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獸之鬥?在線教育燒錢是個堅硬的泡沫局

2021-01-17 騰訊網

編輯導讀:在線教育今年的「燒錢大戰」可謂是讓吃瓜群眾目瞪口呆,電視節目、樓梯間、公交站臺,隨處可見在線教育企業的廣告。動輒上百萬的宣傳費用,不放過每一個可能的獲客機會,這是一場對未來不確定的困獸之鬥。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四個維度的分析,與你分享。

2020年,諸行業艱難,本應受疫情利好的在線教育行業,也同樣冰火兩重天。在線教育頭部企業紛紛上演融資大戲,動輒以「億美元」為單位,行業頭部機構壟斷融資的聲音四起,但在「螳螂財經」看來,在線教育頭部機構燒錢大戲,是一場對未來不確定的困獸之鬥。

一、2020年大額融資不斷,燒金營銷騎虎難下

2020年,在線教育大火,疫情之下,讓在線教育成為剛需,以猿輔導、作業幫等為代表的在線教育頭部品牌成為資本追逐的對象。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12月,作業幫宣布完成E+輪超16億美金融資,投資方包括阿里巴巴、Tiger Global、紅杉中國、軟銀願景基金一期、方源資本等新老股東;猿輔導也宣布獲得雲鋒基金3億美元融資。至此,作業幫全年實現兩輪共23.5億美元融資,猿輔導全年實現三輪共35億美元融資。

除此之外,在線少兒英語品牌阿卡索2020年完成兩輪億元級融資、另一家少兒英語教育品牌「伴魚」完成了兩輪融資、鯨魚外教培優2020年獲得B輪1億元人民幣融資……乍一看,當前在線教育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毫無疑問,當前在線教育正處於搶佔存量市場的階段,巨頭之下,競爭在所難免。

當前在線教育行業幾乎全部採用網際網路模式,燒錢體量有目共睹,營銷方式也多集中在獲客方面的燒金營銷。表面上看,有足夠融資的頭部在線教育公司風光無限,廣告遍布綜藝、地鐵公交、電梯,更是聘請明星代言。但實際上,頻繁的燒錢需要強大的資本做後盾,融資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或者說是唯一的方式,畢竟不是誰有都資本拿今天賭明天。

據知情人士向「創業最前線」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9月初,幾家頭部在線教育機構僅在抖音平臺上的日均投放額便都超過了300萬元。其中,猿輔導投放最猛,日均投放高達927萬元。到10月中旬,猿輔導的這一數字被更新為近1400萬元,作業幫同期的投放額也從357萬元上升到800多萬元,翻了至少兩倍。聯想到猿輔導上半年在央視、衛視綜藝、電梯等平臺投放大量廣告、強勢贊助冬奧會,外加外加人員工資等各項成本,所需要的成本數目一定不是小數字。

而其他在線教育機構,也沒選擇沉寂,猿輔導冠名《最強大腦》,跟誰學冠名則《極限挑戰》,作業幫更是《嚮往的生活》合作夥伴,有道精品課冠名《叮咚上線!老師好》,字節跳動的瓜瓜龍英語成為為《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廣告主。活脫脫一方唱罷我登場,唯一相同點是,錢如流水。

二、營銷廣告滿天飛,真的賺到錢了嗎?

大手筆的營銷投入,是不是真的讓頭部在線教育平臺賺到錢了,為此,我梳理一下相關上市公司的財報,雖不能權威展示全貌,至少能給參考。

51Talk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現金收入7.28億元,較去年同期5.47億元同比增長33.1%,創2018年以來歷史最高;淨收入5.39億元,同比增長31.8%。營業費用上,2020年第三季度總運營支出為3.8億,同比增長了26.8%,環比增加14.46%。其中,總營銷費用為2.83億元,同比增加31.30%;環比上升了17.92%。而淨利潤上,財報顯示GAAP淨利潤為為3160萬元,Non-GAAP淨利潤為3850萬元。

51Talk第三季度財報截圖

2020年11月20日,跟誰學發布2020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營收同比增長252.9%,達19.658億元。其中,營業費用從去年同期的4.11億元增長了496.86%至24.537億元,銷售費用猛增至20.56億元。而淨利潤方面,讓人大跌眼鏡,財報顯示首次出現了季度虧損,淨虧9.325億元。一直自稱 「唯一一家自上市以來始終持續盈利的K12教培上市公司」的跟誰學,備受質疑。

