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受陰陽五行說影響,崇尚色彩的傾向鮮明,著重於三色

2021-01-10 要去宇宙旅行呀

道教受陰陽五行說影響,崇尚色彩的傾向鮮明,著重於三色

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道教色彩的基本特點的。道教是中國的傳統宗教,自東漢照帝漢安元年(公元142年)產生起,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全國現有道教官觀1500餘座,共有乾道、坤道26000餘人,民間至令仍有難以計數的信奉者。

道教深受陰陽五行說影響,所崇尚色彩的傾向非常鮮明,即著重於紫色、黑色和黃色,尤其是紫色和黑色。道教崇尚紫色,認為紫為天空之色,具有神聖的意義。傳說天帝居於天上的紫微官,故以天帝為父的人間帝王和天帝為信仰的道教都以紫為瑞。道教信奉的「三清」之首,號「玉清紫虛高上元皇太上大道君」;四位天帝中,有「中天素微北極大帝";還有「玉清紫道虛皇上君」、「南極上靈紫虛元君」等。

道教仙人穿紫衣。道經稱神仙所居處為常官、紫臺、常房紫清,仙女稱為「紫妃」。所奉最尊的神仙為紫皇,神女為紫姑。《太平御覽》卷六五九引《秘要經》:「太清九宮,皆有僚屬,其最高者稱太皇、紫皇、玉皇。」紫姑是傳說中的廁神,卻主管蠶桑之業,故又稱蠶神。道教信徒稱仙書為紫書,紫書常含道教的真訣。人們故以紫書泛指道教著作。相傳,道教崇奉的青帝要君,就是獲取紫書後才成仙的。道教認為,無論誰想修煉成仙,必須接受紫書真訣,這是人仙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

古代皇帝稱天子,受道教影響,也喜用紫。其所居官殿多稱紫官、紫庭、紫臺、紫闕、紫極、紫宸殿、紫禁城等。道教尚紫,有一關於其創始人老子的神奇的傳說。說是函谷關令尹喜見有禁氣從東面來,知將有聖人過關,果然老子騎青牛前來。尹喜便請他寫下了《道德經》。後人因以「紫氣東來」表示祥瑞。

杜甫在《秋興》中詠道:「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各地多有道教宮觀和民間建築在其大門上橫書「紫氣東來」。表示祥瑞和對美好的希冀。南方一些地區,民間造屋上梁時,往往在梁木正中貼張紅紙,紙上寫著「紫微高照」四個大字。有的還在兩邊正柱上貼上對聯:「上梁正逢黃道日,立柱恰遇紫微星。」

道教也尚黑,在道家哲學中,黑色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概念,有深遠、包藏極多、看不透、神秘無限之意,道家和道教都尚黑,老子認為道是以黑色為象徵色的,於是黑色在《道德經》中有了崇高的地位,顯赫的陰陽太極圖以黑白對照而橫貫古今,且不時展示在道士的服飾上。

後世道家也以黑色為常服色。道家、道教被稱為「玄學」、「玄教」,即「黑學」、「黑教」。道學視黑色為「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是一切妙門的總門,並追溯至原始生殖崇拜上,把黑色的母性生殖器稱為「玄牝之門",謂之「天地的根」。學者認為,選擇黑色作為一種精神體現,主要的是對於人的心理,黑色能產生深層影響,生出神秘、 靜寂的感受。作為無彩色,黑色的無光對人的視覺有種消退之感,這種感覺恰恰也暗合了道家清靜無為的避世遠塵、淡泊無為的思想。

道教還尚黃。相傳黃帝常著黃衣,漢代道教崇尚黃帝與老子,冠帽服履皆用黃色,以後相沿成習。另說漢末道教傳說「黃衣當王」。《禮記·郊特性》:「黃衣黃冠而祭。」《月令》:「天子居大廟大室,衣黃衣,服黃玉。」據北周《二教論·服法非老篇》和《集古今佛道論衡》卷一載,北魏時,嵩山道士寇之謙用黃巾。《舊唐書·李淳風傳》:「(淳風)父播,隋高唐尉,以秩卑不得志,棄官而為道士,頗有學問,自號黃冠子」。後人因之稱道士為「黃冠子」。唐球《題青城範賢觀》詩:「為尋真訣問黃冠";韓愈《華山女》詩:「黃衣道士亦講說,座下寥落如明星。」宋《宜和遺事》記徽宗夢遊神霄宮,說:「神霄宮殿五雲間,羽服黃冠綴曉班。」均真實地反映了這一規習。黃冠在古代指箬帽之類,蜡祭時戴之,也指道上所戴用金屬或木類製成的束髮之冠。因為戴黃冠,著黃衣,黃冠、黃衣成為了道土的別稱。道救規定,道土在受戒以前,所穿大褂和得羅均應為黃色,不得用藍。

