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科普新勢力,健康小貼士。臨沂市衛生健康委與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推出短視頻健康科普欄目《每周醫課》,邀請您身邊熟悉的專家,講述您需要的健康知識,共同打造高品質健康生活。
微視《每周醫課》:手腳掌長「痣」別忽視,它可能變成惡性黑色素瘤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馮善鵬 通訊員 孫琦 臨沂報導
幾乎每個人生下來都有痣,很多人也有黑痣,很多人也知道黑痣有可能會變成黑色素瘤,但是都認為這種概率非常低,自己不會是倒黴的那一個。只是有一部分人因為黑痣影響到外貌,而去把它去掉。為什麼一顆小小的痣,醫生卻要反覆強調呢?《每周醫課》第二十九期,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了臨沂市皮膚病醫院醫學美容科主任、主任醫師任相錄,讓他告訴我們身上哪些類型的黑色痣應該警惕疾病。
任相錄說,色素痣就是我們老百姓常說的痣或者痦子,在醫學上叫色素痣,色素痣是每個人身上都有的,有的多有的少,黑色素痣一般是不會惡變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可以逐漸變大可以顏色變深,長在手部,手掌、腳底等易摩擦部位的色素痣需要及時切除。
任相錄強調,色素痣和黑色素瘤均來源於黑色素細胞。大部分普通痣不會發展成惡性腫瘤,只有少數的色素痣,尤其是巨大型先天性色素痣有惡變的可能性。因此,不必「談痣色變」,黑色素瘤在中國的發病率很低,在中國漢族人群中發病部位以手足最為常見。痣的顏色及形狀等發生變化時要重視,色素痣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其中,後天形成的痣由成巢的痣黑色素細胞,可出現在人體的各個部位,最常見的位置是經常暴露在陽光下的部位,如面部、頭皮、四肢等。
痣是一種良性皮膚腫瘤,通常情況下不會惡變但當色素痣的顏色發生改變,不均勻;痣的邊界由規則變為不規則;皮損出現不對稱;在沒有外傷的情況下,痣破潰有出血現象時,有自覺症狀,如痛癢等。就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排除黑色素瘤的可能性。另外,色素痣是否惡變與它在皮膚上呈平面或者凸起的形式並無直接的關係,與痣上是否長出毛髮也沒有關聯性。
任相錄提醒廣大網民,黑色素瘤的發生與過度日照有關,皮膚長期暴露於日光下,增加了黑色素瘤的發生機率,避免將裸露皮膚長時間暴露在日光下,以及避免皮膚部位的外傷,是目前能夠預防黑色素瘤發生的可知方法。病毒感染、放射線可能與黑色素瘤的發生有一定關係。再次,不良刺激,例如摩擦或者搔抓都可能增加黑色素瘤的發生機率。
專家簡介
任相錄:主任醫師,皮膚外科主任,醫學美容科主任,病理科主仼,中共黨員。山東省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專業委員會1--5屆委員,臨沂市醫學會皮膚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臨沂市醫學會病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1985年畢業於青島醫學院,先後在青島醫學院附屬醫院、北京醫學美容外科醫院、山東省皮膚病防治研究所進修學習,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
擅長: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皮膚病防治工作,1992年組建了醫學美容科, 2000年組建了皮膚組織病理室,對皮膚病的診斷、治療有較深的造詣,尤其對有礙於美容的疾病甚有研究。雙眼皮、隆鼻、祛皺、上瞼松馳矯正、隆胸等手術做的很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