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新野猴戲和猴養殖業:疫苗研發等催升「實驗猴」價格

2021-01-18 澎湃新聞

新野猴戲藝人正在訓練猴子騎小車。 澎湃新聞記者 段彥超 攝楊林貴正訓練一隻新猴。猴子騎著小車,楊林貴通過栓在車把和車尾的木桿,輔助猴子掌握方向和平衡。按照計劃,今年春節,楊林貴將和往年一樣,受邀要到一個特色小鎮表演,從正月初一演到十五,報酬兩萬元。

楊林貴是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猴藝」的資深表演者,除節假日受邀外,他已多年未外出街頭表演過。近年,表演者以四海為家進行街頭表演的模式逐漸式微,又因新冠肺炎疫情等,更至絕跡。表演開始向景區轉場,也越來越受企業年會、節假日慶典的歡迎。

儘管如此,因年輕人不願接班,還在表演的新野猴戲藝人,僅剩兩百人左右。

2014年10月,河南省新野縣鮑灣村,2歲的於佳鑫懷抱著兩隻小獼猴坐在父親腿上。村裡的孩子大都從小就與猴子非常親近。 澎湃新聞記者 徐曉林 攝在新野縣獼猴藝術養殖協會會長張俊然看來,新野猴戲還有發展空間,但藝人越來越少也是必然。「以前,耍猴是為謀生,討口飯吃,現在,年輕人隨便打個工,收入都可以。」如今,年輕的新野猴戲藝人在思考如何「觸網」,將猴藝視頻化、流量化。

與此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新野獼猴養殖行情大漲。相比往年,猴子價格翻了一番,最貴的賣到兩萬多一隻,依然供不應求。「客戶主要是科研單位,做新冠肺炎疫苗等實驗。可以說,新野獼猴養殖,為抗疫做出了貢獻。」1月7日,張俊然說。

藝猴正在表演街頭耍猴絕跡,藝人五年減少一半新野縣是三國古城。當地從何時有了猴戲?「始於兩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傳至當下」是當地比較認可的說法。在當地出土的「舞樂百戲」系列漢畫像磚上,依稀有猴戲的形象。

2009年,猴藝被評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多名新野猴戲藝人回憶,上世紀80年代,當地人開始外出耍猴。忙完秋收,上萬人的耍猴隊伍、兩三人一隊,肩挑扁擔,手牽猴狗,浩浩蕩蕩。如新野縣樊集鄉鮑灣村,當年全村95%的人家都養猴、耍猴。如今,該村仍在表演的新野猴藝表演者,只剩10多人。

68歲的張志中,已經20多年沒出去耍猴,現在靠養猴、種地為生。「過去文化落後,看猴戲的多。錢也值錢,給二分,你還要找人家一分。工人每月36元,耍猴有時一天就賺二十元。」

「這(猴戲)是老輩人傳下來,饑荒時討生計的,不是光彩職業。」新野猴戲藝人於紅波自嘲說,對初中沒讀完的自己來說,當時只這一條路可以走。

1997年,16歲的於紅波就跟著師傅張志中外出耍猴。「條件太艱苦了,交通靠扒火車,風餐露宿,從來不捨得住旅館。出去一次兩三個月,一身衣服、一雙鞋、一條被子。那時候高樓少,下大雪時,就住在別人樓房前沿底下,醒來時,要先捅掉被子口的雪。」

在於紅波看來,街頭猴戲大概率要消亡。「那次獲罪風波後,街頭耍猴就少了很多。」

2014年,4名新野猴戲藝人因無運輸證在黑龍江被追究刑責,引發輿論關注。此後,二審改判4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可不認為是犯罪」。雖然數年後,《陸生野生動物或其產品出省運輸證明》被取消,沒了犯罪風險,但仍要向目的地林業部門提出申請,經許可後方可運輸,無固定目的地的街頭耍猴難以為繼。

