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碩德重型機械解讀論語:不要懲口舌之能

2021-01-09 嘉璐加油

每日論語解讀: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這句論語教育我們不要逞口舌之能。

結合商業解讀,我們在工作中面對下屬,除了有自己獨立的決斷能力,敢於做決策的同時,也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不要隨便搞一言堂,覺得下面的人都不如您。因為能夠看清別人身上優缺點的人很多,但能夠看清自己的人實在太少了。人人都有自己的盲區,下屬的意見尤其是中層以上管理幹部的意見一定要仔細考量,認真周密的判斷,聽不進別人意見的人與話多的人,都不可能是笑到最後的人。一個人,只有多聞慎言,多見闕殆,凡事心中有數,少說話,多做事,才能幹出一番大事業。之前,我們學過「巧言令色,鮮矣仁」,真正有仁德的人都是不喜歡用語言這個工具的,孔子曾說,「剛、毅、木、訥,近乎仁」,其中,這裡面的「木」和「訥」,都是在講少說話,伶牙利齒和逞口舌之利都不是君子所為。不要以為狡辯能讓人真正服您,那是不可能的,想以狡辯服人,那是在用力使別人屈服於您,《孟子·公孫丑上》中早就很鮮明的指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另外在遭遇到一些不公的對待時,作為一個有格局的老闆,千萬不要去計較,也不需要去辯駁,道德經說,大辯若訥。越辯解只會越描越黑,事情總有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任何的人給您設置的障礙都是上天對您的考驗,對您做這件事的恆心的考驗,如果您輕易就放棄終究成不了大事。有人說:「冉雍這個人有仁德,修養好,但不善於辯論。」孔子聽後,道:「何必要善於辯論呢?靠伶牙俐齒和別人爭辯,常常會被人討厭。這樣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想做到仁,如果他真想做到仁的話,謹言慎行,修身為本就好了,何必非要能言善辯呢?」

在情感中,有時候兩個人之間發生矛盾,或者對方冤枉了您,很多女人容易急火攻心,對天發誓什麼的,把自己氣得捶胸頓足。完全沒有必要,冷靜下來,走開到別處去散散心,時間是檢驗真相的標準,您越想解釋越解釋不清,索性就讓他這樣,讓他幹嘛隨他去嘛,所以我們修行就是修得自己的心量打開,硬碰硬只能兩敗俱傷,所以一定要柔,柔能克剛,弱能勝強。人生不是一場辯論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此「強勢」,不管是自己的身體還是事業上早晚是要吃虧的。女人都有一張管不住的嘴,該不該說的話都說,表現得自己口才很好,滔滔不絕的樣子,其實這樣的人並不聰明智慧。修行儒家思想的女人一定要應該學會謹言慎行。 不要逞口舌之能,輕則毀掉幸福,重則傷其性命。

