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道教戊日、甲子日、庚申日表,修行禁忌,

2021-01-18 中華道家




禁戊出處:

《天皇至道太清玉冊》「赤文天律章」載:「一、法官及道士俗人六戊日而燒香進章上表關申天曹者,滅身。知而故犯者,殃及九祖,風刀萬劫不原,佩籙者滅三等」。《道法會元》也有記載。


《女青天律》云: 六戊日禁行焚香誦經,是日敲鐘擊鼓,進表上章,啟奏天曹 者,罪加一等。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卷之三百一十九「齋醮須知品」揀日中載:「諸建齋,宜擇三元、三會、五臘、四始、十直、庚申、甲子、本命之辰,仍避六戊日、帝煞、聖忌歲破、月破、十惡、大敗、龍虎、罪至、受死等日。若與三元、五臘、三會重並,則不妨也。惟六戊、帝煞、聖忌,不可不避」。


典籍有記載的最早應該是源自漢武帝時期了。


據《九天神霄戊口禁忌》記載:


當年漢武帝好道求仙,在元豐元年七月望日這一天,感應到西王母降臨了。


於是漢武帝就問:現在天下多事啊,什麼蝗災,水災,旱災的搞的民不聊生啊,這是為什麼呢?


王母娘娘就說:這不能怪我們神仙啊,這是民眾自己造的災,在一年四季裡面,有六個戊日是禁忌的日子,大家都要休息,民眾在這一天動土耕地的,就是犯了陰陽禁忌了,天道自然降下災禍,於是就有了缺水乾旱,百穀不收,自然民眾要遭受飢餓了。


漢武帝一聽,明白了,就又問:既然這個戊日的禁忌這麼厲害,那怎麼避免和攘解呢,我來教給大家,讓大家都不再犯。


王母娘娘說:戊日的禁忌最厲害,根本沒有辦法攘解,而且不光是蝗災,水災,旱災之類的災禍。四季裡不同的犯禁,有不同的災禍,你們可要小心。戊日這一天不可澆灌肥糞,也就是施肥,因為會觸穢地靈。春天犯六戊,那這個人就會壽命變短,子嗣變少。


如果動土,那就犯了帝星。夏天犯六戊,那這個人就會眼目失明,飛災橫禍不斷,動土,就犯了主府星辰,那自然不會保佑人了。秋天犯六戊,那麼這個人就會遭瘟癟時病,動土,就犯了五嶽四讀。冬天犯六戊,這個人就會有很多官非口舌,還會耗散財物,如果動土,就犯了后稷皇社。如果大家都能敬畏天地,不去觸犯戊日禁忌,那自然是時和歲檢,衣食自然。


說完這些,王母娘娘便飛走了。


於是乎從漢朝開始,在我們漢民族中就有這樣一個禁忌產生了,就是在遇到戊日的時候不動土,不幹活,大家都放假休息。


現在看起來這是一個很科學的民俗,讓早在2000年前的先民就知道勞逸結合了。



當然民間如此看重這個禁忌也不光是因為漢武帝問王母這一段,《抱樸子內篇·至理》中說:「鶴知夜半,燕知戊己,而未達於它事也。」水鳥在半夜的時候能感知水位,體味到自然界的生氣後便會高興地鳴叫,燕子在戊己日不銜泥壘窩,這不是說燕子聰敏得能通達其他事理,而是自然界給它的一種感知。


《太平廣記·禽鳥·千歲燕》中也記載:「齊魯之間,謂燕為乙,作巢避戊己。」戊己為土,土為中央。燕子知道在戊己日不銜土築巢,以免犯土。






《女青天律》稱:「法官道士焚香誦經,不禁六戊,鐘鼓齊鳴,進表上章關奏天曹者罪加一倍;禁戊不犯者,功德無量。」


這裡就是說,如果法師,道士等,在戊日的時候燒香進表,那就罪加一等,從重處罰。


所以現在的寺廟宮觀到了這一天都不燒香,不動法器。一般不知道的群眾在這一天去廟裡上香,也是不鳴磬。





「法官、僧、道等人,凡六戊日燒香誦經,建齋設酸,關申天曹者,喪體減身。知而故犯,殃及九祖,萬劫不原,並無寬育之門。若干人非接法篆者,罪又減三等。惟道家戊日燒香,玄律最重,倘犯六戊禁忌者,並無解釋之幾可不慎之。」


