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道術中的煉神召神遣將及常用秘咒

2021-01-08 度世三道

由炁(氣)化神的觀念,便出現了鍊氣與煉將一致的觀念與做法。所以受籙之後的修行,煉炁而煉成神將,便是十分重要的內容。「道體法用」的觀念,顯示出將道運用於一個個特定的領域,即法術。而法術又是為社會提供宗教服務的基本手段。大凡禳災,治病,祈祥,超度,都是為社會上的信眾所設。道教通過這些法術,為信眾提供服務,法術也由之成為道教聯繫社會的重要紐帶。就道教內部來說,道體法用,實際上要求將對道的信仰,轉換成可以操作的行為模式,即道門中所稱的科範。而實施這種操作(道門中稱行持)的,則是現實社會中的人。人是施法的主體。道通過人的操用才能轉換成為社會服務的法。所以有人早就構建了這樣一個理論模式:「道者,虛無之至尊也,術者,變化之玄伎也。道無形,因術以濟人,人有靈,因修而會道。人能學道,則變化自然。」宋代的白玉蟾說得更清楚:「法也者,可以盜天地之機,窮鬼神之理,可以助國安民,濟生度死。本出乎道。道不可離法,法不可離道。道法相符,可以濟世。」法既然如此重要,法中召將,便是法師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了。

在道法的行持中,神將的召喚舉足輕重,然而如何召將,卻是需要訓練的,因為神將本無形,而要在意念中看到神將,並將之存於整個科儀的若干個環節中,是極不容易的。所以道門內有煉將之說,即要通過若干專門的訓練,使神將能呈現在法師的眼前,並受其調遣。煉成了將,才能召將。神將的根本在於道炁,而召將的則是法師。個人當然內在地蘊藏著先天的精炁神。但內在的精氣神,並不一定能發揮作用。常人都各個具備,然而卻不一定能成法師,無法像法師那樣召將行事。因此從理論上說,對內在的精炁神的運用,養護,是需要修煉的;要用之於召將,也有許多技藝、手段的講究,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要求體內元氣深厚。既然法行先天大道,將用自己的元神,那很自然的是,法師的追求,必須使自己內氣充盈,元神旺盛。這種要求,通過法師的鍊氣才能達到。在實際的操作中,法師的鍊氣與煉將是完全一致的。法師鍊氣的功法,各派、各時代也有不同。從一般的服氣、存思、胎息、守一等,都曾被使用過,至於內丹法成熟,宋以後的五雷正法等,則多採納丹功。不過,用於法術的功法,常常綜合了存思、丹功等不同的功法法師鍊氣,與通常用於自身修煉的功法,有同也有不同。他們不僅要鍊氣,而且要將內氣化為神將,再通過符咒訣步和法器的運用,使神將們受命完成各項預設的任務。法師的鍊氣,實際的目標是煉將和召將。

在法術行持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即召將者本身的身份認定,法師不管怎麼高明,在還沒有成為正式的神仙以前,最多還處於仙凡之間。而所召的神將,有不少在神界的地位極高。如何使之服從調遣,法師需要必要的權威。這種權威的建立,可能通過據說頌之於尊神的符、誥等象徵的符號,但最重要的還是法師在行持的過程中(只限於過程中)改變自己的身份,由凡成聖,由人變神。這在科儀中就叫變神或變身。變了之後,法師就成了元始、雷祖、鬥姆等尊神,成為一壇法事的主法。變神有一套完整的規範程序,法師必須學會操作。但是其事的根據,仍在於人內蘊著的元氣,此氣或被稱作元始祖氣。《道法會元》卷一:「或問變神之道如何?師曰:元始祖劫一分真,我即元始,元始即我。此即謂之變神。」如此說來,法師改變其凡身成為真神的內在根據,還是由於人身上含有從元始祖劫就存在的道氣,靈寶派稱元始祖氣。那麼與煉將一樣,法師身份由凡入聖的轉變,也必須壯大自己體內元始祖氣方能實現。上述三個方面,都表現了道教法術中神將系統的構建,與道教的基本信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且從神將的觀念和召將的宗教實踐上看,都表現了道教的神仙信仰具有與基督教等西方宗教的不同,也與同在中國存在與發展的佛教不同的特徵。對此,還有必要下大功夫加以探討。