「五年前,全縣還有四五百名猴戲藝人。現在,還在表演的,只剩200多人,而且基本都在景區,街頭耍猴可以說已經絕跡。」新野縣獼猴藝術養殖協會會長張俊然對澎湃新聞說。

多名猴戲藝人分析,街頭耍猴絕跡,有疫情因素,最主要的原因,一是收入問題,二是年輕人選擇多了。「街頭耍猴路越來越窄。你現在出去,先不說運猴的行政許可,交警不讓你耍,衛生不讓你耍,城管不讓你耍,不受待見。年輕一代也不喜歡,人家都想乾乾淨淨的。」

楊林貴是2015年出版的紀實攝影圖書《最後的耍猴人》中的主角,今年63歲。他已多年只在節假日受邀才出去表演,客戶主要是景區、特色小鎮和企業慶典。今年正月初一到十五,他受邀要到一個特色小鎮表演,談好的價錢是兩萬。這是老客戶,他已去過三年。

往年,市場價是一個人帶三隻猴,每天一千五,受疫情影響,今年降到一千多。2020年春節,楊林貴只表演了兩天,就回老家了。去年表演這塊,他收入近三萬元。

鮑灣村的猴王廟 澎湃新聞記者 段彥超 攝傳承堪憂,年輕猴戲藝人嘗試「流量化」新野猴戲藝人於紅波的另一個身份,是南陽市一家旅遊開發公司老闆。

目前,於紅波和江西廬山西海、南京寶華山等景區有合作,除為景區配套新野猴戲這個非遺表演項目外,還在景區放養猴群,使遊客在休憩時可以餵猴、與猴群互動。

這也是目前新野猴戲藝人與景區合作的兩種主要方式。

「許多景區有野猴,但看不到。我們放養的猴,是馴過的。形成習慣後,就不用馴了,但也要管理,否則它可能跑掉。」於紅波介紹,每個景區,猴戲表演和放養管理,少的需要4-6人,多的要8-10人。其中,猴戲藝人工資最高,如果是自己帶藝猴,每月最低8000元。

還有些新野猴戲藝人,承包動物園,或在景區、動物園負責馴養動物。

今年50歲的蘇玉辰,和媳婦兩個人打一份工,負責餵養、訓練北京一家景區萌寵動物園的動物,管吃住,每月1萬元。「所謂一通百通,你會餵猴馴猴,就會馴豚鼠、馴小香豬等。」

臨近春節,因疫情許多景區已停業,不少猴戲藝人都從景區回到老家。有的景區,對過完春節什麼時候營業,猴戲表演還能不能上,都沒明確。

新野縣獼猴藝術養殖協會會長張俊然說,疫情對新野猴戲衝擊不小,使其傳承問題更加突出。在他看來,新野猴戲頗有發展空間,除影視拍攝,現在,企業年會、慶典活動邀請表演的,越來越多,價格也不便宜。「猴戲從地攤,登上了大雅之堂。」

「2020年我們曾到一個教育機構演出,小孩子看到猴,都圍在臺前,喜歡得不得了。」張俊然說,猴戲節目也有提升空間,服裝、道具、表演師傅等,也要進一步包裝。

和張俊然的思考不同,老一輩猴戲藝人張志忠,更擔憂傳統猴戲的傳承。

傳統猴戲中的變臉其介紹,傳統猴戲,特色是唱詞、臉譜。猴子變臉有多張臉譜,包公臉、關公臉、黃忠臉、楊六郎臉、老頭臉、姑娘臉、豬八戒臉、馬武臉、猴臉,變什麼臉要帶對應的帽。至於唱詞,接近當地的地方戲——南陽梆子。但上世紀80年代開始,傳統猴戲逐漸演變為現代猴藝,偏重雜技、動作、故事性,傳統猴戲消失,非但臉譜少有人會製作,會唱的更沒幾個了。33歲的於飛,是最年輕的新野猴戲藝人之一,2021年1月13日接受採訪時,他剛從山東一家景區回老家10多天。

