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時代,你該如何抓住增長機會?| CKGSB Insights

2021-01-14 MBA中國網

作者 | 周春生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

來源 | 長江商學院EMBA

編者按

近些年來,以智能化、數位化為代表的新經濟正在中國以及世界範圍內蓬勃發展。新的經濟業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顛覆了企業的經營方式,也重塑了宏觀經濟的運營機制。

針對新經濟時代因新技術催生出的種種變化,「無限供給」的概念被提出。無限供給究竟會對企業運營和經濟發展帶來哪些變化?企業在2021年如何看透、理解新經濟運營規律,抓住新經濟帶來的增長機會?

本篇文章,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周春生做了精彩的剖析,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周春生

普林斯頓大學金融學博士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

內循環下,哪些行業更值得關注?

即將到來的2021年是中國實現十四五計劃的開局之年。以內循環為基礎,內外循環相結合發展方略對於未來中國經濟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有重要意義。

從需求側看,內循環的關鍵在於提高內需,內需的核心是消費增長。因為內循環投資形成的更多是產能,如果沒有消費的拉動,投資將會造成產能進一步過剩。所以消費升級、消費需求的拉升對於內循環、對於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

在這個大形勢之下,對於存量行業、剛需行業的企業還有機會。但是想取得進一步的發展、實現快速的增長,還要靠改進、創新、提高產品的質量,成為成長的主渠道。

除了剛需行業,未來快速增長的消費領域更應該引人注視。消費新增長點在於消費創新,這裡總結為從滿足基本衣食住行升級為享受美好生活的康、育、娛等形態。

是健康、康養;

是教育、養育;

是快樂生活,包括廣義上的旅遊、休閒、娛樂以及文化消費。

在大量使用人工智慧的背景下,簡單勞動會逐漸被機器取代。同時人們越來越長壽,大家對健康、教育、創造、休閒娛樂的追求會進一步提高,這些產業也孕育著更多的增長機會。

從供給側看,內循環的核心是科技創新,產業升級,防止核心技術斷供。以市場換技術、以市場換經驗,換不來核心科技。科技創新、數位化(包括新基建)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

無限供給,新經濟的分水嶺

想要充分理解當前的大變局,這裡要談一個新的經濟現象,叫做無限供給。

視頻:周春生教授解讀無限供給

什麼是無限供給?

以前的生產要素主要指土地、資本、勞動力。2020年4月9號黨中央國務院發文,提出了完善生產要素市場,在這三個傳統要素基礎上加了技術和數據。

傳統的生產要素和技術、數據的本質區別在於:傳統的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當中會不斷被損耗、折舊;而技術、數據一旦產生就永遠存在,就可以長期重複使用,沒有損耗、沒有折舊,是從0到1到無窮大的過程,這就是要素的無限供給。

因為無限供給,所以這些要素在轉換成產品的過程中是沒有成本的。比如微軟的Office軟體,一旦出了某個版本,永遠不會供不應求(供應不能滿足需求),當然也不會供過於求(沒有過剩的概念)。

同樣,微信、抖音等APP只要研發出來,一旦有了算法並且轉化成產品,再多人下載公司都能夠供應得上。這和傳統時代的汽車、房子、麵包、牛奶的有限供給形成了根本區別。這對傳統經濟思維是一種顛覆,因為具有這種無限的特徵,所以企業在產品定價、商業模式設計、競爭策略和企業增長方面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視頻:無限供給對企業會有哪些影響

無限供給勢必會帶來兩個趨勢,對於企業將帶來重要影響。

第一,資產無形化。

有限供給下,產品生產企業的規模取決於產能。而新經濟企業提供無限供給產品,生產企業的規模取決於用戶多少。

無限供給的供應量可以達到無窮,沒有產能上限和產能邊界。因此,無限品生產企業的成長通常不需要伴隨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的大量增加。

成功的新經濟類企業,特別是數字經濟企業一般擁有大量的無形資產。以無形資產為主,會成為未來新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這對於企業融資會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第二,用戶資產化。

在有限供給品領域,客戶常常是跟供應商做一次性交易,而新經濟企業和用戶是相互的長期關係。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用戶在使用微信或抖音APP時,不斷地給供應商創造各種各樣的價值、收入。流量變現就是企業用客戶去變現、賺錢。

無限供給品的增長規模效應主要體現在客戶端,客戶具有非常典型的資產特徵,所以叫做客戶資產化。這將商業的核心,從生產為王帶向客戶為王。

無限供給時代,企業如何應變?

