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日曆一輪生肖的收尾之作,福牛賀新歲 豐年禾黍香

2021-01-11 周肉沫日記

《故宮日曆》,將時光珍藏。

1933年時局動蕩,為了保護紫禁城內的藝術藏品,故宮文物開啟了浩浩蕩蕩的南遷之路,也是在這樣戰亂的一年。故宮決定出版《故宮日曆》,新舊交替,民智初開之際,它滿足人們窺探「紫禁城」的欲望,敲打著時人的迷思,也承載對民眾進行古代藝術啟蒙的使命。

2009年末,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朝氣蓬勃的,但博物館們卻似乎有些「高冷」,我們嚮往如斯,卻總覺得它離生活太遠,這時故宮出版社決定再版《故宮日曆》。一年一個主題,一天一個文物,記錄著日子,也了解著歷史,「將故宮帶回家」成為一種可能。

待到2020年,更快的節奏,更高的壓力,回想這十餘年的變化,才發現滿滿地,我們丟掉了一些東西:生活的儀式感、文化的傳承性、對藝術與美的感受力……

人們開始重視精神上的富足,各種文化與藝術的領域逐步興起,一時讓人眼花繚亂,難以選擇,忽有一日回頭,才發現桌上的那本《故宮日曆》,年復一年,默默無言。卻已向我們介紹了4000餘件文物,仔細算一算,2021年的《故宮日曆》,正值「醜牛送福」。

福牛賀新歲 豐年禾黍香

剛好是新版日曆一輪生肖的收尾之作,不知是感動,還是感慨,我期待著它陪我,度過另一個值得珍藏的十二年。

——1933-1938——

《故宮日曆》,國民藝術的啟蒙之作

1933年山海關失陷,為了保護文物,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決定將部分文物分批運往上海,這是歷史上故宮文物的頭一次南遷。也是在這樣多災多難的一年,一代傳承者在搶運文物之際,故宮前輩馮華先生編纂出一本官方定製的小冊子——民國版《故宮日曆》。

▲民國版《故宮日曆》內頁

帝制終結,舊的已去,新的欲來。民智初開之時,這本《故宮日曆》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成為大眾了解紫禁城的窗口。也順勢揭開了宮廷生活以及宮廷文物的神秘面紗,成為普通人了解古代藝術的啟蒙之作。

在許多老畫家的回憶中,戰亂時代物資缺乏,《故宮日曆》每一頁都是他們的描摹對象。可以說,從誕生之初,《故宮日曆》就是宮廷文化乃至中國文化的載體。

所以在1933年到1938年出版期間,有人這樣形容這本日曆:「震鑠世界」、「獨霸天下」,這本日曆也有「頭號民國社交禮物」之稱。

▲1935年版《故宮日曆》廣告頁

學者俞平伯曾將《故宮日曆》送給老師周作人。作家梁實秋也在信中提過獲贈《故宮日曆》的事:「頃接故宮日曆一冊,既有陰陽日曆可察,復逐日有古物照片欣賞 (二月二十與五月廿四重複),實日曆中最佳之作,拜領謝謝矣。」

——2010-2021——

新時代,傳統文化的更多可能

歲月流轉,時代的巨輪轟隆而過,那些「深藏在禁宮中的文物」不應該被埋沒。要知道,故宮裡有1863404件(套)藏品,就算我們每天看100件寶貝,也要看近50年(當然,大部分情況下,這些寶貝都終日鎖在庫房裡,難得一見)。

