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所說的「三花聚頂,五氣朝元」是什麼意思?看完長知識了

2021-01-11 道家文化漫談

在一些武俠小說裡,經常用「三花聚頂」來形容一個人的武功高強,如小說《射鵰英雄傳》中,「三花聚頂」是全真教最厲害的掌法,丘處機曾以此掌法擊退了千手人屠彭連虎。另外在神話電影《哪吒.魔童降世》中,太乙真人為了救下哪吒和敖丙,導致自己的「三花」被打散,損失了幾百年的道行。那麼「三花聚頂」既然這麼厲害,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三花聚頂,五氣朝元」是道教內丹修行的一種術語。我們都知道,道教作為本土的教派,自東漢時期張道陵天師正式創立以來,已有一千八百餘年的歷史了。隨著道教的發展和融合,道教最後形成了以齋醮符籙為主要修行的正一派和以丹道修行為主的全真派。丹道修行分為內丹和外丹,外丹又叫金丹,是在人體之外以藥物燒煉製作丹藥。古代的道士甚至是帝王都熱衷於煉製外丹,《神農四經》有記載:「上藥令人身安命延,升為天神,遨遊上下,使役萬靈……」祖天師張道陵在龍虎山煉製九天神丹,藥王孫思邈根據煉丹的經驗寫出《太清丹經要訣》《太清真人煉雲母方》等典籍,淮南王劉安還在煉丹時意外發明了豆腐,並且最終丹成之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而內丹則是以人體為爐鼎燒煉,以人的精、氣、神三寶為藥物,使三者混一成大丹。

所以在內丹修行中,「精氣神」是最重要的三種因素,「精」是構成生命的基礎,是最根本的機能,《養性延命錄》說:「道以精為寶,施之則生人,留之則生身。生身則求度在仙位,生人則功成而身退。」「氣」是構成人體活動的基礎元素,分為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神」是人體活動的主宰,它關乎著生命的存亡。《金丹四百字》說:「以精化為氣,以氣化為神,以神化為虛」,精、氣、神之真陽化而為一,達於一處,故曰「三花聚頂」。所以說「三花」,指人身的精、氣、神。由於道法遵循「法不傳六耳」,因此內丹名家在編著一些典籍時會為了防止洩露「天機」,故而會以抽象的形式來撰寫,「三花」的「花」其實是「華」,它是表達人體精氣神的榮華。

另外「三花」的內在意思是「三陽」,如在記錄全真祖師鍾離權向呂洞賓傳道的《鍾呂傳道集》中記載:「金液還丹以鍊金砂,而五氣朝元,三陽聚頂,乃鍊氣成神,非止於練形住世而已。」金液還丹之術乃是修煉成仙之法,為了怕洩露天機,還在後面寫道「蓋以真仙大成之法,默藏天地不測之機,誠為三情隱秘之事,忘言忘象之玄旨,無問無應之妙理。」「三花聚頂」的「頂」,即鼎,此處指人頭頂的百會穴,又稱泥丸宮。體內的精氣神經過「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化虛」的三種境界之後,最後化而為一到達一處,達到忘我的境界。

五氣朝元中的五氣,指的是體內的心、肝、腎、肺、脾這五臟之氣。《金丹四百字·序》有云:"以眼不視而魂在肝,耳不聞而精在腎,舌不聲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動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氣朝元。"道教認為,普通人的五氣分散在五行所屬的部位,沒有能夠聚而為一,人的五臟本來有青、赤、黃、白、黑五帝鎮守「青帝受甲乙木德之三氣,赤帝受丙丁火德之二氣,白帝受庚辛金德之四氣,黑帝受壬癸水德之一氣,黃帝受戊己土德之五氣。」而五氣朝元則是金德之四氣與水德之一氣匯通而成五,木德之三氣與火德之二氣匯通亦成五,中央自有五氣,「三五」相聚,四大安和,五氣則朝元而聚於頂,體現了內丹修煉的一種高級境界。

道教認為達到「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境界之後就可以成仙,鍾離權祖師認為修煉成仙分為五等仙,即天仙、地仙、人仙、神仙、鬼仙,「神仙者,以地仙厭居塵世,用功不已,關節相連,抽鉛添汞而金精煉頂。玉液還丹,鍊形成氣而五氣朝元,三陽聚頂。功滿忘形,胎仙自化。陰盡陽純,身外有身。脫質升仙,超凡入聖。謝絕塵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神仙」乃是第二等仙,它是修行者在地仙的基礎上脫質升仙,超凡入聖並且以陽神可以離開身體單獨生存為成就標誌。他們脫離世俗凡塵,升入三山仙界。煉成「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境界便可以得道成仙。

