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去年的基金算筆總帳 結果這150隻都要哭暈了

2020-11-15 騰訊大渝網

本文選自微信公眾號理財不二牛

時間跨入2017年,公募基金2016年的各項數據逐漸出爐。

經歷2015年大增後,即便A股行情低迷,公募基金的總規模不但沒有萎縮,反而歷史性地突破9萬億元,其中債券型基金的規模增長迅猛,增加約一萬億元。

整體規模激增的同時,單只基金的兩極分化不可避免,資產淨值低於清盤紅線5000萬元的迷你基金也越來越多。

截至2016年12月30日,牛妹統計發現,有接近170隻基金面臨清盤壓力,其中還有28隻當年成立的基金。而規模最少的,已只剩不到20萬!

對於公募基金而言,沒有規模,談何生存,這些基金該何去何從?

迷你基金有增無減

牛妹根據Wind資訊統計發現,截至2016年末,已有167隻基金的淨資產規模低於5000萬元(各份額合併計算,剔除發起式基金、分級基金子份額、ETF聯接基金,下同)。這一數據相比三季末,增加了18隻。

除了上述167隻基金存在清盤壓力,還有80隻基金的規模位於5000萬~6000萬元的危險區域,隨時可能跌破清盤紅線。相比三季末同樣也呈增長趨勢,共增17隻。

同時,淪為迷你基金的還有2016年當年才成立的產品,有28隻規模「跌破」清盤線,27隻規模位於5000萬~6000萬元。

給去年的基金算筆總帳 結果這150隻都要哭暈了......

根據《基金運作管理辦法》,連續六十個工作日出現基金持有人數量不滿二百人或基金資產淨值低於五千萬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向證監會報告並提出解決方案,如轉換運作方式、與其他基金合併或者終止基金合同等,並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

過去,一隻公募基金規模大幅下滑的主因,通常是業績虧損導致投資者持續贖回,或是基金成立後幫忙資金退出致使規模下降。而2016年,基金規模的下降還帶有突發性和劇烈性,銀行、保險等機構的委外資金大量介入公募基金,這些機構持有人的持有規模大,身份上又類似「一致行動人」,一旦市場或政策有變,這些「一致行動人」的退出就會造成基金份額的劇烈變化。

如債券型基金創金合信尊利,成立於2016年2月26日,去年三季度末資產淨值還有3億元,年末時僅剩19.07萬元。對於這種情況,濟安金信副總、基金評價中心總經理王群航分析表示,「該基金很可能是委外定製產品,委外資金贖回後,規模就剩下個零頭。」

2016年中報披露,創金合信尊利的機構持有者比例為99.97%,其成立時也是踩著2億元的門檻,不難判斷,這是一隻典型的定製基金。而對該基金的後續運作,創金合信公司相關人士回復理財不二牛稱會持續營銷。

機構資金撤退對基金規模的影響,在C份額上更為明顯。與原有份額相比,單只基金下設的C份額在費率多有大幅優惠,且銷售渠道大多僅包含基金公司的直銷平臺,因而申購C份額的也多為機構資金。

牛妹通過Wind數據統計發現,在前述167隻迷你基金中,下設有C份額的,至少有10隻四季度遭遇50%以上份額的贖回,6隻C份額贖回比例超過90%。

指數基金苦等FOF

從基金類型來看,167隻面臨清盤壓力的迷你基金中,指數型基金最多,有50隻;混合型排在之後,有47隻,其中27隻為靈活配置型;QDII基金2016年雖然大放異彩,但受以往低迷業績的拖累,也長期以來迷你基金的大戶,目前有19隻。

值得注意的是,資產淨值只有幾百萬元的12隻基金中,一半也為指數型。

指數型基金由於是被動投資,基金公司運營成本低的同時,帶給公司的管理費收入也相應有限,加之許多指數型基金跟蹤的標的指數一致,同質化較為嚴重。

如此規模小,公司又不賺錢,為何基金管理人還未將其清盤呢?

