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網訊(記者 王君傑 通訊員 劉象乾 楊媚)樹含秋色,碩果盈香。9月23日下午,第十四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在如詩如畫的軒轅湖畔圓滿落下帷幕。該論壇被譽為黃帝故裡拜祖大典「靈魂工程」,本屆論壇還納入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系列活動,兩天的時間內,八位專家學者從不同領域,圍繞相同的「黃帝文化與黃河文化」主題,探尋中華文化的根與魂。
23日上午,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原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演講了《600歲的故宮「正青春」》,以揭秘的方式讓觀眾穿越時空長河,回望故宮六百年來的滄桑歷史,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進一步增強了傳承發展文明、堅定文化自信的信心。

單霽翔的演講幽默風趣、妙語連珠、博學善思、見解獨到,以故宮為例,從景區洗手間、遊客座椅、環境衛生、遊客體驗感、「點亮」工程、智慧旅遊等加強人性化服務方面對規劃、對發展提出了獨到的建議。
在回答大河網網記者關於「如何讓黃河流域傳統文化活起來」的提問時,單霽翔表示,黃河文化不僅是河流本身,它哺育了山水、園林、遺址、農耕、飲食、人文等多樣性的文化形式,應該多方面加強文化資源保護,歷史性的、地域性的、特色性的,特別是沿岸都有人們生活聚集地,富有特色的城鎮景觀也應該得到保護,這樣就能把黃河文化更加立體的、鮮活的、生動地呈現出來。更重要的是能走進人的現實生活,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保護不是政府或文物部門的專利,而是億萬人民每個人都有權參與的全民保護行動。

論壇上,主持人張澤群與前聯合國副秘書長、可持續發展大會秘書長沙祖康進行了現場訪談。沙祖康分享了對黃帝文化與黃河文化的感悟,回望了45年的外交生涯,並通過具體事例表達了「只有國家的強盛,才能在國際上具有更多的外交話語權」的至深感悟。
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副主任、國際關係教研室教授金一南演講了《百年滄桑 從「東亞病夫」到民族復興》,帶領大家「站」在國際舞臺上應對各種問題,使人感觸頗多。

23日下午,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舞蹈系主任肖向榮演講了《守正與創新——國家典禮儀式中的文化創意思考》,引導我們思考如何走好守正與創新之路;《財經》雜誌執行主編、《財經智庫》總裁張燕冬演講了《雙循環格局下的挑戰》,使人受益匪淺。最後,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諮詢委員會主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首席顧問徐光春以《談談黃河文化與炎黃文化》為題作了壓軸演講。他的精彩論述再次激勵我們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炎黃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很多在現場聆聽的觀眾認為,這是一場展現厚重黃帝歷史的文化論壇,是一場講述精彩黃河故事的趣味論壇,是一場賦能「故城新生活」的創新論壇,是一場再揚精神航帆、共圓中國夢的奮進論壇。
在論壇閉幕式上,徐光春、趙德潤分別給黃帝文化功臣張豈之、趙中祥頒發了「軒轅獎」。張豈之是「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西北大學名譽校長;趙中祥是新鄭黃帝文化研究專家,新鄭黃帝文化研究和文化旅遊開發的開拓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