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30年的任正非說了這10句話 聽完振聾發聵

2021-01-08 中關村在線

從一家賣路由器的深圳小公司到領先全球的電信行業巨頭,華為只用了31年。

而在31年後的今天,華為遭遇了一系列困難,幾乎很少出現在媒體鏡頭下的華為「掌舵人」任正非終於出面,對華為的這些年來的成就與問題作出了回答。


任正非接受國內媒體採訪(圖片來自界面)

在這次專訪中,任正非金句頻出,大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之勢。我們也從中摘錄了其中最為精彩的10句,請各位品鑑。

一、今年我們利潤是90多億,但是科研投入150-200億美金。

這150億哪裡是我們投的,都是成本,實際上還是客戶投的。客戶給我們的錢,不是產生利潤,而是產生投入。

如果排除資源壟斷性的行業,我們就可以肯定的說,一家企業究竟能在這個以科技為核心競爭力的世界中佔據什麼位置,一定與他投入研發有一定的正相關性。

這個思路同樣可以套用在華為身上,最近《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對全球2500家主要企業的年度研發投入進行調查。在這份榜單上,研發投入113億歐元的華為排在了全球第五名,也是中國企業的第一名,同樣是前50位中唯一的中國企業。


我們可以看到前10名中只有一家中國公司

這些年的高額投入,也讓華為迅速崛起,完成了從跟跑者到領跑者的身份變化,這句話的分量不可謂不重。

是不是只要投入這樣龐大的資金開始科研,一家企業就能馬上起飛,領跑行業呢?

二、我們至少有700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六七千名基礎研究的專家、六萬多名各種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形成這種組合在前進。

從任正非的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企業想實現技術趕超,以技術為立足之本,不止需要一時的資金投入。更需要持之以恆的人才培養。華為佔員工比例超過40%的科研人員也正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


大名鼎鼎的華為的2012實驗室(圖片來自雷鋒網)

也正是華為這堪比中科院研發經費的巨額資金,還有建設齊全的全球多個實驗室,聚集了全球五湖四海的技術大拿。讓華為在面臨美國封鎖的時候底氣十足。

在回答西方在知識版權問題指責中國時,任正非說:

三、華為現在87,805項專利中,其中有11,152項核心專利是在美國授權的,我們的技術專利對美國的信息社會是有價值的。

華為僅僅2018年上半年這半年時間,就申請了1775件專利,而在2017年一年,華為向歐洲專利局(EPO)申請了2398件專利,位列全球第一。

除了國內和歐洲的專利以外,華為還有大量核心專利在美國獲得授權。這也從側面證明了華為強大的技術實力得到了美國的認可。也正是而憑藉著強大的研究能力和海量的專利積累,華為和許多廠商交換了技術授權,佔領了通信領域的技術高地。


美國知識產權局發布的2018年專利排名 華為處在16位(圖片來自前瞻網)

強大的技術實力不僅是錢砸出來的,還和華為對技術人才的重視和寬容有密切的關聯性。

在採訪中,任正非在談到希望在國人面前的形象問題時,他說了以下這段話。體現了他對科研人才的態度。

四、我覺得呢,就是網友要更多的寬容心。

大家也看到,有些科學家因為發布了一些不同的科學見解,然後被網友們罵得狗血淋頭。

科學家就像哥白尼一樣,日心說在當時就是胡說八道,人還敢跟神做鬥爭,你比神還偉大了嗎?那我們就要寬容一下今天的「哥白尼」,這樣我們國家將來才有新東西。科學家會提出很多新東西,可能是莫名其妙的,千奇百怪的想法,我們要寬容他。

與其說這句話是對任正非對華為在國人心中自身形象的希望,倒不如說是華為對創新的態度。就像當初華為的矩形三攝,在研發之初,不知被多少人瘋狂吐槽。但只要產品的做的足夠出色,照樣可以贏得真香的稱號。