「最近很鬧心。」他說,年輕時,因相親被嫌棄是街頭耍猴的,他曾轉行。後來找到景區,才重操舊業。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景區一直未開,他一度想把猴子賣掉,在老家承包土地,後來景區開了,也就作罷。如今,他再次面臨抉擇。

「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肯定是想傳承下去。但總沒收入,也不是辦法。」於飛說。

於飛曾在視頻平臺開通直播,也經常錄些猴子視頻,最高時,粉絲達到兩萬。但總被一些網友舉報,導致帳戶被封或限制流量——儘管他有合法馴養手續,猴藝還是非遺項目。

「有個女網紅,播播小猴子,就有兩百萬粉絲。」在採訪中,張俊然、於紅波都談到,他們在思考,如何「觸網」,將猴戲和猴子視頻化、流量化。因為文化素質不高,許多猴戲藝人對新生事物有牴觸情緒,儘管也有人嘗試直播等,但他們的表達能力或客觀條件太差。

「全國網紅最多的是東北。最近,已經有東北的公司來考察過,尋求合作。我們提供猴和合法手續,他們提供女主播,搞直播,拍視頻、情景劇,相信效果會不錯。」張俊然說。

養殖戶正在給小猴拌奶粉 澎湃新聞記者 段彥超 攝疫情催升「實驗猴」行情,價格漲一倍因為自然繁殖,許多新野猴戲藝人家,少的三四隻猴,多的二三十隻。由此,催生了當地的特種獼猴養殖行業,近二十年來,當地養殖規模一直在擴大。

2015年,新野縣大大小小的獼猴養殖場12個,獼猴總數將近4000隻。2021年1月6日,南陽市南陽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目前,新野縣規模以上(50隻以上)獼猴養殖場近30家,獼猴存量六七千隻。辦有獼猴馴養繁殖證的藝人約300名,獼猴存量三四千隻。

2020年疫情後,許多獼猴養殖戶擔憂獼猴養殖會被禁止,後來才吃了定心丸。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疫情影響,新野獼猴養殖業行情反而大漲。

「今年養猴的都發財了。」張俊然向澎湃新聞介紹,往年一隻猴七八千元,2020年翻了一番,今年漲到兩萬多。「今年的還沒開始繁育,但只要賣都有人預定,問題是還沒貨。客戶主要是科研單位,用來做新冠肺炎疫苗等實驗。可以說,新野獼猴養殖為抗疫做了貢獻。」

獼猴養殖場老闆鮑鑫介紹,四五年前,自己不想在外耍猴了,就回了老家,專職獼猴馴養繁殖。從最開始引進種源,規模逐年發展,到目前為止,蓋有20多間猴舍,養著100多隻獼猴。

澎湃新聞注意到,養殖場堆著許多奶粉空罐,這些都是小猴斷奶後補充營養喝的。「現在猴子生活好得很,早上吃特製飼料,中午水果,晚上用紅薯、蘿蔔等打碎,拌麵蒸饅頭。」

猴舍傳來伴隨鐵閘門「框框」聲的激烈嘶打聲,鮑新的妻子急忙跑過去「勸架」,猴舍馬上安靜下來。鮑鑫說,一隻大公猴的爆發力,比大狗都厲害,因為它非常敏捷。「根本離不開人,現在猴子處於發情期,像剛才,如果不及時制止,可能就有猴被咬傷,出現傷殘。」

鮑鑫不願談現在的猴價。他表示,因為供不應求,有許多來預定的,承諾「到時候市場什麼價,就出什麼價」。在他看來,該行業不好做大,主要是農民沒錢投資,都是滾雪球發展。

南陽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獼猴養殖專業委員會、新野麒麟崗獼猴馴養培訓基地負責人黃愛青從2001年開始養猴,現在養殖場有三四百隻猴。他介紹,當地人對猴子生活習性很熟悉,養殖方面沒有問題。只是,藝猴一般是兩三隻,平時像寶貝一樣,很少生病。規模養殖,疾病就會多一些。「最開始養時,附近有猴子生病了,我就專門買過來,治療、研究。最後,感冒、發燒、拉肚子等常見病,基本都沒問題了。」黃愛青說。

