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直播之後,在線教育行業要換個活法

2021-01-11 芥末堆
短視頻+直播之後,在線教育行業要換個活法

作者:北塔資本 發布時間: 2020-03-25 17:59

短視頻+直播之後,在線教育行業要換個活法

作者:北塔資本 發布時間: 2020-03-25 17:59

圖片來源:unsplash

*來源:北塔資本(Edbeta),作者大壯&小初

趨勢:創作和消費的全民化、自動化

在聊短視頻+教育之前,我們先來聊一聊整個網際網路的流量問題,能讓大家更好地理解短視頻為什麼是現階段的流量紅利。

從05年開始,每五年就會出現一個平臺變遷的大機會,也就是流量獲取方式的大變化。

1、Web網際網路:CAGR 10% 存量時代,線上信息的聚合、分發與創作

在Web時代,創作者少,門戶網站居多,門戶網站帶來信息在線化和聚合,那時想獲取流量在門戶網站基本就可以搞定。

2005年,可交互的社區、博客出現,信息的過剩讓大家開始依賴PC搜索,搜尋引擎帶來的信息分發也成為了獲取流量的關鍵。

2、移動網際網路:(短視頻)CAGR 30% 準存量時代,內容創作的全民化,信息消費的個性化和場景化

2010年,微博崛起,移動端使得交流變得更加方便,也成為了獲取流量+幫助變現的平臺;2015年,微信公眾號興盛帶來了更多社交流量;2020年,短視頻崛起,我們正處於這一變遷的時間節點上。而這一切都帶來了內容創作的豐富化和全民化。

3、智能物聯網:CAGR>50% 增量時代,傳感器全量數據帶來智能萬物互聯

在未來,不僅人可以創造內容,機器也能夠創作和分發內容。小程序、智能音箱和智能物聯網,無時無刻不再發布資訊,隨著這些智能設備的應用,帶來的是以普惠、個性化、場景化為特性的信息消費。換句話說,你家的音箱、攝像頭,都有可能是新的流量來源。

流量是信息的流動:內容創作全民化,信息消費的普惠與個性化,以及AIOT帶來的客觀世界數位化帶來了持續的流量增長。目前移動網際網路即將進入存量博弈時代。

所以說,如果你2010錯過微博,2015錯過微信,2020請別再錯過短視頻了。

在線教育機會來臨

為什麼說在線教育的機會來臨了?我們來看三個點。

1、移動網際網路流量已進入存量博弈時代,中國三線城市及以下人口近10億,在線教育滲透率低。

目前,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流量已經進入存量博弈時代,去年整體流量基本沒有增長,所有的增長都來自於短視頻,短視頻佔據了最大紅利。而短視頻恰恰也有利於在線教育的向下滲透。所以我們說,在教育領域,「短視頻+直播」形式是顛覆傳統教育的大機會。

在線教育看似很熱,但是所謂的「熱」只停留在一二線城市。中國有近十億人口都在三線及以下城市,人口多,優質資源少,而一二線城市較少的人口卻佔據了70%的優質教育資源。


2、疫情打破在線教育的次元壁,年內滲透率5倍,流量10倍以上增長。

同時,由於疫情的到來,會讓不少企業感到不適,這是企業的挑戰,也是機會。

我們認為,疫情對於企業更為具體的影響是:

① 在線教育下沉流量暴增,內容供給是機會

② 學校全面延遲開學,在線授課成了常態


原本不好用的信息化系統和被擠爆的授課系統被淘汰或被迫升級,行業重新洗牌。疫情使得生產者和消費者同時到達線上,生產者跨越鴻溝,優質內容源源不斷。

③ 培訓機構全面停業,線下機構轉線上、OMO

早教、體能、營地等領域由於大量依賴於線下場地和線下體驗,成為疫情重災區;

線下機構轉型謀生,在線消課、在線服務;

家長被迫嘗鮮,擁抱在線教育,消費者同樣跨越鴻溝。

3、疫情過後,我們再也回不去了:「OMO+線上」將成為教育行業的標配。

疫情使得停課停學的機構大面積死亡,停課不停服的機構將重點轉向線上預習、複習與線上服務,積累內功;停課不停學的機構趁火打劫。而這三種情況帶來了三重結果:

① 活下來的機構一定會OMO化;