圖片來源於藍鯨財經

2020年11月19日,網易有道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網易有道2020年Q3淨收入達人民幣8.96億元,同比增長159.0%,超出市場預期的8.33億元。報告期內,網易有道的市場營銷費用為人民幣11.48億元,去年同期為2.31億元,同比增長397%。GAAP淨虧損為8.78億元,去年同期為2.42億元,同比增長265%;Non-GAAP淨虧損為8.66億元,同比增長263%。

綜合來看,三家上市公司營銷費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跟誰學和網易有道營業費用(或市場營銷費用)都呈現了幾何倍數增長,但反觀淨利潤,缺呈現急劇下滑態勢。燒錢營銷猛於虎,但成效似乎並沒有那麼大。

燒錢多少和利潤並非正相關已經成為事實,但就當前而言,馬上不燒錢一定會被其他品牌蓋過風頭,甚至喪失客源,燒金營銷騎虎難下,也正基於此。

三、類內卷式競爭,在線教育很難決出真正贏家

由於在線教育行業品類多樣,賽道豐富,註定很難出現「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結局,但對於各類型子賽道來說,競爭勢必刀刀見血。

在「螳螂財經」看來,在線教育以燒錢形式搶佔有限存量市場,其實一種「類內卷式」競爭。

所謂內卷,是指不能從外部渠道獲取資源,沒有產生整體的增量,只能在存量分配上做文章,往往損害內部一部分甚至大多數群體利益來補償少數群體的利益。最終整體利益沒有增加,造成持續性內耗的一種狀態。比如中世紀歐洲被奧斯曼、阿拉伯壟斷貿易航路,歐洲國家之間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相互攻殺了一千年,但歐洲發現新航路走上對外擴張後,歐洲民族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有所緩解,表現為對外合作壓榨大清等落後地區和國家。

之所以稱為「類內卷」,主要是因為我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規模仍處在相對穩定的擴增周期,市場規模和潛力仍有晉升空間。不能否認的是,當前在線教育行業生源在穩定時間段內是相對固定的存量市場,在線教育機構如果不深耕行業細分賽道,挖掘新的機會,很快就會發展成為「類內捲化」競爭。

2012-2022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規模

在線教育燒錢歸燒錢,就目前來看,還沒有誰真正燒出了一片天。據公眾號「深燃」披露的數據,這麼多年來,新東方和好未來兩家的市場份額加起來僅能達到5%-6%,那麼猿輔導、作業幫、跟誰學、有道、51Talk、流利說這些後生們,在整個教育行業的市場份額就更小了。妄圖憑藉資本短時間內實現「壟斷」,無異於天方夜譚,最有可能做到的是以燒錢形式蠶食中小玩家市場,提升他們的獲客壓力,讓馬太效應愈發明顯。

如今在線教育拼命燒錢,就是為了有一天像網際網路行業的其他領域那樣,犧牲短期效益,提升用戶數和市佔率,熬死競品,最終成為寡頭,直至壟斷市場。但就目前來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空間依然廣闊,百家爭鳴之勢愈演愈烈,短時間很難決出真正贏家。

2020年底,天眼查發布企業大數據系列報告之《天眼查大數據:2020教育行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前10月,我國新增教育相關企業47.6萬家,其中在線教育企業新增8.2萬家,新增佔比在整個教育行業中達到約17.3%。入局者不減反增,可見蛋糕爭奪還未到決戰期。

圖片來源於天眼查

四、可以預見,在線教育燒錢遊戲結束不遠已

其實,線上教育正上演的心疼又不能退縮的燒錢大戰,是網際網路公司燒錢搶佔市場的共性之一,其內核上,是攻城略地,以燒錢吸引用戶,進行新一輪市場用戶認知培育,從而實現搶佔用戶,換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幾年前,美團與點評,滴滴和快的、優步,都是在這樣類似的燒錢大戰中浴血角逐,歷史總是驚人相似,在線教育行業,只是正在進行時。

