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盜挖現場 柳灣墓地,彩陶述說的輝煌

2021-01-09 小狐狸愛搞笑

柳灣在樂都縣城東15公裡高廟鎮東面的湟水河北岸,距青海省會西寧50多公裡,墓地坐落在村莊後面的半山白土坡上,是原始社會晚期的公共墓地葬群,也是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的代表。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的彩陶文化。

柳灣彩陶博物館裡564號墓葬復原圖

湟水河是青海的母親河,潺潺流水肥沃了兩岸, 也孕育了輝煌燦爛的青海遠古文化。舉世矚目的柳灣原始社會公共墓地,就坐落在青海省樂都縣高廟鎮湟水北岸的柳灣村。柳灣村北約12萬平方米的臺地上分布著1730餘座古墓和1.7萬餘件彩陶器,規模之大可謂世界之最,被人們美譽為「彩陶王國」

柳灣村因其絢麗的彩陶藝術而聞名,但它的美於1994年才引起世人的關注。山溝、田間和地頭隨處可見陶器,少量圖案花紋精美的彩陶被農人帶回家中放置。是年,駐村軍醫偶見農家器物上原始線條及奇特紋飾,深感此類器物定含內在價值,遂向有關部門匯報。至此,柳灣墓地的神秘面紗才得以揭開。

舞蹈紋彩陶盆

柳灣墓地是黃河上遊迄今已知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 -處氏族公共墓地,出土陶、石、骨器和裝飾品等各類文物3700餘件。外表光滑的石球、鑽孔對稱的石斧,是人類由荒蠻走向文明的力證。造型奇特的器形、圖案豐富的彩陶,是先民生活的寫照。如今,那些精美的彩繪圖案如同歷史鐫刻在了這些罈罈罐罐上。

柳灣彩陶豐富的造型、絢麗的圖飾,向世人昭示遠古先民的審美萌芽,同時向文明更邁進了一大步。從1974年至1978年對柳灣墓地進行長達5年的考古發掘工作,共發掘古墓1500座,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257座,馬廠類型872座,齊家文化366座,辛店文化5座,出土各種生產工具、生活用具、裝飾品等文化遺物共三萬餘件。正是考古專家們對柳灣出土彩陶進行整理研究,柳灣彩陶的質樸與藝術美才得以讓世人矚目。柳灣彩陶藝術集制陶、雕刻、繪畫於一體,造型多樣,紋飾豐富。除常見器物外,許多新奇造型,如方形彩陶杯、彩陶提梁罐、彩陶鴨形壺、彩陶鼓、鴨面罐等,就多達30餘種。一件件,無不向世人展示著人類輝煌的歷史和文明成果。

1975年,柳灣發現的我國最古老的人體雕塑形象一 裸體人像彩陶壺,就是傑出的代表作。細觀其人首塑於壺之頸部,面部五官俱全,披髮,眉作八字,小眼高鼻,碩耳,口微張,壺腹部為身軀,乳房豐滿,用黑彩點繪乳 頭、肚臍,四肢及陰部袒露;人像兩側繪圓圈紋,背面繪蹲踞式蛙形人紋。這件人像是先捏出人體,後用黑彩勾勒描繪燒制而成的。對於人像的性別,學術界至今仍有爭議。有學者認為是生殖祟拜,即女性;有學者認為是父權制確立的象徵,即男性;還有學者認為兩性同體崇拜,是母系同父系鬥爭的產物,即男女複合體。總之,學術爭論並不影響對其文化藝術價值的認同。

1989年9月發現的彩陶靴,是又一力證。它是距今3000年前辛店文化類型的文化遺存,尚屬我國首次發現。此靴為夾砂紅陶,通體施紫紅色陶衣並以黑彩給制幾何形圖案,頭圓跟方是其重要轉徵。這件彩陶鞋的出土,為我國西部邊陲古代先民服飾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鋸齒紋彩陶鼓

人類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對美的不懈追求,向人們詮釋了美在勞動中創造的主題。人們依河而居,漁獵、農作等圖案紋飾多用於陶器繪畫上,其圖案的構思、色彩的對比、點線面的結合以及如熟的運筆,均再現了古代先民高超的繪畫功底。造型與彩繪在先民手中,已將它巧妙渾然地結合到了起。 馬家窯文化彩陶是從多面視角來表現主體形式美的。如果從俯視角度欣賞,那麼彩陶圖案是一個在圓形中的單獨紋樣;如果取側面視角觀看,彩陶紋飾則呈現出裝飾帶中二方連續圖案。不同的視角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柳灣墓地出土的彩陶以馬廠類型居多,其彩陶紋樣十分繁縟。據統計,僅馬廠四大圈紋內的單獨紋飾就達505種之多。從彩陶紋飾看,彩繪的主要紋飾有:四大圓圈紋、蛙紋、波折紋、菱形紋、回形紋、貝紋、葉形紋、網紋等。柳灣馬廠類型彩陶上的豐富圖案就是依據這500多種不同的單獨紋樣,相互配合,構成了馬廠類型彩陶圖案變化無窮的獨特風格,給人們以不可言喻的美的享受。

