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第一頁是從互相猜忌、搞陰謀和耍手腕開始的。——米·左琴科(蘇)
文章類型|歷史文化
文章字數|1066字,閱讀約3分鐘
中國近代最長的戰爭是1931年開始的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14年來,中國為趕走日本侵略者付出了近3500萬軍民傷亡和5600多億美元(折合成當時貨幣)的代價,可謂艱苦卓絕,而戰爭終於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發布《終戰詔書》時停止。
按理說,抗日戰爭在八一五勝利結束,我國取得了最後勝利。日本投降後,我國的日本侵略者如喪家之犬,開始撤離中國戰場。不過,也有一些日本殘餘勢力不了解時局。他們不願接受皇帝投降的事實,準備奮勇作戰。
如果算上與這些日軍的戰爭,抗日戰爭並沒有在1945年8月15日結束。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到底是一支什麼樣的日軍,如此不知好壞。
這支隊伍是駐紮在江蘇一座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2242年建城歷史的古城--高郵的日軍。這裡曾是堯帝故裡,江淮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如此歷史底蘊深厚的名城,日軍自然不肯輕易歸還我國。
當時我軍也在忙於各種投降交接事務,沒有注意到高郵地區有這樣一支日軍。事情解決了,高郵的日軍就成了刺頭。1945年12月19日,華中野戰軍開始收復高郵。此役發生在日本投降後,是二戰中最後一次中日較量。
因為該寺是一座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古剎,為了文物保護,我軍只在淨土寺外大喊大叫,並輪番播放日本民歌,散發日軍投降傳單,試圖把這些頑固的日軍勸出去。僵持一周後,日軍終於放棄抵抗投降。我軍與日軍鮮為人知的最後一戰終於告一段落。
其實,這種不願接受現實的日軍,不僅在我國高郵地區有。當年,太平洋戰場上有一個叫小野寬郎的日本兵。甚至在1945年日本政府投降後,他還獨自在菲律賓熱帶雨林中打遊擊了29年,嚴重影響了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
直到1974年,一位在當地旅行的日本探險家發現了他,並證實了他向小野平郎投降的消息,他才接受了這一事實。
不難看出,日本人之所以如此頑固,與他們頭腦中根深蒂固的軍國主義思想不無關係。在日本軍人身上,他們的天皇是不可戰勝的,這也是他們陷入沒有失敗的幻覺的原因。可見軍國主義可怕的洗腦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時至今日,我們仍要警惕軍國主義復活的原因。這種毒害人類的極端法西斯思想,永遠是人類文明進程的最大障礙。
這裡是《知識帶來的快樂》,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