也正是懷著對科技創新開放包容的態度,華為在趕上了5G標準制定上大放光芒,將Polar Code(極化碼)方案,推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方案。


任正非為極化碼之父頒獎(圖片來自hauwei.com)

這次成功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一時間華為仿佛帶上了神聖的光環,在無數公眾號中「沸騰」。而任正非心中卻非常清楚,這只是萬裡長徵中的一步。他說:

五、5G實際上被誇大了它的作用,也被更多人誇大了華為公司的成就。

任正非解釋的非常清楚:實際上現在人類社會對5G還沒有這麼迫切的需要。人們現在的需要就是寬帶,而5G的主要內容不是寬帶。雖然5G有非常非常多的內涵,但現在4G的潛力還沒有完全挖掘,5G時代真正到來,還需要漫長的發展。

5G的應用將會更廣泛(圖片來自RCR Wireless)

各位不妨將對5G的嚮往之心往後放放,5G到現在才只是萌芽,並不能瞬間就帶給千家萬戶的生活方式上的巨變。

雖然消費者暫時看不到5G對生活帶來的實際改變,但華為對5G落地應用早已開啟了熱火朝天的研究。採訪中任正非也透漏了未來華為對5G發展的方向。

六、我們要和車配合起來,車用我們的模塊進入自動駕駛。決不會造車的。因此,我們不會跨界,我們是有邊界的,以電子流為中心的領域,非這個領域的都要砍掉。

5G對華為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機會,華為不僅將在手機和基站領域繼續發力。還將繼續拓展5G終端的覆蓋範圍,從智能家居到交通工具,從工廠管理到城市管理。5G將與人工智慧一起,為我們生活帶來巨大的變革。而華為也看準了隨5G而來的車聯網浪潮。


未來每個汽車都將聯網 華為也會參與其中(圖片來自Numrush)

他要將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華為擅長的部分中,未來的華為雖然不會造車,但也許每輛自動駕駛汽車中都會有華為公司製造的車聯網模塊。如果有一天5G基站真的能將所有自動駕駛的汽車連接在一起,或許我們將經歷一次「車聯網革命」,整個社會也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結構性改變。

如果華為真能做到,或許華為能成為下一個「蘋果」,也正如任正非對蘋果的評價。

七、蘋果是一個偉大的公司,因為蘋果推動了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使這個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結構性改變。

雖然話這麼說,但即使是蘋果,也會遇到種種困難。比如說iPhone的銷量不如預期,蘋果的股票連續下跌。但這種情況並不是第一次發生,蘋果作為一個存活近半世紀的老店,經歷過不少沉浮。

而華為也是如此,在創業之初,華為可以說是一無所有。而在海外拓展市場的時候,更是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難。不管是戰亂還是疾病,不管是貧窮地區還是發達地區,華為總是衝在第一線。


華為進軍北非市場(圖片來自新華網)

也正是這種——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讓華為打開一個個國家的市場,戰勝一個個困難。這次身陷西方禁售圍堵,也只是眾多困難中的一例。任正非並沒有對華為的前途感到擔憂,他在採訪中說:

八、我們的產品做得比別人都好,讓別人不想買都不行。能夠把5G基站和最先進的微波技術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基站的,世界上只有一家公司能做到,就是華為。

姑且不看後一句話,任正非所說的確非常有道理,如果一個產品做得足夠好,真的不愁賣不出去。畢竟如果產品真的無可替代,用戶都會選擇用腳投票。


美國禁止華為在美銷售(圖片來自Market Prime News)

如果華為真的在5G方面做出獨一無二的產品,那如今華為的圍堵困局也將迎刃而解。這樣的套路已經在出現了不止一次,每當我們真正突破技術封鎖的時候,西方的禁運也隨之取消。這也正是華為如此重視技術和產品的原因。