「現在的價錢,比往年翻了一番,市場價一兩萬。賣兩萬多的,那是極個別的。」他說,以往,都是養殖場到處聯繫科研單位、動物園,現在倒了過來,「這個東西(繁育)快不了,一年只生一個。現在還有人來找,但都訂出去了,沒有了。」

養殖場裡的獼猴 澎湃新聞記者 段彥超 攝黃愛青介紹,有外地科研機構過來,甚至想在當地收購一個養殖場,主要是為儲備實驗猴資源。其表示,4歲以上的成年猴就是種源,實驗用猴主要是指2-4歲的,也就是商品猴,目前,這個規格的猴子基本全被買走。「出售的時候,都要辦手續,還要打晶片。」南陽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工作人員介紹,獼猴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繁育馴養,經營利用等行為均需要取得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的許可。因為疫情,實驗猴需求增加,這個行情

會隨疫情結束曇花一現,但從另一方面講,價格漲了上來,想降下去,也不太容易。

養殖場每年可以出售多少只猴,與存欄數和新繁育數有關。

「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立法本意,包含鼓勵馴養繁殖、合理開發利用。主要是為增加種群數量,用於科學實驗,滿足觀展等需求。根據目前市場需求,獼猴養殖場可以給科研機構儘可能出售一些,但絕不能把種源給賣了。鼓勵他們儘量留一些新繁育的作為種源,滾動發展,這才符合立法本意,辦場宗旨。」前述工作人員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疫情下,去年養猴的都賺了」
    與此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新野獼猴養殖行情大漲。相比往年,猴子價格翻了一番,最貴的賣到兩萬多一隻,依然供不應求。「客戶主要是科研單位,做新冠肺炎疫苗等實驗。可以說,新野獼猴養殖,為抗疫做出了貢獻。」1月7日,張俊然說。
  • 河南耍猴藝人四川買猴被抓後警方接函:猴戲是省內非遺望從寬
    蹲守的民警破門而入,住在外間的張福和張強迅速被控制,住在裡屋的馬興和徐來驚呆在床上,兩人手裡還握著剛剛賣猴的錢。民警查獲11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獼猴,分裝在5個籠子裡,8隻小的,3隻大的。「他們把體重不超過10斤的母猴、不超過8斤的公猴稱為『標準猴』,因猴子年幼,方便日後訓練猴戲技能,『標準猴』售價高,超過此標準的大猴,價格便宜得多。」一名辦案民警介紹。
  • 猴年說猴:《詩經》有涉猴詩句 猴戲已走向世界
    唐以後,古代小說中的猴主要活躍在屬於市民文化的通俗小說世界。宋平話《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裡,猴尚化身為「白衣秀士」,與白猿之「白衣曳杖,擁婦人出」的裝扮遙遙呼應。到了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塑造了神猴孫悟空的形象。孫悟空由石化成神猴拜師後神通廣大,會七十二般變化。他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後來與豬八戒、沙和尚一道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一路斬妖除魔,歷經八十一難,終成正果。
  • 街頭耍猴最精彩最逗樂的是人猴互耍,咬你打你都是演戲
    最精彩、最逗樂的是人猴互耍,尤其是出現猴子反抗,動手打耍猴人的時候總能引來陣陣掌聲和笑聲。耍猴人戲虐老猴子激起老猴子的憤怒,老猴子抱著耍猴人的頭咬了起來,老猴子的表演很到位,看似很兇的一口,其實只是裝裝樣子。猴子出手很快,抽耍猴人一巴掌。這個瞬間猴子齜牙咧嘴,但猴子知道輕重,絕對不會傷著它的主人。耍猴人要猴子玩球,猴子不但不玩球,還給耍猴人一巴掌。
  • 猴年到 猴王來巡山