這裡是說,如果在這一天燒香誦經做法事,那就要有災禍了。要是明知故犯,那更厲害,要殃及祖先,而且還絕不寬待,不接受認錯悔改。但如果是一般人犯了這個,那就略減輕些處罰。要是道士犯了,就絕不寬待,一律嚴懲。


而在彭祖百忌裡面還說了,這一天大家也不要去算卦,看風水之類的,這屬於給自己招禍。於是乎,我也就有了名正言順的法定節假日了,呵呵。





戊日是按六十甲子的排列順序從老黃曆上推,每六十天為一輪,其中凡是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這六天就叫戊日,也稱「六戊」。





「明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日。這叫「明戊」。


也就是說在天幹地支記時中,到了有戊的這一天,就是明戊日。大家就要禁忌這一天了。


跟明戊對應的還有個「暗戊」。


這個是靠一套手訣來確定時間的,一般的人只需要禁忌明戊日就可以了。暗戊日是修行人禁忌的,對一般人無妨。


「暗戊」口訣為:「正羊(未日)二犬(戌日)三在辰,四月期間不犯寅,五午六子七雞(酉日)位,八月周流又到申,九蛇(已日)十豬(亥日)十一兔(卯日),十二牛頭(丑日)重幹斤」。


二零一八年明戊日表陽曆陰曆甲子1月06日十一月二十日戊戌1月16日
十一月三十日戊申
1月26日十二月十日戊午2月05日十二月二十日
戊辰2月15日十二月三十日戊寅2月25日一月十日戊子3月07日一月二十日戊戌3月17日二月一日戊申3月27日二月十一日戊午4月06日二月二十一日戊辰4月16日三月一日戊寅4月26日三月十一日戊子5月06日
三月二十一日戊戌5月16日四月二日戊申5月26日四月十二日戊午6月05日四月二十二日戊辰6月15日五月二日
戊寅6月25日五月十二日戊子7月05日五月二十二日戊戌7月15日六月三日戊申7月25日六月十三日戊午8月04日六月二十三日戊辰8月14日七月四日戊寅8月24日七月十四日戊子9月03日七月二十四日戊戌9月13日八月四日戊申9月23日八月十四日戊午10月03日八月二十四日戊辰10月13日九月五日戊寅10月23日九月十五日戊子11月02日九月二十五日戊戌11月12日十月五日戊申11月22日十月十五日戊午12月02日十月二十五日戊辰12月12日十一月六日
戊寅12月22日十一月十六日戊子





二零一八年暗戊日表陽曆陰曆甲子1月11日十一月二十五日癸卯1月21日十二月五日癸丑2月02日十二月十七日乙丑2月14日十二月二十九日丁丑2月20日一月五日癸未3月04日一月十七日乙未3月16日一月二十九日丁未3月19日二月三日庚戌3月31日二月十五日壬戌4月12日二月二十七日甲戌4月18日三月三日
庚辰4月30日三月十五日壬辰5月12日三月二十七日甲辰5月22日四月八日甲寅6月03日四月二十日丙寅6月19日
五月六日壬午7月01日五月十八日甲午7月19日六月七日壬子7月31日六月十九日甲子8月21日七月十一日乙酉9月02日七月二十三日丁酉9月25日八月十六日庚申10月07日八月二十八日壬申10月16日九月八日辛巳10月28日九月二十日癸巳11月15日十月八日辛亥11月27日十月二十日癸亥12月13日十一月七日
己卯12月25日十一月十九日辛卯



