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口袋"活"腦袋" 貴州省實施"科八條"促進科技扶貧

2020-11-25 中國網

中國網1月4日訊 據貴州省科技廳網站消息,2015年貴州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是研究制定《支持貴州科學院、貴州省農科院深化科研體制改革試點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八條措施(試行)》(以下簡稱「科八條」)。在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專題組組長、貴州省副省長何力的主持下,「科八條」順利成稿,並於2015年6月9日經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6月18日召開了「科八條」啟動會。

「科八條」實施半年來,為推進農技人員下基層,加快山地特色農業發展,念好「山」字經,推進縣域科技扶貧、山地特色經濟可持續發展和農技人員成長的有機結合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改革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提升縣域經濟創新驅動發展實力,「科八條」出臺正當其時,政策紅利初步釋放。

針對水城縣產業轉型升級,貴州省山地資源研究所牽頭《貴州獼猴桃產業示範區轉型升級及科技服務模式創新》科研院所體制改革專項資金示範項目,將科技成果「三權(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與推進六盤水「三變」有機結合。在六盤水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經驗做法的基礎上,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誘導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鼓勵探索財政科技資金量化為技術推廣團隊的技術推廣股權,與企業和社會資金捆綁,多元融資擴股,按照開發特色產品、彰顯區域優勢、打造名優品牌的思路,以水城縣獼猴桃產業園區為載體,把「科技成果」融入「三變」,使產業資源、資金、技術、經營、品牌、基礎設施、勞動力等得到有效集成,形成多元投資模式,推動六盤水市獼猴桃產業轉型升級,形成貴州獼猴桃高效栽培示範、貯藏加工、精品果園+(庭院)莊園旅遊、財政資金及科技成果融入「三變」、新技術運用和創新、創新人才團隊與服務體系的構建綜合應用推廣模式。項目進一步整合國內外專家及基層技術人員的研發力量,組建了省、市、縣、鄉四級聯動的科技特派員隊伍,建立了網際網路+獼猴桃產業服務平臺。

針對貞豐縣科技扶貧,貴州省植物園牽頭以農業技術需求、農村發展問題和農民意願為導向,實施科研院所下基層科技體制改革專項行動。「貴州山地高效玫瑰基地建設與產業化開發應用」項目,圍繞貞豐縣「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實現花旅、農旅協調發展,有效促進「百姓富,產業強、生態美」。以貞豐縣必克村為核心區建設貴州山地玫瑰高效栽培示範區200畝。建立貴州山地玫瑰高效栽培示範基地和深加工基地,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意」,形成有「聖母文化內涵+愛情文化普及+鄉村旅遊路徑」和「生產要素市場+創新驅動發展」的創新扶貧品牌縣。具體目標是將貞豐縣打造成為一個集玫瑰文化、布依文化、鄉村文化、母親文化和旅遊休閒為一體,形成雙乳峰和玫瑰為主題 「山花爛漫」的「婚紗」之旅景點,帶動貞豐旅遊產業。以「企業+科技十基地十農戶」的運作模式,開發貴州玫瑰花酒、玫瑰花蜜、玫瑰精油、玫瑰純露、玫瑰含片、貞豐玫瑰粽子和貞豐玫瑰糯米飯等特色玫瑰系列產品,形成獨特的玫瑰文化品牌,輻射帶動周邊村發展種植玫瑰10000畝中高檔花卉園區,輻射帶動農戶1000戶種植玫瑰。培育一支「貴州省山地玫瑰高效栽培及產業化開發利用科技創新人才團隊」,推進農業全鏈條增值和農村特色城鎮化。「貴州山地高效玫瑰基地建設與產業化開發應用」項目主持人周洪英研究員近日被中央宣傳部等12部委推選為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先進個人並出席頒獎大會交流經驗。

科技扶貧不僅僅是解決「口袋」問題,更要解決好「腦袋」問題。扶貧工作要將農民脫貧致富、縣域經濟發展、科技人才團隊的成長有機結合起來,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促使產業發展「無中生有」「有中生新」,要圍繞喀斯特山地特色農業「烙新餅」、「育新人」,培養職業農民和農技人才梯隊,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彎道取直」創新發展。

廣大科技人員積極推廣貴州科技特派員「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牽手農民賺」等經驗,切實提升扶貧主體的內生動力,變輸血為造血,立足發展目標,夯實扶貧大業基石,促進「三產」融合、「四化」同步,在「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中走前列、出成果、做示範。

科學院下屬的15個公益類和開發類院所積極進行了整合資源,互利共贏、內部眾籌,自主創業、內部聯合,升級發展、院地共建,戰略合作、戰略投資,拓展壯大、產學研聯盟合作、轉變觀念,改革機制等七種發展模式的改革探索,尤其在推動以生產經營活動為主的轉制科研院所深化市場化改革、引入社會資本和戰略投資、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法人治理結構試點、眾籌GLP實驗室成立貴州健安德科技有限公司開發新醫藥大健康產品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12月3日,貴州省副省長何力率隊到貴州省農科院、貴州科學院調研「科八條」試行情況。調研情況表明,這一重要改革舉措使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信心進一步增強。

