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起源,陰陽五行到底是什麼

2021-01-09 和修3

中華文化之所以博大璀璨而令異邦羨慕,是因為我們的祖先是人類開悟最早的一個族群。現在很多人之所以感受不到這種內在的榮光,原因在於特定歷史階段形成了傳統文化的斷層,不學就不懂,不懂又怎知其妙。

陰陽五行理論起源於天文和自然科學,對於宇宙和自然的觀察,我們的祖先並不是從人本位、甚至不是從地球本位出發,而是從宇宙的視角看待地球、看待人。遠在幾千年前中國古人就發現地球受太陽影響極大,晝夜明暗、冷暖四季都是太陽說了算。而且除了太陽,還發現了與地球最近的其它幾顆行星同樣對地球磁場影響很大,並分別以金木水火土命名。在沒有先進的觀測手段和技術情況下,僅憑肉眼和不斷總結就發現了這種天體規律,是何等的了不起。

地球上的物種繁多,我們的祖先通過認真觀察總結,雖然物種千萬,但從物質屬性的角度歸類無外乎金木水火土五種。另外還發現世間萬事萬物都有相對的特性,雄雌、明暗、冷暖、左右、黑白等等,這種正負的特性先賢把它定義為陰陽。這些規律直到現在看來都是科學的,陰陽五行理論包羅萬象,只不過在後期應用上中醫和易學直接拿來就用,而其它學科都是變相在用。舉個簡單的例子,煉鋼是不是科學?怎麼煉?用火,這就是五行的火克金,溫度達到後鐵塊是不是變成了鐵水並同時產生水蒸氣?這就是五行的金生水。朋友們可自行觀察你所用所見的一切,認真思考就會發現世間萬事萬物均在陰陽五行之中,概莫能外。