為了喚醒「沉睡多年的歷史」,也為了繼承先人保護文物、傳播傳統文化的初心,2009年末,故宮出版社決定以1937年版為藍本,將風靡一時的《故宮日曆》再度出版。

▲2010年版的《故宮日曆》

在繼承舊版尺寸、版式、部分字體等基礎上,新版《故宮日曆》對內容進行了優化和創新,融入「十二生肖」元素作為日曆或隱或顯的主題線索。

再按照歷年主題,將海量藏品系統化梳理,服飾、畫作、書法、陶瓷、青銅器、雕塑、玉器……係數囊括,堪稱生肖文化及所選主題的文化小百科。

而且考慮到我們碎片化的閱讀習慣,日曆以精美的文物圖片搭配短小的文字說明,引入「國寶日讀」的概念,每日一讀、每日一賞、每日一學。因為將日曆的圖書化、實用化、藝術普及日常化合為一體,《故宮日曆》深受讀者喜愛。

如此全面、系統、便捷的方式,不僅加深了讀者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知,也實現了大眾「將故宮帶回家」的願望,在不經意間,就將文化與藝術融入我們的生活。

正因如此,《故宮日曆》也成為傳統文化和古代藝術的宣傳普及讀本,更成為博物院對外交流中一張響噹噹的名片。

| 醜牛送福,十二生肖又一輪。

明代劉宗周在《人譜》中稱:「六畜之中,有功於世而無害於人者,惟牛與犬」。

對於中國人而言,有兩個尤重要的圖騰載體,一個是天上騰飛的龍,一個是在地耕種的牛,一個是虛,一個是實,一個是心中的理想,一個是腳下的道路。

是土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作為象徵農耕文明的「牛」,總能喚起我們對前人遙遠綿長的回憶。

在十二生肖中,牛排列第二,它是中國人腳踏實地、吃苦耐勞、不怕艱辛的精神化身,也象徵著風調雨順與國泰民安。

2021年,既是牛年、福年,也是新版《故宮日曆》發行的第十二年,正是一輪生肖的收尾之作,所以,這本日曆也被賦予了更加珍貴的心意。

每個月的文物選擇上,皆結合著季節,圍繞著「牛」、「耕種」、「收穫」等主題,為讀者呈現「福牛賀新歲,豐年禾黍香」的祥瑞圖景。

再配合著年、月、日及節日、節氣、七十二候等內容,堪稱一座「農耕文化」的微型百科。

你總會看到各種住在珍貴文物裡的「牛大哥」,向你走來,為你送福。

比如一月的「牛迎豐年」主題,選取以五牛圖為代表的威武福牛,為這一年的豐收定下基調。而且在這一個月內,你可以看到各種牛之形象,玉牛、石臥牛、青銅牛、陶牛等盡數囊括。

▲唐 韓滉《五牛圖》局部

玉牛首、石臥牛、青銅牛、陶牛等盡數囊括,琳琅壯觀。

三月的「吉牛納福」,講述是作為禮器及文房用具的牛。商代青銅三足雙耳鼎中的牛頭圖案、漢代作為飾片的銅鎏金牛頭、明弘治年間描金牛紋宮廷祭祀用器等珍貴藏品悉數登場,展示古人對牛的喜愛,以及衍生出的威嚴之感。

四月的「耕織為本」, 選取了清康熙曹素功制耕織圖詩墨;五月的「綠疇力作」則收錄數幅胤禛耕織圖冊。這些畫作設色典雅,細膩精緻,將農家耕織的細碎事進行逐一解讀,十分生動。

在這本日曆中,你處處可見古人尊重四時的自然觀、追求勤勞的文化志趣,一種遙遠的親切感撲面而來。

| 《故宮日曆》,將時光珍藏。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我們獲得任何信息都輕而易舉,但也失去了安定的力量。匆匆而過的生活,更缺少了儀式感。而一本日曆,則告訴我們,日子是需要被銘刻的。