以網約車行業為例,2012年開始,網約車迎來春天,同道競逐的還有快的、搖搖、易到、神州等資金實力俱強的對手。為爭奪市場、收割用戶,大家玩的是最簡單也最血腥的模式——奪命價格戰。程維曾表示滴滴兩年時間花掉15億元,是最燒錢的網際網路初創公司。伴隨其中的營銷補貼、紅包大戰一度達到癲狂的狀態,儘管背後是阿里巴巴和騰訊注資,但最終燒出去的錢確實需要一點一滴賺回來。

馬化騰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就談到當時的慘烈情況,一天燒4000萬,誰頂不住誰就敗了,最後滴滴、快的雙方合併收場,原本想合併後基本就沒對手了,可以安心賺錢了,然而卻出現了優步,最後又把優步中國合併,這下又沒了對手,準備賺錢,卻又突然出現了美團打車,然後又出現了安全事故,滴滴下線順風車業務,當然這是後話。

如今5年過去,類似的劇情正在上演,線上教育之於團購、網約車,頭部品牌之於滴滴、快的,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情景,卻展現了同樣的血腥和直接,甚至有過之無不及。如果那時候滴滴是在資本之下維繫了一個堅硬的泡沫,挺到紛爭之後再綻放、抓錢,那現在的在線教育瘋狂燒錢,目的也該是如出一轍。

多鯨資本合伙人葛文偉曾表示,」現在教育行業一級市場透支了所有二級市場的東西。現實情況逼迫大家不得不快節奏地融資、燒錢。」如今在線教育行業頻繁又大額的融資,正應了當年被快的兼併的「大黃蜂打車」的一位創始人曾說的「一旦資本選定了誰,往後只會在其上不斷加注,後來者是沒有活路的,怎麼都融不到錢。」資本是無情的,一旦被綁上戰車,就再難轉向了。由此而言,當前在線教育呈現高估值、高營銷費用的現場,其實一個不必過度驚訝的階段性過程。

預先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2020年在線教育的融資窗口期已經過去,按現在資本投資的節奏來看,理性回歸應該比想像的更快。可以預見的是,在線教育行業資源整合速度會更快,一些跟不上發展節奏的公司,很有可能面臨被收購、退出或再整合。倘若是泡沫,無論多麼堅硬,總會破的,只看哪路資本能真正獲利離場。

長期來看,在線教育行業燒錢搶佔市場份額,是勇者變成惡龍故事的前傳,消費者關注的,無非是各企業在一系列競爭中帶給自己的實際好處,無論是紅包補貼還是特價課程,都不是壞事。甚至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資本血拼的過程,是消費者真正體驗「以用戶為中心」的難得機會,畢竟,待勇者成為惡龍,普通人就很難再說「不」了。

參考資料:

藍鯨財經《跟誰學三季度巨虧9億: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國際在線 《作業幫再融16億美金:在線教育為什麼冰火兩重天?》

