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書符方法淺析:分四季、別陰陽,入筆須準,神號籤押!

2021-01-08 道教文摘

本文摘自嗣漢天師府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

符法中書符是基礎。書而後備,備而後用,常理如此。書符有許多講究,這裡且分幾層意思敘述。

一、書符的材料

書符的材料,與一般書畫作品的材料相近,籠統地說,它可以用一切材料,書於一切對象上,但實際書符用的材料畢竟有限。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書符工具:

筆最常用,另亦有用手、劍、令牌等(後幾種用於虛書,不是實寫);墨汁及調成的硃砂。

▌書符對象:

可畫於一切對象,包括虛空、水、火;紙、帛、石壁、木簡、鐵札及其他實物;各類法器。虛空、火,書而無跡。紙帛為最常用的書寫對象。石壁、木簡、鐵札等上書符可以長久保留,有時尚加以鐫刻,可以反覆使用。石壁書符,大多為厭鎮之用,木簡,投龍簡時,以符字書簡文;鐵札,某些祈雨召龍之術中或用之。依照符法理論,符要在寓炁,所以能保留其符以寓其炁,則泥丸莎草樹皮木葉無一不可。

《漢天師世家》載:「十九代天師諱修字德真,性淳樸,躬耕於野,以疾告者,篆木葉治之即愈。」篆木葉,即在木葉上畫符。所以書寫的實際對象遠過於上述諸種,但上述諸種較為經常。法器上畫符,為道門常例,常見的有令牌、幡、劍、杖、印、鍾、法尺等等。可以說,沒有一樣法器是不與符沾邊的。這裡不妨舉一幅「上清天蓮伏魔大法」中的元帥帝鍾符,以為例子。這鐘,是現今道士仍在使用的。

道士作法,很重要的要結法壇,壇上例要樹幡,而幡用的是布或其他織品,那是完完全全的凡間之物,要讓它們具備靈性,少不了畫上符。因為符的作用,凡間之物便成了超凡之物。

▲▲▲元帥帝鐘上的符圖▲▲▲

二、書符的基本方法

我們常見的書符,是以墨筆書於紙上。其實,書符的方式多種多樣大較說來有書、虛書和目運三種方式。

書,是畫符的總稱,同時在具體的符法中,又是指實際將符書於某處。這種形式,後文還要討論。

虛書,指對著空間,及水、火等書符,或對著人、物書符但不直接寫於其上。虛書,結果並無符文留下。虛書可以是筆,但多數情況下,用指(多掐劍訣)、劍、令牌等。以指,常見的有咒法水,對水盂邊畫符字邊念咒。以劍,稱為卓劍書符。卓劍即劍指虛空。在指揮神將,安鎮壇場等過程中都常使用。以令牌書符,常在遣將捉伐等法事中使用。

目運,亦稱目書,即以眼光閃動注於空中依符形流動書繪。各派皆用此法,但雷法中理論較為周詳。為什麼可以眼書目運呢?明趙宜真有一個解釋:

夫人之神乘炁出入,故晝出於首,夜棲於腹,而機在目。目之所至,神氣所存。故動心注目即為出神,息心內視即為遠[運]神。至妙之理,非窮神知化之士,其孰能與於此哉。

正由於此,在法事中,常見法師在壇上手舉令牌指向虛空頭腦晃動,實際上,正目運書符。在這一過程中,其要在於法師要對所書的符形先行瞭然於心,同時也要將內炁的運行與目光的閃爍相一致。前者在於存想,後者在於炁法。在虛書中,也還得念相關的咒語。所以在具體畫符之中,前面談到的各項要素是綜合成一的。

三、書符的過程

書符除了依符形起筆落筆點畫無誤,同時又是綜合地發揮平時的宗教修為,臨場運用運氣、存想以及咒、訣(有時還有踏罡步鬥)的過程。這裡且引《先天一炁火雷張使者祈禱大法》中畫張使者符的過程,以資分析。據其書雲:

先須設案,焚香,點檢紙筆俱順;卻凝神靜定端坐。密運精炁神會聚於一,取筆於手(祈雨則用覆手取筆,祈晴則用仰手取筆),密誦心咒。凝定良久,消息一到作意下筆,一點於紙,乃使者先天之炁已成,奮身丁立,乘怒意一筆掃成。