在數位化、智能化不斷發展的無限供給時代,企業需要認清:

第一,企業增長由供給約束轉變為市場約束。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變化。

第二,未來簡單勞動和智慧勞動之間的差異會持續擴大。對於所有企業而言,將來勞動力的質量遠比數量重要。原來我們經常說的勞動力紅利,未來可能不再舉足輕重。消費者的紅利、市場紅利可能變得更加重要。

第三,技術、創意、IP、商業模式、大數據等智慧成本將成為比機器設備更重要的生產要素。

企業最需要做的,就是發展你的無限供給元素。典型的無限供給元素是技術、數據。技術只要有一份,就可以不斷重複地使用,用在多件產品當中。這裡需要強調的是,無限供給並非網際網路巨無霸的專利,傳統行業有限品當中都有無限元素。

比如技術供應,當一項技術發明出來,產品化了,這個技術實際上可以無限使用。特斯拉因為它的造車技術、軟體系統、智能化程度等各方面更好,所以它超過了很多老牌製造廠商,如福特、通用、寶馬、奔馳。

同樣,像可口可樂它生產的飲料、罐裝肯定需要很多有限資源,但可口可樂的品牌、配方就是非常典型的無限供給要素。這個配方再生產1萬年依然可以繼續用,它不會因為大量地使用出現折舊、損耗,這就是無限供給。

傳統企業的產品附加值主要來自哪裡?

比如,你只是把麵粉變成了一個普通的麵包,附加值是很低的,麵包可能主要是賣麵粉的錢。但在一些製藥廠,把很少量的化學原料變成藥品,可能5塊錢的原料就能賣5000塊錢、1萬塊錢,這就是它的附加值。這些附加值主要來源於一些無限的要素,如技術、配方。所以,無限供給對任何一個行業的影響,都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當然,無限供給也是相對的,當供給是無限的時候,需求端就變得更為重要了。怎樣才能吸引需求端?又需要你在供給上做足功課。這個供給原來可能追求的是數量,而現在追求的是質量和認知、認同。

幾個人用和幾億人用的APP,都是腦力勞動的成果,但結果大不相同。這是因為質量、品牌、客戶的認知和用戶的需求及偏好不同,因此營銷傳播也非常重要。

視頻:新經濟的競爭是人才、技術、理念和創意的競爭

新經濟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技術的競爭,也是理念和創意的競爭。無限供給品一旦產生,給你帶來的收益可能是你原有投入的幾十倍、幾百倍、甚至上千倍。

無限供給時代,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很多傳統行業陷入被革命的焦慮。但越是憂心忡忡,越是要積極求變。丹麥的馬士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全球貿易增長速度下降,以及越來越多的物流公司的出現,航運公司的大哥馬士基感受到了壓力。

經過戰略分析之後,馬士基從原來的運輸公司變成了物流綜合服務供應商。就他的角色不單單是運輸,還幫客戶把建構、提單、報關、轉運等都做好體系化,全程追蹤,提供各種各樣的全自動服務。它跟IBM合作開發了TradeLens系統,建立了新的數位化、大數據技術工具,完成了華麗的轉型。