② 停課不停服,複課也不能停服:對於家長來說,享受線上服務的體驗無法倒退;

③ 線下與線上差不多的,選擇線上。

我們再也無法回到線下教育的時代,行業被疫情逼著向前進步了。

短視頻+直播:有趣+有價值

短視頻+直播應該是一個「有趣的、有價值的人」的生意。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快手中,老鐵買貨是因為信任這個人,構建的是基於人和信任的場景。讓我們來還原這種場景:

01 發現

在快手的發現頁面是雙列的視頻封面,老鐵發現的過程就像是在逛街,看到感興趣的視頻封面就會點進去。

02 興趣

點進主播頁面,老鐵可能會對他產生興趣。這種興趣來自於他的人設、介紹以及過往的視頻封面。老鐵感興趣了,也就關注了。

03 信任

關注主播後,老鐵會每天進入他的直播間。這時主播通過面對面直播和老鐵互動,讓老鐵產生信任。

04 消費

接下來老鐵會開始初步消費,購買他的付費課程,在他直播帶貨的時候下單購買。

05 鐵粉

最後這些老鐵會形成鐵粉,進一步地消費甚至把主播推薦給他身邊的人。在這個過程中,信任是最重要的。

短視頻流量紅利只是冰山一角

最初,我們覺得短視頻只是一個流量紅利,後來才發現,是我們太膚淺了。短視頻的深層含義,我們從以下幾點來解讀:

下沉普惠

進一步降低文化門檻,巨大增量市場

· 文化門檻急劇降低,帶來新人群

當閱讀很長的公眾號文章時,閱讀難度會很大;但在快手和抖音中,你不需要識字,只需要看短視頻,文化門檻被降低,門檻的降低帶來了大量的新人群。

· 翻數倍的新經濟體:

大量底層職業開始觸網:農民通過短視頻分享三農知識,藍領在裡面找工作、學習技能;老年人結識舞伴,學習他們感興趣的東西。

新人群也會帶來新的流量紅利和需求變化,有大量新需求沒有被滿足。比如在教育領域,原來類似好未來、新東方的培優機構更多的是在做金字塔尖學生的教育,那中遊、下遊的學生怎麼辦?有大量人群是沒有被原本的供應鏈滿足的。

那麼這些新的人群會被新的產品滿足,新的人群會帶來新的需求和新的生產力。每一個手機屏幕都會成為生產力的來源,整體產業鏈會被重新定位,面對這些需求尚未被滿足的用戶,你要以十分之一的價格獲得十倍的轉化率,去覆蓋這十倍的人群。

· 短視頻+直播+教育藍海市場規模可達千億級

如今,無論是快手還是抖音,都擁有3-4億DAU,已經成為國民級應用。去年1000多家教育機構入場短視頻,今年春節期間,快手給教育品類視頻撥了66.6億預算,在停課不停學中給了很多新入場的企業以紅利。

短視頻+教育的融合才剛剛開始,商業化的初步閉環開始形成。這是一個千億級規模的藍海市場,有大量的空缺需要被填滿。

個體賦能

充分連結的世界將釋放節點的價值


快手和抖音給了每個個體以工具,使個體的能力被不斷放大。

· 每個人不再是單一的職業標籤,每個人都會變成他自己。

在快手世界裡,個體的能力被極度的放大。每個人都不再是單一的標籤。比如我是一個投資人,也是諮詢顧問,同時也是一個演說家,在讀書和電影上也有自己的愛好。

· 每個人都是一家公司,每個老師都是一所學校。

在快手裡有個阿柴哥,最初只是給遠方的親戚教數學課,慢慢積累了100多萬粉絲,年收入達到上百萬元。甚至比很多培訓機構的年利潤還高。

· VUCA/斜槓青年增多,未來的特性是不穩定、不確定、複雜、模糊的。

· 快手直播間裡最重要的貨,就是主播自己。


做主播,首先是要滿足粉絲的需求、獲得粉絲的信任。我在做直播前,就先要調查粉絲們的需求。大家是想了解北塔的投資方案,還是想看一段北上廣深的生活片段呢?滿足的粉絲需求不同,定位也就完全不同。

