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嗣漢天師府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
符法中書符是基礎。書而後備,備而後用,常理如此。書符有許多講究,這裡且分幾層意思敘述。
一、書符的材料
書符的材料,與一般書畫作品的材料相近,籠統地說,它可以用一切材料,書於一切對象上,但實際書符用的材料畢竟有限。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書符工具:
筆最常用,另亦有用手、劍、令牌等(後幾種用於虛書,不是實寫);墨汁及調成的硃砂。
▌書符對象:
可畫於一切對象,包括虛空、水、火;紙、帛、石壁、木簡、鐵札及其他實物;各類法器。虛空、火,書而無跡。紙帛為最常用的書寫對象。石壁、木簡、鐵札等上書符可以長久保留,有時尚加以鐫刻,可以反覆使用。石壁書符,大多為厭鎮之用,木簡,投龍簡時,以符字書簡文;鐵札,某些祈雨召龍之術中或用之。依照符法理論,符要在寓炁,所以能保留其符以寓其炁,則泥丸莎草樹皮木葉無一不可。
《漢天師世家》載:「十九代天師諱修字德真,性淳樸,躬耕於野,以疾告者,篆木葉治之即愈。」篆木葉,即在木葉上畫符。所以書寫的實際對象遠過於上述諸種,但上述諸種較為經常。法器上畫符,為道門常例,常見的有令牌、幡、劍、杖、印、鍾、法尺等等。可以說,沒有一樣法器是不與符沾邊的。這裡不妨舉一幅「上清天蓮伏魔大法」中的元帥帝鍾符,以為例子。這鐘,是現今道士仍在使用的。
道士作法,很重要的要結法壇,壇上例要樹幡,而幡用的是布或其他織品,那是完完全全的凡間之物,要讓它們具備靈性,少不了畫上符。因為符的作用,凡間之物便成了超凡之物。
二、書符的基本方法
我們常見的書符,是以墨筆書於紙上。其實,書符的方式多種多樣大較說來有書、虛書和目運三種方式。
書,是畫符的總稱,同時在具體的符法中,又是指實際將符書於某處。這種形式,後文還要討論。
虛書,指對著空間,及水、火等書符,或對著人、物書符但不直接寫於其上。虛書,結果並無符文留下。虛書可以是筆,但多數情況下,用指(多掐劍訣)、劍、令牌等。以指,常見的有咒法水,對水盂邊畫符字邊念咒。以劍,稱為卓劍書符。卓劍即劍指虛空。在指揮神將,安鎮壇場等過程中都常使用。以令牌書符,常在遣將捉伐等法事中使用。
目運,亦稱目書,即以眼光閃動注於空中依符形流動書繪。各派皆用此法,但雷法中理論較為周詳。為什麼可以眼書目運呢?明趙宜真有一個解釋:
夫人之神乘炁出入,故晝出於首,夜棲於腹,而機在目。目之所至,神氣所存。故動心注目即為出神,息心內視即為遠[運]神。至妙之理,非窮神知化之士,其孰能與於此哉。
正由於此,在法事中,常見法師在壇上手舉令牌指向虛空頭腦晃動,實際上,正目運書符。在這一過程中,其要在於法師要對所書的符形先行瞭然於心,同時也要將內炁的運行與目光的閃爍相一致。前者在於存想,後者在於炁法。在虛書中,也還得念相關的咒語。所以在具體畫符之中,前面談到的各項要素是綜合成一的。
三、書符的過程
書符除了依符形起筆落筆點畫無誤,同時又是綜合地發揮平時的宗教修為,臨場運用運氣、存想以及咒、訣(有時還有踏罡步鬥)的過程。這裡且引《先天一炁火雷張使者祈禱大法》中畫張使者符的過程,以資分析。據其書雲:
先須設案,焚香,點檢紙筆俱順;卻凝神靜定端坐。密運精炁神會聚於一,取筆於手(祈雨則用覆手取筆,祈晴則用仰手取筆),密誦心咒。凝定良久,消息一到作意下筆,一點於紙,乃使者先天之炁已成,奮身丁立,乘怒意一筆掃成。
意與筆俱轉,炁與筆俱運,並無間斷,恍惚之間,心與神會,將逐令行。倘能明此火雷變化之妙,而知元始祖之初,悟陰陽動靜之機,曉休用倒置之理,符、顯、訣、炁號、竅,洞然無疑矣。
本將符體初無正形,務要筆力,形勢,精神會,意炁相隨,一筆而成。書畢即遣發而去,不可久滯。
其具體的畫法,先畫散形,再成聚形,就散形言,共二十五筆,每筆皆有相應咒語,及用筆的講究。
第一筆靜定作意一點,即自覺氣機已到,先於紙上加一點作為張使者先天氣的象徵。第二筆書的怪字為使者名號,音珏。畫時頗賴存想「如祈雨作符時,須存以現作天池,磨墨之際,天翻地覆,上下徒暗,足踏鬥柄,如是則用筆一掃成為妙。」同樣下筆祈雨,祈晴用意不同,區別在於存想,祈雨存想一天黑布滿,祈晴則存想一團真火炎上。
用筆起落出入亦有講究。畫入諸號後,仍要塗去,塗時須分用作途,祈晴向上出筆,祈雨向下出筆,殺伐向艮(鬼路)出筆,讓使者捧章奏則向巽(人門)出筆。另外尚須分四季,別陰陽。在他符中別陰陽或稱分別水火。種種講究最後形成一幅聚形,此符同一使者因用途不同,符形便有差異。
這裡的書符法,沒有載明掐訣和用咒。實際書符皆有咒,以《上清天蓬伏魔大法·書符法式》為例:
師先誦《淨三業咒》,默奏祖師畢,烈火豐香,叩齒七通,存北鬥從洞房出覆身,正指軍從肺自鼻出,黑帝將軍從腎自耳出,黃帝將軍從自頂門出,列於左右。,五獸如之。次存五方五帝將軍各如方色,青帝將軍從肝中自左出,赤帝將軍從心自口出,白帝將左右神兵萬萬。法籙靈官將吏自毛竅出,森衛四傍。
次誦《天蓬》,至「萬鬼自潰急急如律令」,彈訣。訖,右手執丕左手紫微印對心,存身為元帥。研墨左四十九轉,念《天蓬咒》,右轉十二時辰,二十八宿、十二月將、七星名取炁吹硯中。
叩齒為集神,存想的內容,外取北鬥罡炁,內喚炁化神將,口念《天蓬咒》,左手紫微印,即結手印,天蓬為北極紫微大帝屬下,故以此印召之。然後接念《敕硯咒》、《敕墨咒》(若用硃砂咒不同)、《敕筆咒》,然後:
凡朱墨筆取天罡吹筆中,呵筆,卓三下,念玉皇號,便下筆書符。作怒色,要自如風雲之行急疾為妙也。存心腎二炁入筆硯朱墨之中,念敕筆硯等咒。如不暇逐一咒,只念《天蓬咒》三遍,或五、或七,如意施為。次左手掐大煞文,右手執筆,取罡氣吹,便以筆卓三下,咒曰:「叩天關,擊地戶,鬼腦裂」。次念「合明天帝日」,然後書符。
書符的講究,入筆須準,書小符儘量一筆勾成,大符在書散形時,應對聚形瞭然於胸。最後多須入神號籤押。此神號,往往師授徒,載在書上但以O號代之,故外人難識。又符書完後,正一派常加蓋天師印(陽平治都功印),以為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