二零一八年甲子日表陽曆陰曆甲子2月01日
十二月十六日
甲子4月02日二月十七日
甲子6月01日四月十八日
甲子7月31日六月十九日
甲子9月29日八月二十日
甲子11月28日十月二十一日甲子2019(己亥)年甲子日:1月27日
十二月二十二日甲子



二零一八年庚申日表陽曆陰曆甲子1月28日十二月二十日庚申3月29日二月十三日
庚申5月28日四月十四日
庚申7月27日六月十五日
庚申9月25日八月十六日
庚申11月24日十月十七日庚申2019(己亥)年庚申日:1月23日十二月十八日
庚申



這些就是暗戊日,修行人就要禁忌了,不能燒香,誦經,作法,特別是修皇經的。但是修雷法多用戊日。


以前典籍記載的禁戊多,戊不朝真的記載卻很少。很多門派也不禁。近代閔智亭道長的著作中,介紹和解釋了戊不朝真,到現在,宮觀基本都有了這個《戊不朝真》。


道教進行宗教活動的醮壇,是神靈降至之所,既神聖又莊嚴。因此,圍繞醮壇的法器和活動等,自然也十分聖潔,並由此產生了諸多禁忌。有了禁戊,確實遇到道場,祖師聖誕日,恰逢戊日怎麼辦呢?這就需要破戊了。道門中還是有很多方法的。


第一是提前請神法,就在在道場當天的子時前,把神請下來,第二天繼續做完道場科儀。這個方法在初一是不用的,初一前一天是晦日。


第二個方法就是踏罡破戊。


第三懸掛破戊告示牌。








歡迎關注中華道家微信公眾號!

隨喜群發,轉發,朋友圈轉載,本公眾號文章惠及大眾 功德無量,福生無量天尊!