當然,任正非並不認為只有閉門造車,一切從頭開始,所有零部件都要自主研發才是最好的選擇。他認為華為要做站在巨人肩上的那個人。

九、我覺得踏踏實實做好一件事是可以的,但不要說人家已經做好了,我非要重複做一下才證明自己是光榮偉大的。我認為只有開放才可能快速的實現目標。

從螺絲釘開始,重複已經成熟的產業鏈並不是華為的方向。


博採眾家之長的華為(圖片來自新浪)

華為真正要做的,是整合上下產業鏈資源,將不同國家,不同供應商的技術集合在一起,博採眾家之長,快速做出技術突破。既為客戶提供最好的產品,也為世界的技術革新做出自己的貢獻。

也正是有了這樣廣闊的胸襟,任正非才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出那句預言。

十、五年以後,(華為)年銷售收入可能比今年多一倍多。

這句預言究竟能否實現,我不得而知,但從華為在去年的表現成績上來看,這個可能性似乎不小。


IDC統計圖 華為出貨量在2018年已經超過蘋果

2018年華為銷售收入預計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同比增長21%。在獲得優秀成績的同時,華為還給自己定下了2019年銷售收入達到1259億美元的目標。


如果華為按照一年20%增長 只需4年就能完成目標

按照這個增長勢頭來看,華為只需要4年時間,即可提前完成這一目標。即使增長速度下降到16%,這個目標同樣能夠按期實現。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華為將繼續以科技實力為核心競爭力,在5G這個更廣闊的舞臺上發揮自己的實力,經歷這次危機的磨礪後,華為或許會重獲新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像蘋果一樣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低調30年的任正非說了這10句話 聽完振聾發聵http://mobile.zol.com.cn/708/7082467.html

http://mobile.zol.com.cn/708/7082467.html mobile.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mobile.zol.com.cn/708/7082467.html report 6807 從一家賣路由器的深圳小公司到領先全球的電信行業巨頭,華為只用了31年。而在31年後的今天,華為遭遇了一系列困難,幾乎很少出現在媒體鏡頭下的華為「掌舵人」任正非終於出面,對華為的這些年來的成就與問題作出了回答。任正非接受國內媒體採訪(圖片來自界面)在這次專...

