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詳解黑色素痣——你想「痣」道的都在這裡

2021-01-08 澎湃新聞

原創 陳輝 上海九院整形外科林曉曦醫療團隊

在正常的皮膚中,黑色素細胞都是散在分布的,如果這些細胞聚集成一團(巢狀分布),就會形成黑色素細胞痣(簡稱黑痣)。外觀就是皮膚或大或小的黑色斑片或結節。一般通過外觀,即可以明確診斷出絕大多數的黑痣。

·黑痣的出現時間:

分為先天性痣和後天性痣。先天性痣出生時即有,通常面積較大,隨身體發育呈比例增大。後天性痣,多在出生後第2~6年時長出,至20歲時,身體絕大部分黑痣即已顯現,平均每個人會有15~20顆痣。

·黑痣的顏色深淺:

黑痣並不一定都呈現為黑色,特也可能呈現為淡棕色、淡褐色、深褐色或灰藍色等。有經驗的醫師可以通過外觀識別大多數黑痣。診斷仍然存疑的話,則需手術取一小塊痣組織,進行顯微鏡下的病理診斷。

·黑痣的大小:

不同人差異巨大,從針尖大小的小痣到幾乎累及全身皮膚的巨痣均可能出現。黑痣一般是隨身體發育成比例增大。通常可分為小痣(直徑小於1.5cm)、中等痣(直徑1.5~19.9cm)以及巨痣(直徑大於20cm)。此分類僅供參考,並不具備嚴格指導治療的意義。黑痣的大小是隨身體發育成比例增大的,有極少數會在早期出現增大現象,然後再保持穩定。

·黑痣的外觀:

痣都是平坦光滑的黑色斑片嗎?當然不是。可以出現結節、包塊、毛髮、皺褶、色素不均一等多種表現,尤其是在中、大面積的黑痣中。重點談下毛髮,黑痣表面長出濃密粗硬的毛髮,通常會被稱為「獸皮痣」或「黑毛痣」,其本質仍為黑痣。因為毛髮對外觀影響更大,常引發患者或家屬更大的擔憂。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黑毛痣會比其它痣更易出現惡變等特殊問題。如果選擇手術切除,黑毛痣也能被切除,而不再生長毛髮。

·黑痣的深度:

痣一定是長在皮膚上嗎?不一定的。絕大多數痣,尤其是後天性的小痣,如皮內痣(真皮層內)、交界痣(真皮和表皮交界處)和混合痣(前兩者表現均有)等,均局限於皮膚,不會生長到皮下脂肪層。但對於稍大的痣,則可能累及更深的層次,如脂肪、肌肉、骨膜及腦膜等,一般在手術時才會較為明確的發現長了多深,累及多少層次。

·黑痣的累及部位:

全身各處皮膚或黏膜均可累及,甚至一些特殊的部位,如口腔黏膜、結膜或生殖器等,這些特殊部位的痣,治療難度很高。

·黑痣的惡變概率:

全身各處皮膚或黏膜均可累及,甚至一些特殊的部位,如口腔黏膜、結膜或生殖器等,這些特殊部位的痣,治療難度很高。黑痣如果惡變,會成為黑色素瘤,惡性程度較高。就終身時間來看,小痣或中等痣的惡變概率小於1%,巨痣的惡變概率小於5%(約3%)。黑痣的惡變有一些可以參考的徵象,如出現:刺痛、灼熱、發紅、突然增大、破潰出血、顏色變的不均一,周緣出現小的衛星灶等,因此平時需要多注意觀察。但也有沒有任何徵象,即已出現遠處轉移的;還有很大一部分黑色素瘤並不是在原有黑痣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因此難以完全預防。

位於面部的小痣(患者自覺影響外觀的 )或較大的痣(大家都認為影響外觀的)。2)易受摩擦部位的黑痣:手掌、足底、腰部、外陰等,惡變概率相對其他部位偏高。3)其他部位面積較大的黑痣。

·痣的治療難度和哪些因素相關:

①面積:面積越大,治療難度越大。

②部位: 部位越特殊,治療難度越大。

③深度:累及深度越深,治療難度越大。

因此,需要對以上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確定合適的治療方法。

·黑痣的手術治療:

1. 非手術治療:

包括雷射、磨削、冷凍、電灼等。目前雷射是主要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其原理是通過控制深度的磨削或選擇性的破壞黑色素細胞,減少細胞數量,從而使顏色變淺。國內外有約20種雷射或雷射組合被用於治療黑痣,但目前尚沒有公認的最佳雷射或雷射組合。但一般推薦使用剝脫氣化類的雷射或組合,如鉺雷射或二氧化碳雷射是療效相對較好的。雷射通常需要多次治療,因容易復發,而且很難達到100%清除,並可能導致淺表疤痕、色素改變等不良反應,因此治療前要充分了解和評估。目前世界範圍內,尚沒有雷射治療導致黑痣惡變的證據。其他非手術和雷射磨削原理類似,現已應用較少。

2.手術治療:

1)直接手術切除:如果黑痣的面積和部位均合適,直接手術切除是較好的選擇。優點在於,只需一次手術,只留下一條線狀瘢痕。到底多大的痣可以一次性切除,需要有經驗的醫生進行判斷。皮膚彈性、痣的部位、切口設計、分離範圍等,均是決定能否一次性切除的重要參考因素。手術後復發是較為少見的,通常是瘢痕邊緣可能出現點狀的黑痣,一般是是術中極少量的殘留,因為肉眼可見的黑色和實際黑痣細胞的分布不一定完全重合。即使復發或殘留,黑痣性質與原來也是相同的,也可以再次手術或雷射去除。

2)分次切除:目的是為了減少最終的瘢痕長度,但沒有確切數據表明最終的瘢痕會比一次性切除短多少,因此每位醫生可能有自己的經驗和觀點,來選擇是否分次切除以及如何實施分次切除。分次切除的缺點是:手術次數、麻醉次數、總費用、創傷癒合期等一定是成倍增加的。3)局部皮瓣修復:如果黑痣切除後,無法直接拉攏縫合,則需要利用創面的周圍的皮膚進行各種轉移修復。這種皮膚與其他部分皮膚的血液循環是連通的,因此易於存活,色澤和質地好,但缺點是增加額外的疤痕,而且可能因臃腫等原因,需要進行次數不等的修整手術。

4):是治療較大黑痣,尤其是面部巨大黑痣的首選治療方法。原理是在黑痣周圍正常皮膚下埋置適當大小的皮膚擴張器,通過定期的注水擴張,使周圍正常皮膚逐漸膨隆、再生和擴增,從而得到更多面積的皮膚,利用多出的皮膚進行黑痣切除後的創面覆蓋,達到修復的目的。

皮膚擴張術至少包括兩次較大的手術,即a.皮下埋置擴張器;b.切除病灶+取出擴張器+修復創面,兩次手術分別需要住院5-7天。兩次手術之間的注水周期和容量大小、部位和皮膚條件等有關,常規注水間隔為每周2次,共需約2~6個月。

皮膚擴張術有望現無色差的修復,但手術次數多,治療周期長,總體費用高,有出現各種併發症的風險,如出血、破裂、感染、供區畸形等,是其主要不足。

5)植皮:是從身體其他部分(大腿、背部、上臂內側或耳後等)取下薄片的皮膚(沒有血液供應的),縫合、加壓固定於創面。多數一次手術即可完成,7-10天之後,皮膚可以完全存活,但也存在因感染、血腫、固定不牢靠等導致皮片部分甚至全部壞死的風險。植皮後色差、攣縮變形和取皮處疤痕是其難以避免的固有缺陷。

6)顯微皮瓣:從身體其他部位取下帶有動脈和靜脈的皮膚和皮下組織,通過顯微鏡吻合在黑痣周圍的血管上,使之存活,修復創面。缺點是手術複雜,有壞死風險,供區有較大損傷,也可能出現明顯色差,不首選用於面部黑痣修復,除非無法進行皮膚擴張。

Q:

黑痣直接切除後,為何疤痕比痣的長軸可能會有明顯延長?

A:

切口需設計呈梭形,兩端有少量的正常皮膚,縫合後兩端皮膚才會平整,不然會形成難看的「貓耳」凸起,後期還是需要手術延長刀口修復。可以視為黑眼珠和眼裂的關係,眼裂必須比眼珠長才能無縫平整的閉合。如果眼裂和眼珠一樣長成圓形,是無法閉合的。

Q:

如何預防黑痣術後瘢痕增生?

