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陳抱陽
展期:11月7日-11月10日
展位:E23
地點:上海展覽中心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延安中路1000號
Cc 基金會攜手藝術家陳抱陽個人藝術項目 「迷宮裡的人有幾條腿?」 ,參展第七屆 ART021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迷宮裡的人有幾條腿?」項目藝術創作來源於陳抱陽小時候的經歷,他家附近柳浪聞鶯公園裡有一座迷宮遊樂園,在迷宮裡 4 個地點收集齊印章就可以換一條娃哈哈果奶。有一次天色漸晚他找不到出口就從迷宮的圍牆爬了出去,後來他就思考為什麼不直接爬牆進出迷宮呢?他說:「迷宮不在於進或出,就如同希臘神話彌諾陶洛斯的迷宮一般,迷宮是一座牢籠。」
此次藝術項目將展出陳抱陽兩件新作:人工智慧裝置《恭喜你,但是我在他的隔壁。》和 VR 玻璃迷宮《海底人會夢見媽祖嗎?》。
古羅馬描繪彌諾陶洛斯和忒修斯的迷宮,Public Domain
陳抱陽 (b. 1989) 人工智慧,JetBot,LED屏幕
經過神經網絡訓練的智能小車在投影的虛擬迷宮中不斷移動,如同遊戲裡的馬裡奧一樣,目標永遠是向前、向前、再向前。小車在到達迷宮終點時,投影影像重置出一張新的迷宮地圖,小車又再次啟程,如此往復。觀眾將目睹小車在迷宮中不斷前行,困惑於這看似忙碌有序卻無法解決的虛無循環。小車奔走的磚牆迷宮來自於「坦克大戰」裡的元素。「坦克大戰的36個關卡就像36個迷宮,只是磚牆是可以被攻擊掉的,這就像從迷宮裡翻出來一樣,是對迷宮結構的挑戰」,陳抱陽說。(本作品感謝「Maker Onsite」的鼎力支持。)
陳抱陽的這件 VR 迷宮作品,用鋼化玻璃對觀眾提出了一個挑戰——會撞玻璃嗎?
《海底人會夢見媽祖嗎?》是《仿生人會夢見電子奶牛嗎》 VR 迷宮作品的續作。觀眾佩戴無線 VR 眼鏡進入由透明玻璃構建的迷宮中,視覺被海底世界浸沒,而一次次喚醒身體的不過是撞擊玻璃的真實疼痛感。作品割裂了觀眾的視覺成像和身體感知,使觀眾在虛擬與現實的裂縫中尋找出口,然而身處透明玻璃迷宮也無法尋得。而迷宮裡的VR體驗者也成為了迷宮外過客的景觀。迷宮此刻變成了一座反向全景監獄。
🕳
陳抱陽是一位工作在科技與藝術之間的創作者。他於2016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獲碩士學位。他的藝術創作來源於他對於科技不僅僅是一種創作手段的思考——科技如今之於藝術家更像合作者。他經常對現有科技進行修改,不將它們置於產品經理預設的應用場景裡,而是將其與自己的創作思維結合。他對於「作為作者的科技」有寫作與研究。通過對科技本體論的研究,探尋科技與藝術家及大眾之間的關係。他的研究被發表於IJCAI與IEEE的會議與期刊,也是EMNLP的評審成員。他的個展包括仿生人會夢見電子奶牛嗎2.0(武漢K11,武漢,中國,2018);仿生人會夢見電子奶牛嗎(楊畫廊,北京,中國,2017);不可能的即興(雲圖畫廊,紐約,美國,2016)。
————
©本文及圖片來源於藝術家及Cc基金會,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號ccfoundation
侵權必究
————
-End-
想免費看展的點這裡
教你定製你的十一月高端藝術範朋友圈
最她媽的至高點小組向您發出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