六丁護身咒

指召請六丁神捍衛護身,其辭為:「仁高護我,丁丑保我,仁和度我,丁酉保全,仁燦管魂,丁巳養神,太陰華蓋,地戶天門,吾行禹步,玄女真人,明堂坐臥,隱伏藏身,急急如律令。」

解三刑六害符咒

烏桓叔稽,制會五行。

一切刑害,乖炁合併,五雷符命,卻災保生。

變禍為祥,眷屬安寧。

召五雷咒

五雷,五方之雷神。咒為稱元始天尊符命令它們降臨。

其辭為:「玉清始青,真符告盟,推遷二炁,混一成真。五雷五雷,急會黃寧,氤氳變化,吼電迅霆,聞呼即至,速發陽聲,狼洛沮濱瀆矧喵盧椿抑煞攝,急急如律令。」

狼洛洹濱瀆矧咐盧椿抑煞攝為秘咒。

攝邪咒

攝邪,指攝取精邪到壇聽候考召處置。凡斬妖、驅鬼一類法事中常用。咒即以神將猛烈脅迫邪精聽命。各派所行不一,《太上三洞神咒》卷二載雷法中常用的一首。其辭為:「五雷使者,五丁都司,懸空大聖,霹靂轟轟,朝天五嶽,鎮定乾坤,敢有不從,令斬汝魂,急急如律令。」

六甲秘祝

為人山時所用,載《抱樸子內篇·登涉》。辭為:「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雲密祝之,無所不闢。」