意與筆俱轉,炁與筆俱運,並無間斷,恍惚之間,心與神會,將逐令行。倘能明此火雷變化之妙,而知元始祖之初,悟陰陽動靜之機,曉休用倒置之理,符、顯、訣、炁號、竅,洞然無疑矣。

本將符體初無正形,務要筆力,形勢,精神會,意炁相隨,一筆而成。書畢即遣發而去,不可久滯。

其具體的畫法,先畫散形,再成聚形,就散形言,共二十五筆,每筆皆有相應咒語,及用筆的講究。

第一筆靜定作意一點,即自覺氣機已到,先於紙上加一點作為張使者先天氣的象徵。第二筆書的怪字為使者名號,音珏。畫時頗賴存想「如祈雨作符時,須存以現作天池,磨墨之際,天翻地覆,上下徒暗,足踏鬥柄,如是則用筆一掃成為妙。」同樣下筆祈雨,祈晴用意不同,區別在於存想,祈雨存想一天黑布滿,祈晴則存想一團真火炎上。

用筆起落出入亦有講究。畫入諸號後,仍要塗去,塗時須分用作途,祈晴向上出筆,祈雨向下出筆,殺伐向艮(鬼路)出筆,讓使者捧章奏則向巽(人門)出筆。另外尚須分四季,別陰陽。在他符中別陰陽或稱分別水火。種種講究最後形成一幅聚形,此符同一使者因用途不同,符形便有差異。

這裡的書符法,沒有載明掐訣和用咒。實際書符皆有咒,以《上清天蓬伏魔大法·書符法式》為例:

師先誦《淨三業咒》,默奏祖師畢,烈火豐香,叩齒七通,存北鬥從洞房出覆身,正指軍從肺自鼻出,黑帝將軍從腎自耳出,黃帝將軍從自頂門出,列於左右。,五獸如之。次存五方五帝將軍各如方色,青帝將軍從肝中自左出,赤帝將軍從心自口出,白帝將左右神兵萬萬。法籙靈官將吏自毛竅出,森衛四傍。

次誦《天蓬》,至「萬鬼自潰急急如律令」,彈訣。訖,右手執丕左手紫微印對心,存身為元帥。研墨左四十九轉,念《天蓬咒》,右轉十二時辰,二十八宿、十二月將、七星名取炁吹硯中。

叩齒為集神,存想的內容,外取北鬥罡炁,內喚炁化神將,口念《天蓬咒》,左手紫微印,即結手印,天蓬為北極紫微大帝屬下,故以此印召之。然後接念《敕硯咒》、《敕墨咒》(若用硃砂咒不同)、《敕筆咒》,然後:

凡朱墨筆取天罡吹筆中,呵筆,卓三下,念玉皇號,便下筆書符。作怒色,要自如風雲之行急疾為妙也。存心腎二炁入筆硯朱墨之中,念敕筆硯等咒。如不暇逐一咒,只念《天蓬咒》三遍,或五、或七,如意施為。次左手掐大煞文,右手執筆,取罡氣吹,便以筆卓三下,咒曰:「叩天關,擊地戶,鬼腦裂」。次念「合明天帝日」,然後書符。

書符的講究,入筆須準,書小符儘量一筆勾成,大符在書散形時,應對聚形瞭然於胸。最後多須入神號籤押。此神號,往往師授徒,載在書上但以O號代之,故外人難識。又符書完後,正一派常加蓋天師印(陽平治都功印),以為定式。