相關焦點

  • 任正非如何從負債200萬逆襲人生?讀懂這10字人生哲學,你也可以
    任正非曾經說過:「人的本質不依賴於外部環境,而只依賴於人給予他自身的價值。」所以,一個人自身價值就決定了人生所能達到的高度!而談到「價值」自然就得提下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他是一個實幹家,低調而內斂,最終從一貧如洗逆襲成赫赫有名的人物。眾所周知,務實精神已經滲透到華為的每一個毛孔。
  • 未來幾年,這三個行業將成為「香餑餑」,馬雲、任正非已「暗示」
    過去的第一季度大家閉門隔離在家,轉眼2020年的5月份將要結束,目前大多數朋友已進入工作狀態,也有部分朋友或許徘徊在創業的路上。有些人老想著創業做點什麼,但是目前各行業好像都不很景氣,大家似乎也難看準哪個行業好賺錢,記得之前雷軍曾講過飛豬論,雷軍說:「風來了,風口的豬也能飛上天……。」
  • 天蠍座企業家任正非,硬漢的涅槃之路
    在中美貿易衝突的大背景下,華為這家中國民營企業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而它的掌舵人任正非成為最受中國人尊敬甚至崇拜的企業家。任正非是一個為了觀念而戰鬥的硬漢。——《時代周刊》評作為一個佔星師,我嘗試著從佔星的角度來分析任正非的星盤,看看是否有所不同。從百度百科上看,任正非,1944年10月25日,出生於貴州省安順市鎮寧縣。
  • 華為任正非紫微鬥數八字命盤
    事件回顧一下據南方都市報報導,據龍崗區人民檢察院出具的不起訴決定書及刑事賠償決定書顯示,李洪元於2005年10月入職華為,2018年1月離職,離職前在逆變器銷售管理部工作。其因離職補償金額與公司意見不一,雙方商談同意給李洪元補發331576.73元離職補償。
  • 任正非:面子是給狗吃的
    任正非常說:「我要的是成功,面子是虛的,不能當飯吃,面子是給狗吃的。」但其實,這句話的源頭是其父親任摩遜的口頭禪,即「面子是給狗吃的」!任正非父親任摩遜,是一個知識分子。文革時間裡,他被扣上「臭老九」的帽子,身陷囹圄。受難期間,任摩遜常被反動派推到大街上遊行示眾,頭上戴著高帽子,臉上被塗抹得漆黑,其慘景令人內心震顫。
  • 任正非一句「殺出一條血路」 外媒翻譯不及格
    《華爾街日報》6月6日一篇文章,煞有介事地翻出任正非2019年的一則言論,蹩腳「美式中譯英」一番。這句話直譯翻回中文是這樣的:「衝啊,邊衝邊殺,讓鮮血染紅我們的道路。」此文一出,立刻引發諸多對華偏執狂的共鳴。加之近期華為遭遇「晶片供應鏈遭打壓」、「孟晚舟案進展不利」等事件,文章渲染任正非大有對美國反攻之勢。
  • 任正非:我不擔憂個人安全,我這麼大年齡,也沒有多少年了
    1944年10月25日,任正非生於貴州鎮寧縣,兄妹七人,一家九口,生活艱難無比。在《我的父親母親》裡,任正非回憶當時的生活,缺衣少食,一家人都是睡在稻草之上,可謂掙扎在生死的邊緣線上。我們家當時每餐實行嚴格分飯制,控制所有人慾望的配給制,保證人人都能活下來。如果不是這樣,總會有一個、兩個弟妹活不到今天。我真正能理解活下去這句話的含義。
  • 任正非沒說大話,日企已經急了,美國高層:後果很嚴重!
    2019年5月,美國為了限制華為5G的發展,鞏固自己的「科技霸權」,以莫須有的「威脅國家安全」的藉口,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對其進行出口管制!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後,任正非就頻頻亮相,接受國內外媒體的採訪。2019年10月,有一位德國媒體的記者問任正非:「實體清單」對華為的發展帶來了哪些影響,華為會不會就此倒下。任正非斬釘截鐵的說:不會!
  • 柳傳志和任正非的烙印
    許多人喜歡將柳傳志與另外一位教父級人物任正非相提並論。他們的確有很多共同點,比如都出生於1944年;同樣在不惑之年創業;起步時間同為1980年代;他們所創立的聯想與華為,都在經歷了30多年的風吹雨打後,屹立於世界領先的科技企業中。但他們也有很多不同之處。柳傳志出生於1944年4月25日,金牛座。
  • 任正非最新講話:2021-2022年是華為公司重要的戰略攻關年
    2021-2022年是求生存、謀發展戰略攻關最艱難的兩年,在公司聚焦的業務領域,作戰需強大的隊伍,要有足夠水平的兵力才能集中優勢兵力打贏「殲滅戰」……  10月27日,任正非在研發應屆生招聘座談會上發表題為《人才很關鍵,面試最重要》的講話。
  • 任正非這樣說