對企業來說,變局到來的時候我們喜歡還是厭惡其實都是無濟於事的,我們只能去擁抱、去適應,找到哪些東西能為我所用。

新經濟呼喚相適應的資本市場支持

我們現在認識到,科技創新和數字經濟是內循環的一大引擎,而科技和數字經濟具有資產無形化和客戶資產化的獨特屬性。

如果科技創新、數字經濟要做出具備無限供給能力的產品,勢必需要一個很強的團隊,當然也需要大量的前期資金支持。

但現實情況是,中國目前還是銀行間接金融主導的市場,科技創新和創業創新這些「無形資產」公司很難很快符合銀行抵押貸款的標準。

「無形資產」公司如何借貸融資?如何獲得資金的支持形成正向循環呢?我認為:

第一,在新的要素特徵下,新經濟企業需要新的金融估值模式。

第二,這些企業的資金來源應該通過資本市場、通過股權投資等等渠道以直接融資的形式解決。

金融與資本市場未來應更加強調結構金融,金融政策如信貸、股市將在促進內循環健康發展、經濟轉型、產業升級中發揮更大作用。

發展資本市場是科技內循環的重要支撐。在最近的一系列從中央領導到中國證監會的領導的各種講話表態當中增加直接融資的比重,就是未來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重點。而要做到這一點,引導儲蓄向投資、向資本市場轉移意義非常重大。

當然,在這個轉移的過程當中,保護投資者的利益至關重要,因為這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涉及到中國的社會穩定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我想強調的是,投資者保護應該作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另外也要防止一擁而上、重複投資產生科技泡沫,防止資本市場出現嚴重泡沫,出現大量的惡意炒作與割韭菜的行為。

