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西
經歷了被「黑天鵝」詛咒的2020年後,才明白如期而至有多麼重要。
繼延遲了6個月的北京車展,提前了半個月的成都車展之後,在金九銀十歡騰的尾聲中,廣州車展如期而至,給疲於趕路的汽車人吃下了一顆久違的定心丸。
今年廣州車展上,領克帶來了領克01的中期改款車型,還推出了領克06 PHEV。既沒有全新的新車加持,又沒有追趕純電動新能源的大潮,乍一看,領克的參展陣容似乎太過平常。
對於為何會如此布陣廣州車展,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領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傑在發布會後的專訪中,給出了領克的答案。
領克這四年都做了什麼
2020年車市承壓前行,銷售市場首當其衝受到衝擊。數據顯示,1-10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51.9萬輛和1969.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6%和4.7%。
反觀領克的銷量表現,可謂遠超市場大勢。今年1-10月,領克汽車共銷售新車127805輛,同比增長23.9%。截止到今年10月,領克品牌誕生四年已經積累了38萬用戶。
手握這份優質成績單,林傑在整場專訪中幾乎很少提及與銷量有關的字眼。他反而直言:「我一般很少聊領克的銷量,我們始終希望是把這個品牌價值做起來,而不是說很單純的追尋一個銷量。」
那麼,為了建立領克品牌,領克在過去四年都做了什麼?令人記憶猶新的是,2016年10月20日,領克品牌在德國柏林完成領首秀,發布首款車型領克01,奠定了「生而全球,開放互聯」的品牌基調。緊接著又在2018年3月的阿姆斯特丹和2018年10月的日本,領克分別完成了02的首發和03的上市。
以及,通過在賽道上搏出來的成績,領克樹起了立足於全球市場、注入互聯基因、馳騁於運動賽道的品牌旗幟。
外界看到的是領克四年來專注於品牌打造所展現出的成果,但對於領克內部團隊而言,領克的品牌打造之路始終在路上。
林傑在接受大眾侃車採訪時就低調表示:「這四年對我們來說收穫很大,但過程談不上光輝,這是比較忐忑的四年。」
領克誕生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並非如何定位好市場,抓住用戶,而是yes or no的「致命」一問——這個世界還需要一個新的品牌嗎?
領克無法回答是與否的問題,只能避其鋒芒,韜光養晦。林傑表示:「我們是帶著問題誕生的,領克一定要與眾不同。領克品牌的精神就是要挑戰一切慣例。」
帶著這份精神,領克從品牌名稱到車型命名,再到渠道、用戶運營,全部採用差異化打法。例如,領克的品牌英文logo字母不全;車型命名看不出SUV還是轎車;渠道方面打破傳統,採用三位一體打造,這一切打破常規的操作,都代表了領克品牌開放與想像的品牌調性。
值得一提的是,一套組合拳下來,領克品牌的平均售價維持在15.6萬。均價維持在15萬以上,這在流行品牌向上、降維打擊的市場競爭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們做到了高質量的發展,並沒有違背我們對高端品牌的定義」,林傑表示。
不過四年的時間對於一個汽車品牌的發展而言還太過短暫,手握四年成績單,領克依然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林傑對領克的發展階段有著清晰的客觀的認知。他在接受大眾侃車採訪時表示:「總體來說,去年其實還是處於磨合期,因為去年車市遇冷以後,經銷商的心態、團隊、產品都在磨合,今年應該是領克真正步入到正軌發展的一年。但我認為這還不是它的最好,這只是它很正常的一個開始。」
求穩,是追求新潮、開放互聯的領克品牌未來的發展主基調。林傑強調:「我們還是要穩紮穩打,把用戶的價值從售前、售中、售後一系列的工作進行完善,要腳踏實地、基礎練內功。」
領克接下來要做什麼
領克的穩健發展不僅體現在整體品牌的運作上,更體現新能源發展的戰略上。
領克入局新能源領域的時間其實不算晚,在品牌發布的兩年後,領克的首款新能源車型領克01 PHEV便已經上市。
而後一年的成都車展上,領克首次集結了PHEV家族,領克01 PHEV、領克02 PHEV、領克03 PHEV悉數亮相。今年廣州車展上,領克又推出06 PHEV,再一次將外界的目光拉回領克的新能源戰略上。
可以看到,領克目前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主要集中在PHEV領域,還未涉及到純電動領域。對於發展新能源,領克的思路是什麼?
領克品牌研究院副院長朱凌對大眾侃車表示:「領克對於新能源的判斷和技術儲備一直都有著自己的規劃,我們覺得新能源肯定是從油到混動,包括插電混動再到純電。」
目前,領克還是以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油電混合技術為新能源技術發展的著力點,在此基礎上推出了多款混合動力車型。
從數據層面來看,PHEV車型目前在領克品牌的整體銷量佔比是不高的,林傑也在廣州車展的專訪間透露了根本原因。
他表示:「有很多故事,賣得好的時候我們電池供應沒有跟上,供上以後,有些城市,比如深圳、廣州這一帶現在對燃油車的牌照數量又增加了……」不過同時林傑也表達了對PHEV車型對發展方向對肯定。
朱凌表示:「除去政策原因,在目前這個階段混動還是一個綜合產品力比較好的新能源方式。」
目前聚焦於PHEV車型,並不意味著能夠領克對純電動產品布局的缺失。在採訪中,林傑也明確表示:「領克HEV產品,我們在成都投放了一些網約車用於曹操出行,我們希望有更多的車先跑起來。」
這些對外宣傳口徑的背後,領克早已經在技術上為發展新能源鋪好了路。眾所周知,領克汽車基於CMA基礎模塊架構製造,而CMA基礎模塊架構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架構靈活性,使其能夠支持未來的動力技術,例如純電動、插電式混動、油電混動、輕度混合動力,以及傳統的燃油動力總成。
值得一提的是,領克也從發動機入手,為接軌新能源做技術儲備。「為什麼我們做三缸機的原因,因為三缸機可以讓我們的電氣化搭載更能夠做到很好的一種組合」,林傑表示。
這意味著,領克對於新能源的發展之路,早做好了全方位的準備。技術先行的策略發展到一定程度,同樣會面臨新能源市場共同的問題——成本。
領克如何控制成本,儘早實現盈利,已經被提上工作日程。對於現場媒體的發問,朱凌的回答是領克正在從規模化和技術降本兩個方面著力。
今年的廣州車展,領克面對媒體,回答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三大問題。問題很宏大也很具體,拷問著領克的每一天。
或許,今年廣州車展的領克展臺並不出彩,新車陣容不夠強大,或許這僅僅是領克品牌發展歷程中平凡的一天。
但「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什麼時候出國讀書,什麼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何時選定了對象而戀愛、什麼時候結婚,其實都是命運的巨變。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雲千檣,你作出選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相當沉悶和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人生如此,企業的發展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