如果主播不真實,就是假貨,貨不對板。在這一邏輯下,粉絲是為了犒勞主播進行消費,而不再是原來的「割韭菜」邏輯。

逛的邏輯

重新理解流量的發現路徑


「短視頻+教育」還有一點和原來的在線教育很不同。原來我們認為所有的教育都要嚴肅,但這個定義太狹隘了。

快手和抖音中的教育基於逛的邏輯,由於流量路徑和場景發生了變化,整體的邏輯也變得更為愉悅。這種流量路徑的變化我們可以分為三點考慮:

· AI公域流量+人設 vs 微信的關係鏈

與微信公眾號不同,快手基於是AI公域流量,做視頻的第一步是討好AI,如果你視頻的打開率、點讚率、完播率都不錯,那麼AI將會把你的視頻推給更多的用戶。用戶過來後,你再通過私域流量的直播與陪伴,將人變成私域的鐵粉。

而微信則是通過關係鏈進行分發,通過人傳人進行裂變。快手公域流量的爆發力遠超過微信私域流量,「一夜上百萬粉絲」的神話也是來自公域流量池。

· 女人邏輯 vs 男人邏輯

短視頻更像是女人逛街的邏輯,而不是男人購物的邏輯。把購物當成一種享受,從搜索性的剛需,到複雜性的發現邏輯,而這種發現邏輯會將曝光增加十倍,消費力更強,品類更繁盛。

· 家門口的Mall vs 偏僻的專賣店

短視頻更像是家門口的Mall,一個什麼都有的商場,是一個更為愉悅感性的教學場景;而傳統的教學機構更像是一個偏僻的專賣店,適合賣高單價、專業性強的剛需品類,諸如學科教育、升學教育、留學教育,他們關係到人生重大決定的,是一些很嚴肅的「Need」。

而短視頻中的教育,更多的是「Want」,單價低品類多,能夠逐漸與用戶建立聯繫,產生高價課程的付費可能。這種「Want」更多是一種順應性的成長與學習。

傳統的教育品類應該擴展,不只有「高數」、「奧數」才是學習,學習穿搭、理髮、畫畫都是學習的一種,這是泛教育。而原來由於沒有Mall的存在,每個做興趣教育的公司還是一個偏僻難以被發現的專賣店。但是在這個大的Mall裡,有3-4億DAU流量,有更多用戶是一時興起進行學習的。

所以我們說,「短視頻+教育」的流量發現路徑不同,它是一種更加愉悅的、順人性的消費場景。

情、趣、用、品

超越「狹義的教育」,完成更好的自我成長


我們要轉化思維,超越狹義的教培。教育是什麼?「情趣用品」。

「情」:感情,和客戶有感情的互動

「趣」:好玩,順人性的講授


我有一個哥們,他把Google Earth 做投屏,帶著老鐵們直播,今天看埃及金字塔,明天看東非大裂谷,把原來地理書中很枯燥的內容變得更加有趣。

我最近還在看一個主播,用顯微鏡看各種生物。粉絲留言說想看指甲裡有沒有蟲子、想看牙垢,通過這種方式做科普,是很有趣的。

「用」:簡單直接

很多時候我們總把事情搞得特別專業,老鐵想拿錘子釘釘子,你卻先給我講錘子的歷史,每個錘子有什麼不同。但是老鐵的需求很簡單,釘就完了。

所以你的課程一定要有用,我看了你的課程後能掙錢嗎?能更好地穿衣服嗎?能馬上做出個菜嗎?要能用。

品:品味用戶的口味,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

不是老鐵沒有品味,而是你不知道消費者想要什麼。比如在快手上教英語,不是從音標開始,而是用一些更簡單的方法。在快手上能火的英語視頻有這麼幾類:英文美文朗讀,「穿越人海只想見到你」,讓用戶看了陶醉又欣喜。用中文配音教英語單詞,「pregnant,撲來個男的」「ambulance,俺不能死」。通過這種方式,讓老鐵們有獲得感,有能學到東西的感覺。

結合這四個字的超越狹義的教育,能夠讓每個人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會員經濟

從B2C到C2B的產業顛覆,學員ARPU提升


從教育到學習,短視頻加速了基於消費者端的產業重塑。

· 原本的生產企業:

原來生產企業會這樣定義自己:「我是一個賣面膜的」「我是一個少兒編程機構」。我是誰是由我的產品定義的,而企業的市場規模=產品單價×銷售數量。我的貨在我手裡,但是我並不知道消費者在哪裡,於是我只能去投放廣告,但這種廣撒網的效率是很低的。

