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宮觀是道士們修行和舉行各種宗教活動的場所,同時也供奉著許多不同的神像,由於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因此各地的宮觀供奉的神仙也不盡相同。道教的神仙塑像也體現了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原本是木雕或者泥塑而成的神像在經過道教複雜的裝藏、開光等道教科儀以後,具有了無邊法力的靈性。
在供奉神像時會有很多不同的供品,道教將它們稱之為「五供」,五供也稱五獻,即香、花、燈、水、果五種供品,道教在拜表、鍊度、施食等科儀中都有五供的儀式。道經有云:「五獻皆圓滿,奉上眾真前,志在求懺悔,亡者早生天。」這些供品是不能隨便供奉的,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供奉水果和鮮花時都有哪些禁忌。
花供是道教非常重要的神像供養方式之一。鮮花與道教也有著不解之緣,並且還將鮮花神格為花神,花神掌管世間的花開花謝,還是百花的保護神,傳統文化中也有十二花神的傳說。道教的神仙仙境裡有許多奇異的花,如九靈太妙真花,五靈小妙奇花,碧蕊黃金豔花,黃蕊紫金耀花,閬苑青瓊瑤花,瓊林流光寶花等等。這些奇異之花人間聞所未聞,皆是供奉神明的神花。在神像前供奉鮮花,清香淡雅的鮮花不但可以使心靈得到淨化,還是對神明的一種恭敬。
在買鮮花供神時,不能說「買」而要說「請」,這是表示一種尊重。請花時四季的花都可以請,道教認為梅、蘭、菊、竹四季之花為上品,其次為水仙、牡丹、蓮花。注意要選擇新鮮的,而且不能有殘破或被蟲咬的,同時也不能選擇那些氣味過於濃烈的鮮花。供花時還有一點禁忌就是不能選擇月季花,這是為什麼呢?根據道教科儀《大梵鬥儀》記載:「百花皆可獻神天,月季條中有禁言。此為不及時妖豔,御注琅函感應篇。」
果供,也是道教重要的供養方式之一,供奉水果象徵著修成仙果,早登仙界,具有圓滿之意。同供花一樣,在選擇供果時以時新的水果為宜,最好是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水果。蘋果具平平安安之意,供奉蘋果祈願神明保佑家人平安;香蕉顏色金黃,兩頭彎曲有點類似金元寶,供奉時祈願自己能財源廣進;桔子具有吉祥如意之意;桃子具有長壽的意思,道教神仙西王母三月初三在瑤池設蟠桃宴,是一種長壽的象徵。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水果都適合,一些有刺激氣味的水果不宜供奉。《大梵鬥儀》中關於供果的禁忌是這麼說的:「果品諸般枯與鮮,石榴有忌供玄天。李子不宜獻太上,黑棗槩禁上真前。」玄天就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是道教重要的神祗,又稱北極大帝等,是傳說中的北方戰神,也是道教的北極四聖之一。石榴的種子是由人或動物吃過之後隨糞便排洩出來的,很不清淨。而且真武大帝在修道成真時為了靜心修行拋腸棄胃,這腸子和胃沾了靈氣,變成龜蛇二將。所以不可將石榴供奉真武大帝。太上即太上老君,是道教的道祖和三清天尊之一,因老君姓李,為避其名諱而不用李子供果。
本期就簡單的介紹到這裡。了解更多道教文化,歡迎大家的關注。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