自1933年誕生,《故宮日曆》已走過近88個年頭。待到2009年重新復刻,也有了近12年。它關乎歷史、文化、美學、情感,無聲無息地浸潤我們的日常。

哪怕是偶爾的翻閱,也能讓我們的生活獲得某種力量。所以除了自用之外,《故宮日曆》也成為許多讀者贈送親友的甄選好禮。

2021年《故宮日曆》依然延續古樸雋永之風,「故宮日曆」四個字沿用了1937年版日曆封面的字體,由漢朝《史晨碑》集字而成。

封面字體與生肖圖案的明黃色燙金設置,和象徵宮牆的紅色相呼應,盡顯宮廷美學。

為了防止盜版,塑封包裝處,增加「故宮日曆」字樣防偽標識。

絲帶書籤處,也加印「故宮日曆」名稱,請讀者朋友仔細甄別。

書脊處的「仿線裝」設計,致敬民國版《故宮日曆》的裝訂傳統,翻頁自然,可平攤180°,方便閱讀。

打開日曆,左邊是故宮藏品,從書畫、雕塑到服飾、器物,應有盡有。每日一張文物圖,天天不重複。短小的文字說明,即道明歷史淵源或各種典故,10s就能讀完。

右邊是日期詳情。除了可獲得日曆信息,也算是一頁微型字帖。其字體皆是從故宮收藏的古代楷書、隸書碑拓中選出來的,每日臨摹習字也是一件雅事。

下方有可以記事的橫線。自由書寫你的心情隨筆,記錄日常點滴,伴隨歲月流淌。

待到一年結束後,還能在日曆後面看到這一年文物的索引,方便復讀。翻閱回顧時,或有一悟:天行有常,萬物皆有曆法可循。

| 限量典藏版,可私人定製。

《故宮日曆》除了推出紅色的經典紀念版,也推出了限量典藏版。

典藏版主打金色調,它採用了浮雕燙金工藝,以及磨邊鎏金工藝,奢華高貴。

相關焦點

  • 2021「新版」日曆來了!365件「牛文物」盡顯農耕文明,牛氣沖天
    梁實秋收到別人贈送的《故宮日曆》後寫了一封感謝信:「頃接故宮日曆一冊,既有陰陽日曆可察,復逐日有古物照片欣賞(二月二十與五月廿四重複),實日曆中最佳之作,拜領謝謝矣。」遺憾的是,1937年之後,因為種種社會原因,《故宮日曆》的出版戛然而止,直到2010年新版《故宮日曆》又重新進入我們的視野,延續1937年《故宮日曆》的編撰藍本,融入「十二生肖」元素,將日曆圖書化、實用化、日常化三線合一,至今已累計發行500多萬冊,被譽為「中國至美日曆」。這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日曆」?
  • 2021日曆各大品牌如何玩花樣?太力集團航天IP堪稱"王者級"
    現如今的日曆,無論從創意還是對生活的儀式感,以及對包裝的設計都越來越高要求,一起來圍觀2021年,各大品牌如何將"日曆IP"玩出新花樣吧!國家博物館日曆一部為國人打造的博物日曆。每日來自文物的溫暖問候,和古老的文明跨時空相遇。整體厚重有質感,章節文字採用經典的宋刻字,內容極為豐富,文化底蘊深厚。
  • 2021年《故宮日曆》發布
    8月23日, 2021年《故宮日曆》在故宮博物院內箭亭故宮書店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發布。從2009年恢復出版到2021年,新版《故宮日曆》將走過12載春秋。2021年版是新版《故宮日曆》出版的第12冊。2021年版《故宮日曆》以「福牛賀新歲、豐年禾黍香」為主題,全書選取故宮館藏的歷代牛文物以及由牛引申出與我國農耕文化相關的文物藏品,分別展現了牛迎豐年、春來牛肥、吉牛納福、耕織為本、仙牛呈瑞、牧牛意趣、丹青寫牛、百牛賀歲等豐富內容。
  • 12年國寶日讀《<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出版
    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 故宮出版社今天正式推出《文明縮影 歲月留珍——lt;故宮日曆gt;十二載典藏版》。此次發行的《lt;故宮日曆gt;十二載典藏版》為限量發行,全球共編號限量9999套。該套盒中除了完整展示了自2010年至2021年的十二冊日曆外,還附有《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此券正面選用紫禁城代表性建築太和殿為主景,背景輔以紫禁城鳥瞰圖,背面選用故宮九龍壁右側第一條龍為主景圖案,使雄偉壯觀和歷史深邃同時展現。為呼應《故宮日曆》的生肖主題,還附贈了一本故宮博物院典藏晚清海派畫家任預的《十二生肖圖》高仿圖冊。