    和其他生肖所屬的年份相比,猴年似乎總能引起人們格外多的關注,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西遊記》裡孫悟空的形象太過深入人心。在這個屬於猴子們的「本命年」,記者來到了位於鎮海九龍湖旅遊度假區的猴島。也有說法認為孫悟空有現實原型:在敦煌的以西天取經為題材的壁畫中,有類似「猴行者」的胡人牽馬隨行的圖像;在史書中曾記載唐朝有一位叫悟空的和尚,是唐代西天取經行動的最後一人,曾參與佛經的翻譯;也有說法認為《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曾在河南南陽市下轄新野縣任知縣,而新野有「猴藝故裡」的稱謂,新野猴戲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
  • 康泰生物:多條技術路線布局新冠疫苗研發 我國新冠滅活疫苗將受全...
    財聯社(上海,記者 丁蓉)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疫苗幾乎成為人們重回「疫情前時代」的唯一希望,疫苗研發進展成為全球關注度最高的行業事件之一。作為國內大型疫苗研發生產企業,康泰生物(300601.SZ)備受業界關注。
  • 猴年說猴:不可不知的詠猴詩句
    其實,猴在中國文化中的內涵極為豐富——它是滑稽驚險的猴戲表演的主角;受它的行為動作啟發, 猴拳與猴戲等類的體育項目由此產生;在一些民間信仰觀念中,猴既是保佑人們生生不息、平安幸福的始祖或一般神靈,又是具有驅邪攘災、避瘟逐疫等神奇力量的靈物;它常常與其他傳統的民族吉祥物一起,構成人們表達增福益壽、富貴封侯願望的祥瑞象徵……中國人對猴子的喜愛,反映在藝術生活的方方面面。
  • 比拿猴子做實驗還快:「器官晶片」或加速新冠疫苗研發
    中國科技新聞網5月18日綜合(錦江)新冠肺炎疫苗研究競爭正處於白熱化階段。 據媒體統計,目前全球有100多個團隊正在研究新冠候選疫苗,其中有幾個已經開始進行臨床試驗。研究人員已經發表了第一份研究報告,詳細介紹了他們在小鼠和猴子身上進行的研究,數據顯示,COVID-19疫苗可以阻止病毒在動物體內複製。 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們幾周前表示,「的首批幾百萬劑量的疫苗可能在9月前就可以上市了」。
  • 卷中猿聲啼不住——十二生肖猴文化
    南宋 劉松年《羅漢圖》 局部 絹本設色117釐米×55.8釐米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猴類聰明活潑,是智慧靈氣的象徵,自古就會攀援取物,現在甚至都會泡溫泉了。《詩經·小雅·角弓》說「毋教猱升木」,是說猴爬樹木可以不教而能。泰小時候最幸福的事之一就是看猴戲,鑼鼓聲中幾隻繫著鏈子穿著衣服的小猴,騎車、爬杆、走高蹺、翻筋鬥樣樣在行,不時博得裡三層外三層的圍觀者歡呼。
  • 丙申猴年「猴文化」測試題
    猴子一直在古人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古籍記載中,猴的稱謂更是多達30多種。  殷商時期,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嚳,就曾被視為「高祖夒」;東漢畫像石中的伏羲女媧形象也曾是蛇身猴臉。此外,猴不僅被列為十二生肖之一,還被當成護娃猴、護航猴、避瘟猴等,各式各樣的猴畫、猴雕塑、猴詩、猴戲、猴成語、猴歇後語等,甚至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猴文化」。
  • 屬猴男在2021的全年運勢詳解
    屬猴的男孩命運 2021年運勢 命運是難以捉摸和掌握的,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想掌握自己的命運,可是很多人都過完了自己的一生,也沒有人說過自己可以徹底掌握自己的命運,幾乎所有人的一生都被命運左右著。那麼,屬猴的男孩命運怎麼樣,2021年運勢如何。