· 如今的會員企業:

而現在的企業應該是一種會員企業,如果你每天在場哥聊教育創業的快手直播間裡和我們聊四個小時,你會覺得這家企業很值得信任,成為我們的會員。

於是企業就變成了一個「我是愛美女性的社群」「我是一個有趣學知識的小學生社群」,而這種定位就是會員企業的感覺。這時在愛美女性的社群中,你可以去賣衣服、賣吃的、賣化妝品,只要和社群的調性相符就可以賣給他們,這個調性的變化非常大。

在這種企業中,因為我有這些會員,所以我的SKU能非常豐富。現在整個供應鏈的重組是從「我有什麼貨,我要賣給誰」的B2C邏輯,轉向「我是什麼人設,我要抓什麼樣的粉絲,這些粉絲需要什麼,我就去找什麼樣的供應鏈」的邏輯。

所以我們的教師更多的是客戶親密的陪伴者,需要去成就學員。如果不能建立親密感,就做不好這個企業。

快手+教育是藍海市場

通過快手的產業地圖我們能看到,這裡面的機會是很大的。

從左側來看,是供應鏈的機會。成為籤約KOL、KOC的機構,成為教師培養培訓的基地;成為好的內容IP;幫助老師更好地完成直播的直播授課工具,輔助進行練習、批改的學習練習工具,管理課程、學生和老師的ERP工具。在供應鏈中,每一個環節都有很大的機會。

中間是學前/素質、成人興趣、成人職業的機會。比如富士康的快手號通過短視頻宣傳富士康,招聘藍領並將它們源源不斷地送入富士康。還有一些機構的流量矩陣,如果你是一個機構的話,可以想一想自己是否能有機構的語文號、數學號?

同時,未來是MCN的時代。為了要去擁抱時代裡強大的個體老師群體,一定要重新設計自己的生產關係,用MCN的方式存活於時代裡。

快手+教育,2020年最大創業機會

總結一下,我們為什麼認為2020年最大的創業機會是快手+教育?而不是抖音。字節跳動在下場做教育,做抖音有競爭風險。我們來進一步聚焦:

1、流量紅利有優勢,做一年頂三年

快手的整個流量是非常有紅利的,一個粉絲的價格大概在一元左右,很像2015年微信公眾號的紅利時代。比當年的微信公眾號更好的是,在快手中存在快手小店、付費內容、直播帶貨等等形式能夠讓你實現商業轉化。結合來看,流量紅利×商業轉化是能夠跑通的,創業一年頂三年。

2、下沉流量帶來教育普惠機會,輕直播教育模式爆發

新的流量帶來的是新的教育普惠人群與產品需求,輕教育模式會爆發,品類比之前極大豐富。所有想要成為更好自己的偏文化品類都可以在快手上做。

3、快手整體的商業化程度還不高,努力服務客戶就能快速積累客戶

大部分快手上的老鐵們都沒有被培訓機構服務過,他們對於這些培訓機構的內容質量沒有那麼苛刻,有點像是當年的拼多多。目前來說,快手整體的流量商業化程度不高,對於創業者的適配度更高,流量分發機制更加公平、普惠。

4、大廠入局,原有固定生產關係難以遷移,有利於創業者落地存貨

大廠入局,如果不是一把手有很強的決斷能力,它是很難all in 進去的。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北塔資本」。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轉載文章,原文:

北塔資本;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北塔資本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教育行業的22個預測
    美團教育新推出的直播工具只是美團「春風行動」教育商戶成長計劃的一環。據了解,後續美團教育預計還將有更多類似直播工具這樣的數位化工具和產品陸續發布,幫助整個教育行業提升數位化經營能力和水平。 美團已經是阿里騰訊字節之後的中國網際網路第四極,我們相信其在教育行業還會有更多的布局探索。
  • 在線音樂內卷,短視頻破局?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過去數月TikTok在美國一度面臨被驅逐的命運,甚至遭遇"賣身"風險,但TikTok從未真正消失於美國民眾的生活,也從未停止它對音樂行業的影響。2020年對 TikTok 來說不僅僅是禁令困局之年,也是它與音樂人及整個音樂產業的合作關係進入新維度的一年。在線音樂陷入"內卷",短視頻破局?
  • 左手抑制,右手反彈:短視頻行業開啟究極博弈
    通報顯示,僅7月快手平均每天清理違規短視頻內容約397806條;平均每天處置違規直播間約29352個;平均每天接到視頻類舉報約98003條;平均每天處置有效視頻類舉報約32986條;平均每天接到直播類舉報約37408個;平均每天處置直播類有效舉報約2737個;平均每天封禁帳號約13246個……但這樣做的效果還有待商榷,畢竟短視頻平臺的主要做法還是更好地引導、教育用戶,使用戶形成良好地使用習慣
  • 「在線」+「教育」,何為重點?
    編輯導讀:毫無疑問,在線教育是今年最瘋狂,也是最受矚目的行業。巨頭先後加碼入局,好不熱鬧。那麼,對於在線教育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本文作者從在線教育現狀、好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能否產品化三個方面分享總結了他對在線教育的看法,一起來看看~最近觀看了混沌大學李善友教授的「第二曲線」、「第一性原理」系列講座,後在樊登讀書中讀到了《未來學校》、《翻轉式學習》、《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等書,發覺自己對於在線教育有了新的理解,在此通過文字整理出來。
  • 想讓直播「網紅」也在短視頻上火一下,結果黃了……
    過去這半年多來,短視頻行業到底有多火? 看看有多少個短視頻平臺APP就可管中窺豹。據不完全統計,短視頻市場中,入場玩家已經多達100多個,除了部分現有的短視頻平臺在奮力「廝殺」外,還有許許多多的新玩家躍躍欲試,準備入局。而在短視頻創作方面,也不斷有企業涉足,試圖通過內容「生產線」搶奪市場流量。
  • 2020在線教育新浪潮:K12行業的「秩序之爭」
    01 在線教育的上半場:流量為王2012年,在美國西海岸的矽谷,「頻頻」傳來在線教育公司數千萬美金融資。國內一級市場和創業者們,開始加速將注意力轉向「在線教育」。2013、2014年,投資機構開始瘋狂領投數個國內在線教育公司,融資額不次於熱鬧的矽谷。
  • 直播平臺紛紛玩起了短視頻,但是,怎麼掙錢呢?
    刺蝟公社 | 段宜飛 一個行業,交流越充分,各家的打法也就越像。網際網路普及後,交流愈發順暢,同一個行業的打法也接近趨同,直播行業也不例外。 從移動直播平臺2015年開端,2016年成為風口上的「直播元年」,到今年媒體集體唱衰。
  • 5G元年,錯過直播風口,這些行業還要再等多少年?
    繼韓國、美國、瑞士、英國後,中國成為第五個正式商用5G的國家。在經歷了1G的空白、2G的落後、3G的追趕、4G的緊跟之後,終於,趕上了5G的「第一班車」。相較於以上這些垂直行業,直播的獲益可以說更加立竿見影!5G技術 直播紅利期到來北京聯通網絡發展部副總經理楊鵬表示「早十年估計沒有誰會通過手機在線看視頻,而現在已經是一個基本的需求了。到了5G時代,可能就是全息視頻的形態了,通過視頻,就像一個人真實的坐在你對面一樣。
  • 解讀在線教育的前世今生:如何找準核心乘風破浪
    2012年網易雲課堂創辦,之後2014年騰訊課堂創辦,這兩大品牌已經率先成為在線教育的領路人。緊接著2015年國家提出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一石激起千層浪,網際網路漸漸出現在我們生活的每個場景中,包括在線支付、在線點餐、在線約車。
  • 奇享短視頻行業分析
    當實體企業家苦苦思索在抖音、快手、微視等短視頻平臺的正確投放姿勢時,專業的短視頻製作團隊投入了市場。不管是短視頻電商化還是短視頻化,都是現階段傳媒行業最熱門的營銷方式,也是最快能實現流量變現的方式。山東奇享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庚卓先生就短視頻傳媒行業近幾年的形式進行了分析。山東奇享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最早一批投入短視頻行業的傳媒公司。