  • 《故宮日曆》推出十二載典藏版 呈現「紙上博物館」
    2010年,《故宮日曆》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開始嘗試創新,以生肖作為每年出版主題,陸續編輯出版了「紫禁城龍時空」「山水有清音」「快走踏清秋」「美意延祥年」「瑞獸祝昌隆」「豐年禾黍香」等,展示了故宮博物院各個門類藏品以及文物背後的文化內涵。至2020年,故宮出版社已發行新版《故宮日曆》十二冊。
  • 新版微軟 Win10 日曆體驗手記
    如果你的日曆右上角有這個提示,就可以切換到新版日曆2. 置頂月份顯示將兩個版本放到一起,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新舊兩版在界面設計上的差異。首先是年度月份,新版增加了一個置頂欄,所有按鈕被集中在這裡,醒目且條理性更強。年份和月份被居中顯示,這樣我們就能更清楚地看到當前日曆所代表的時間。
  • 詩言愛國志|民生康樂:豐年留客足雞豚
    禾熟【北宋】孔平仲百裡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老牛粗了耕耘債,齧草坡頭臥夕陽。遊山西村【南宋】陸遊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 看新聞學翻譯 | 12冊故宮生肖「全家福」,你都集齊了嗎?
    至2020年,故宮出版社已發行新版《故宮日曆》12冊。La Muzeo de la Imperiestra Palaco kompilis kaj eldonis Kalendaron de Malpermesita Urbo en la sinsekvaj kvin jaroj de 1933 ĝis 1937.
  • 用一本新的日曆擁抱2021年
    時間的腳步不可以人為控制,但並不妨礙我們現在就選一本充滿創意、時尚又實用的日曆「提前」進入2021年,同時還要在心裡期待:新的一年來到,一切不如意全部翻篇兒!◆故宮日曆最近幾年故宮日曆大受歡迎。這本日曆大有來頭,早在1932年時就已問世。
  • 一本故宮日曆背後的故事,看92歲的超級網紅有多會玩
    10月10日,我們的文博界頭牌網紅,故宮博物院92歲了!這位超級網紅每年有一個必出的周邊,紅紅火火的故宮日曆↓↓↓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掛牌成立,紫禁城從此沒了「禁」,這座曾經的皇家私人院落,普通百姓如今也得以自由出入,去太和殿、御花園、慈寧宮……走一走皇帝嬪妃們踏過的磚石,像他們一樣賞花、餵魚、擼貓。
  • 百年糊塗鼠年生肖酒驚豔出世,帶來福鼠豐年
    近年來,百年糊塗陸續呈現了多款造型獨特,極具收藏藝術的生肖酒,例如憨態可掬的戊戌狗年生肖酒、諸事順利的乙亥豬年生肖酒等等,每每皆以獨具匠心的造型,精湛高超的藝術工藝,受到消費者熱烈的追捧。距離鼠年還有一百餘天,百年糊塗再獻驚豔之作!繼狗年生肖酒、豬年生肖酒之後,百年糊塗匠心醞釀,用心雕琢,終現鼠年典藏精品——百年糊塗庚子鼠年限量版生肖酒 。
  • 物種日曆第1000天!2018新版限量預售!
    物種日曆第1000天!2018新版限量預售!咦,今天的第一篇文章居然不是物種介紹?你沒有走錯片場,本文是為希望第一時間拿到新日曆並且免費獲得限量特典的你特別準備的。此時此刻——新一年,物種日曆家最可愛、最博學、最風趣的新老作者們還將在日曆娘的督(yā)促(zhà)下,繼續用最簡單的方式,把自然的驚喜傳遞給你。讓我們一起,探索這個和你我息息相關的世界。🔻可能有一些新關注我們帳號的朋友,還不太清楚我們的「真身」?