A:

疤痕的形成和痣的部分,大小,是否順利癒合等多個因素有關,因此每個人的瘢痕不能簡單的類比。比如下頜、頸部、軀幹等處瘢痕易於增生,而額頭、眼瞼、鼻唇溝等瘢痕通常不明顯;寬痣切後張力大,比窄痣容易長疤;傷口有血腫、感染或裂開就容易瘢痕明顯等。

黑痣手術均用美容針線多層減張、精準對皮縫合,術後最好配合使用減張器、瘢痕藥等減少疤痕增生。後期可以考慮雷射、淺層X線放療和手術進一步修復,但無論如何處理,不可能達到「無疤」的效果。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如何區分色素痣和 黑色素瘤?(圖)
    色素痣和黑色素瘤均來源於黑色素細胞。大部分普通痣不會發展成惡性腫瘤,只有少數的色素痣,尤其是巨大型先天性色素痣有惡變的可能性。
  • 身上的痣出現這些變化,小心癌變。這5招可區分色素痣和黑色素瘤
    既然這麼尋常,人人都有,那是不是人人都真的能認清那些褐色或黑色或其他顏色的斑斑點點,是痣呢還是別的啥啥?如果是痣,要不要去除?怎樣去除?去除了皮膚是不是一定就乾淨無暇?今兒就來和您聊聊痣。您真的認識痣麼?下面幾張圖,您能分清哪些是痣麼?事實上只有圖D是痣。簡單說,色素痣,又叫黑素細胞痣或痣細胞痣,是由痣細胞組成的良性新生物。
  • 健康小常識:查一查身上的痣 看黑色素瘤是怎麼來的?
    導讀:近幾年,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及廣泛的科教宣傳,本來不名一文的「痣」得到了大家的重視,甚至某種程度上引起了對「黑色素瘤」這種疾病的恐慌。那麼,痣與黑色素瘤有什麼關係?黑色素瘤真的這麼可怕嗎?它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呢?一旦患有黑色素瘤,真的無藥可救嗎?只要把痣點掉了就萬無一失嗎?  惡性黑色素瘤是全球性疾病,發病率也逐漸增加。
  • 讀懂色素痣,不再談「痣」色變
    想必大家都看過 這不僅是一部關於愛情的喜劇,其實它更是一部成功的醫學科普片,所有的觀眾都突然意識到,幾乎每個人都有的色素痣竟然有可能惡變為惡性黑色素瘤
  • 鼻子上長痣多為兇痣 手臂上多痣小心皮膚癌
    掃描到手機,看更多國搜資訊 您可以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您可以在手機國搜客戶端繼續瀏覽本文,並可以分享給你的好友
  • 微視《每周醫課》:手腳掌長「痣」別忽視,它可能變成惡性黑色素瘤
    微視《每周醫課》:手腳掌長「痣」別忽視,它可能變成惡性黑色素瘤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馮善鵬 通訊員 孫琦 臨沂報導  幾乎每個人生下來都有痣,很多人也有黑痣,很多人也知道黑痣有可能會變成黑色素瘤,但是都認為這種概率非常低,自己不會是倒黴的那一個。
  • 眼睛長痣易得黑色素瘤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者最近發現,如果一個人眼球虹膜(即黑眼球)中的色素出現異常(如有斑點或長痣),患上黑色素瘤的風險會明顯上升。黑色素瘤是由皮膚上的色素組織發生病變所引起的一種癌症,一旦腫瘤細胞擴散,將難以治療,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藥物。
  • 黑色素痣會惡化為黑色素瘤嗎?
    在黑色素瘤的治療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淋巴結轉移這個說法。那麼黑色素瘤為何容易淋巴結轉移呢?眾所周知,由於多數黑色素瘤都來源於皮膚,而皮膚發熱淋巴管比血管更為豐富和密集,因此皮膚黑色素瘤最容易發生相應區域的淋巴結轉移。
  • 去除色素痣的方法,北京祛除色素痣的皮膚科美容醫院
    核心提示:去除色素痣的方法,北京祛除色素痣的皮膚科美容醫院。除了少數位置特殊的色素痣外,大部分色素痣都會影響外貌,怎麼看怎麼不順眼,讓人想要除之而後快,一些色素痣位置特殊,有惡變的可能性,也必須及早去除,那麼該怎樣去除色素痣呢?
  • 如何區分黑痣與黑色素瘤?黑痣會轉變成黑色素瘤嗎?
