生/申請比只有50%)計算,只會多生54萬人。
  • 被網傳小學生作文刺痛:決定生二孩並跟我姓
    我也想要個女兒,但不願意生。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怕影響職務晉升,二是兩口子都喜歡出遊,也不想給兩家老人增添麻煩。孩子爸很尊重我,他說,我有的是良種, 只要你整好地我隨時播種。說的也是,如果當初我第一時間決定要二胎的話,現在二寶可能兩歲了。同辦公室的一位大姐,女兒都上初中了,硬是冒險生了個兒子。聽說她丈夫激動的哭了,公公婆婆給了好幾萬,讓她請月嫂,一家人歡天喜地。
  • 12歲女孩作文哭訴:別讓你媽生二孩 我是過來人
    田田的《我不想媽媽有二孩》作文 記者 鄭三波  昨日,渝北某小學六年級學生田田(化名)的作文《我不想媽媽有二孩》,引發網友熱議。  「媽媽對我們管得很嚴,平時都不讓我們看電視,而妹妹又喜歡看電視,於是我和妹妹一起想辦法,忽悠媽媽。」田田說,有時還真能忽悠住媽媽,讓她們看了電視。
  • 去年二孩出生佔比超50% 應對四老二小將是很大難題
    多養一個,不只是多一雙筷子」    「春節回老家,最怕被親朋好友問,你什麼時候生二孩啊?」老家在山東,如今在北京工作的高佳潔春節最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公公婆婆家那邊,許多人都生了二孩,他們一直有意催我再要一個。」
  • 60%的人支持放開三孩:生育政策面臨大調整
    70後因為錯過最佳生育年齡想生不能生,80後90後作為生育主力,面臨著贍養4位老人的壓力,在生育問題上因經濟成本(教育、醫療等)、時間精力成本等想生不敢生。近年要不要全面放開生育引發人口大討論,「十四五」時期生育政策調整事關重大,也關係每個家庭。
  • 金犬迎春 建德首個狗年寶寶是個二孩
    &nbsp&nbsp&nbsp&nbsp新年如願狗年寶寶降臨&nbsp&nbsp&nbsp&nbsp「六六還有一個剛滿21個月的小哥哥,因為大寶是男孩,所以二胎還是蠻想生個女兒的,如今這個願望在新年第一天就實現了,我們一家四口真是太幸福了!
  • 樂園套票只能帶一個孩子,親子消費市場緣何忽略了二孩?
    但是,記者走訪發現,許多親子樂園只有帶一個孩子的優惠套餐、不少酒店的親子房只適合住三個人、一些親子餐廳的家庭套餐只包含一個孩子的餐食……「二孩」政策已放開5年,為何親子消費市場的配套產品卻還沒跟上?體驗親子早教樂園 優惠只面向「一小家庭」最近,市民陳女士家附近新開了一家大型的親子早教樂園。她興衝衝地帶著兩個孩子前去體驗。
  • 二孩政策與女性發展討論:單身女性也該享有生育權
    據稱我國會儘快全面開放二胎,但這一舉措能否提升生育率,多數人並不樂觀。不少調查研究均說明,我國育齡人群的生育意願正在下降,20世紀80年代平均理想子女數為2.13人,1990年降至更替水平2.1以下,2000~2011年間更下降為1.67人。而且城鄉差距也在縮小,即農村人現在也不想多生,並不是許多人想像中的「繁殖癌」。
  • 全面二孩後高齡產婦增多 「猴寶寶」扎堆出生
    在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楊浦院區的產房,三朵姐妹花次第而生,體重分別為1310克、990克和1230克。她們是「二胎」,還是三個孩子,在媽媽肚子裡僅待了28周加4天,便迫不及待地來到世上。昨天,記者了解到,自從「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猴寶寶」扎堆出生,滬上幾家產科專科醫院分娩量大幅上升。
  • 任澤平:中國少子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 建議儘快放開三孩政策
    在上述背景下,獨生子女政策終於有所鬆動,2012年末中央決定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但效果不及預期,2013-2015年出生人口分別為1640、1687、1655萬。2015年末中央決定全面放開二孩,出生人口在2016年達1786萬、創2000年以來峰值;但2017年即下滑至1725萬,2018年再下降200萬至1523萬,2019年為1465萬。
  • 單獨二孩政策影響江西人口出生率略微上升 2014年淨增20萬人
    受單獨二孩政策和育齡婦女人數的影響,全省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出現了略微上升,全省人口仍處於低出生、低自然增長階段,人口發展態勢總體上較穩定。
  • 女子被婆家逼生二孩,回娘家途中失聯,父母苦尋10年未果
    本文轉自【溫州晚報】;十年前,遠嫁江西撫州的安徽女子於豔華在回娘家的途中失蹤,在回娘家之前,她因為生育二孩的問題與婆家發生了矛盾。 於豔華和老公陳某是經人介紹認識的,二人於2009年5月在安徽於家完婚。
  • 周末河南中雪到貨;河南社科院專家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孩
    如果單位消防工作不到位,信用信息將受影響。 河南社科院專家建議河南優化生育政策,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孩 針對人口大省河南面臨的嚴峻的老齡化問題,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陳東輝建議,河南應優化生育政策,制定人口長期發展規劃,強化優生優育宣傳教育,引導已婚家庭在女性最佳生育期生育孩子,確保出生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