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麒陽村麟瑞塔巍然佇立 激勵後人讀書重教育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麟瑞塔外觀。

  福州新聞網5月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張鐵國/文 鄭帥/攝 通訊員 董揚潔)在永泰縣大洋鎮麒陽村後卞村口,一座5層六角形全木結構的古塔巍然佇立,鎮守一方。

  該塔叫麟瑞塔,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據史料記載,它建於明萬曆年間(1595年前後),由鄢氏八世祖火爰公首倡建成,如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塔高22米,底層周長42米,佔地400平方米。

  拾木階而上,越往上走,越陡峭、狹小。到了4層,2人已無法並排同行。5層臺階因與地面呈近90度角,則需攀爬而上。

  77歲的鄢行浩是麟瑞塔的管理者。據他介紹,該塔每層供奉的神靈都不同。第1層供奉土地公,第2層供奉盧公,第3層供奉孔子、倉頡聖、孫真人(孫思邈),第4層供奉文昌帝君,第5層供奉魁星北鬥。建築原意是把口擋風、聚水積財,激勵後輩讀書取仕、考取功名。

  「這從塔的三四五層供奉的神靈、名人可以看得出來!」永泰縣民間文學協會主席鄭啟翔說,孔子、倉頡聖、孫真人都是文學界和醫學界泰鬥,文昌帝君是漢族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魁星是漢族神話中主宰文章興衰的神。對他們的信奉,體現了鄢氏先人歷來重視教育,希望後輩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美好願景。

  在這種氛圍的薰陶下,不少鄢氏人刻苦攻讀,湧現出許多讀書獲取功名之人。

  鄢氏七世祖茂材公,奮發學習,參加縣、省考六次得第一。他曾任浙江永嘉縣丞、興國州判、襄陽審理。鄢茂材多才多藝,尤其書法和詩文造詣很高,詩歌典雅深厚,有盛唐風味。書法遒勁豐潤,出版發行的詩文集有《遺珠草》《燕遊草》《方內紀遊草》《東甌即事草》《墨妙篡》《唐詩匯》《詩評集句》等。十五世祖鄢調元,清嘉慶戊午科副舉人。一輩子刻苦鑽研學問,70歲時被吏部授予泰寧縣學教諭,後被榮封六品頂戴加二級。在教諭官署10多年,每日與書為伴,編輯有《易解》《大學衍義》《十閩名勝箋》等書。此外,「文壇健將」鄢韶成、教育家鄢耀樞、核彈專家鄢茂炎等一大批名人光耀後人。

  400年時光飛逝,鄢氏族人將讀書重教的傳統延續至今。為了幫助貧困學子更好地完成學業,激勵教師潛心育人,2011年2月,永泰大洋籍企業家鄢仁雲發起成立永大教育基金會,目前已籌集愛心款600多萬元。基金會將這筆錢的利息,用於獎教、獎學、助困,每年發放五六十萬元,用於獎勵大洋小學、永泰三中等中小學優秀師生和班級等。這筆錢還惠及全縣,對永泰縣中考前10名的學校,每校給予6000元獎勵。

(責任編輯:魏敏)