相關焦點

  • 陰陽五行的基礎常識
    (鹹入腎)2.炎上(火)作苦。(苦入心)3.曲直(木)作酸。(酸入肝)4.從革(金)作辛。(辛入肺)5.稼穡(土)作甘。早在三千年前,我國的天文學家已經測定了太歲(木星)的運行,和每年冬至、夏至的確定時間,從而分出四季和紀時的天幹地支。每年農曆十一月的冬至節(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太陽開始北移,日漸長,夜漸短,稱為一陽生。每年農曆六月的夏至節(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太陽開始南移,日漸短,夜漸長,稱為一陰生。
  • 走近道教:符籙的含義類型及功用,說說道教的符籙與雲篆天書
    有用於救災止害者:或將符籙投河堤潰決處以止水患,或書符召將以解除旱災等。至於道士作齋醮法事,更離不開符籙,或書符於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將請神,令其殺鬼;或用符關照冥府,鍊度亡魂。整個壇場內外,張貼、懸掛各式符籙。符籙術導源於巫覡。《後漢書》載:麴聖卿「善為丹書符。」《後漢書·方術傳》記費長房向賣藥翁壺公學道,壺公「為作一符,……遂能醫療眾病。」
  • 天心符法之首,驅邪治病 | 道教三光符的畫法
    三光符書畫方法 一 壹 首先靜心定思,存神聚氣,想像法壇威嚴,滿天遍地燃起雷霆大火,燒遍自己的全身;接著「變神」——想像自己變成了天師,頭上頂著朱雀,足下踏著八卦靈龜,左邊有青龍,右邊有白虎,左右貼身還有捧著法印、令旗的青衣童子,前面有按劍持戟的直符神吏,
  • 道教神仙:天師鍾馗是如何成為「萬應之神」的?
    道教是一個典型的多神信仰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既有像太上老君、玉皇大帝那樣的先天尊神,也有八仙、媽祖等後天得道的仙真。他被奉為賜福鎮宅聖君,具有驅邪除祟的神職,同時還是道教唯一的「萬應之神」,既是門神又是冥神,要福得福,要財得財,老百姓有求必應。根據《唐逸史》及《歷代神仙通鑑》等典籍的記載,鍾馗是唐朝初年終南山人士,他的長相較為奇特,生得豹頭環眼,鐵面虯鬢。正所謂人不可貌相,雖然鍾馗相貌奇醜但是卻才華出眾,且為人剛正不阿。
  • 道教:太陽星君、太陰星君,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
    01開篇序司馬遷說過:「天有日月,地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有列宿,地有州域。」古人對經天的日月不能說不重視,但不知為什麼,日神、月神在民俗中的地位卻與他們在民生中的地位很不相稱。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道教:太陽星君、太陰星君,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
  • 道教仙與神的區別
    道教仙人與神的區別。仙者是古代中國神話中稱有特殊能力、可以長生不死的人。神話序位中凌駕於神靈之上的存在,稱修為境界超脫凡塵。仙,道教仙人,是修行超脫,肉身成仙。在道教,仙分五類,天神地人鬼。比如最次的為鬼仙。陰中超脫,神象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雖不輪迴,又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於投胎就舍而已。
  • 道教符咒-道符溯源
    陽嘉二年解除瓶上解除文提及「封以黃神越章之印」,便是符印合用的先例。同時,黃神越章之印也被道教所繼承。在巫符中,有尾鬼合書之例,而且二字皆缺筆。尾鬼合書的方式亦見於道符,《太上洞玄靈寶素靈真符》正有一符中有尾鬼合書,且同樣皆缺一筆。此二字缺筆,在漢隸中固然不乏其例,但在後世文字中則不通行,南北朝之後的道符中尾字或缺筆,或不缺筆,但鬼字少一撇則成為通例。
  • 道教至高尊神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八十一章明道德,百千萬億鎮玄都
    號上清玄都玉京七寶紫微宮。神寶君者。則洞神之尊神。神寶丈人則神寶君之祖炁也。丈人是冥寂玄通元無上清虛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萬炁。後至赤明元年。化生神寶君。經二劫至上皇元年。出書時號三皇洞神太清太極宮。此三號雖年殊號異。本同一也。分為玄元始三炁而治。三寶皆三炁之尊神。號生三炁。三號合生九炁。九炁出乎太空之先。隱乎空洞之中。
  • 補財庫到底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全網第一通透的解答