深圳一家大型基金產品部人士對牛妹(微信號:buerniu5188)表示,「首先指數基金規模小同業績優劣沒有顯著關係,從同業來看,除去寬基指數產品的規模較大外,行業指數和策略指數基金的規模均較小。」該公司旗下有幾隻指數基金的規模也小於5000萬元,對於後續打算,其表示公司會加強持續營銷。

王群航認為,「指數型基金是典型的高風險產品,因為倉位高,股市行情不好時,指數型基金通常賺不了錢,甚至還要虧損,投資者缺乏購買動力,導致其規模下降淪為迷你基金。但此時,基金公司還留著指數基金或者繼續發行的原因,主要是FOF開通後,基金公司將其作為FOF配置的標的產品。」

前述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指數基金肯定是FOF組成部分之一,未來會考慮將其納入公司FOF的配置。

王群航同時提到,FOF選擇的基金主要有兩點要求,「成立一年以上和規模一億元以上」,因而「堅持到底就是最後的勝利,迷你基金先把時間熬夠,再把規模做上去,一旦FOF產品落地,通過自己公司或者其他公司的FOF,迷你基金就可能東山再起」。

「起死回生」關鍵靠運作

除了部分基金乾乾脆脆清盤,指數基金苦熬「資歷」等待FOF配置,其他迷你基金繼續死扛,也許是有更好的出路。

「不願意清盤的原因,就是把這隻基金當作殼,繼續尋找委外資金來填充,也就不必發行新產品。」王群航稱。

另一有迷你基金的基金公司市場人士也回復牛妹,公司尚未對旗下迷你基金有進一步安排,但尋找新的資金,是目前行業的慣常做法。

2014年10月,嘉實三個月理財和博時月月盈兩隻短期理財基金相繼宣布暫停下一運作期運作,不再接受申購申請,並為所有投資者自動提交贖回申請。暫停運作之前,兩隻基金的規模都只有2億元左右。

經過長達1年左右的「休眠期」,嘉實三個月理財發布2016年半年報,披露其E份額新增50億份,持有人戶數為201戶;其中個人投資者僅1戶,申購有200份,剩下200戶均為機構投資者,佔比近乎100%。截至2016年末,該基金合計規模為21.35億元。

博時月月盈理財則剛剛在12月23日打開R份額的申購,並於12月26日截止。最新規模數據為4.51億元。

王群航表示,「未來可能不會有太多迷你基金選擇清盤,經過適當運作,基金公司繼續尋找委外資金注入,或者進入FOF的基礎基金池,迷你基金就能絕處逢生。這可能是目前迷你基金『好死不如賴活』的原因之一。」