貴州省副省長在調研中指出:基層和企業對科技的需求是巨大的,緊迫的,改革的方向是對的,接地氣的,科研人員與科研、市場有了深入融合,科研人員的觀念有了較大轉變,積極支持改革。關於如何進一步貫徹好、利用好「科八條」,何力強調,一是要把握好方向,認真學習中央、省委、省政府相關文件精神。認真學習十八大以來,中央對科技體制改革的文件,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及組織、科技等有關部門配套措施,把握內涵,解放思想,樹立堅定改革的信心,深入推進科研體制改革,樹立品牌,打造精品示範點,創造改革模式,為全國的科研體制改革探索經驗。二是要有改革創新的勇氣。改革創新是在不斷的碰壁中摸索前進的,是會遇到各種各樣困難的,是未知的,只有不斷的探索,不斷的解決困難才會成功,所以需要有主動改革創新的勇氣。支持敢闖敢試的創新團隊,不想改革的就讓其先觀望,不刻意的推動其改革,想改革的就大力支持。讓改革先鋒隊、突擊隊,在改革過程中獲得回報,讓他們最先享受他們改革創造的成果。三是要規範化操作,明確產權。科研院所要制定落實《支持貴州科學院、貴州省農科院深化科研體制改革試點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八條措施》的實施細則,試點單位要制定具體可行的操作規則,做到程序規範、操作規範、收益處置規範、全流程公開透明。四是要強化開發創新意識,聚焦於「人」、大膽探索,充分激發科技人員在科技成果轉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的積極性。

目前,貴州省正在制定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中辦發〔2015〕46號)的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專題組在調研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擴大「科八條」覆蓋面,規範、落實科研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獲取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相關配套規定,減輕擔任處級幹部職務的科技人員「冒尖」的顧慮,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環境,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三權」改革進程。