柳灣葛地E續時間很長,有1000年左右。時間之長足以表明,當時的人們在相當發達的原始農業經濟基礎上過著比較穩定的定居生活。半山類型墓葬中發現大量石臂飾、綠松石飾、串飾、蚌飾等,反映出當時人們已能製造各種豐富多彩的裝飾品來打扮美化自己。生活穩定,社會更趨文明,這在發掘的柳灣齊家墓葬中得以佐證。如墓葬中出現成人男女合罪,表明父權制出現,婚姻形態由對偶婚向一夫妻制過渡。 殉葬和陪葬品的多寡表明柳灣齊家文化的社會發展階段正處于氏族社會發生重大變革的歷史時代,私有制存在,階級產生,人類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在柳灣馬廠類型墓葬中發現,部分彩陶器的下腹繪有各種不同符號。據統計,繪有符號花紋的標本共679件,可分為139個不同符號,出土在226座墓葬中。這些符號花紋除少數例外,絕大多數都繪在彩陶器的腹下部, 並且多位於腹部兩個耳把之間比較醒目的部位。符號花紋可分為幾何形與動物形兩種,其中比較常見的有「十」、「一」、「|」、 「O」等十多種,動物形符號頗似犬、羊、牛、鳥等動物形象。有學者認為,這些符號與中國原始文字有關,有的則認為是氏族制陶作協或家族制陶的一種特殊標誌;還有的認為是陶工本人的姓氏標誌或代表氏族的徽號;也有人認為與我國某些少數民族的文字有關等。目前難以定論,有待進一步研究。

齊家文化半山類型彩陶壺

柳灣彩陶在人類發展史的地位不可不知啊 !