道教也喜絳。道觀的門闋多漆為絳色,稱「絳闋」。蘇東坡《水龍吟》中有「古來雲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處」之句。道教認為,天上的宮門也是絳闕,傅玄《雲中白子高行》說「遂造天門將上謁,闔闢,見紫微絳闕,紫宮崔嵬。」道教掛的旗幟也多絳色。好的,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感謝大家的閱讀與關注,歡迎大家訂閱我們,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好玩有趣的資訊。

相關焦點

  • 色彩的陰陽五行
    色彩對人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在風水學中色彩被簡單的分為陰陽兩大類,以及以五行為依據的五大色系。首先是分清房子的陰陽,環境屬陰要用陽性的顏色,環境屬陽要用陰性的顏色。其次分清方位,根據八卦的不同方位來搭配不同的色彩,原則上色彩的五行不能破壞卦位的五行。我們平常所看到的顏色實際上是一種電磁波,叫做光波。波長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色彩感覺。
  • 陰陽五行的基礎常識
    ,陰陽之說,始自周易而皆大行於春秋戰國的陰陽家;茲先述五行:尚書洪範篇內說:「武王克商後,往見商朝賢臣箕子,箕子向他貢獻出九條治國的方略,其中第一條就稱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 給2020年鼠年出生的女孩子起一個色彩鮮明有氣質的名字吧!
    如何給女孩子一個色彩鮮明有氣質的好名如何給鼠年女孩起名字?使用凸顯女孩子性格特點的字進行取名家長們不妨在其中適當的加入凸顯孩子性格、特點的字,使得名字看上去更為特色鮮明,更符合寶寶的自身氣質。可以採用色彩的字詞起名色彩是美化自然的神筆,也是通向美名的一座橋梁,用色彩編織名字,能使名字絢麗多彩,閃耀出無盡的光輝。此外,色彩具有某種象徵意義,可使名字的內涵更加豐富。
  • 小周天的陰陽五行道教神仙及對應星辰
    以前講過大周天內陰陽五行中的神仙有玉皇大帝,鬥姆元君,西王母,東王公,五方五老等。今天為各位緣主介紹下地球小周天的陰陽五行道教神位:1.太陽帝君,亦稱「太陽星君」,全稱「日宮太丹炎光鬱明太陽帝君」,上管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天曹,注祿壽之司,常以三元萬靈天官皆詣日宮檢校世人罪福之目,進呈上帝詣之陽宮生籍,對應太陽。
  • 道教佔卜,用陰陽五行之氣進行佔斷!
    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璀璨多彩,四域生輝。在這海洋般輝煌燦爛的文化寶藏中心,綻放著一朵奇葩,散發著奇光異彩,它就是佔卜文化,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文化像它這麼古老,這麼影響深遠。之所以以道教佔卜文化為題,是為了區別於其餘諸教派系的佔卜,道教佔卜以下簡稱為道佔。一、道佔的歷史淵源道佔來源於上古方術,方術在上古時代就已經出現了。
  • 諸子百家之「陰陽家」,「陰陽學說」的科學之路
    張豈之主編的《中國思想史》中既有:「戰國時出現了一個學派,將陰陽術數思想加以發展,企圖構造世界圖式,以說明世界的整體聯繫,這個學派就是陰陽家,又叫五行家,或陰陽五行家。"《漢書●藝文志》將術數分為六類,分別為天文、歷譜、五行、筮龜、雜佔、形法。
  • 陰陽家的陰陽五行思想,對於兵家有什麼影響?
    陰陽觀念最初是從觀測自然現象的變化所得。《詩●大雅●公劉》說:「相其陰陽,觀其流泉。」《易●繫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詩經》所謂「陰陽」是具象的,指山的背向;《周易》所謂「陰陽」是抽象的,指事物的兩大對立面。《周易》就是根據陰陽兩爻的排列組合形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卦每爻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含義。
  • 傳統文化中的色彩運用
    傳統色彩文化來源於先人們對我國五行哲學思想的不斷總結與發展。從五行說中發展而來的五色體系中蘊含了豐富的象徵意義和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具有很強的民族特點。在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哲學思想之一就是五行說。所謂五行就是將宇宙萬物歸納為五種元素即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元素為支配宇宙的自然力。五行學說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被人們不斷的擴展和完善,不久,從五行的五種元素中,便衍生出了五種色彩,這便是青、赤、黃、白、黑。春秋時期,五行與五色學說又有了新的發展。將五色與方位結合在一起,稱為「五色觀」。在《周禮?東官畫繢》中有:「畫繢之事,雜五色。