同時,他也提醒到,對委外定製基金,一旦機構贖回基金規模只剩零頭,基金資產每天都處於虧損狀態,個人投資者沒有必要參與這類基金,而基金公司也不會指望散戶來申購。

相關焦點

  • 中紀委:有人為辦大案等貪官"養大了"才算總帳
    過去人們把紀委內部的紀檢監察室稱作「案件室」,評價幹部也動不動就說「辦案能力強」,好像紀委只負責辦案。如果只是辦案,紀委職責範圍就變窄了,也不準確了。十八大以後,中央紀委把「辦案」改叫「紀律審查」,把「案件室」改稱「紀檢監察室」,把「案件線索」規範為「反映領導幹部問題線索」。這些都不僅僅是稱謂的改變,更是內涵的深化,體現了職能的重大轉變,是對黨章規定的回歸。
  • 業績不及預期 開年多隻基金密集清盤
    另外,大摩新機遇、人保添利9個月定開債、工銀瑞信國債純債等多隻基金,也陸續在2021年公告合同終止和基金財產清算。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清盤的基金,多數屬於去年收益不佳,導致規模萎縮的產品。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16日,2020年12月下旬至今清盤的16隻基金中(份額合併計算),6隻債基去年平均收益率為0%,低於同期中證綜合債指數2.65%的收益率;同期10隻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額25.48%,多數產品也遜於同期同類型基金的業績。「小基金開年出現密集清盤,呈現明顯的馬太效應。」
  • 為什麼說總帳會計工資高?這些工作職責你都清楚嗎?
    那麼總帳會計的工作職責和日常工作到底是怎樣的?作為一名普通會計,想往總帳會計發展,該如何做呢?接下來,小編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關於總帳會計工作職責,小編還是以招聘要求為例和大家說說。(截圖來源:前程無憂)從上面的截圖不難發現:總帳會計的崗位職責真的很廣泛,從基礎的單據收集到重要的財務分析等各項工作都需要總帳會計來把關。那接下來小編和大家一起理一理總帳會計的職責。
  • 穿書成嬌蠻跋扈的女配,第二天就和男主結婚,重生女主都哭暈了!
    穿書成嬌蠻跋扈的女配,第二天就和男主結婚,重生女主都哭暈了!歡迎來到萌嘟嘟得帳號,人生的磨難是很多的,所以我們不可對於每一件輕微的傷害都過於敏感。在生活磨難面前,精神上的堅強和無動於衷是我們抵抗罪惡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今天又是可愛的一天呢,小編在這樣美好的一天又來給大家分享最新的小說了。
  • 網上算出名字兇哭著要改名
    晨報訊昨天上午,家住中華路許家巷的張先生打進晨報熱線84701110稱,自家樓下有兩個小女孩,迷信網上算命,說她的名字不好,哭著鬧著要改名,把家長煩死了。而據記者了解,現在不少年輕人對網絡上的各種算命方法比較熱衷。張先生說,這兩個鬧改名的女孩一個住2樓,一個住4樓,一個上小學四年級,一個上五年級,因為改名字的事,這兩天一直和父母較勁兒。
  • 日本人為什麼如此討厭B型血,裡面大有學問,B型血的人要哭暈了
    日本人為什麼如此討厭B型血,裡面大有學問,B型血的人要哭暈了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表面的抗原類型。通常所說的血型是指紅細胞膜上特異性抗原類型,而與臨床關係最密切,人們所熟知的是紅細胞ABO血型系統及Rh血型系統。
  • 基金「開掛」出場 6天「吸金」超2500億!一季度超300隻...
    據渠道方面11日下午5點左右傳來消息,南方阿爾法認購金額超400億元,富國價值創造認購金額超300億,工銀瑞信圓豐三年持有認購金額超過150億,易方達戰略新興產業和博時匯興回報的認購金額均超百億。上述幾家公司均已發布提前結募公告。券商中國記者統計,開年以來的6個交易日,至少有14隻「日光基」,僅1月11日單日5隻爆款產品吸金即超千億,資金借「基」入市熱情不減。
  • 「東方巴菲特」套現、海航再做接盤俠,背後竟是對衝基金的衰落?
    結果給公司帶來豐厚利潤,身價也大大提高。搖身一變,成了「打工皇帝」。(2)投資是寧數月亮,不數星星1993年出資150萬美元,與合伙人葉維義先生共同創立總資本500萬美元的資產管理公司,這就是惠理集團的前身。自身崇尚價值投資,在他的帶領下,集團順利穿越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
  • 公募基金清盤大考:年內157隻基金清盤 債基佔比四成贖回壓力加大
    截至12月21日,年內共有157隻公募基金清盤(各類份額合併計算,下同),涉及87家基金公司,較2019年全年的130隻基金和51家基金公司分別增長20.77%和70.59%。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2018年公募基金清盤數量同樣超百隻,分別為107隻和427隻。這意味著,基金清盤數量已連續四年破百隻。