修行交流

點右下方"寫留言"發表評論




相關焦點

  • 道教的禁忌:「戊不朝真」是什麼意思?一般人很少知道
    戊日是道教的一種禁忌,又叫做「戊日不朝真」,這裡的戊日通常指「六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戍六日,道教又稱其為「明戊」。在每個月的戊日裡,道教的規定道觀不可以焚香、誦經、朝真,不能使用法器,也不進行齋醮科儀等。這條戒律是對於住觀或者火居道士,以及皈依道門的居士之規定。戊日就是按照天幹地支組成的六十甲子從黃曆上排列而來,六十甲子每六十天為一輪。
  • 2021年明戊日、暗戊日表
    戊日是按六十甲子的排列順序從老黃曆上推,每六十天為一輪,其中凡是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這六天就叫戊日,稱「六戊」,也叫「明戊」。念皇經和拜靜鬥的老修行,亦忌「暗戊」,口訣為:「正羊(未日)二犬(戍日)三在辰,四月期間不犯寅,五午六子七雞(酉日)位,八月周流又到申,九蛇(巳日)十豬(亥日)十一兔(卯日),十二牛頭(丑日)重千斤」在道教有禁忌一說,按照門派傳承不同,有的門派戊不朝真,道場也會在戊日休息,不燒香不誦經。有的只是戊不動土,不做土科。
  • 道教為什麼說「戊不朝真」?
    如2007年是丁亥年, 6月3日為農曆四月十八是戊辰;6月13日農曆四月二十八是戊寅;6月23日農曆五月初九是戊子。這三天屬於「戊日」。這「戊日」與大多數人士沒有關係,若要與神靈打交道,則必須避開「戊日」。在道教就成為「戊不朝真」。解釋:六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日,這叫「明戊」。這裡說,如果在這一天燒香誦經做法事,那就要有災禍了。
  • 戊不朝真 | 神仙聖誕逢戊日,到底能否燒香念經?是逢戊不戊,還是戊不朝真?
    這是一個典型的戊日,於是引起了信眾們的糾結,那戊日是否可以誦經燒香,是否可以朝真禮鬥呢?很多信眾簡單的聽了一句「戊不朝真」,便覺得什麼都不能做了,這明顯是淺嘗輒止的表現。因為道教諸多典籍,所論之戊日多有互相衝突,令人大惑不解是正常的..像《天壇玉格》:「戊日不得燒香行判開印...」。但又曰:「雷法多用戊日...」。
  • 為什麼道家逢戊日不燃香不誦經不動法器
    戊日是道教的一個術語,也是道觀諸多講究之中最為重要的,也是仙道的禁忌;通俗稱之為「戊日」或是逢戊。
  • 走近道教:燒香都有哪些禁忌?這五點需要注意
    燒香也是道教最常見的一種宗教活動,「一柱清香透蒼穹,萬道祥光照大千」,道教認為香可以聞達十方無極世界,燒香可以溝通天地,學道是由心去學的,而心意則是通過燒香產生的煙霧來表達,香是通真達靈的一種媒介。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對於崇尚自然無為的道教來說也不例外,無論是道教修行人員還是普通人在燒香時會有一些禁忌,本期就簡單為大家介紹其中幾點。
  • 六十甲子之戊午日分析
    六十甲子之戊午日分析離南有破卻輝光原註:戊午謂之日刃,喜刑衝破害。中無水木,財官。然南離火旺,生四五月,印綬雖破,卻有輝光。午是戊的印,也是日刃,為什麼是喜刑衝破害?因為刃是兇物,所以兇要兇用,但是要注意,最好是我對別人兇,因為兇物,最好是對外的。
  • 何為「戊日」?道家的這些「日子」,不簡單
    對神靈的崇拜,實際上就是人們原始的信仰,屬於宗教範疇的東西,那麼,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它的節日,你又知道多少呢?何為「三元日」?何為「戊日」?道家的這些「日子」,可不簡單哦。首先,我們來看「三元日」。「三元日」當然來源於「三元」,「三元」其實就是道家的「三官」。
  • 戊己天幹日禁忌(擇日篇)
    二十七、戊己天幹日禁忌       就擇日動土來說,要避開歲破方、三煞方、五黃方、戊己都天夾煞方及正衝福主本命地支方
  • 你可能不知道的道教節假日
    道士修行不輟,全真教有些修煉法門甚至可稱為殘暴--例如數十天不睡覺,其用意無非珍惜光陰,努力提升精進。那麼,道士修煉有休息日嗎?答案是肯定的。大體來說,道士們每修煉九天休息一天,這叫做「戊不朝真」。中國古代採用天幹地支紀年,天幹有十個,地支有十二個,天幹地支兩兩組合成六十組。因此中國古代的紀年以六十年為一甲子輪迴。「戊」為天幹第五位,六十個天幹地支紀日組合中,有六個帶「戊」的日子。
  • 為何現在不會同時出現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
    幹支紀時以前我一直以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一定會同時出現的,所以就沒太注意。因為《太乙數統宗》中載「上古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天心氣運正值冬至,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皆合於子,是為上元。」這一天剛好是華夏黃帝登基即位之日,所以我想甲子紀年一直延續下來,按照天幹紀年的周期性一定會再出現一次,可是整理資料我才發現自己錯了。錯在哪裡了?是哪裡出了問題?下面是我整理的1984年甲子年至2043年癸亥年的月份及對應的月幹支表。
