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投降後,中國士兵打開日軍倉庫,裡面的東西讓人氣得破口大罵
1945年的8月15日,日本天皇通過廣播對外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而在各大戰場的日軍也開始向最近的盟軍受降。 日軍倉庫物品暴露其心 在日本完成受降後,依照《停戰詔書》當中的相關規定,日軍要將所有的武器倉庫等都依次上交
-
他起日本名字會日語,13歲起為日軍效力,日軍投降時看到他都懵圈
「鈴木三郎」可是個標準的日本名字,事實上,「鈴木三郎」的真名叫陳敏學,他是中國人,會日語,13歲他就潛伏在日軍大本營當翻譯,做翻譯的同時,他冒著生命危險不斷給遊擊隊提供情報,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陳敏學,1929年生於廣東深圳,日軍進犯中國之後,為了實行奴化教育。
-
1943年駐山東的日軍有多慘?八路架梯殺出血路,殲滅百名偽軍
由於當時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的節節敗退,所以原本在華的日軍被大量抽調用於支援太平洋戰場。 在華的日軍軍力極度匱乏 ,可越是這樣,日軍就越是採取喪心病狂的方式:對我八路軍根據和周邊村落進行"掃蕩"。
-
戰士穿著繳獲的日軍軍裝卻碰到正牌日軍,離奇劇情卻真實發生了
記載中有場戰役是當時抗日戰士繳獲了一批日本軍裝,當新四軍戰士穿日本軍服在身上行軍時,卻突然碰上了日軍的正牌軍隊,敵我之間一場離奇刺激的博弈也由此展開。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當時還是嚴冬氣溫很是寒冷,新四軍剛剛拿下了贛榆縣準備繼續向前行進,當時二十三團的新四軍戰士們身上穿著才繳獲的日本軍裝,遠遠看上去就像是支日軍部隊。
-
日軍攔截我軍電報大喜,每個字都認識,連在一起後卻一頭霧水
我軍和日軍對戰時雙方都會通過竊聽對方的電臺來獲取軍事機密,當時有這樣一個神奇的情況存在,日軍截獲我軍電報之後大喜,以為能夠憑藉電報破解我軍的下一步行動,當他們看到電報的時候卻蒙圈了。
-
鄧華曾率部伏擊日軍 肉搏戰中有戰士咬掉敵人耳朵
沙峪戰鬥打響了懷柔抗日第一槍,使處在日本侵略者黑暗統治中的懷柔人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抗日鬥爭如星星之火在懷河兩岸、長城內外到處燃燒,終成燎原之勢。這場關鍵戰鬥中,鄧華領導的支隊功不可沒。 建根據地 鄧宋會師 1937年8月,在陝西洛川召開的中共中央擴大會議明確提出要在冀察邊境開展抗日遊擊戰爭、創建抗日根據地。
-
日軍運輸隊就是我軍的後勤隊?日軍船隊有機槍還有毒氣,一樣被揍
1942年,伴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線越拉越長,隨之投入一線作戰的部隊越來越多。軍隊多,必然發生了武器裝備和給養的大量供應。 日軍大本營為了支撐起龐大的戰爭機器,對他們侵佔的我國許多地區大肆掃蕩,肆意搶劫。
-
孫立人率遠徵軍大破日軍,戰場變成「軍需庫」,廖耀湘:恭喜發財
大龍河畔,他們曾吃了日本人的虧,現在是報仇的時候了。官兵們攀高山,涉溪澗,冒雨開進。5月26日13時,全團渡過狂濤洶湧的南高江。大名鼎鼎的李克己營走在全團前頭。昔日,困守大榕樹上,他們像猿猴那麼機敏;如今,從地面進攻,又像猛虎一樣武勇。27日,他們營神不知鬼不覺,迫近西通公路。西通在加邁西南,由卡薩增援加邁的日軍必經此地。
-
75年前日本戰敗後,中國和日本其實還爆發過一場戰爭,卻鮮有人知
不過,也有一些不識時務的日本殘部,他們不願意接受天皇投降的事實,還準備負隅頑抗。要是算上和這些日軍的戰爭,抗戰其實並不是1945年8月15號這天結束的。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到底是支什麼樣的日本部隊,如此不識好歹。
-
遠徵軍老戰士隱居山村60年 曾被日軍炮彈炸傷大腿
如果不是劉元發自己站出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隱居小山村60多年的老農民,竟然是曾立下赫赫戰功的遠徵軍戰士。 現年91歲的劉元發是梅州興寧合水鎮羅英村人,讓他「說出自己的故事」的動力,源於今年9月初《羊城晚報》對遠徵軍老兵楊劍達重回故鄉梅縣的報導,「我以前一直不敢說,也不願意說。沒想到,現在社會這麼認可遠徵軍。」
-
1962年攻下印軍倉庫,我軍戰士穿印度軍裝,吃印度罐頭,猛追逃敵