相關焦點

  • 能源惠民生丨新疆電力富了"腦袋"富"口袋"
    富了「腦袋」富「口袋」新疆電力駐村工作隊通過技能培訓,激活農民內生動力!本報記者李易峰李易峰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國網新疆電力公司「訪惠聚」駐村工作隊技能扶貧工作站第二期學員阿斯熱·如則麥麥提以前在打字店裡就掌握了噴繪技術,並且認識漢字,這次在技能扶貧工作站參加計算機培訓,電腦水平提高很快。目前,他已與策勒縣順達公交出租有限責任公司籤訂了就業協議,被聘為該公司總經理助理。  富了「腦袋」富「口袋」。
  • 我的日子我來說 | 鼓了口袋,又富了腦袋,她做到了!
    我的日子我來說 | 鼓了口袋,又富了腦袋,她做到了! 庭院漂亮了,大棚果蔬長勢喜人田裡、果園處處有著忙碌的身影;get了新技術,當起了"老闆"口袋
  • 扶智、扶業、扶志,是教育扶貧之根本
    脫貧攻堅接續的是鄉村振興,這說明扶貧不僅僅是扶資金扶經濟,也是扶理念扶智慧,目的是建成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產業發展和社會建設和諧共生的美麗鄉村生態。全面脫貧需要形成貧困地區經濟和貧困家庭個人的發展能力,實現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學校是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類組織,教育通過知識、人才、科技和文化而推動社會發展,各級各類學校要充分運用自己的優勢特點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熊宗仁做客「山骨講堂」
    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長顧久、副館長曾達,蔣南華等20多位館員和特聘館員,部分高校師生,以及喜愛生態文明建設的市民等聽取了講座。據悉,熊宗仁,系貴州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原所長,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他是中國史學會第七、八、九屆理事,貴州省史學會第四、五、六屆會長。他曾任貴州省中華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貴州大學、貴州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等20餘項社會兼職。
  • 支持科研人員「合理合法富起來」 成都出臺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升級...
    四川日報消息,成都市科技局等11部門日前印發《成都市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促進科技成果在蓉轉化實施方案》,提出十項改革舉措共30條具體內容,加快職務科技成果在蓉轉移轉化。《實施方案》與成都近年出臺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成都十條」有效銜接,是成都科技成果轉化政策的「升級版」。
  • 成都「升級」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支持科研人員「合理合法富起來」
    中新網成都1月8日電 (記者 賀劭清)記者8日從成都市科學技術局獲悉,成都市科學技術局等11部門近日正式印發《成都市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促進科技成果在蓉轉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以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積極性,加快職務科技成果在蓉轉移轉化,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 耳鼻喉科專家排名貴州省紅十字會醫院
    耳鼻喉科專家排名貴州省紅十字會醫院 時間:2020-11-27 11:15 貴陽耳鼻喉醫院 貴州省紅十字會醫院專家團隊李國強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耳鼻喉科臨床工作40多年,跟隨國內外耳鼻喉知名專家葛賢錫、陳玉琰和殷善開教授團隊學習工作,開展了8千多例的各類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
  • 鐵嶺:產業扶貧 兩年實施414個項目
    鐵嶺:產業扶貧 兩年實施414個項目 作者:王曉波 2017-10-18 07:59   來源:遼寧日報     兩年來,鐵嶺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核心措施,著力推動精準扶貧與鄉村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以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
  • 關嶺牛、紫雲花豬列入2019年度貴州省地理標誌產業化促進項目
    來自貴州省市場監管局的消息,經組織申報、專家評審、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研究,確定 " 修文獼猴桃 " 、" 大方冬蓀 "、" 安龍白及 " 、 " 關嶺牛 "等12個項目列入2019年度貴州省地理標誌產業化促進項目。
  • 貴州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季泓2020新年賀詞
    我們堅持和加強黨對商務工作的全面領導,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奮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力抓好商務扶貧、促消費、穩外貿、穩外資等工作,深入推進三項重點任務,著力實施五大行動計劃。這一年,我們始終保有志不改、道不變的堅定,商務扶貧成效顯著。
  • 山川著綠 林海生金——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實施20周年綜述
    不能繼續這樣活!必須跳出「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惡性循環!1998年,長江、松花江、嫩江流域發生特大洪災。災後,黨中央、國務院果斷作出了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重大戰略決策,把生態承受力弱、不適宜耕種的坡耕地退耕,種上樹和草。20年過去,全國退耕還林還草5.08億畝,一片片濯濯童山,變成了秀美山川。原本風一吹就塵土飛揚的雙山坪,如今漫山遍野綠色成黛。
  • 親家數科聚焦五月金融科技行業大事件
    親家數科聚焦盤點五月金融科技事件如下:1.廣州印發區塊鏈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到2022年突破一批區塊鏈底層核心關鍵技術5月7日,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關於印發《廣州市推動區塊鏈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2020-2022年)》的通知。
  • 扶貧先扶智!貴州省三都縣學子到廣東學一技之長
    9月14日,50名來自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的2020級「黃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學生齊聚廣東嶺南現代技師學院參加開班典禮,他們將在廣東嶺南現代技師學院接受3年的免費技工教育,掌握一技之長。「黃埔三都民族技工班」開班典禮。
  • 貴州省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_2020年貴州省水利工程管理...
    貴州省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專題為您提供貴州省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貴州省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 貴州省公布一批核心專家、省管專家建議人選名單
    任學良貴州省菸草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菸草行業分子遺傳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 劉 飛貴州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 劉代順遵義醫科大學副校長主任醫師 劉遠梅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教授主任醫師 劉傑民貴州省人民醫院內鏡科副主任主任醫師
  • 京東數科激活數字科技生命力
    JDDiscovery-2020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顯示硬核數字科技。資料圖片從建成全國首個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到國內第一條數字商業街,再到智能農業作業系統……在京東數科上下已形成共識,即數字科技的生命力在於,從數字中來,到實體中去,與產業共進,最終造福於人。數位化應用不僅僅要讓政府真正掌握城市脈搏,讓企業共享發展熱度,更要讓民眾感受數字發展的溫度。
  • 貞豐:精準扶貧念好「山字經」 鄉村振興寫好「水文章」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地處雲貴高原向廣西低山丘陵過度地帶,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區域,世居於這一方水土的貞豐人民秉持綠色生態文明理念,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思路,靠山治山養山吃山,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念好「山字經」、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寫好「水文章」,在中華民族擺脫貧困的歷史決戰中奏響慷概激昂的「貞豐樂章」。
  • 精準扶貧結碩果 汨汨清泉潤心田
    圍繞全市40條扶貧產業帶, 建立扶貧項目庫,精準安排脫貧項目。根據需求精準投放扶貧資金,實現扶貧資金使用效益到戶精準。 堅持 「一戶一法」 因村施策, 根據不同致貧類型開 「藥方」, 讓精準扶貧準在措施上。按照 「黨群部門包軟村、 經濟部門包窮村、 政法部門包亂村、涉農部門包弱村」的原則,精準安排對口幫扶,做到 「一村一工作隊,一戶一責任人」。
  • 南海網微商城入選網信企業參與網絡扶貧「雙百」項目
    3京東集團京東集團電商精準扶貧項目申報類別為電商類。包括產業生態扶貧以及創新項扶貧,產業生態扶貧包括地方特產館項目、生鮮自營項目、「扶貧跑步雞」項目、「養羊不花錢」項目、設立農村電商生態中心、培訓支持、「京東高管扶貧早餐會」、用工就業扶貧八個子項。
  • 東航山西機務扶貧青年劉志偉:扶貧路上的「三個一」
    他的扶貧故事,還要從一通電話開始說起……「志偉,經過組織的再三考慮,決定同意你的申請,由你代表分公司去大同市廣靈縣參加駐村扶貧工作。希望你安排好家裡的事宜,如果有什麼困難,可以和組織提。」「感謝組織對我的信任,身為一名共產黨員,我隨時準備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