    任正非:不是逃避。而是因為我們高管沒有工作需要去美國。我們早幾年就已經把美國市場當成一個小國市場來處理,授權代表處自己決策,因為銷售額太小了。2,Nathan VanderKlippe:孟女士在溫哥華被捕後,您是如何得知這一消息的?您當時在哪裡?是誰通過什麼途徑告訴您這個消息的?任正非:孟晚舟被逮捕的時候,我在中國,沒有出發去阿根廷。
  • 任正非小女兒姚安娜進軍娛樂圈,任正非這樣說
    在新浪娛樂的視頻專訪中,姚安娜說:「在哈佛這4年,給我最大的收穫,不是具體的知識,也不是名校的光環,而是讓我更加了解自己。整個大學階段,都可以算是一邊學習,一邊尋找自己定位的過程。剛開始比較盲目,會跟著大家尋找金融行業、諮詢行業的工作。」後來她做了很多不同的嘗試,才慢慢找到自我。「我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不是去做一件合群或者別人覺得你該做的事情,而是去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 1944年出生的任正非,一生財富其實是童年
    1944年10月25日,任摩遜34歲,程遠昭17歲,他們迎來了婚後第1個孩子,華為之父任正非。到1956年,當他們最小的兒子出生,家裡已經7個孩子了。「我從小到大,最大的記憶就是吃不飽,最困難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我最大的夢想是想吃一個饅頭。
  • 這兩個華為男人很霸氣!任正非:不擔心強大對手餘承東:幹翻蘋果
    相比Mate 20,Mate30起售價格仍保持在3999元,但去年Mate20 6G+128G版本的價格為4499元,如今,Mate308G+128G版本價格為4299元,可謂加量還降價。這很華為:手機能拍電影了?華為Mate30 Pro最值得人期待的特點之一就是超高速攝影能力,這也意味著手機視頻從此有了更多的玩法和想像空間。
  • 任正非創立華為,遵循「八字」原則,十八萬員工萬眾齊心
    華為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功勞,因此他也被外界譽為中國的「賈伯斯」。但75歲高齡的任總卻很謙虛的表示:「沒有他那麼偉大」,不能叫賈伯斯,我只是提了一桶「漿糊」把十八萬員工粘起來一起奮鬥。看著這平凡字裡行間透著偉大,每當想起任總這句話,我的心裡就像有團火要燃燒一樣,人生充滿了激情與奮鬥。
  • 任正非:1996年,華為發生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不要小看這個措施,要知道那可是1996年啊,讓很多的元老功臣和其他人一樣競聘上崗,這無疑是面臨極大風險的。當時很多人甚至懷疑此舉會對剛步入高速發展車道的華為帶來毀滅性的打擊!然而,華為軍心不穩的局面並沒有出現,毀滅性的打擊也沒有出現。相反,華為人的戰鬥力更強,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
  • 張銘恩說談戀愛沒有心動的感覺,繼續聽完他說的話,徐璐心都涼了!
    張銘恩說談戀愛沒有心動的感覺,繼續聽完他說的話,徐璐心都涼了!最近,徐璐和張銘恩這一對小情侶十分甜,在《女兒們的戀愛》裡各種花式秀恩愛,被稱作是全網最甜情侶檔。節目裡張銘恩貼心地記住徐璐的喜好,並且把她當成自己的閨女一般寵,在她不開心的時候會主動哄,而小女生的徐璐十分吃他這一套。
  • 任正非打響反擊第一槍:偉大都是熬出來的!
    30年前任正非拿出「全部身家」2.1萬元註冊了華為公司,因為資金高度緊張,所以員工都是十幾張床挨著牆排開住一起,而且床還不夠,需要用泡沫板來當床用。而30年後,這家當年「快吃不起飯」的小公司,竟然改寫了全世界通訊行業的歷史。
  • 10月25日是任正非的生日,他的女兒孟晚舟,再一次缺席,原因何在
    10月25日是任正非的生日,但是他的女兒孟晚舟又無法回來和他團聚了!現在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90%以上,當你走在大街上的時候,手裡捧個手機站半天的人,不再只是年輕人,有時可能是3歲的小孩,也有時可能是80歲的老人。總之現在這個時代,手機早已成為人們的隨身物品。
  • 俗語:前30年看父敬子,後30年看子敬父!這句話含義是什麼?
    農村裡面這一句俗話,確實也是農村裡面的現實寫照。可能有很多人不太理解這句話,可能我們的理解也不符合大家所期望的真正的解讀含義,但是看到這個題目我們還是來解讀一下,畢竟農村裡面這種俗話在我們這邊也是一種親身經歷前30年看父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