  • 五行能量,色彩開運(概論)
    箕子說治國實際上有九種方法,叫「洪範九疇」。洪就是大,範就是規範、規則,所以叫「洪範九疇」,是九種大的方略,大的規則,其中第一種就叫五行。即水、火、木、金、土。第一位是水,第二位是火,第三位是木,第四位是金,第五位是土,這是五行在古典文獻當中最早的順序記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 五行起源,陰陽五行到底是什麼
    陰陽五行理論起源於天文和自然科學,對於宇宙和自然的觀察,我們的祖先並不是從人本位、甚至不是從地球本位出發,而是從宇宙的視角看待地球、看待人。遠在幾千年前中國古人就發現地球受太陽影響極大,晝夜明暗、冷暖四季都是太陽說了算。而且除了太陽,還發現了與地球最近的其它幾顆行星同樣對地球磁場影響很大,並分別以金木水火土命名。
  • 道教畫符為何常用硃砂?
    在道教信仰文化中,符篆尤為神秘,也是很多影視文學作品中常常出現的道教元素之一。實則,在道教信仰中,符篆是傳達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鎮魔,治病除災,通常表現為符號、圖形,一般書寫於黃紙、帛上。
  • 陰陽五行與相面術
    相面術在我國由來已久,本屬於陰陽五行學說的範疇。 中國的相面術並不神秘,是基於陰陽五行學說的原理而形成的獨特理論。根據陰陽互根的原理,欲識其內,先觀其外。一個人的內涵、本質性的東西,一定會從他的相貌、舉止言行表現出來。甚至人的一生,也可以看出大概。諸葛亮才高八鬥,學富五車,精通陰陽,善於相術。
  • 顏色對人命的影響 色彩可以改變命運
    風水命理學中認為五行顏色對人的大腦、行為方式的確起著影響,從而通過五行顏色搭配出來的色彩,確實可以改變人生命運。 世界萬物都在五行中,因此每一種顏色都對應著五行。風水命理把紅、粉紅、橙色等色彩歸類於五行火;黑、深藍、灰色等偏暗色彩歸類於五行水;綠、青色、淺綠等色彩歸類於五行木;黃色、咖啡色、土色等偏黃色澤歸類於五行土;白色、米黃、乳白色澤等歸類於五行金。
  • 圓桌|中國傳統色彩學術年會:東方色彩中的視野與觀點
    《中國色彩的配置》彭德(西安美術學院教授):中國古代用色分陰陽、時令和方位。色彩配置首重陰陽關係,誰陰誰陽,要看具體的語言環境和特定的文化背景。其次是「雜五色」,雜是指兩種以上不同色彩的並置。還要講究「色彩相次」,也就是色彩排列。
  • 陰陽五行說與科學及真理之關係
    在這個語境下討論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學說,就有了全新的視角。     現存哲學意義上的陰陽五行說是在《管子》中第一次出現的。嚴格地說,這個學術應該稱為「佔星學—陰陽五行說」。因為,陰陽離不開日月(《管子》有「日掌陽,月掌陰」之說),五行離不開五星。它們之間水乳交融,不可分離。
  • 陰陽五行說與中國古代天命觀的演變
    陰陽五行說與中國古代天命觀的演變 ——兼論陰陽五行說對易學發展的影響 2016年09月13日 16:35 來源:《周易研究》 作者:金晟煥(韓)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 中醫陰陽五行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它對中國古代科學理論、哲學思想、文化藝術都產生了方方面面的影響。在最低谷的時候,它被社會貼上封建迷信的標籤,乃至在中醫界,大家都避而不談,陰陽五行學說密切相關,備受質疑。陰陽五行學說究竟是迷信還是科學,學術界爭論不休。
  • 圓桌| 中國傳統色彩學術年會:東方傳統色彩背後的故事
    研討會現場陰陽五行觀念及思想與傳統色彩的關係仍是「探源」的重點從提交的會議論文可見,陰陽五行觀念及思想與傳統色彩的關係仍是傳統色彩研究領域的重點《「雜五色」考》一文中指出《周禮·考工記》的「雜五色」包括了色彩屬性、色彩關係及配色理想等內容;戰國至秦漢時期,色彩之間相互獨立,體現為色彩與色彩相互並置而非相互混合的設色方式,色彩關係體現著陰陽五行關係,色彩搭配的理想狀態是趨吉避兇。
  • 圓桌|中國傳統色彩學術年會:東方傳統色彩背後的故事
    ,陰陽五行觀念及思想與傳統色彩的關係仍是傳統色彩研究領域的重點。《「雜五色」考》一文中指出《周禮·考工記》的「雜五色」包括了色彩屬性、色彩關係及配色理想等內容;戰國至秦漢時期,色彩之間相互獨立,體現為色彩與色彩相互並置而非相互混合的設色方式,色彩關係體現著陰陽五行關係,色彩搭配的理想狀態是趨吉避兇。
  • 不可不知:《周易》與陰陽五行、天地人三才、龍、玄黃之間的關係
    準確理解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和 坤卦「用六:利永貞」的本義和內涵,我們需了解以下幾項基本事實:一、 陰陽五行 與《周易》:早期的中華哲學文化,有陰陽學說,並沒有五行學說,更沒有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陰陽觀念、陰陽學說早在夏朝之前就已形成,《易經》八卦中陰爻和陽爻最早出現在夏朝的《連山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