眾所周知,對印自衛反擊戰以解放軍獲勝,印軍慘敗而落幕。而我軍當時身上的穿著都還是抗美援朝時期的棉大衣,可能有人會覺得,棉大衣在西藏高原地帶不是非常保暖嗎?為什麼穿的不好呢?其實當時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規模十分有限,部隊大多執行的是穿插作戰的任務,而棉衣厚重不輕便會對任務造成影響。而且一旦環境變得複雜,棉衣如果被刮破,裡面的棉花也會掉出來。所以在當時這些擔任穿插作戰的解放軍衣服全部都是破破爛爛的。而印軍的軍裝都是毛呢料子,不怕刮擦,比我軍好上不少。
-
一敵工部戰士夜行遇狼群追擊,爬樹躲狼群追咬,日軍卻恰經此處
在戰火紛飛、危機四伏的年代,那些戰士們經歷的苦難和危險是常人所無法想像的。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一個在抗日戰爭時期一位戰士的「歷險記」,這位戰士名叫趙琳。一隻狼在不遠處看到他,並發出一聲吼叫,他見狀立刻飛奔起來。如此一來,又引來好幾隻狼追趕他,人哪裡跑得過狼呢?他想這樣被追,遲早要成為他們的「大餐」。 情急之下,他憑藉自己矯健的身姿,幾下便爬上了離他最近的一棵樹上,但他挎在身上的小包不慎掉落,包裡裝的都是他獲取的敵軍證件和執行任務時用的工具。
-
開國大將陳賡,在山西屢敗日寇,氣的日本人直呼「專打三八六旅」
在山西的日軍,更是被八路軍「氣的牙痒痒」,氣急敗壞的日本人在他們的戰車上寫下了「專打三八六旅」的口號,並且在整個華北通緝懸賞三八六旅的總指揮。那麼這個三八六旅到底為什麼會讓日軍如此生氣呢,三八六旅的旅長又有何神通能擊敗日軍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陳賡大將和他的三八六旅。
-
75年前的今天,日本投降!
75年前的今天,日本投降! 文 | 石芝鵬、程偉偉、葉濤、盧遠潮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今天,8月15日 是值得每一名中國人銘記的日子 75年前的今天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
《八佰》陳樹生歷史原型:留八字遺書從六樓跳下,炸死十幾個日軍
《八佰》陳樹生歷史原型:留八字遺書從六樓跳下,炸死十幾個日軍文/無計讀史「捨生取義,兒所願也。」這是四行倉庫戰士陳樹生在自己給母親的遺書裡所寫的話。身為四行倉庫保衛戰士的他,從開始保衛四行倉庫的時候,就抱著和四行倉庫共存亡的決心。
-
他在日軍投降14天後離奇失蹤,數年後日本一位大學教授查明真相
他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愛國知識分子,曾經為祖國做出過很多貢獻,就是日本投降後的14天,卻離奇失蹤,數年後,日本一位大學教授,是他的忠實「粉絲」,他查出了這位作家失蹤的真相,他就是鬱達夫。鬱達夫,原名鬱文,字達夫,出生在浙江富陽一個富裕的知識分子家庭。
-
我國最牛「漢奸」:吃喝日本的還娶日本女人,用8個字滅2萬日軍
我國史上有這麼一位「漢奸」,在抗日戰爭時期為日軍做翻譯,吃日本人的、喝日本人的,甚至娶日本女人為妻,可是他卻被國人當作英雄,他僅用了八個字,就挽救了一場戰役,並且滅了兩萬名日本士兵,他就是夏文運。中國最牛的「漢奸」夏文運,出生於1905年12月28日,是大連人。他家境優越,從小在國內一所高級學校裡學習,成績優異。
-
75年前日本戰敗後,中日兩國其實發生過一場戰爭,鮮有人知
14年來,中國為趕走日本侵略者付出了近3500萬軍民傷亡和5600多億美元(折合成當時貨幣)的代價,可謂艱苦卓絕,而戰爭終於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發布《終戰詔書》時停止。按理說,抗日戰爭在八一五勝利結束,我國取得了最後勝利。日本投降後,我國的日本侵略者如喪家之犬,開始撤離中國戰場。不過,也有一些日本殘餘勢力不了解時局。他們不願接受皇帝投降的事實,準備奮勇作戰。
-
民國擁有72「妃子」的第一悍匪,被我軍戰士發現後,結局很是尷尬
他是民國擁有72「妃子」的第一悍匪,被我軍戰士發現後,結局很是尷尬。土匪「劉黑七」劉桂棠,勢力龐大手下上千在民國時期,山東可謂是土匪如麻,匪首輩出。而其中為匪時間最長,禍害最大的,則首推巨匪劉桂棠。劉桂棠,1892年山東平邑縣南鍋泉村人。劉桂棠幼時家裡很窮,日子因此過得很苦。
-
武器差如何打日軍?我軍戰將率部夜戰,敵人放毒氣一樣被打垮
戰士們在進攻途中或貓腰行進,或匍匐向前,利用各種打法,慢慢接近碉堡,有的戰士已經來到了據點和碉堡之下,日偽軍借著爆炸的火光,看到八路軍很快就要衝進據點和碉堡內部。 陷入絕望的日偽軍預感到八路軍很快就要攻入據點,在八路軍繼續向前猛攻的時候,突然向進攻中的八路軍施放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