    可能,大家都聽說過,一顆小小的黑痣卻變成了黑色素瘤。雖然,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概率還是非常小的,但是我們也要對此稍加留意。一般來說,正常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黑痣,那麼什麼樣的,多大的痣會有癌變的可能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發現它呢?
  • 身上的痣不是想點就能點 「孫紅雷」告訴你原因
    黑色素瘤又是一種什麼病?我在醫生的門診找到了答案。黑色素瘤到底是什麼「鬼」?為何這麼惡?在現實生活中,「孫紅雷」得的這種黑色素瘤越來越多。但這並不是因為發病率高了,而是因為過去人們對黑色素瘤不夠重視也不了解,檢查手段也沒有現在這麼先進。
  • 你身上的痣安全嗎?醫生分析了100多顆痣,快來對照下!
    ,前幾天看了惡性黑色素瘤的報導,有些擔心,想找您來看看。」程浩主任說道,「最近很多讀者過來門診看痣,有些經過診斷,在我們門診治療室把痣處理了。早發現早治療,這是好事。」   人的皮膚中有一種黑色素細胞,它們會不斷產生黑色素,當黑色素細胞聚集在一起,就會在皮膚上形成色素痣,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黑痣,它們多是良性的。當色素痣的黑色素細胞變「壞」了,就形成了惡性黑色素瘤。
  • 色素痣要怎麼處理?高度警惕這三種情況!
    門診中經常有人問「何醫生,我這顆痣有問題嗎?」或者「何醫生,我想點痣可以嗎?」,從何醫生多年的門診經驗來說,普通大眾口中所說的「痣」和我們醫學中真正的色素痣還是有一定差別的。
  • 腳底「痣」反覆修,黑「痣」竟是惡性腫瘤
    原來,三年前他的左腳底足跟附近長了一顆黃豆大小、凸起的黑「痣」。一年前開始,這顆「痣」有漸漸長大之勢,伴有些許壓痛,於是陳先生定期到家附近的修腳店把這顆「痣」磨平,磨平後走路時的壓痛感暫時得到緩解。近期受疫情影響,這家修腳店一直沒開門營業。幾個月沒「修理」,足底的黑「痣」迅速增大如硬幣一般,表面還出現了潰瘍,走路時疼痛難忍。
  • 《麻衣神相》面痣男、面痣女、手相五行八卦詳解,值得收藏哦!
    面痣圖(男)面痣是皮膚上生的斑點,稍稍突起,顏色有褐色(黑色)、青色和紅色。
  • 貼心提示:色素痣短期內迅速增大需排查皮膚癌
    黑色素瘤是皮膚癌的一種,由於惡性度很高,被稱為「癌中之王」。黑色素瘤雖然只佔皮膚癌的10%,但卻佔了皮膚癌死亡率的80%。黑色素瘤在歐美等國家是所有惡性腫瘤發病率中排名第5的惡性腫瘤。美國每年新診斷病例數近30年來翻了一番,英國近5年來男性發病率增加了28%,女性增加了12%。
  • 男子腳底長了一顆痣,確診黑色素瘤,做好3點或能防範黑色素瘤
    大多數的黑色素瘤是原發性的,腫瘤為單一實性,常有包膜,顏色可以分為黑色,紅棕色,並且深淺程度不一,也有一部分沒有色素。男子腳底長了一顆痣,確診黑色素瘤,做好3點或能防範黑色素瘤今年60歲的程先生,之前發現在右腳腳底長了一顆小黑痣,自己沒太注意,但是經過幾次觀察發現這顆小黑痣長得非常快,而且鼓出來,所以在走路的時候經常摩擦發生了破潰,行走時非常疼痛。
  • 手、腳、掌,長「痣」別忽視,它可能變成惡性黑色素瘤
    現實:20~25%是黑色素瘤中最「惡」的 惡性黑色素瘤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惡性腫瘤,發病數每年以3%~5%的增速增長,西方人的黑色素瘤主要是皮膚黑色素瘤,與日光照射相關。
  • 你身上的痣安全嗎?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生,往往來自於人身體上小小的一點痣。或許你難以想像,就是這麼一顆看上去不起眼的痣,最後會要人性命。記者 張煜鋅 金晶 通訊員 王家鈴 李文芳胸有大「痣」,是不祥的徵兆杭州的劉女士(化名),右邊的胸口有一顆痣。這顆痣具體什麼時候長的,她也記不清了,只知道一直以來都相安無事,畢竟人嘛,長顆痣很正常的。
  • 痣居然是良性腫瘤?當你的痣出現這些情況時,要當心
    痣的分類通常根據痣細胞的分布部位,可以分為三種痣:交界痣身體任何部位都可以發生。出生即有,或出生後不久發生,通常較小,平滑、無毛,淡褐色至深褐色。混合痣多見於兒童和少年,外觀與交界痣類似,但可能更高起,有時有毛髮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