相關焦點

  • 又多了一筆債務違約 永泰能源能否「涅槃重生」?
    上清所公告,2020年12月7日是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代碼:101778004,簡稱:17永泰能源MTN002)的付息兌付日。截至今日日終,仍未收到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支付的付息兌付資金,暫無法代理發行人進行本期債券的付息兌付工作。
  • 雲霄:老厝珍藏清代文物 榮歸家廟激勵後人
    老厝的主人毅然把這些文物,遷至雲霄高氏大夫家廟,以此來激勵後世延續良好傳統,繼續拼搏向前。 走進這間老厝,只見所有家什已全部騰空。那些清代旗杆石、牌匾等文物也早已搬遷至祖廟,老厝儼然成了空屋。說起這些文物的由來,老厝的主人高加謀娓娓道來。
  • 嶽飛傳世最出名三首詞,壯志豪情,激勵後人
    嶽飛作為南宋的抗金名將,事實上也是文武雙全,金庸小說中的《武穆遺書》讓郭靖等後人覺得是戰無不勝的法寶,其真正留世的文學作品也有不少,詩詞有十多首,最出名的當屬這三首:其一:《滿江紅 寫懷》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 永泰能源重整方案獲高票通過 站在新起點開啟新徵程
    備受市場關注的永泰能源債務重整傳來新消息,12月16日,永泰能源召開第二次債權人會議和出資人組會議,高票通過了《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計劃(草案)》及《重整計劃(草案)》之《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同日,山西省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批准永泰能源重整計劃,並終止永泰能源重整程序。
  • 堅定發展信心 永泰能源和集團齊心協力促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自發生債務問題以來,永泰集團和永泰能源同心協力,採取各項措施,確保生產經營穩定,未出現非正常停頓、歇業情況,永泰能源所屬電力、煤炭等主業經營正常,下屬電廠及在產煤礦繼續保持安全穩定生產,不欠薪不欠稅,經營現金流穩定。
  • 那些只知道半句的古詩詞,前人田地後人收下句是什麼?道理很實在
    前人田地後人收這句話的格式看著是不是很熟,沒錯,還有一句大家更熟悉的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此句話出自明代胡文煥的《群音類選·清腔類·桂枝香》:「那曉得三綱五常,只知道七青八黃,圓鴨蛋裡掉槳,竹竿空長,肚裡無糧,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 ...TOP30展示」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原為奉天省官立東關模範兩等小學校,坐落於大東區東順城街育才巷12號,「開本邑教育之先」,培養出大批英才。1910年秋至1913年春,少年周恩來在此地度過了三年學習時光,那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是他在這裡立下的高遠志向。重修:再現周恩來少年讀書生活1978年,中共遼寧省委和瀋陽市委決定在該址建立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對兩樓一堂進行修復。
  • 福州永泰的青龍瀑布,被遊客稱為仙境之地,門票35元離市區還很近
    記得小時候看西遊記,就覺得仙人們住的地方特別神奇,到處都是雲霧繚繞,仙氣飄飄,所以在我印象裡,仙境是跟雲霧分不開的,這次在永泰 ,我就見識了,什麼叫仙境!我們的行程原定計劃是去 雲頂 山,提前一天在 永泰 汽車總站買的票,專門選的最早的一班,早上7點20發車,結果1小時左右到了 雲頂 山景區大門口,發現周圍都是濃濃的白霧一片,3米以外什麼也看不見,這個樣子的 雲頂 山沒法拍啊!正在一籌莫展時,潘先生此時很冷靜,立馬拍板,當即網上退票,轉戰山下的青龍瀑布,給潘先生一個大大的贊!
  • 魯迅的後人都在做什麼?兒子是高官,孫子成了明星,名字很耳熟
    我們常說虎父無犬子,魯迅先生如此出眾,他的後人,如今何在呢?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魯迅先生的兒子是個高官,其孫子後來成了大明星,很多人聽到他們的名字後,都會覺得很耳熟。魯迅先生的兒子名叫周海嬰,他是魯迅第二任妻子許廣平生育的孩子。周海嬰出生的時候,祖國非常混亂,在那個亂世之中,吃了許多苦。不過,他沒有因此耽誤自己的學業,在魯迅的培養下,周海嬰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優秀。
  • 中華景觀攬勝: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章懷太子墓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講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章懷太子墓。在乾縣縣城北3公裡處,位於西蘭公路右側。永泰公主是唐中宗李顯的第七女,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孫女,名仙蕙,字稚輝,嫁與武則天娘家侄子武承嗣之子武延基。永泰公主死於武周則天大足元年(701年),終年只有17歲。生前封為永泰郡主,食邑一千戶。中宗李顯神龍元年(705年)復位,封李仙蕙為永泰公主。
  • 在老戰士紀念碑前佇立