  • 今日為天赦日,宜行道懺悔消災化煞,緩刑獄雪冤枉施恩惠
    本文摘自隨方設教公眾號,作者為尚德Shand,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天之生育甲與戊,地之成立子寅午申,故而以甲戊配子寅午申成天赦。其日可以緩刑獄,雪冤枉,施恩惠。若與德神會合,尤宜興造。
  • 2018年天赦日,上天好德,有罪赦過
    在2018戊戌年中,很幸運,一年中有六天的天赦日,分別為:一、2018年 2月15日(年三十晚),(春季戊寅日,星期四) 。【公曆】:公元2018年4月16日【農曆】:農曆3月(小)01日 星期一 牡羊座【歲次】:戊戍年、丙辰月、戊寅日【每日胎神佔方】:房床廁外正南【五行】:城頭土 開執位【衝】:衝猴(壬申)煞北【彭祖百忌】:戊不受田田主不祥寅不祭祀神鬼不嘗【吉神宜趨】:天赦陽德 驛馬 王日 天后時陽 生氣 六儀
  • 道教的禁忌:三不言、三不問、三不起,你知道是哪些嗎?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是以「道」作為其信仰和追求的目標。道教是在我國古代道家的黃老思想基礎上結合民間的神仙方術及鬼神崇拜而形成的。道教崇尚清靜無為、順應自然,同時,道教在立教的過程中也包含著諸多的禁忌。本期就為大家介紹道教的禁忌之「三不言、三不問、三不起」。
  • 甲子日話甲子|詳解「天幹地支」的含義
    六十甲子是漢族人民最早、最偉大的發明創造,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然而對於初學者來說,六十甲子是個很難的東西。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天幹地支是中國古代先民對自然世界的詮釋。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十天幹」與「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組成了幹支紀元法。
  • 關於甲子與天赦日
    李光峰 文 今天的年、月、日三柱為:己亥、辛未、甲子。故有冬至後「一陽始生」,甲木乃是少陽之陽,子水則為老陰之陽,陰極而陽生,甲子為首而如一國始立,元首任職司權。 古時,凡是帝皇登基之時,都有大赦天下之舉。所以,甲子日最具有天赦的實質意義。 而對於天赦日,書籍記載則是:「春逢戊寅夏甲午,秋值戊申天赦露。冬月甲子最為良,百事達之多吉助。
  • 2018中元節是農曆幾月幾日 2018年中元節具體時間是幾月初幾
    2018年中元節是幾月初幾?大家對於「中元」這個概念可能不熟悉,但是換一個說法,2018年鬼節是幾月初幾?相信這樣大家就能明白了。七月半就是我們傳說中的鬼節,傳說這一天陽間會有鬼魂出沒哦。下面我們就來看看2018中元是農曆幾月幾日吧!
  • 江南道教全真嗣龍門派演釋文-----六十甲子由來與本命神概要
    由此,歲神原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為觀測天體和地球運動的需要而編定的。它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十二地支為一循環,又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天幹十相配,組成六十幹支,用以紀年、紀月、紀日以及時辰。道教沿用此中國古代天文成就,稱六十甲子各有歲神,每歲輪值,為值年太歲,俗稱歲君,各有名號。如:甲子太歲金辨大將軍,乙丑太歲陳才大將軍等等。道書中的六十甲子神名與今北京白雲觀六十甲子神名號有異,其故待考。
  • 走近道教:道士都要出家嗎?關於道士的那些事兒,你知道哪些?
    隨著歷史的發展,道教目前分為以齋醮符籙為主的正一道和以丹鼎修行為主的全真道,他們的修行方式不同,其中丹鼎派是對道教中以鍊金丹求仙為主的各道派的統稱,分為內丹修行和外丹修行。符籙派以降神驅邪、祈福禳災的符籙活動為主。全真派又叫全真道是北宋末由王重陽所創,其內部戒律森嚴,根據《重陽立教十五論》的規定,凡是全真派的道士,必須出家住觀修行。
  • 出入道觀必知的禁忌和應注意事項
    信仰道教的人有多種,住宮觀修道者名「道士」,隱居山林修道者稱「隱士」,居家修道者為「居士」。他們都是道教徒。在與他們交談中,切莫詢問其生辰和年齡,以免犯忌。 接下來,我們介紹「戊不朝真」。 道教規定,逢陰曆天幹為「戊」之日(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不能焚香、朝神、誦經,也不能鳴鐘鼓、做齋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