期待2021年會變得更加美好。

相關焦點

  • 共識|數位化如何成為房企的第二增長曲線?
    圖片來源@時代中國第一階段管理升級的數位化極大提升了時代中國的組織管理效率。據時代中國首席信息官張智介紹,在組織架構上,時代中國採用了一種扁平化兩級管理模式,分布在全國二十多個城市的高級管理者直接向總裁匯報,而不設置區域總層級。時代中國董事長要平行管理三十多位高管。如何實現高效的扁平化的管理?是管理升級之前面臨的難題。
  • 企業營銷數位化已經成為「增長」的近義詞
    一些人認為它意味著新興營銷技術,另外一些人認為它是引流獲客的新形式,還有人認為,數位化營銷象徵著全新的商業模式,但是不管怎麼去定義,最終數位化都是會促進企業營銷增長,這是毋庸置疑的。我們把數位化營銷的價值從三個角度來總結:第一,商業模式和業務模式的重新制定:實現數位化營銷,就必定要重新觀察整個商業模式,並清楚價值新前沿在哪裡。
  • 小程序訂單增長超過200%,奈雪的茶如何搶食數位化紅利?
    在行業整體萎靡的情況下,如何破局?數位化經營成為一些餐飲人自救的關鍵。總第 2442 期餐飲老闆內參 李海 | 文茶飲增速放緩,行業陷入「深紅海」茶飲在餐飲行業的地位舉足輕重。2019年,飲品門店數在去年的基礎上又增長了11%,全國門店數突破60萬大關,正式進入「深紅海」。相對於2018年的野蠻生長——一年內增長74%,2019年飲品門店數的整體增速已經呈現放緩態勢。這些數據背後傳遞的信息是:茶飲行業精細化運作時代正在來臨。
  • 陳春花:打造數位化時代的組織能力(深度長文)
    12月5日,北大國發院王寬誠講席教授、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教授出席「2019中國餐飲品牌力峰會」,詳細講解了數位化時代的組織能力該如何打造,以及餐飲業的機會在哪裡。以下,Enjoy:  這是你在這個時代一定要懂的事情。  2)數位化時代關注的重點是:時間不再是從過去到未來,而是從地點到速度再到加速度  數位化時代所關注的不是你過去做得如何,不是你有非常好的過去就意味著你有好的未來。  數位化時代更關心的是你現在在哪裡?你如何變化?
  • 機會來了?2021年數位化革命投資的十大行業預測!——迎戰2021,你做...
    近年來,最火的投資概念之一莫過於「數位化革命」了,尤其是2020年突如其來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更加快了數位化進程。年末,中信建投白金所長武超則及研究團隊,在見聞大師課《數位化革命投資指南》中,分12個行業盤點、解讀了數位化革命投資的策略方法。2021年,「數位化革命」的投資邏輯是什麼?還有投資機會嗎?機會在哪?
  • 深演智能|品友劉麗麗:2021企業數位化增長該關注哪些核心問題
    這一年,「增長」一詞成為各行各業的「高光話題」。受市場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眾多企業和品牌陷入了「營銷增長」困境。在擁抱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儘管很多企業能夠看清自身的現狀,把脈現存問題。但是往往受認知局限,並不能很好的找到自身與行業Top級競品的差距,更難制定出適合企業長期發展的數位化轉型路徑。即將到來的2021年,企業如何更快速地進行數位化轉型?
  • 大數據時代,檔案數位化的前景的展望,意義與內涵是什麼?
    大數據時代已經悄然來臨,而大數據的出現也推動了數位化趨勢的穩步前進,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數位化技術已經出現,其中「檔案數位化」作為檔案管理為數不多的高效方法,它的前景與意義是什麼樣的呢?我們來看看吧。
  • 企業該如何應對數位化轉型項目的挑戰?
    那麼我們如何面對挑戰?你可以通過以下六個步驟開始你的數位化轉型之路。 1、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處理員工推諉問題 就我們的本性而言,人類喜歡常規——舒適區讓我們感到自在。當我們的舒適區發生變化並且不確定性進入我們的生活時,事情很容易開始變得嚴峻。經歷數位化轉型是不舒服的縮影——它可能使員工感到受威脅。
  • 逆勢增長樣本:破解伊利後千億時代密碼
    ;奶酪事業部整體業績大幅增長。憑藉亮眼的表現,伊利將在2021年率先開啟後千億時代,這無疑是中國乳業又一裡程碑式的時刻。逆勢之中方能見真章,可以說,伊利逆勢亮劍更是具有普世性價值。我們可以將它的卓越表現分解為三力模型,即產品力、營銷力及品牌力,這不但是它後千億時代的底層邏輯,也可以成為企業在高度不確定性的時代,增強自己反脆弱能力的範本。
  • 數位化轉型2.0時代的技術怎麼增長?200名信息主管共論
    論壇圍繞「數位化轉型2.0時代的技術增長之道」這一主題,廣邀各行各業的CIO,展開深入探討與交流。CIO是英文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的縮寫,中文意思是首席信息官或信息主管,是負責一個公司信息技術和系統所有領域的高級官員。他們通過指導對信息技術的利用來支持公司的目標。
  • 番番節·增長挑戰賽,火爆背後的企業數位化革命
