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下期城村的來歷

2021-01-13 關注博愛

正如我們每個人的名字背後都有家人賦予的深刻內涵一樣,博愛一些村莊的名字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和寓意呢?這些村名的來歷裡面,既有生動有趣的神話故事,也有歷史名人的傳說!茶餘飯後,我們可以把這些故事講給身邊的人聽,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家鄉,對家鄉這片土地增添更多的熱愛和關注。

期城位於博愛縣城北3.5公裡處,上期城位於博愛縣城北5公裡處。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柏山山洪不斷,在山口南邊衝積成一片沙灘,在沙灘的邊沿處有人定居成村,村名便叫沙灘沿,是上期城的前身。下期城在春秋戰國時期有蘇姓人家定居,村名叫蘇家屯。

楚漢戰爭時,漢高祖劉邦率兵打仗,曾在此處安營紮寨,休整部隊。作為部隊的臨時根據地,在沙灘沿修了一座小城,在蘇家屯修建了一座大城,並在兩城之間修了兩個校場,稱為上校場,下校場。

漢武帝聽說安昌縣有個叫劉自然的大師善導引之術,便要來學習導引術以求長生不老。他下令讓地方官在一個月之內要修好行宮。這可難壞了地方官。一月之內造兩座城池,談何容易!後來有人提議,將漢高祖所修的大小兩座城池加以修整刷新,以解燃眉之急。地方官採納了這個建議,組織人力物力,很快將城池修好,報與漢武帝。漢武帝聽了很高興說:期月成城,此官員是幹員!官員得到皇帝的褒獎很高興,便將所修兩座城池命名為期城。修在沙灘沿的城池在北,北為上,稱為上期城,修在蘇家屯的大城池在南,南為下,稱為下期城。

下期城一度更名為磚頭村。1946年10月16日,下期城村區農會委員、共產黨員蘇磚頭等人因民兵隊長叛變而犧牲。縣委決定將下期城更名為磚頭村,以紀念先烈。1954年,恢復下期城村名。