  • 闖關大冒險之生肖奇緣 《舞街區》新版將上線
    時尚休閒交友網遊《舞街區》新版「冬季戀歌」即將火熱開啟,全新闖關大冒險之生肖奇緣,不一樣的浪漫故事,一樣的幸福美滿。聖誕前夕,舞街還有更多精彩好禮相送。
  • 文創日曆成年輕人新寵
    「生活要有儀式感,每年一本精美的日曆是我送給自己的新年禮物。」對於許多人而言,一本嶄新的日曆意味著新年伊始。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儘管手機查看日曆已成為大多數人的習慣,不少商店還是陸陸續續擺上了2021年的紙質日曆,其中有一類包裝精美、款式多樣的文創日曆尤為吸引眼球,成為許多年輕人的新寵。
  • 《故宮日曆》推出12年「全家福」
    11月23日下午,由故宮出版社主辦的《文明縮影歲月留珍——〈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紫禁書院舉行此《典藏版》為限量發行,全球共編號限量9999套,除完整收納自2010年至2021年的十二冊日曆外,同時附有《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  1933年至1937年,當時的故宮博物院曾連續5年編纂出版了《故宮日曆》,作為賞用兼宜的普及性藝術讀物,可惜因戰亂戛然而止。2009年,故宮出版社將《故宮日曆》以1937年版為藍本復刻出版。
  • 文創日曆層出不窮 「老黃曆」比新日曆價更高
    打文創牌的不少,有新意的不多自從11年前,一本《故宮日曆》紅遍大江南北,文創日曆帶火了幾乎退出人們生活的日曆市場。一時間,各式各樣的文創日曆湧現,發售時間也年年往前趕。不過,細看市場上的文創日曆會發現,百分之八九十的日曆種類來來回回只有幾款。每天一圖類,或是各地旅遊大片,或是不同萌物,或是動物,或是植物。
  • 「福筆賀新歲,墨香迎春來」——辛丑年迎新春送揮春活動順利舉行
    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老幹部志願者服務隊的作用,1月7日上午,由中共東莞市委老幹部局主辦,市老幹部活動中心、市旗山書院承辦,莞草堂書畫社、市老幹部志願者服務隊協辦的「銀耀旗山」之「福筆賀新歲 墨香迎春來」—辛丑年迎新春送揮春活動在市老年大學一樓德馨堂前舉行
  • 2020年《故宮日曆》來了,帶你盡賞紫禁城建築之華章
    2020年版是新版第11冊。2020年,為庚子年,生肖為鼠,同時也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 2020年的故宮日曆也以生肖鼠為主題,在一月,故宮日曆中就展示了一系列古代文物中的鼠的形象。
  • 文創日曆,不只用來「看日子」
    隨著文創日曆及日曆書的日益火爆,不僅佔據文創日曆市場大份額的《故宮日曆》《單向歷》等頭部選手年年推陳出新,更有大批文化企業、機構以新手姿態進場,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2020年8月23日,2021年《故宮日曆》線上發布暨讀書分享會,在故宮博物院內箭亭故宮書店舉行。
  • 《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發布,官方教你識別盜版
    故宮出版社供圖展示4300餘件文物,限量發行9999套2009年,故宮出版社將《故宮日曆》以1937年版為藍本復刻出版。至2020年,故宮出版社已發行新版《故宮日曆》12冊。故宮眾多專家和編輯不斷創新出版思路,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新元素,賦予《故宮日曆》新的內涵和功能,《故宮日曆》也被很多讀者譽為「中國最美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