  • 猴年大吉!大年初一「三猴賀春」
    2016=666+666+666+6+6+6 2016=888+888+88+88+8+8+8+8+8+8+8+8 2016=999+999+9+9 猴的這些寓意,你知道幾個? 大家都知道,2016年是農曆猴年,猴子生性活潑好動,深受大家喜愛,那猴在中國有什麼特殊寓意和象徵呢?
  • 黃金(GOLD)維持頹勢,疫苗研發開創新紀元;但美元(USD)料重新走弱...
    上說消息為塵埃落定這場已造成近136萬人死亡、並對經濟和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破壞的疫情帶來了希望,也鼓舞冒險情緒,黃金(GOLD)市場面臨新的賣壓。  美國製藥商輝瑞和德國合作夥伴BioNTech研發的該疫苗的成功率遠遠高於監管機構此前所述的可以接受的水平。專家表示,這是在塵埃落定疫情的競賽中取得的重大成就。  費城Temple?
  • 猴年說猴
    屬猴的今年是本命年,周刊君祝你今年行大運。不屬猴的未來十一年中都會遇到本命年,周刊君提前祝你行大運。鬥轉星移,送走未羊(乙未羊年),迎來申猴(丙申猴年)。為啥要把猴與申時相對應呢?民間有說法雲,猴擅長伸屈攀登,有伸展之意。
  • 猴年紀念幣價格最新行情:2016猴年紀念幣值多少錢?
    羊年紀念幣最新價格表:2015羊年紀念幣值多少錢?  2017雞年紀念幣工行預約入口公告:手機app/微信攻略   =====全文閱讀=====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2月28日訊  猴年紀念幣價格最新行情:2016猴年紀念幣值多少錢?
  • 2021年快到了,「猴猴猴」新的一年運勢怎麼樣,屬猴人速看!
    去年生肖猴犯害太歲。今年申子辰三合局中長生生旺之位。生肖猴遇到三合太歲,長生之位,運勢最旺,位列最吉排名榜第一名。申子辰三合水局中,生肖鼠是子水帝旺大運,申猴遇到金屬年。屬於三合長生之位,落在了福元宮具有長生催旺的作用,運勢最喜被生旺,源源不斷的動力,能夠催旺生肖猴整年的運勢,應該好好把握機會,努力運用最好的太歲來助旺運勢。事業上,屬猴的人在2021年,在「紫微」星的照耀下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自主創業的朋友,可以招聘到得力能幹的助手,從而幫助自己分擔諸多繁雜事務,不斷拓展事業規模。
  • 致敬中國疫苗背後的英雄!
    疫情肆虐,疫苗研發進度必須儘量往前趕。武漢的盧佳和楊安納在P4實驗室做檢定,要把活病毒注射到打過疫苗的實驗動物體內,以檢驗抗體抵禦病毒的能力。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兔子、靈猴、恆河猴,從小到大,一個一個試驗,一項一項檢定……工作時間屢屢嚴重超過P4實驗室規定的4小時。既危險,又疲勞。從P4實驗室出來,還得整理資料,結束工作的時間大多是凌晨4點左右。
  • 非瘟疫苗研發的進展與應用?馮力: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豬場生物安全尤為重要,雖重視但有百密一疏之時,很難做到滴水不漏,非洲豬瘟病毒一旦進入豬場內形成感染和傳播,會造成巨大損失!因此,非洲豬瘟疫苗的研發也是生豬行業的剛需,非洲豬瘟疫苗與豬場生物安全強強結合才是最有效的疫病防控手段!我們都知道,研發疫苗首當其衝考慮的是安全性,是否符合常規活疫苗的安全標準?其次考慮的是有效性,能否達到70-80%的保護率?
  • 【爆料】猴年春晚"大聖"究竟長啥樣?真相來了
    自古以來,猴子機智、靈動、活潑的形象獲得人類的認同和喜愛,在我國更是家喻戶曉的吉祥動物。而孫悟空,則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最光彩奪目的猴形象。神通廣大,嫉惡如仇,頑強堅韌,閃爍著理想主義的光芒。在萬眾矚目的猴年春晚,孫悟空的形象會如何出現?帶著期待,記者來到了春晚彩排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