    補財庫到底是道教的還是佛教的呢?我不做過多評論,只說一些事實,歡迎探討交流。1、全套的補財庫法事包括還受生債、避禍門、開財門、補財庫等法事,而受生債人人皆有,不管你信奉的是哪個宗教,都無法改變你身背陰債的事實。2、關於受生債的定義——《靈寶天尊說祿庫受生經》載:人生在世,命屬天曹,身系地府,每個人在臨投胎的時候都曾在地府所屬的冥司借貸祿庫受生錢財,這些錢財用來幹嘛呢?
  • 道教法器之乾坤圈|道德經|道教|陰陽
    一、取象於圖書文字: 道教重「玄」,崇「玄」。《道德經》云:「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認為「道」杳冥幽遠,不可妄予推測,故而強以形容為「玄」。後世稱我道為「玄門」、「玄教」者,蓋源於此。漢許慎《說文解字》解「玄」曰:「玄,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為玄,象幽而入覆也。」
  • 沒有師承的普通人畫道教靈符有沒有效果
    有傳承的受法者大多數回答就是一定要師承,一道靈符需要先祭煉法器,敕水咒、敕硯咒、敕筆咒等等,整套祭祀禮儀畫符程序下來就夠學了,更別說書符秘訣手印口訣等等更非一日之功。 沒有師傅傳承的試驗過一些符感覺靈驗後,也有回答說是不需要師承的。
  • 道教受陰陽五行說影響,崇尚色彩的傾向鮮明,著重於三色
    道教受陰陽五行說影響,崇尚色彩的傾向鮮明,著重於三色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道教色彩的基本特點的。道教是中國的傳統宗教,自東漢照帝漢安元年(公元142年)產生起,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
  • 道教:儀象的寄託語——驅邪祈福
    另一種法式是以手指之勞宮穴為中宮,八卦分納於掌上八個方位。這樣,手上的每一個部位都有相應的代碼意義。在古人的心目中,八卦往往代表了整個宇宙,具有無限的包容性,因之便產生了豐富的符號語言效應。這樣,隨著手印的變換,道教也就通過某種手勢符號語言與外界(神界、鬼界)獲得了溝通,借得了支配外界的無上靈力。所謂「禹步」,是道教召役神靈的一種方法。
  • 你見過道教的符咒嗎?知道這幾千年的秘術是怎麼來的嗎?別小看它
    符可以治病,具體方法是讓人先用水泡事先寫好的符,之後連水帶符一起飲下。漸漸地,道教後輩們便開始將制符作為道教的主要法術。作為道士與神靈溝通的媒介,符是靈界的公文和法規,蘊含著極大的玄機。一般來說,一道符的開筆必須要起好,起筆如點睛,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應該根據這道符的功用,要找到合適的神靈,並且在符身上明確,而且,這個神必須是這個這個領域內的大頭,這樣符的功效才顯著。
  • 道教:神系——天神
    《史記·天官書》稱:北鬥七星,分陰陽,建四時(春、夏、秋、冬),均五行(金、木、水、火、土),移節度(二十四節氣),定諸紀(年、月、日、星辰、歷數)。納人道教系統後,北鬥眾星的種種特性都被附在了鬥姆身上:北鬥能分陰陽,喻意生化,故鬥姆為「眾星之母」;陰陽再變而三,三生萬物,故鬥姆「三目」;北鬥能夠建序四時,故鬥姆「四首」;四之再變而八,演為八卦,故鬥姆「八臂」;北鬥能定紀年,故鬥姆與六十甲子本命星君關係至密;「鬥」之一字從十從二,合十二數,鬥姆九子和三臺星君(三臺星為北鬥華蓋星,盛為三級,以覆鬥魁)合為十二,為北鬥組星,故鬥姆與十二星君屬於近親。
  • 師傅傳下來的五雷鎮宅符,拿去學習,方法步驟都給你了
    三、敕紙咒語:「北帝敕吾紙,書符打邪鬼,敢有不服者,押赴都城急急如律令」。四、敕筆咒語:「居收五雷神將,電灼光華納,一則保身命,再則縛鬼伏邪,一切死活天道我長生,急急如律令。」五、然後握筆在手,做好畫符準備,密咒:「天園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筆,萬鬼伏藏,急急如律令」,接著叩齒三通,合淨水一口,向東噴之,聚精凝神,一筆畫下,邊畫符,邊念咒:「赫郝陰陽,日出東方,敕收此符,掃盡不祥,口吐三昧之水,眼放如日這光,捉怪使天蓬力士,破病用鎮煞金剛,降伏妖怪,化為吉祥,急急如律令敕」,也有念:「郝郝陰陽,日出東方,吾今書符,普掃不祥,口吐三昧真火,服一字光明,捉怪使天蓬力士
  • 九字真言,道教護身闢邪秘術!(內含詳細手印)
    「臨兵鬥者,皆數組前行」口訣源自道教經典《抱樸子》。道家九字真言出自我國東晉時期葛洪所著的《抱樸子內篇登涉》,原文書中是這樣敘述的:「入名山,以甲子開除日,以五色繒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數組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闢。要道不煩,此之謂也。」葛洪是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自號抱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