所以簡單的說,五行在空間上是一種磁場,在自然中是一種材料屬性,陰陽五行規律無時無刻不在主宰和左右我們的日常生活。

相關焦點

  • 陰陽五行與迷信
    關於陰陽五行起源已在上篇中簡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回看。五行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材料屬性,對於身邊的金木水火土我們都是能看得見摸得著,所以很好理解。而能量有些往往是看不見的,就像我們隨時都在呼吸的氧氣,看不見但缺幾十秒鐘就會受不了。五行的能量是天體運行變化的結果,看不見摸不到,把這種能量應用到預測,給人的感覺就顯得神秘。
  • 不得不了解的陰陽五行理論
    與陰陽學說一樣,五行學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擁有重要地位,是系統邏輯的重要基礎,值得我們了解!一、五行起源關於五行學說的起源,一直有很多觀點。最流 行的觀點出自《尚書》,其中認為人們將 自然界中具有類似屬性的事物抽象概括,歸入 五行,再用五行解釋事物的變化,最終發展為—種學說即五行學說。  第二種關於五行學說的起源認為五行與《易經》的陰陽學說有關。也有觀點認為五行源自河圖,河圖中共有55個黑白點組成白點都是單數為陽,相合天氣,天氣清為陽;黑點雙數為陰,相和地氣,地氣濁為陰。天地陰陽二氣交感,五行生。
  • 什麼是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和八卦之間關係
    什麼是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和八卦之間關係文/賀萬罡陰陽五行和八卦體系構築的中國許多文化的基礎,他在中國的很多文化體系中流傳甚廣,直到今天,依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中醫就是構築在這兩大體系下的一個碩果
  • 淺談早期五行起源
    他們首先認識太極(真一)和陰陽(兩儀),經過漫長的生活實踐,又認識了四象(太陽、太陰、少陽、少陰)。上古原民自開智以來,一直在頭腦中存在五行(即:五氣)和三才(天地人)的意識。我們只能認為這種三才、五行意識是與生俱來的。古人說:「五行是造化的根源」。世間萬物都是由五行構成的統一體。萬物內部構造單元依然是五行。
  • 陰陽五行的原理和應用
    陰陽交錯,一共會有五種組合狀態:陰陽交錯,一共會有五種組合狀態:1、太陽極限狀態:火2、太陰極限狀態:水3、陰消陽長狀態:木4、陽消陰長狀態:金5、陰陽平衡狀態:土這就是五行,五行不是五種物質,而是能量和信息相互感應變化出的五種狀態。
  • 論五行生成秘密,用極限思維追尋《易經》起源
    五行生成模擬圖帶著這些問題,用極限思維追尋《易經》起源的秘密。古時候把混沌一片,乾坤未分、陰陽未定的狀態叫做胚暉。哪個時候宇宙中什麼都沒有,只是一片昏昧。最開始還沒有產生氣時叫太易,是時一氣聚於盤中,於是有太易生水;太易生水後有氣但是還沒有形體叫太初,太初時生火;太初生火後有形還沒有實質叫「太始」,「太始」時生木;「太始」生木後有實質沒形體叫太素,太素時生金;太素生金後形體具備叫太極,太極生土。註:對陰陽、五行生成過程可參看《莊子.天地》、《列子》。
  • 詳解五行的起源與特性,亢乘和反侮又是什麼意思?
    一、五行學說的起源五行學說的產生,在學術界中仍然是一個尚未搞清楚的問題,有三種對立極為明顯的說法,易學界認為五行學說的產生,很可能與陰陽學說同步,但是史學界認為五行學說的創始人是孟子。如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講「孟子是五行學說的創始人,孟子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由文武至孔子五百有餘歲……等近乎五行推動的說法。
  • 陰陽與五行的運行規律
    從此以後就有了天和地,白天和黑夜,陰陽,有了東南西北中,就有了五行陰陽五行,可分為「陰陽」與「五行」,然而兩者互為輔成,五行必合陰陽,陰陽說必兼五行。陰陽五行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核心,為古代樸素的唯物哲學。
  • 國學基礎知識——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傳統哲學思想的結晶,它不但沒有隨歲月的流逝和科學的突飛猛進淡出人們的視線,相反它不曾被人們完全理解的深奧哲理,隨著認識的升華越來越彰顯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意識到,它是現代思維哲學的大成。
  • 陰陽五行,五行的類型.
    陰陽五行,來自於道法自然的歸納推演,通過仰觀天文之浩瀚,俯察地理之繁盛,近悟諸身之微妙,遠看眾物之異同,逐步形成了風水五行的學說。
  • 「陰陽五行」與自然科學的關係
    「陰陽五行」與自然科學的關係古嶽丘壑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陰陽五行不是科學,甚至有人說陰陽根本就不存在。尤其在攻擊中醫的時候。他們只承認現代醫學才是科學。但現代醫學給人看病的時候,也會說某某人呈陰性或陽性啊。說明現代醫學也是承認有陰陽存在的。
  • 陰陽五行方位是什麼