  • 短視頻行業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近幾年來隨著4G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實體行業把廣告投入重點放在了自媒體短視頻上。當實體企業家苦苦思索在抖音、快手、微視等短視頻平臺的正確投放姿勢時,專業的短視頻製作團隊投入了市場。不管是短視頻電商化還是短視頻化,都是現階段傳媒行業最熱門的營銷方式,也是最快能實現流量變現的方式。山東奇享控股集團有限公司CEO:王景鑫先生,就短視頻傳媒行業近幾年的形式進行了分析。
  • 發展在線教育容不得急功近利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各類在線教育平臺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成長。作為在校教育的補充,在線教育以更多選擇、更多個性化、趣味化課堂贏得家長學生青睞。然而近期一些在線教育機構為了流量和盈利,炒作教師顏值、借網課搞商業營銷,甚至出現學生向老師「求愛」、攀比打賞直播教師的現象,儼然將網課平臺變成營銷秀場。
  • 一場「雙子座流星雨」直播超百萬人觀看 視頻號全面進軍直播能否撼動行業格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改版最引人關注的是增加了微信豆功能,微信豆是微信內的虛擬貨幣,可用於視頻號直播打賞用。微信改版後,#微信推出微信豆#很快衝上微博熱搜榜。從微信視頻號內測,到如今優化直播功能推出微信豆,大約也就10個月的時間。在短視頻這條賽道上,騰訊在嘗試了多款產品以後,終於將王牌產品微信推上了競技場。
  • 「流星雨」刷屏視頻號直播:「微信派對」的玩法與氣場
    直播當晚累計在線人數過百萬,最高同時在線人數約1.7萬,點讚量超過260萬[1]。視頻號直播在線人數破萬的案例並不罕見,但「流星雨」直播的話題性與互動性卻明顯比其他直播更引人矚目。 「流星雨」直播的「爆發」,是兩個多月來大量視頻號創作者對直播功能與模式進行探索的成果。
  • 猿輔導在線教育領跑行業,入選《哈佛商業評論》商業進化榜
    在線教育因疫情獲得了空前的流量,其火爆程度不亞於在線直播帶貨。後疫情時代,其數據雖稍有回落,但仍有大批用戶在需要課後補習時首選在線教育機構,在線教育已成趨勢。近日,國內網課用戶規模最大的猿輔導在線教育機構入選由《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舉辦的「突破周期 開闢增長——2020新增長大會」發布的「2020中國新增長·商業進化榜」。
  • 他在火山小視頻做英語普惠教育 讓百萬網友輕鬆開口說
    有兩件事情改變了陳曉佳的人生:一個是英語,一個是短視頻。從2017年至今,陳曉佳在各大短視頻平臺上累計完成了1000多場英語直播,平均每天1-2場,全年無休,風雨無阻。這讓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線下英語老師,轉行成了一個在網上坐擁百萬粉絲的英語「網紅」。
  • 學霸君爆雷之後,在線教育1對1徹底沒戲了?
    2020年末,由他一手創辦的在線教育機構學霸君爆雷,欠薪、破產、退費無門,壞消息困住了這家曾經的明星公司。學霸君以拍照搜題起家,主打在線1對1課程,發展已有8年,爆雷毫無預兆。學霸君創始人張凱磊 來源:學霸君網站去年以來,聚焦直播大班課的猿輔導、作業幫,頻頻宣布獲大額融資。
  • 百度教育行業報告全面解析教育新趨勢,教育品牌營銷抓住用戶意圖是...
    已經過去的2019年,對於教育行業來說,是挑戰與機遇並存的一年。而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再一次使教育行業的傳統格局受到巨大衝擊,線上教育逆勢崛起,線下實體課程舉步維艱。而教育行業呈現地域流量下沉趨勢,用戶行為的變化,又為教育營銷提出了新難題。
  • 短視頻下半場,視頻號即將爆發的11大變現模式(萬字長文)
    不管未來視頻號是不是可以形成良好的變現生態,都應該去做視頻號。四、視頻號的11個變現模式創業一定要找到業務模式的SOP,有了SOP,才有可能規模化複製,才能降低成本,才能在短時間迅速爆發。個人切入視頻號的優勢在於:短視頻創作的門檻已經越來越低,任何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快速上手。
  • 「宅經濟」燒旺電商直播 人才需求逆勢猛增
    近日,自稱是「碩果僅存的中國第一代網紅」的羅永浩以短視頻的方式正式官宣了4月1日開始直播賣貨的消息。這是錘子「落下」後、背負債務危機的羅永浩嘗試的第四個行業。電商主播是這兩年最火的職業之一,薇婭、李佳琦等頭部帶貨達人的走紅,巨額的薪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這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