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這部閃耀著中華民族智慧光芒的古老經典,就象一座大山,蘊含著各種寶藏。其中象數之學,就象大山裡的一個神奇的迷宮,裡面有各種奇珍異寶。有好多走進這座大山的人,辛辛苦苦地徘徊在這個神奇迷宮的門口,費了好大勁,還是進不去,因為他們沒有拿到打開這個神奇迷宮之門的金鑰匙。那麼打開象數迷宮之門的金鑰匙是什麼呢?這把金鑰匙就是《易傳》中的《繫辭》!
《繫辭》是孔子讀《易》、研《易》的心得報告。孔子晚年,對《周易》愛不釋手,廢寢忘食、孜孜不倦地閱讀、研究,每有心得就記錄下來,天長日久,一條一條的心得,記了好多。到了後來,孔子的學生,把孔子記下的心得報告,整理編排,共有十篇,後世稱之為"十翼″,好象《周易》的十雙翅膀,"十翼"合起來就是《易傳》,而《繫辭》就是《易傳》裡最重要的一篇。是讀懂《周易》,打開象數之門的金鑰匙。
《繫辭》分為上下兩篇,對應著《周易》中的上經、下經。它是對《周易》大義的總論,是先秦時期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集大成者,是經文之外對《周易》全書原理的通論。在《繫辭》裡,講述了八卦的產生,蓍草佔筮,提出了道、器、神、幾、象、意等哲學範疇的概念。論述了吉、兇、悔、吝實質性的內涵。通過對卦爻的感悟,闡述了人生修養的內容,教導人們積善積德、居安思危、量力行事。在《繫辭》中,還論述了佔卜的原理,"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繫辭》中,對乾坤兩卦也作了精闢的論述,對卦、爻、象、彖作了很好的說明。…………總之,有人說《繫辭》是《周易》的使用說明書,有人說《繫辭》是打開《周易》迷宮的金鑰匙。
關於學習《周易》,各位學者的經歷不同、條件和方法也不一樣,所以思路和順序也不一樣。有的人主張先學八卦、六十四卦,經的部分,再學易傳。有的人主張先學易傳,再去學經。有的人主張先學佔筮、算卦再去學經和傳,即先學術數,在運用之中學習。總之,各有道理、各有千秋。我認為,應該先把《繫辭》讀懂了、讀通了,然後,再去學經、傳;然後再去學術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