21世紀經濟報導《在線教育平臺營銷大戰:越虧損越砸錢》

《天眼查大數據:2020教育行業發展報告》

本文由 @螳螂財經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困獸之鬥》:即便身陷絕境,仍作「困獸之鬥」
    Hello大家好,這裡是万俟,今天來跟大家聊聊周杰倫的《困獸之鬥》。倏然而至的電吉他,如同困獸一聲長嘯,正當我們期待困獸對牢籠發起衝擊時,樂曲戛然而止,主歌部分接入,如同記憶閃回般,場景突然跳到困獸在此之前的生活。
  • 2020在線教育新浪潮:K12行業的「秩序之爭」
    01 在線教育的上半場:流量為王2012年,在美國西海岸的矽谷,「頻頻」傳來在線教育公司數千萬美金融資。國內一級市場和創業者們,開始加速將注意力轉向「在線教育」。2013、2014年,投資機構開始瘋狂領投數個國內在線教育公司,融資額不次於熱鬧的矽谷。
  • 在線教育這盤賭局,埋著中國的資源詛咒|衣公子
    俞敏洪第一個班招到13個學生,兩年後新東方同期在讀學生有5000,一年四期,那就是2萬。當時北大老師一個月工資才120元,俞敏洪卻苦惱於點錢點到手疼。那馬雲呢?第一年招到20個學生。兩年以後,還是20個。於是,Jack Ma又去搞了別的。大膽假設一下,如果馬雲也招到5000個學生,那說不定就留在教育行業了吧?
  • 奇葩,籃球課搬到線上,在線教育即將成「飛天豬」!你打卡了嗎?
    這一波疫情,不管願不願意,家長們都得在家陪讀,課內、課外的各種課程都要打卡匯報;不管課程是否適合,線下教育課程統統都搬到了線上,籃球課、舞蹈課、音樂課都要求家長們在家打卡訓練,大家能想像出這種滑稽的場景麼?總之,在線教育火了。這次在線教育是上演共享單車式入局與潰逃,還是製造出幾個新的獨角獸?
  • 迎浪新生2020|新增8.2萬家,融資530億,在線教育鼠年躺著數錢?
    編者按2020被《時代周刊》評為「最糟糕的一年」,但風舞於巨浪之巔,勁草新生於沙石之間。新冠疫情將人類逼成「死宅」,在線教育卻摁著「神獸」愉快招財。美股在崩潰邊緣試探,A股在打新的快樂中「變胖」。追光哥哥油成一道爆炒肥腸,人們懷念「夏了夏天」的「浪姐」。
  • 作業幫、猿輔導押注的下沉市場未必是在線教育企業的好市場
    一年500億是個什麼概念,"螳螂財經"橫向舉2個數據,滴滴在網約車大戰中燒錢燒了六年,CEO程維在內部信中稱虧了370億元。愛友騰三家長達十年的長視頻之戰,總計燒錢1000億。  其次,人人都在做在線大班,但還沒有人脫穎而出。  這是因為考試本身的迭代很小。很多老師今年講的知識點和去年講的知識點幾乎沒有差別,知識點就那麼幾十個,只要窮盡其排列組合,那麼考點也基本能囊括其中。《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高考題的有效性都有五年那麼久。  所以對於所有在線教育企業來說,沒有獨創性的優勢。
  • 燒錢戰術下鬥米虛假宣傳、欺詐用戶投訴不斷 「錢袋子」還能撐多久?
    2016年3月鬥米獲得光信資本的股權融資;同年10月,鬥米再獲高瓴、騰訊、百度等資方投資的B輪4000萬美元融資。至此過後,鬥米在資本市場再未有任何聲音傳出。 在2018鬥米戰略升級媒體見面會上,鬥米兼職宣布更名為鬥米招聘(以下簡稱為「鬥米」),意欲拓寬業務範疇,完全進軍在線招聘市場。與此同時,趙世勇在會上也向大眾「秀了肌肉」:從2015年11月份正式成立,鬥米2016年用了半年的時間,做到了兼職平臺領域裡的絕對第一。2017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翻5倍、報名量翻3倍,在垂直招聘領域裡面排到第三。
  • 在線教育1對1難做,這些玩家為何偏偏高歌猛進
    不同尋常的2020年已經結束,但在備受矚目的在線教育賽道上,電光火石的交鋒仍在繼續。作業幫、猿輔導豪擲百億營銷獲客,資本「你追我趕」搶著「造血」,眼下,暑期「獲客大戰」餘溫未消,寒假「引流之戰」硝煙又起,這場在線教育的拉鋸戰註定慘烈。1對1賽道,學霸君黯然退場,掌門教育傳言即將赴美IPO,頗有幾分你方唱罷我登場之勢。
  • 擁1.7億的私域流量,造在線教育效率之王
    今年在線教育作為最熱賽道,已經湧入超過500億元資金,而這其中大部分份額都流向了作業幫等頭部在線教育公司。頂尖投資機構的選擇有很多原因,在「私域流量觀察」看來,作業幫是當前將私域流量、商業體系、社會價值三者結合的一個理想模型。
  • VIPKID在線英語減「負」增「能」,在激烈競爭中贏在最後
    中國的在線教育市場因為一場疫情變得火熱,行業開始了野蠻競爭,也讓參與其中的企業愈加瘋狂,企業紛紛開啟砸錢模式,為了獲得更多流量不惜瘋狂燒錢。但這樣對於整個行業發展是健康的方式嗎?為此,VIPKID在線英語對當下行業發展進行了深度思考並積極採取行動改變現狀。