  • 龍頭公募頻繁依託明星基金攬規模:千億資金已備入場,1月百隻新基金...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1月7日,新年以來的4個工作日,共有29隻基金髮行。據渠道估算,僅其中8隻爆款基金湧入的資金已高達1300億元。這也帶動大量資金仍在湧入市場。據統計,1月份發行的新基金將達到100隻,而目前已獲批待發基金高達315隻,其中不泛實力基金公司和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
  • 如何挑選基金?如何判斷基金的潛力?
    夏普比率可以認為是基金買入一單位風險的獲利,或者風險價格。主動基金承擔一單位風險獲利0.0908,而指數基金只能獲利0.0375,前者足足是後者的2.42倍。   我的回答可能會偏於複雜,要看懂並執行這個過程需要您花點時間。不過,投資這個事兒,原理上都不複雜,但操作上都不簡單。所有說投資很簡單的說法都值得警惕。您想想看,老祖宗說「錢難掙,屎難吃」。憑什麼投資這個事兒就例外呢?
  • 鵬華基金:每個時代都有與之相配的基金
    以2020年旗下爆款產品層出不窮的「現象級」廠牌、享譽「基本面投資專家」稱號的鵬華基金為例,據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12月31日,上證指數全年漲幅為13.87%,鵬華旗下有53隻主動權益類基金淨值增長率超20%,40隻基金淨值增長率超40%,26隻基金同期淨值增長率超60%,13隻基金同期淨值增長率超80%,2隻基金淨值增長率更是超過了100%,為投資者提交了亮眼的2020成績單。
  • 開局良好年滿一歲 銀行號基金精英匯聚初露崢嶸
    從2005年6月21日首隻工銀瑞信基金正式成立至今,銀行號基金已經誕生一年,不妨回首一年來幾家銀行號基金的表現,以供投資者參考。  閃電布局 搶眼入市  工銀瑞信去年6月成立後,即於7月26日「閃電」發行了首隻基金—核心價值股票基金,募集份額43.45億份,認購總戶數14.47萬戶;期間交銀施洛德於8月12日成立,兩周後即發行了精選股票基金,發行結果為11.46萬戶合計認購48.73億元。兩者從成立到發行間隔之短,與一些基金公司成立後長時間「無米下炊」形成鮮明對比。
  • 指數型權益類基金賽道分化 增強指數基金領跑量化對衝基金掉隊
    但近兩年的公募大年屬於主動權益類基金,部分量化基金尤其是對衝策略基金業績也明顯不給力,而增強指數基金和多數ETF基金卻憑藉相對平穩的業績實現份額大增。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0年混合型基金整體平均上漲43.47%之多,甚至超過2019年平均漲幅,混合型基金漲幅最高的基金當年累計上漲超160%,但與其同時,2020年依然有18隻混合型基金淨值下跌。
  • 深度報導:日本Eifuku精選對衝基金緣何垮臺?
    Eifuku精選基金(Eifuku Master Fund)是由一位原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駐日本交易員管理的對衝基金,該基金拿大筆借來的資金作賭注,投入數量有限的幾隻股票,但這些股票之後的走勢並不像基金經理原先設想的那樣。據駐東京和紐約的對衝基金經理們稱,該基金的投資者可能包括許多富有的美國人,如今,他們投入其中的資金可能再也無法收回了。
  • 不速之客誤入消防站,還撞暈了!這隻小傢伙最終回歸了大自然
    今天早上8點左右,只聽見玻璃窗上一聲響,桐廬縣桐君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員突然看到窗邊掉落著一隻小東西。走進一看,才發現是一隻小鳥,直挺挺倒在地上,暈了。「它早上飛到了消防站的曬衣場上,看到人估計被下了一跳,一緊張就衝上了邊上的玻璃窗,撞暈了。」消防員感到十分驚奇。
  • 非人哉:九月在山上受罪,其他人卻在吃大餐,怒摔手機令哮天哭暈
    非人哉:九月在山上受罪,其他人卻在吃大餐,怒摔手機令哮天哭暈
  • 一日誕生五隻百億爆款基金
    而在2021年的第二周,爆款基金以更快的速度湧現,今日南方阿爾法、富國價值創造、博時匯興回報一年持有、易方達戰略新興產業和工銀瑞信圓豐三年持有基金「吸金」均超過百億,甚至至少有1隻基金吸引資金量超過400億,1隻超300億。這5隻爆款基金當日合計銷售超1100億元。目前已經不少投資者將新基金髮行作為市場重要的風向標之一。
  • 2021年新基金髮行火熱「開場」 1167隻基金獲正收益表現「搶眼」
    2021年新基金髮行火熱「開場」,截至1月5日,已有4隻新基金一日售罄,且有19隻新基將於1月11日扎堆發行。而從產品類型來看,在68隻即將進入募集期的新基金中,偏股混合型基金多達24隻,佔比超3成。
  • 一日誕生5隻爆款基金,「吸金」均超百億
    在新年市場的第二周,爆款新基金以更快的速度出現。昨日,南方阿爾法、富國價值創造、博時匯興回報一年持有、易方達戰略新興產業和工銀瑞信圓豐三年持有基金等五隻新基金,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的「吸金」,其總銷售額超過1100億元人民幣。。在基金行業的歷史上,很少有五隻基金每天產生數百億的產品。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應運用理性投資和長期投資理念來部署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