相關焦點

  • 論語:「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君子德風,小人德草」,是何意
    ,這是《論語》的開篇第一句。宋代的朱熹對此評價很高,認為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南懷瑾解讀論語時,提出了獨到的見解,認為這裡的「學」,不僅僅指書籍上的知識,還包括為人處世的道理。知己難求,志同道合的人,就像是遠方而來的人,南懷瑾認為,這裡的「遠」不僅僅指空間上的遠。《論語》中另一句應用廣泛的句子,便是「以德報怨」,以德報怨的意思是不去記恨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
  • 《論語》:「君子德風,小人德草」,是什麼意思,你讀懂了嗎?
    「君子德風,小人德草」,這句話原文出自《論語·顏淵》,在這一篇裡,季康子同學向孔子老師請教了三個問題,都是問政方面的道理,原文如下: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 切問近思:讀《孔子的學問——日本人如何讀<論語>》
    想用全新的眼光來閱讀完全不沾染任何前人理解之痕跡的全新古典文本,不啻天方夜譚」;另一方面,像朱子那樣的曠世大儒對《論語》的解讀被典範化之後,《論語》本身的內蘊卻被遮蔽了,朱子的《集注》不期然成了一道巨大的屏障。怎麼辦呢?
  • 讀論語:裡仁第四·德不孤,必有鄰
    讀論語,修己身,暫且小記當下的理解,方便未來回讀增進,「溫故而知新」。今分享於個人公眾號,也請你多多指教。子曰:「德不孤,必有鄰。」【孔子說:有德就不孤單,一定會有同伴。】一談到道、德、仁,總感覺高大上,似乎遙不可及,孔子說有德就不孤單,一定有同行的人。在我看來,先不管德的高低,一個人說話做事,其親人、朋友、甚至是社交軟體上的陌生人當中,一定會有人支持和理解,就像發朋友圈,只要不是狂言亂語,說話在理,做事合理,總有朋友點讚。如果自己永遠和親人、朋友統一不了觀點,問題可能就是自己了,畢竟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 《論語》與紫微鬥數
    《論語》是儒家四書之一,是儒家最著名的經典,是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寶典,沒有之一!《論語》字字珠璣,句句金玉,具永不磨滅的價值,深刻地影響了自古至今中華民族一代代人的思想與風俗習慣!而紫微鬥數是一種古老傳統的命理佔卜術數,似與《論語》風馬牛不相及!
  • 生活中,不要和這三種人多費口舌
    生活中,不要和這三種人多費口舌,浪費時間,浪費生命。做自己的事,找要找的人,不必在意太多。1.不要和上等的智者多費口舌,否則你等於自討沒趣。孔子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意思是,最上等的智者和最下等的愚人是不會改變的。從學習的角度,孔子把人分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 《論語》10句經典名言,精闢透徹,幫你參透人生!
    《論語》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1.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言,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 小寶寶名:論語能考上哈佛的小孩名,可謂是一字千秋,寫盡風華
    名乃物之代號。一個好的名字應該包括好的寓意,因為名字並不單純只是一個代號,它還有暗示作用,積極向上的名字總能給人朝氣蓬勃的感覺。一個優雅雋永的名字,不僅僅是生活的美好憧憬,更是對一生命運的寫照。中國人歷來對名字特別講究,每個人的名字或多或少都凝聚著長輩的殷切期望、美好願景。中國人取名素有「文論語,武周易」的說法。
  •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講的到底是什麼?
    01《論語》的歷史地位有句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為什麼能治天下,這還得從歷史說起。《論語》記錄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誕生於春秋末期,而《論語》成書於戰國初期,可以說《論語》是名副其實的春秋戰國時期的一部著作。
  • 怎樣讀經典 《論語》
    因此閱讀《論語》,特別是真正讀懂《論語》,非常重要。作為經書的一種,閱讀《論語》必須遵循閱讀經書的一般規律和方法。在這方面,清代考據家兼思想家戴震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他在《與是仲明論學書》的信中說:「僕自少時家貧,不獲親師,聞聖人之中有孔子者,定六經示後之人,求其一經,啟而讀之,茫茫然無覺。尋思之久,計於心曰:經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詞也,所以成詞者字也。
  • 孔子:莫逞口舌之能
    其中,「木」和「訥」就是少說話,不要逞口舌之利,只有這樣才能接近於「仁」的境界。蘇軾的才華絕世,但仕途卻一路坎坷,這與他直諫朝政有很大關係。在王安石變法推行青苗法時,他就寫了首《山村》的詩,即「杖蔡衷飯去匆匆,過眼青錢轉手空。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詩的大意是老百姓得到了青苗錢後,就立即在城中過度消費。
  • 「六經皆史」說《論語》
    《論語》作為流傳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典籍,對中國乃至世界影響至深。從古到今,對《論語》的注釋解讀就沒斷過,相關文本數以百千計。在今天國內「讀經熱」、「國學熱」的背景下,坊間關於《論語》的圖書也日漸增多,北大學者李零的《喪家狗——我讀〈論語〉》是眼下最受關注的一種。說一百人心中有一百種《論語》讀法或許並不為過,比較這些不同讀法,應當是件有趣味也有價值的事情。
  • 用嘴巴聽《論語》孔子卡通形象論語棒棒糖超炫酷
    這款人見人愛的小商品叫「論語棒棒糖」,一種用嘴巴聽《論語》的高科技糖果。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文化體驗是旅遊業的靈魂,而創新則是實現從文化到體驗的橋梁。近年來,人們的旅遊觀念發生了轉變,旅遊者已不僅僅滿足於傳統的「有物可看,有話可說」的觀光式遊歷,而更希望通過視覺、味覺、嗅覺、聽覺等全方位的參與或體驗。
  • INTPAK 2019上海國際包裝機械展覽會聚焦智能包裝,行業品牌雲集
    如今包裝機械設備發展已經走向了智能化階段,各種現代化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高精技術、邊緣技術等技術運用,從而有效提高包裝機械設備自動化水平。未來,自動化智能包裝將是包裝機械設備的一個趨勢。更多知名包裝機械設備企業將會在INTPAK 2019上海國際智能包裝機械展覽會展示各類包裝機械設備、技術及包裝解決方案。浙江眾大包裝設備有限公司(Zhejiang Zhongda Packing Equipment Co., Ltd.)浙江眾大包裝設備有限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 《論語》很短,才11705字,道理卻很深
    2021年,「大道不孤,天下一家」成為了家喻戶曉的金句,這句話主要就是由孔子所說的「德不孤,必有鄰」演變而來!「德不孤,必有鄰」出自《論語.裡仁》第25章,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會感到孤單的,他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同行。四、一點一滴學《論語》。
  • 地球上只有9個國家能搞重型魚雷,為何研製魚雷,比飛彈還困難?
    地球上能獨立研製全系列魚雷的國家,用十個手指頭就能數完。目前能夠研發飛彈的國家不在少數,儘管很多國家自主研發的飛彈性能比較落後,但至少也是把飛彈研發出來了。相比起研發飛彈,研發魚雷特別是重型魚雷的技術難度要高得多,摘的這個桂冠的國家也少之又少。
  • 中庸擇要|「鬼神之為德」
    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夫。」
  • 奮鬥的徵程⑲——上海重型機器廠:中國力量託舉起鋼鐵巨人
    奮鬥的徵程「四史」學習教育微視頻黨課第十九集上海重型機器廠:中國力量託舉起鋼鐵巨人專家解讀本期專家徐帆,中共上海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目前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方向教學與研究自從新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臺12000噸自由鍛造水壓機誕生以來,上海重型機器廠的知名度就和這臺巍然屹立在黃浦江畔的鋼鐵巨人緊緊聯繫在一起。上海重型機器廠的職工與不熟識的人說起自己的工廠,總會情不自禁地說:「就是那個有萬噸水壓機的廠。」
  • 《論語》中暗藏的115個成語典故,都是中華文化精髓!|論語·先進|...
    形容青年人能超過前輩。  【出自】:《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40、患得患失  【解釋】:患:憂患,擔心。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自】:《論語·陽貨》:「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