相關焦點

  • 創造世界的元始之音:道教咒語中的顯咒與秘咒
    本文摘自嗣漢天師府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顯咒與秘咒,是道教咒語的兩大種類。所謂「秘咒」,是指從字面上難以理解的一類咒語,如各種隱語梵音。
  • 炁和體內諸神在道法中的作用
(一)
    即是在理論上言,神完氣足者靈,雖具形體卻氣弊神喪者,枉有形式,卻不能奏效。因此,在具體的行持中,實際顯示出力量的是人的神、氣。若稍廣一點便是精、神、氣源三者。   唐孫思邈《存神鍊氣銘》雲∶"夫身為神氣之窟穴,神氣若存,身康力健。神氣若散,身乃死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氣。即氣為神母,神為氣子,神氣若俱,長生不死。"
  • 關於衣食住行的5個道教秘咒,簡單又實用,你可能還不知道
    一、梳頭咒據《雲笈七籤》卷四七《秘要訣法·櫛發咒》,在梳頭之前,先叩齒三通,然後念咒:「上清朱雀,不得動作。勿離吾身,勿受邪惡。六丁七星,邪魔分形。敢有當我,北帝不停。急急如律令。」念完後,閉目存想,有發神蒼華,字太元,形如嬰兒,出現在自己的頭髮上。然後梳頭,以三五百遍為佳。
  • 道教小知識:道教的八大神咒,龍虎山金光咒位列其中!
    咒語是道士用以施法的一種手段,是用來和神溝通的媒介。《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三十六說:"夫大法旨要三局,一則行咒,二則行符,三則行法。咒者上天之秘語也,群真 萬靈隨咒呼召,隨氣下降。在施法過程中咒語配合法器以及儀式使用往往能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
  • 符籙齋醮常用的法印有哪些?
    符籙齋醮常用的法印有哪些?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道教法印,又稱「神印」、「印篆」,是象徵天界、神仙權威的印章。是模仿古代帝王玉璽和官府印章而成。通常以金屬、玉和木鐫成。還在道教教團形成前,方土和法師已經模仿官府、軍隊、朝廷使者用印的方式創為印章,施用於治病,解除等活動中。上清、靈寶、正一、淨明、閭山、神霄、全真等各道派都有代表各派道法特點的法印。法印,道教術語。
  • 帶你了解神奇的道教八神咒!
    曾作為我國封建社會穩固皇權之用,神秘之處令人神往,尤其港臺電影中道教降服殭屍、惡鬼所用符咒、咒法,更是勾起了我們的好奇心。那現在被我們知道的道教神咒都有哪些呢?又是念來做什麼用處的呢?我們今天就來詳細了解一下。道教八大神咒是道教入門的必修之學,是修煉符咒法術必須的程序,分別是指淨心神咒、淨口神咒、淨身神咒、安土地神咒、金光神咒、淨天地神咒、祝香咒、玄蘊咒這八大神咒。
  • 風語咒可以掌控自然界?道教咒語有你想不到的大威力
    最近中國風題材的動畫電影《風語咒》正在熱映,電影中四大兇獸之一「饕餮」即將甦醒危害世界,而封印「饕餮」的關鍵就是傳說中的「風語咒」。這個號稱可以掌控自然界之風的秘術,與道教文化中一向披著神秘面紗的咒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那麼,咒語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
  • 揭秘道教神秘的「法劍」,齋醮常用的法劍有哪些?法劍有什麼作用
    杜天師殺劍咒曰:「太上有命,普告萬靈。促召天真,俱會帝庭。……揮劍前驅,煥擲火鈴。激命甲騶,虎卒天丁。風火齊戰,伐邪絞精。」張無盡金籙儀中煞劍咒曰:「太上有命,普告萬靈。天將統天下,伐天鼓,揚天旌,揮金星,擲火鈴,捕無影,搜無聲。」
  • 道教書符方法淺析:分四季、別陰陽,入筆須準,神號籤押!
    書,是畫符的總稱,同時在具體的符法中,又是指實際將符書於某處。這種形式,後文還要討論。虛書,指對著空間,及水、火等書符,或對著人、物書符但不直接寫於其上。虛書,結果並無符文留下。虛書可以是筆,但多數情況下,用指(多掐劍訣)、劍、令牌等。以指,常見的有咒法水,對水盂邊畫符字邊念咒。以劍,稱為卓劍書符。卓劍即劍指虛空。在指揮神將,安鎮壇場等過程中都常使用。
  • 道教符咒中的「敕令」和「急急如律令」是指什麼意思?很少人知道
    有「敕令」字樣的令牌「敕令」常出現在經文、符咒,令牌和法師內秘中,結合法師的行儀之功,以天尊之神力招神遣將,祛壓邪祟,可謂「神威赫赫」的特定之詞。不過,世人不可隨便稱念這一詞,以免冒犯仙真之過。「急急如律令」是指什麼意思?
  • 道教咒語中的神靈形象及其文學意義
    如祈禱祭祀時,咒語為讚頌神靈及祈告如願之詞;呼風祈雨時,咒語為請神遣將、召雷運化之文;驅邪治病時,咒語為太上顯靈,病邪俱消之事;內修外煉時,咒語為安神定氣、合丹飛升之訣。總之,無論是道士的日常生活與修煉,還是施行道法,都離不開咒語的作用。關於道教咒語的文學研究,前人多關注其中具有詩歌特徵的部分內容,如詹石窗《道教文學史》中有「魏晉南北朝道教咒語詩」一節,主要研究了《道藏》中的咒語詩。
  • 常用的法器有哪些?法器有什麼作用
    道教法器,上可召神遣將,下可驅邪除魔,故品種繁多。道教法師重視法器,能自鑄自作,並勤加護持。陶弘景撰古今刀劍錄,多以法術觀念著錄;司馬承禎撰景震劍序,含象鑑序等,強調其神異性;而龍虎山天師更以符劍為傳教之物,傳承道法。至今民間的道教齋醮,多仍舊慣,諸般法器依舊具有除厄斬邪之用。
  • 道教中的「五德星君」指的是哪五位尊神?分別掌管人間的什麼禍福
    (《道法會元》卷一一○;《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日者,太陽之精。常以四孟丁巳日,遊於大澤中,衣黃赤衣,乘驄馬,獨行,歌唱自娛樂,馬上有文書囊,如識者以此日澤中訪之,道禮義書不死之術,行大郡好女之家,有遇者,必得仙術耳。太陽帝君,主照臨六合,舒和萬匯,如世人運炁逢遇,多有喜慶,宜弘善以迎之。
  • 揭密道教中神秘驅邪解厄的法術「步鬥,雷法和抉乩」
    就唐宋道書所載的常見綱法有:三步九跡法、三五步綱法、太一綱法、正一綱法、二十八跡禹步法,三元將軍步綱法、出神飛空罡、天圓地方罡、陰鬥陽鬥法、三臺綱法、集神罡、七星罡、咒水罡、遣水罡、敕病人罡、收巫罡、收癲人罡、動雷治病罡、咒棗禁毒罡、八卦罡、九州罡、三十六步罡。以上所述各種鬥法禹步,主要的功能一是用於內煉修身,一是用於通神攝鬼。尤其是在運雷役神、舉行道場之際,都必須踏罡步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