相關焦點

  • 《2020陝博日曆·彩陶中華》發行
    《2020陝博日曆·彩陶中華》內頁本報電(田立陽)近日,陝西歷史博物館《2020陝博日曆·彩陶中華》正式發行。作為踐行「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舉措,陝西歷史博物館在《2018陝博日曆·大唐長安》和《2019陝博日曆·絲路輝煌》成功發行的基礎上,再次集結專家團隊,依託全國20個省區市50家文博單位的文物資源和最新研究成果,推出兼具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功能性的《2020陝博日曆·彩陶中華》。
  • 夢見挖墓坑是什麼意思 夢見挖墓
    夢見挖墓夢見挖墓坑是什麼意思夢見挖墓坑,許多的事物一起出現,讓你分心,可能影響學業或專業的表現,如果你是打工族,要特別注意調配時間,愛情方面的問題也可能會來攪局。朋友團體互動,能幫助你改變原本的思維模式,想開一點,更有創意,讓麻煩事一件一件解決。
  • 聽小姐姐講彩陶 第11講|華夏之花的盛開
    繼半坡文化的魚紋彩陶和廟底溝文化的鳥紋彩陶之後,渭水流域的花卉紋彩陶逐漸興盛,並成為廟底溝文化彩陶最具代表性的特徵。廟底溝文化彩陶的花卉紋飾有兩種:一種是一般人都可以辨認出的四個花瓣或五個花瓣的、比較寫實的花紋;另一種是由弧線、弧邊三角、圓點等圖案構成的比較抽象的花紋,這種花卉紋飾被中國考古界的泰鬥蘇秉琦先生識讀為薔薇科和菊科的花。
  • 北京挖李蓮英墓,開館後,專家個個面面相覷,孫殿英:幸虧我沒挖
    北京挖李蓮英墓,開館後,專家個個面面相覷,孫殿英:幸虧我沒挖 太監在中國歷史上是一類十分特殊群體,忍受非人磨難的同時,又在享受著權力的帶給他們的盛宴。這種巨大的落差,極易讓他們的心理產生扭曲,從而做出各種禍國殃民的事情。
  • 大放異彩的彩陶文化,甘肅彩陶紋飾及其演變
    、文化成就最高、延續時間最長的彩陶文化。彩陶的紋飾是史前先民們對自然界的直觀反映、對美的追求和當時人類精神層面的某種信仰、崇拜。  魚紋彩陶盆△  魚紋是仰韶文化早期最為常見的彩陶圖案,延續時間長達千年之久。它大多繪製在盆形器外壁的中上腹部,個別使用在圜底缽、瓶形器上。
  • 4人踩點挖女屍幫人「配陰婚」,轉賣前「訂製包裝」編造生辰八字
    尋女屍配 " 陰婚 " 合葬,倆人合計一個賣屍一個挖屍,深夜盜墓深山交易,轉賣前訂製生辰八字、身份信息力求 " 門當戶對 "……4 名男子因缺錢走上了盜挖買賣女屍的道路,日前被陝西省宜川縣檢察院以涉嫌盜竊屍體罪依法提起公訴。犯罪嫌疑人指認挖墳地點。
  • 彩陶上的樂和舞
    原標題:彩陶上 的樂和舞馬家窯舞蹈紋陶盆當安特生1921年在澠池縣發現了仰韶文化後,推斷這一文化並不是孤立的。囿於他當時所具有的彩陶知識,以及他以歐洲人的習慣性思維,認為這些陶器的原生地是小亞細亞的安納託利亞,是從西往東傳播到中原地區的。
  • 考古隊挖掘九層妖塔,為何只挖兩層,剩下七層卻不敢再繼續了?
    包括到了現代,新聞也經常播報一些盜墓新聞,比如前一陣子,有一個盜墓小夥被抓後,就表示說自己的理想是要去盜「九層妖塔」,看來九層妖塔是盜墓界的知名墓地,嚮往者甚多,那麼當初考古隊員們在挖掘九層妖塔的時候,為什麼只挖了兩層,剩下的7層卻不敢再挖了呢? 很多人認識「九層妖塔」是源自小說《鬼吹燈》,本以為只是小說的虛構情節,殊不知妖塔卻真實存在現實中。
  • 原始彩陶上跳躍的圖案藝術
    彩陶是我國原始繪畫藝術的經典之作,在一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了陶器,首次脫離磨製自然工具的時代,邁向了文明的新石器時代。隨著彩陶工藝的完善,產生了繪畫的雛形:彩陶圖案。新石器時代的人們結束了穴居野外的生活,建造出了原始的房屋,形成了原始的村落建築群。集體勞動又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豐衣足食的原始先民們開始有了審美的需求。
  • 飛龍在天——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鳥龍」紋彩陶盆的天文考古學解讀
    中國龍源於蒼龍七宿的最早證據——距今六千五百年的河南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墓地——西水坡墓地的蚌塑,把標示蒼龍七宿的龍形,標示白虎七宿的虎形,標示北鬥七星的鬥形,置於同框,是東宮七宿被擬形為龍的最早證據。北鬥鬥柄指向龍角,完全符合《史記·天官書》所言「北鬥七星,杓攜龍角」。
  • 非遺傳人:界首彩陶「刀馬人」
    界首彩陶迄今已有千年歷史,2006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盧山義是界首彩陶界的泰鬥,2006年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盧山義病故後,喜愛界首彩陶的人以為「刀馬人」手藝要失傳了。沒想到,盧山義的女兒盧莉華自幼深得父親嫡傳,不經意間接過了父親的刻刀。
  • 甘肅大學生「推陶出新」:冀千年彩陶成衣食住行「新伴侶」
    甘肅政法大學副教授海妙說,此次展覽以結合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為切合點,讓逐漸消失的彩陶文化重新展現在當代人的視野中,再次感受華夏民族的文化之源。圖為大學生創作的具有彩陶條紋的杯具等產品。 魏建軍 攝27日,「推陶出新」甘肅彩陶文化創意產品展在甘肅政法大學舉辦,700餘件文創作品涉及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既有「窈窕淑女」的化妝品,也有「陶裡淘氣」的手機飾品,還有「好好吃飯」的鍋碗瓢盆,以及憨萌可食的棒棒糖……這些創意十足的產品,它們身上都印刻著古老的千年彩陶文化。
  • 民間故事:小夥偷挖土賣錢,意外挖到2條大蛇,兩個月後攤上怪事
    說白了,這就是那高人的墓地!」可吳偉心裡想的是賺上一把,便沒把這事放在心上。過了半個月,吳偉便租來一輛推土機、兩輛挖掘機,開始在村西頭的那片高埝上幹了起來。03、挖墓地、遇大蛇可就在挖掘機往下挖了不到2米的時候,突然挖到了一個棺木。這一撓子上來,那棺木早就被毀得稀碎,木板和屍骨就一同被挖了上來。
  • 植物大戰殭屍彩陶大戰 軟磨硬泡戰術使用技巧
    植物大戰殭屍彩陶盛宴之軟磨硬泡戰術,通關要領聽名字當然就知道是需要軟磨硬泡的啦,這一關需要我們去把這些殭屍都給都耗死。
  • 追悼會花17萬,墓地費用更驚人!
    高以翔的墓地是在一塊風景優美的墓園,與他做鄰居的還有鄧麗君等名人,相信也會是一塊風水寶地。 高以翔的墓地在非常好的墓園之內,而墓地樣式的建造也許是會參考鄧麗君墓地的樣式。
  • 中國龍脈「埋著」3個人,1個挖不開,1個不敢挖,1個異獸守護著!
    中國龍脈「埋著」3個人,1個挖不開,1個不敢挖,1個異獸守護著! 所謂的龍脈指的就是像龍一般盤旋飛翔,飄忽隘顯的地脈,由於這些地脈都是以山川走向為標誌,因此很多風水專家把這種地脈稱之為「龍脈」,也就是說隨山川行走的氣脈。中國的「風水學」有地理五訣,分別是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立向。
  • 軍統戴笠墓地:屍體燒焦戴著面具下葬,七個老農挖了一星期才挖開
    到1951年的時候,七個老農民花了一個星期才將他的墳墓挖開,可見他的墓地之堅固。 那些年的青蔥歲月 戴笠從小就與普通的孩子不太一樣。他在學習上天賦異稟,但也十分貪玩。上了中學後,更是出入賭場和煙花之地。戴笠因豪爽出手大方得到了許多學生的崇拜,也結交了許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