    二、陰陽五行論   1、陰陽五行為我國五術的基本理論,而十幹支為此陰陽五行的代表  符號,如甲為陽木、乙陰木、丙陽火、丁陰火、戊陽土、己陰土、庚陽  金、辛陰金、壬陽水、癸陰水。陰陽五行所代表的四季和方位  玄學離不開五行,也是風水命理預測最關鍵的核心基礎,它在使用時並不是孤立的,要與自然環境,即四季春夏秋冬和方位東西南北中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全盤考慮,才能判斷風水與命理的好壞。  其中的原因,五行在每個季節和方位都有它們所旺衰的季節與方向。
  • 你懂得陰陽五行學說的本質嗎?
    一提到陰陽五行學說,很多人首先就想到封建迷信,認為是無稽之談;另外一些人認為陰陽五行學說是樸素的唯物辯證法,這都是對陰陽五行學說的誤解。陰陽五行學說的本質是非常完善的描述動態平衡系統運行規律的理論。中醫學正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指導下形成了完善的以動態平衡為核心的理論體系。無論中國的先人曾有過多少醫學實踐,在沒有和陰陽五行學說結合以前,就沒有形成真正的中醫理論。無論那些排斥陰陽五行學說的人怎樣的把中醫理論向現代解剖學靠攏,都擺脫不了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以五臟為中心就是五行學說和生命體相結合的產物;中醫理論中無處不體現著陰陽學說的精神。
  • 桂海傑講易經:五行的起源和五行的思維
    作者:中國白雲書院——桂海傑講易經今天和大家來聊一聊關於《易經》智慧當中的五行思維。這個五行從哪來的,五行對於我們的類人究竟有什麼作用,尤其是五行的相生相剋,它對於我們人類的作用究竟有多大。現在我們的社會上對五行的運用特別流行,有人會把五行運用到我們的算命算卦當中,有人會把五行運用到我們的穿衣著裝當中,還有人會把五行運用到家庭裝修,建築的營造當中。既然大家那麼喜歡運用《易經》當中的五行思維,那說明這種五行對我們是有作用的。那這個五行的出現,五行的應用,它的理論依據在哪裡,所以這一章我會大家一起來聊聊關於五行思維的起源和作用。
  • 五行與陰陽的關係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它不僅僅代表五種具體的物質,主要是代表五種基本的屬性。金代表清正、肅殺,木代表生發條達,水代表寒冷潤下,火代表炎熱向上,土代表長養化育。古代的先哲們根據五行的基本屬性,把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進行分類,與五行建立對應關係,並納入五行的系統之中。
  • 陰陽五行說與中國古代天命觀的演變
    :   一、戰國中葉陰陽五行說的新發展  陰陽五行說的起源,至今學術界尚未有定論。對「陰陽」和「五行」概念的產生時期及內涵,曾有眾多說法,各有所當,尚無定論。陰陽說和五行說,它們從遠古各自獨立發展,原來並不屬於一個理論系統,這也是大家所公知的。在這個意義上,傳統說的「陰陽五行說」不是把「陰陽」和「五行」概念簡單地結合的結果,而是一個與已往的陰陽說及五行說不同的、新的理論模式。
  • 淺說陰陽五行的形成
    陰陽與五行、八卦各有自己的思想源頭,本屬不同的思想系統,已為學術界所公認。龐樸曾提出並論證過一種假設:陰陽、五行、八卦分別起源於不同的佔卜方法,即枚佔、鑽龜和陳卦。另外,《易傳》把六爻結構看做具有普遍意義的結構模式,將萬事萬物所含的陰陽矛盾都納入六爻結構之中,並提出了少陰、老陰、少陽、老陽等陰陽量度的區分。陰陽與五行的結合發端於春秋時期,完成於戰國時期的《管子》、鄒衍、《呂氏春秋》,至漢代已發展成一個幾乎包容一切的宇宙圖式。陰陽與五行的結合以氣理論為基礎,宇宙的本質是氣,陰陽二氣交互作用,才形成了萬物及其五行結構。
  • 陰陽與五行的關係解析
    講到陰陽,一般就會自然而然提到五行。陰陽屬於道的層面,五行是物質層面。陰陽屬於精神層面,五行屬於物質層面。最能代表陰陽五行的可能就是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中國古人認為構成世界的最基本的因素為「木火土金水」,印度人認為「地水火風」,希臘人認為是「火氣水土」,中國人除了認識到構成最基本的因素之外,還多了一個陰陽,說明中國人比西方人更善於歸納和思考。由於「木火土金水」只能是物質,所以一些動作比方跑和跳等等這些行為都無法用五行來表達,這個時候可能還需要靠陰陽概念才能夠將這個世界上萬事萬物才能夠串起來。
  • 陰陽五行八卦之陰陽
    並不好奇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到底孕育了什麼。現在,我長大了,變得懂事了,知道抱大腿了,我的祖國和傳承下來的文化就是我最好的靠山。當然,並沒有說國外的東西都要嗤之以鼻,這個世界的東西沒有好與壞,只是看你需要什麼。現在我還是覺得教父是最偉大的電影,披頭四是全世界最好的樂隊。
  • 五行到底是什麼?
    五行學說被廣泛用於中醫、命理預測以及日常生活中,一般人也都知道五行代表的物質為金木水火土,還有人更熟練掌握了其中的生克關係,比如水生木,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等等。那麼,五行就是五種物質嗎?有人說,這樣理解就狹隘了,其實,五行的實質為「五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