    濟南作家王川寫下了《在老戰士紀念碑前佇立》一文,以緬懷先烈,追古懷遠。  福壽園。似乎沒有更合適的名字以一種吉祥的祝福獻給永生。時間因而具備了與生命同行的永恆性。那些人並沒有離開,而是被光陰推送到了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遠方,或者高處。他們或許已經匯入發光的星系。在地球上,我們即使眺望或仰望,也看不到他們的背影。
  • 「津門裡巷」「教」興「智」 「育」成「能」——「教育的影響力...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今天為您帶來評論文章「教」興「智」 「育」成「能」 —— 「教育的影響力」之我見「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無論國家還是個人的命運都與教育息息相關:一個教育成功的國家,能培養出高水平的國民,而人才培養正是國家繁榮富強的重要保障;高質量的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智慧和思維能力,啟發人思考,激勵人進步。教育是人類傳承文明和知識、培養年輕一代、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徑。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
  • 孩子血型不同,教育培養方式也不同
    B型血孩子領悟力強、腦筋動得快,並且具有很強的組織能力與吸收能力,因此不論是讀書或學習其他事物,都能很快地抓住要領,一學即會。然而,B型血孩子缺乏耐性,做事往往虎頭蛇尾、半途而廢。因此指導B型血孩子讀書的最大要訣,就是讓他在最短的時期間裡取得最大的讀書效率。
  • 讀書如初戀般溫暖,如沐春風(經典必讀)
    01我的快樂會回來的周恩來總理從小樹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偉大理想,所以後來成為了國家級領導;司馬遷忍辱負重,寫出了傳奇不朽的《史記》,被後人傳唱至今;再看看歷史上頭懸梁錐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的人們,為了讀書可以奮不顧身;再想一想宋濂為了讀書,「常趨百裡外」為了求學 ,「此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如人」。
  • 吟詩作聯勵讀書: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
    古往今來,不少學有建樹者,每每圍繞讀書治學「吟詩作聯」,用以自勉,或鼓勵他人。讀書是一種追求,也是一種樂趣。宋末元初的學者翁森在《四時讀書樂》中對「春時」讀書寫下了這樣的詩句:「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 大教育家蔡元培有關教育的十句經典名句,字字箴言、一生受益
    他4歲的時候就開始進入家塾讀書。光緒四年,蔡元培11歲,他的父親因病去世。在他12歲的時候,他寄居到他的姨媽家讀書。13歲時又從姨媽家轉到一位姓李的老師家讀書。17歲時,蔡元培考中了秀才。18歲時,他便自己設館教書了。之後又經歷了中舉人、中進士、任翰林院編修、在學校當校長、創立愛國學社等等,總之,他一直從事教育和革命工作。
  • 激勵小學生努力學習的句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很多人在聽到別人激勵的話語時,都會充滿力量,努力再努力,小學生也是如此,下面是一些激勵小學生努力學習的句子,一起來看看吧! 激勵小學生努力學習的句子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6、讀書不想,隔靴撓癢。讀一書,增一智。7、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8、好好學習,天天向上!9、我們要學習思考,然後再來寫作。10、攀登山頂的腳力,生於欲窮千裡目的壯心和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意志。11、心專才能繡得花,心靜才能織得麻。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 曾國藩談讀書,養成敬、靜、淡、遠四個字
    古人讀書就是為了考取功名,但是真正能夠走上仕途的,比例太少。大多數人讀白了頭髮,也就是個秀才。在鄉鄰中擁有高人一等的地位和聲望。但是其中的哀傷難於人表白,可是曾國藩的讀書求學之路,特別的順利。本文就是找到了一篇曾國藩談讀書,養成敬、靜、淡、遠四個字的日記,探討一下學霸的養成。
  • 專訪李立勳:五年磨劍,分豆教育的逆襲路
    通過高效的教育模式讓老師提高收入回報,讓學生提升學習效率——這正是分豆教育五年來一直努力堅持的方向。作為創始人,於鵬家境貧寒,刻苦讀書、考上名校算是當時最好的出路。1996年,他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之所以選擇人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學費相對便宜。在校期間,除了正常上課、複習,他大多數時間都在打工賺錢支付學費、補貼家用。
  • 喬致庸後人現狀!他定下的這三條家規裡,藏著家族富過六代的原因
    喬家第七代喬燕和,即將電視劇《喬家大院》搬上螢屏的梨園藝術家,她在講到今日的喬家後人時說: 「喬氏家族中20個子女出了2個博士、3個碩士和12個大學生,他們中的大多數是公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