  • 朋友圈營銷,雙11大促後破產……「柚子練琴」倒閉暴露在線教育風險點
    今天這個視頻,不講樂理,而是為千萬師生維權……」12月3日,B站UP主「一鍋頭」上傳了一段視頻,稱11月30日在線教育平臺「柚子練琴」忽然宣布破產,圈錢上千萬元。到視頻發布時間為止,沒有任何人給學生和老師一個交代。近年來,教育培訓機構經營不善、捲款跑路的事件時有發生。「柚子練琴」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身份是「信息技術」企業,採取朋友圈打卡贈課的方式展開社交化營銷。
  • 過年了我想對你說 拜年信|給在線教育學生家長:如何衡量一家機構會...
    這一席話裡,讓我思考到兩點:一是技術,教育藉助網際網路的東風,幫助學生們實現了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聽課,還能足不出戶與大洋彼岸的外教互動,但是既然藉助了技術這一工具,工具也不總是盡善盡美;二是資本,過去幾年,不斷有新興的攜帶資本光環的在線教育品牌迅速崛起,但是我們又害怕資本趨冷,「燒錢」質疑下,這些品牌又像曇花一現。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
  • 「在線」+「教育」,何為重點?
    本文作者從在線教育現狀、好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能否產品化三個方面分享總結了他對在線教育的看法,一起來看看~最近觀看了混沌大學李善友教授的「第二曲線」、「第一性原理」系列講座,後在樊登讀書中讀到了《未來學校》、《翻轉式學習》、《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等書,發覺自己對於在線教育有了新的理解,在此通過文字整理出來。
  • 發展在線教育容不得急功近利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各類在線教育平臺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成長。作為在校教育的補充,在線教育以更多選擇、更多個性化、趣味化課堂贏得家長學生青睞。然而近期一些在線教育機構為了流量和盈利,炒作教師顏值、借網課搞商業營銷,甚至出現學生向老師「求愛」、攀比打賞直播教師的現象,儼然將網課平臺變成營銷秀場。
  • 教育行業的22個預測
    2021年,囤積數十億美元的K12在線教育企業們將展開最激烈的市場拼殺,高昂的獲客成本不能阻擋資本的熱情,殘酷的淘汰賽進入下半場...... 經過觀察和思考,圍繞資本、業務、組織、營銷四個方面,桃李財經整編22個教育行業的預測,僅供大家發散理解。
  • 解讀在線教育的前世今生:如何找準核心乘風破浪
    本文作者將以宏觀角度和微觀角度,圍繞在線教育的行業類型、行業痛點、商業模式以及通過對幾個在線教育的教育企業進行分析。相信對大家了解在線教育的前世今生有所幫助。
  • 短視頻+直播之後,在線教育行業要換個活法
    短視頻+直播之後,在線教育行業要換個活法 作者:北塔資本 發布時間: 2020-03-25 17:59
  • VIPKID優秀北美外教 體現高品質在線英語教育
    VIPKID優秀北美外教 體現高品質在線英語教育 來源:財訊網 • 2020-05-28 14:05:04 VIPKID作為優質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品牌,成立之初就以確保青少兒在VIPKID在線英語課上感受到始終如一的
  • K12在線英語教育分析&下沉市場探索
    用戶分布根據艾瑞數據顯示,在中國K12在線英語培訓用戶城市分布中可以看出,一線城市佔39.7%,非一線城市佔60.3%,隨著新一代父母教育觀念的與時俱進,越來越多的非一線城市家長對英語啟蒙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但是非一線城市教育資源匱乏,師資力量不強等原因導致他們不得不尋求網上在線課程的幫助。
  • 在線教育加劇教育資源分配不平等,阿卡索助力下沉市場英語教育
    線下教育回暖,在線教育熱度減退?  受疫情影響,過去半年線下教育機構受到重挫,隨著疫情好轉,學校複課,線下教育市場正逐漸回暖。  根據8月財報季的數據反饋,不少美股教育類中概股迎來了一波上漲,線下教育機構中精銳教育、達內教育、紅黃藍教育等漲幅較大,這與近段時間機構恢復線下授課,報名人數激增等現象有一定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