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真功夫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回應了李香凝訴訟其商標侵權的事情。真功夫認為,該商標由公司申請,國家商標局嚴格審查後授權的,已經連續使用15年。時隔多年被起訴,我們也很疑惑。我們正積極研究案情、準備應訴。
在此之前,真功夫餐飲因為使用酷似李小龍形象圖標用作商標,被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訴至上海二中院。李香凝索賠 2.1 億,以及維權合理開支 8.8 萬元,並要求真功夫立即停止使用李小龍形象、在媒體版面上連續 90 日澄清其與李小龍無關。
很多網友不理解,認為李香凝是在碰瓷。為什麼真功夫用了15年,她都沒發現?有人說,她是養肥了再告,現在可以索賠2.1億,早十幾年前給條毛她。
但是,這樣想的人,只是少部分。那些以為「養肥了再殺」的人,很明顯不知道,早在2010年,李香凝就開始和真功夫開啟維權了。
真功夫在聲明中說,「時隔多年被訴訟,有點疑惑」,但了解這個案件的人清楚,真功夫無疑是在撒謊。
資料顯示,2004年之前,真功夫叫「168蒸品快餐店」,2004年,真功夫啟用了酷似李小龍的「功夫龍」形象,同時配合「真功夫」三個字,組合成了其新商標。
在之後的幾年時間,真功夫還更改了三次Logo,文字和構圖都有變化,但無一例外,仍舊看得出是李小龍的髮型和動作,連他在電影中的服飾樣式、顏色都一致。
但是,真功夫也很心機。Logo的主體圖案雖然是一名使用中國功夫的男性形象,不過,臉部描寫更為模糊。這種處理,很明顯是打法律的擦邊球。
讓消費者一眼就看出是李小龍,但是李小龍方面想要維權的話,就非常困難。
正如真功夫在聲明中提到的,該商標由公司申請,國家商標局審核通過,是合法的。但事實上,他們根本沒有取得李香凝方面關於李小龍形象的授權,不符合情理。
對於去世名人,法律上沒有明確的規定,主要還是依靠商標審批部門對社會情感的主觀把握。所以,從《商標法》的層面講,李香凝維權確實有難度。
現實情況也是如此。
李香凝和真功夫的首次交鋒,在2010年的時候就開始了。李香凝在美國已經陸續將其父親的影片及商標的所有權購買了回來,
李香凝與當時的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接洽時,商標局給李香凝發出的一份復函表示,李小龍及其英文姓名『 BruceLee 』開發利用的權利應當歸其繼承人所有。李小龍繼承人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有關規定提出異議,而商標局將根據雙方當事人提供的事實和理由予以裁定。不過,之後,該事便暫告一段落。
由此可知,李香凝和真功夫的交鋒,不止一次。這一次將真功夫訴至公堂,也是讓很多公眾認識到,真功夫對於消費者的另外一種欺詐行為。
雖然很多人表示,自己走進真功夫吃飯、消費,並不是因為商標酷似李小龍,而是因為飯菜等原因,但是不得不說,還有一大部分人,是因為李小龍的明星效應,才認可了這個品牌。
對於李香凝維權這件事,有些網友或是水軍提出,憑什麼說那個形象就是李小龍?可以擺出那個姿勢的人很多,商標中又沒有體現名字。但大部分人,並不會如此狡辯。
無論是店外招牌,還是走進真功夫店內,可以發現,店內的裝修風格和宣傳物料,無一不在對消費者進行暗示,這是李小龍有關的店鋪。
黃色緊身衣,標誌性的手指動作,還有側踢腿,都是李小龍的經典造型,
一手拿著雙節棍,一手五指分開,誰能不想到李小龍?即便不是李小龍真人,也是他的漫畫形象。
對於公眾來說,可以承認真功夫一直在正規經營餐飲行業,對產品質量有嚴格的保證。但是對於他利用商標法漏洞,利用李小龍形象謀利這一層面,是不該被認可的。
對於公眾來說,明知道真功夫的行為不應該、不合情理,但因為種種原因,導致李香凝無力維權,那將是法律的悲哀。這樣下去,會有更多的企業,去鑽法律空子,打擦邊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