相關焦點

  • 科普:「金仙」是神仙的什麼級別?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就是他們!
    金仙是道教仙的最高境界,也用金仙代指佛教的最高果位,如《玉皇經》所述:「梵天一切金仙、大乘菩薩.」此時的金仙指「佛陀」果位。「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為道教上乘工夫,未能修至如此,則無法進入金仙境界無極圈內。
  • 仙俠小說裡常說的「三花聚頂」是什麼意思?
    提起現在流行的各種網絡仙俠小說,明代許仲琳所著的《封神演義》算得上是老前輩了。其中有這樣一個橋段,闡教十二金仙在三霄娘娘所擺九曲黃河陣中被削去頂上三花,修為大損,只有雲中子的三花還在,是以眾仙稱道他福澤深厚。
  • 亂侃「雄宿朝元」格
    如果這三個詞真是古人本意的話,那麼它至少說的是2.5種狀況。理由如下:1.乾元,乾元是指什麼?《易經·乾卦》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元朝定國號為元朝,即是出自此句。解讀雄宿朝元的時候,小編第一件事是想盡一切辦法搞懂這個「元」字是什麼意思。朝元到底哪裡才是「元」?它是否也包含市面上說的「雄宿乾元」,乾元也是元啊。
  • 道教神仙體系及仙緣根器修行概述
    很多善信都在迷茫,為什麼有仙緣,到底什麼是仙緣?道教有道教的神仙體系,在世間還有一類常說的仙家,有緣的善信會有這個仙緣,今天我們著重說一下這個仙緣,希望以後大眾對此有個正確的認識。在講仙緣之前,我們先了解下什麼是仙?在整個世間法的修行眾,到底與哪種仙有緣分?
  • 古人說「三長兩短」,三長指的是什麼兩短有何含義,看完長知識了
    導語:古人說「三長兩短」,三長指的是什麼兩短有何含義,看完長知識了!今天小編要為大家講述的是三長兩短,這個古人常說的詞語,其實這個詞語早期出現在明朝時期,他指的意思也是非常不好的,指的是一些災禍或者是突發的事故,並且指的是古人們的一些親人去世,並且他來源是關於棺材的形狀,從而出現了這一詞語。其實這個詞語在我們現在生活當中使用的頻率還是蠻高的,而一些朋友們可能都是從一些有風險的事情就會說有個三長兩短該怎麼辦?
  • 從五鬥經看道教的朝真拜鬥
    ,是道教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赤道線,將天上的區域,均分為二十八個區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二十八宿。每個星宿,對應人間的不同的地理位置。《滕王閣序》說:「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意思就是南昌市屬於翼軫二宿的分野。而地理位置所對應的天星不同,於其吉兇也有密切的關係。比如,陝西的關聖帝君廟宇的基址,在風水學上,屬於破敗之地。但是香火鼎盛,就和它與天上星宿對應的好。
  • 道教仙與神的區別
    道教仙人與神的區別。仙者是古代中國神話中稱有特殊能力、可以長生不死的人。神話序位中凌駕於神靈之上的存在,稱修為境界超脫凡塵。仙,道教仙人,是修行超脫,肉身成仙。在道教,仙分五類,天神地人鬼。比如最次的為鬼仙。陰中超脫,神象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雖不輪迴,又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於投胎就舍而已。
  • 道教小知識:道教中所說的「供鬥」,到底是在供奉哪位尊神?
    但是很多小夥伴知道化太歲是什麼,卻不知道供鬥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天小道就來跟小夥伴們聊一聊道教當中所說的供鬥,到底是在供奉哪位尊神。首先我們來說說這「鬥」到底指的是哪位尊神,其實熟悉道教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鬥姆元君,鬥姆元君也被稱作為鬥姥,是我們道教當中尊崇的以為女神。
  • 走近道教:神像面前供奉水果和鮮花都有什麼禁忌?看完長知識了
    在供奉神像時會有很多不同的供品,道教將它們稱之為「五供」,五供也稱五獻,即香、花、燈、水、果五種供品,道教在拜表、鍊度、施食等科儀中都有五供的儀式。道經有云:「五獻皆圓滿,奉上眾真前,志在求懺悔,亡者早生天。」這些供品是不能隨便供奉的,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供奉水果和鮮花時都有哪些禁忌。花供是道教非常重要的神像供養方式之一。
  • 道教為什麼說「戊不朝真」?
    「戊日不朝真」這句話的意思是:道教凡是六戊不朝真,不燒香、誦經、不朝拜,不建齋設醮。此句由來:「法官、僧、道等人,凡六戊日燒香誦經,建齋設酸,關申天曹者,喪體減身。知而故犯,殃及九祖,萬劫不原,並無寬育之門。若干人非接法篆者,罪又減三等。惟道家戊日燒香,玄律最重,倘犯六戊禁忌者,並無解釋之幾可不慎之。
  • 常說的「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是什麼意思?看完長知識了