    但中小企業的數位化,需要比大企業更簡單易行,最好是自動化,傻瓜式工具化。」「對中小企業來說,數位化改革的難點是如何在運動中『換輪胎』。改革成本不能過高,對人力成本、學習門檻、業務流程等影響都要儘量小。這次『番番節·增長挑戰賽』,能讓我們的員工,通過簡單的一些任務,比如連續登錄打卡、空錯號檢測、潛客定投等高頻或核心功能的簡單設置使用,逐步養成線上操作和數據留痕的習慣。
  • 調查顯示:數位化時代老年人更需要被溫柔以待
    原標題:遼寧老年人「數位化生活」現狀調查顯示一邊是日益增長的老齡人口,一邊是數位化發展的日新月異,面對行動支付、線上掛號、網絡約車等「數位化生活」洪流,不少老年人感到茫然。「手機掃碼」時代,數位化帶來的便利正在成為一些老年人的「障礙」,老年人與數位化社會的齟齬也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課題。那麼,目前遼寧老年人數位化生活的狀況如何?又遭遇了哪些困境?連日來,記者通過調查問卷以及電話、郵件、微信隨訪方式,調查了解遼寧老年人「數位化生活」現狀。
  • 數位化時代,如何跳出「淺閱讀」
    數位化時代,如何跳出「淺閱讀」——東部戰區陸軍某海防旅官兵關於提高閱讀質量的討論  武警廣西總隊來賓支隊定期組織「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活動,豐富官兵業餘文化生活,提高官兵文化素養。圖為11月3日,象州中隊官兵分享讀書體會。 果志遠攝  對每一名軍人來說,在逐夢強軍的徵程中,讀書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加油站」。
  • 九卦|後疫情時代,銀行數位化生存之道
    其實早在1997年,當國內大多數人對網際網路還很陌生的時候, 招商銀行就敏銳地意識到網際網路將帶來新的發展機會和巨大的拓展空間, 率先探索發展網上銀行服務模式。最初是把帳戶查詢、銀企對帳等服務功能搬到網上,之後不斷擴展業務範圍, 逐漸樹立起了「一網通」的服務品牌。「非典」時期,網上銀行這種非接觸式的服務獲取方式,廣受歡迎,流行開來。
  • 麥肯錫深度解析數位化時代的公司銀行:破繭成蝶,制勝轉型下半場
    歐洲某銀行利用數位化客戶經理工作檯提升商業常規的效 率,實現了兩位數的收入增長。近年來,監管監控造成了成本的 大幅增長,尤其是為了完成反洗錢( AML) /反金融犯罪支付和了 解你的客戶( KYC)年度審查這些要求。隨著數字工具和分析技 術日益成熟,反洗錢和欺詐檢測等流程可能完全工業化,從而 將生產率提高30%之多,某些頭部銀行已經完成了這一轉型,提 供了可參考的操作經驗和實踐效果。
  • 眾安保險CTO康德勝:保險數位化建設需要打好「基建、生產、增長...
    在當天舉辦的「保險新基建 數字新生態」的主題論壇上,眾安保險CTO康德勝指出,做好保險業的數位化建設要打好三場戰役:基建、生產、增長。  首先,在「基建」戰役中,面對網際網路大規模的流量衝擊,高並發的業務需求,需要有一個高效高質的研發體系來支撐,因此構建卓越基建是首要前提。
  • 失敗率將近80%,外貿企業數位化轉型是個大坑?
    疫情期間,不少外貿企業已經意識到線上營銷趨勢的不可逆轉,以及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性,但實踐起來並不容易。根據埃森哲出具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80%的中國企業正在嘗試通過數位技術讓企業運轉變得更加高效,促進業務的增長。然而,其中只有4%左右的企業真正釋放了數位化的潛力。
  • 閻志:數字貿易時代正在到來 企業要適應數位化生存
    圖為「新全球化與經濟數位化」主題討論會議視頻截圖。卓爾控股供圖 中新網發中新網北京9月18日電 2020年慧眼中國環球論壇(FCGF)於9月15日至17日在線上舉行。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志17日參與主題討論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將全面改變企業的貿易和生存方式,企業加快向線上化、數位化轉變,數字貿易時代正在到來。當天主題討論圍繞「新全球化與經濟數位化」展開。
  • Convertlab CEO高鵬:關於企業數位化轉型的3大方向和5點建議|MS...
    一年前,由「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電影《脫歐:無理之戰》以全新的角度揭露了這場現代史上最具爭議的政府公投背後,數據驅動力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兩家英國數據公司通過選民在網際網路上的行為習慣,分析其政治傾向後,以帶有強烈偏見的宣傳引導進行精準投放:「英國每周付給歐盟3億5000萬英鎊,你同意嗎?」「歐盟反對保護北極熊,你同意嗎?」
  • 2020關鍵詞|數位化營銷:時尚企業的「救命稻草」?
    國內遊、智能化、直播帶貨、雲旅遊、隨心飛……如果用一個詞記錄2020年旅遊、時尚產業的變化,你首先會想到什麼?受疫情影響,2020年奢侈品行業受到重創。有數據統計,疫情將導致全球50家頭部奢侈品公司損失超過200億美元的品牌價值。隨著實體店鋪紛紛關停、倒閉、出售,線上銷售成為時尚企業的「救命稻草」。開雲集團表示,雖然疫情期間實體店受創嚴重,但2020上半年線上銷售額增長了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