    常說的「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是什麼意思?看完長知識了世界上古老的國家有很多,而中國就是其中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中國的文化不誇張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多的,各種各樣的傳統文化一直傳承至今日。俗語就是其中的一種,俗語簡單點說就是通俗的言語,是我們老祖宗發明的一種言語,簡練的言語所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俗語是我們中國很有魅力的一種語言,在我們中國傳承了上千年之久仍然被人們口口相傳。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從小就有學習到俗語了,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與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通常要說很大一段話能夠解釋的事情,一句短短的俗語就可以解釋清楚了。
  • 道教神話傳說中的月神和太陽神分別是哪位神仙?看完長知識了
    道教自張道陵天師正式創立以後,吸收了民間的自然崇拜,將日月星辰、山川河嶽等神格化為道教的神明。道教將月亮神格化為月神太陰星君,將太陽神格化為太陽神太陽星君,他們兩位神祇與水德星君、火德星君、木德星君、金德星君和土德星君構成了古代漢民族神話傳說的七曜,後來又將印度傳入我國的計都星君和羅睺星君一起構成了九曜星君。
  • 道教的禁忌:「戊不朝真」是什麼意思?一般人很少知道
    對此很多人表示疑惑,戊日是什麼日子?為何戊日不能上香拜神呢?戊日是道教的一種禁忌,又叫做「戊日不朝真」,這裡的戊日通常指「六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戍六日,道教又稱其為「明戊」。在每個月的戊日裡,道教的規定道觀不可以焚香、誦經、朝真,不能使用法器,也不進行齋醮科儀等。這條戒律是對於住觀或者火居道士,以及皈依道門的居士之規定。
  • 群仙會蓬萊,五帝朝玉京——你不可不知的臘月上旬兩大道教盛事
    臘月初一群仙會蓬萊,五方五老上帝朝玉京——你不可不知的臘月上旬兩大道教盛事時光荏苒,轉眼之間到了戊戌年之歲末,每年的歲首和歲尾,總是特別的繁忙和熱鬧,臘月裡和道教相關的習俗也特別的多,正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其中許多的民俗其實都有著豐富的道教內涵,就讓我和你們一起來慢慢發現吧!
  • 道教神仙:「家宅六神」中的廁神指的是哪一位神仙?看完長知識了
    道教作為土生土長的傳統宗教,它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春節期間的很多傳統民俗都包含了大量的道教元素在裡面。在前面幾期,小編為大家介紹了過年期間,道教神話中的天庭神仙跟隨玉皇大帝紛紛下界凡間,考校世人的功過,年後又跟隨玉皇重回仙界,神仙的這種行為同時也體現了道教「普天同慶」的思想。
  • 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亦是道教五臘日「民歲臘」,何為「三元五臘」
    下元三品水官隸太清境,結風澤之氣,凝晨浩之精而成,其中宮號揚俗洞泉宮,一曰青華方諸宮,總水帝揚穀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水中諸大神及仙籙簿籍。」還和道教元氣說結合,《雲笈七羲》卷五十六:「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三官大帝的誕辰日即為三元日,因此從唐宋以來,三元節都是道教的大慶日子。
  • 如何奉上心香,談談道教的燒香與磕頭!
    我看有以下幾點:1供養諸神香雲繚繞,騰空供養,供養上界雲府高真,中界嶽瀆威靈,下界水府仙官,三界諸神。有一首《三寶香》說得 好:「願燒道(經、師)寶香,生生常供養。」2傳誠達信所謂「香自誠心起,煙從信裡來。一誠通天界,諸真下瑤階。」
  • 道教:神系——天神
    所以,鬥姆的形象實際上蘊涵了豐富的道教關於天道的理念。曾被道教列人「六御」之中的長生大帝,道教尊稱為「南極真人」,來源於早期的壽星崇拜。壽星又稱「南極老人星」,早在漢代就與福壽聯繫很緊,祀之可以祈壽。納人道教之後,成為執掌人間壽夭性命的天界尊神。在道教造像中,壽星形象皆成老人模樣,白髮白須,拄一根彎彎曲曲的長拐杖,頭部長而隆起。
  • 走近道教:民間傳說的「五文昌」指的是哪五位神仙?看完長知識了
    道教是發源於我國本土的傳統宗教,自東漢中葉張道陵祖師正式創立以來,已有一千八百餘年的歷史了。道教是以「道」作為基本信仰,以道家的黃老思想為依託,並且是在原始的神仙崇拜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多神崇拜的宗教。道教的神仙眾多,在道教的神仙體系中存在著許多我們熟知的神明,如玉皇大帝、八仙、媽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