相關焦點

  • 博愛漢高城村的來歷
    漢高祖高城紮寨漢高城等村名的來歷項羽攻人鹹陽後,並沒有謀取帝業。
  • 博愛歷史--村名的由來
    一位七十多歲的老漢將我帶到原博愛沁河段的門口,指著一株不大的楊樹說:「那棵小樹靠北一點,原是一座破廟。當年司馬卬的母親討飯到這裡,在破廟的舞樓下生了他。生他的時候是冬天,好心人在破廟門前放了半包(袋)面,才沒把他母子二人餓死。靠討飯,他的母親把他拉扯大,後來參加了趙國的軍隊。楚漢戰爭時,被項羽封為殷王。」《項羽本紀》載:「趙將司馬卬定河內數有功,故立卬為殷王,王河內」。
  • 博愛孝敬村名的由來
    孝敬村位於博愛縣城南15公裡的沁河北岸,有村民3000多人。
  • 治水治汙、整治市場、升級道路……大學城四條保留村將大變樣!
    大洋網訊 位於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區域的廣州大學城現有10所重點高等院校,是一流人才聚集高地,同時也有南亭村、北亭村、穗石村、貝崗村4個保留村並存,長時間的城中村改造、維持現狀、嚴格控違、等待依賴造成了4個保留村整體面貌和發展與廣東改革開放前沿經濟帶、與廣州大學城文化帶創新帶不相符,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的要求不相符
  • 生在博愛,可知博愛的由來?
    民國16年(1927年)馮玉祥主豫時,根據吉鴻昌將軍的呈請,從沁陽縣析出一部分,並取孫中山先生倡導的「自由、民主、平等、博愛」之意,設置博愛縣至今。博愛縣位於太行山南麓,焦作市西北部,北與晉城市澤州縣毗鄰。東與焦作市區、武陟縣、修武縣接壤,西隔丹河與沁陽市相連,南與溫縣隔沁河相望。
  • 「80後」軟體工程師考證出90成都地名來歷
    帖子中90個成都的橋、寺廟、街道等名字的來歷和解釋,足足90個,他好像知道的太多了……有人猜測發帖人肯定是一位成都老教授;也有人猜發帖人是成都的歷史學家。他,到底是何方神聖? 地名來歷榜引來網友熱捧有人私信他請吃飯昨日下午,記者來到王新路的實驗室,這位軟體工程師正在完成他的實驗項目。
  • 北京地鐵古城站耳熟能詳,但其實這裡曾是座村……
    我在東廟街居住時,古城村已經沒有廟了。但過去有,而且有八座,簡直是一個寺廟群落。前街東口有一座三義廟,俗稱東廟,那是古城村最大的寺廟,我所居住的東廟街便因此而得名。村裡的老人們說,三義廟內有山門、火神殿、三官殿、南禪堂、回香亭等殿堂,供奉劉備、關羽、張飛以及碧霞元君、火神等塑像。
  • 南京三個「牛郎村」村名都傳錯 情侶園有「鵲橋」
    南京三個「牛郎村」村名都傳錯 情侶園有「鵲橋」 2014-07-31 10:39:18記者從南京市地名委員會了解到,南京的三個牛郎村分別在浦口和江寧,都是清朝至民國時期的古老村落,不過雖然名為牛郎,但實際上村名的來歷和牛郎本人沒什麼關係,多為別的字音傳來傳去傳成了牛郎。其中,第一個牛郎村,位於浦口區丁山林場,民國初年就沿用「牛郎村」這個名,因為當地有一個水塘名為「牛塘」,村因此得名,後來因為當地方言「塘」「郎」不分,「牛塘」因此訛傳為「牛郎」。
  • 「皇城根」下的70年變遷:從城中村到「聚寶盆」
    中新網杭州5月24日電 題:「皇城根」下的70年變遷:從城中村到「聚寶盆」  作者 王逸飛 張煜歡  「你看,現在小橋流水,房子也漂亮,像江南園林一樣。以前這裡城中村,到處是羊腸小道,家家戶戶住草屋、點油燈。」望著眼前的玉皇山南基金小鎮,72歲的杭州人湯阿鳳的腦海裡,泛起的儘是幾十年前的回憶。
  • 全國多地提倡「就地過年」,今年春節還會封村、封路、封城嗎?
    面對如此寒冷的天氣,面對疫情的複雜情況,今年的春節還會封村、封路、封城嗎?你會選擇「就地過年」還是「返鄉過年」呢?今天我去了深圳的火車站,一路上很多年輕人提著大包小箱,提前返鄉了,面對複雜的疫情防控,90後年輕人的想法:提前回家,避免春運高峰期,錯峰返鄉。
  • [彩民村]幸運寶典大樂透056期推薦:金膽34
    上期開獎號碼:13,14,17,27,32+2,10開獎號碼分析:龍頭:13; 鳳尾:32; 奇偶:3:2; 質合:2:3下期前區定位走勢:一位土碼斜連重點關注,主防14的重複號和04的小數回補,水碼三角布局要關注07、17的回補;
  • 仙俠劇中來歷最大的八大魔頭,羅喉計都上榜,重樓第五,魔帝第一
    在仙俠劇中有諸多強大的魔頭,這些魔頭有很多來歷十分強大可怕,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仙俠劇中來頭最大的八大魔頭,有補充的歡迎指正。7 陰蝕王出自:歡天喜地七仙女陰蝕王的來歷十分大,他是和王母娘娘以及玉帝同一個時代的存在,修為時間極為漫長,玉帝和王母都需要聯手才能將他勉強封印。雖然他其貌不揚,但單打獨鬥王母不是他對手,漫天神仙都沒有一個能夠和他單打獨鬥的。後來還是靠著七仙女體內玉帝留下的七股力量,這才將他擊敗。
  • 潘韓村的來歷及姓氏
    三聯公路穿村而過,浙東運河貫通南北。水陸交通便利,村中河道縱橫,自然環境宜人,是古今人文薈翠之地。潘家始於南宋,在慶元二年(1196),偽學禁起,為避不測,錢塘令潘升孫攜父友端、叔父友恭,舉家從五夫避居西鄉趙村。因潮患,旋遷嵩城之南,村名「石鼓」。後繁衍生息,分化為西樓下、石駁磡。韓家始於元初,韓怌推辭元朝招聘,從紹興渡江而來,隱居黃家堰。
  • 平原有個張達子廟村,村名來歷竟跟和尚有關!
    其中有姓張的三兄弟也隨遷移大軍來到現在山東省平原地界,其中兩位分別在張世行村和茅草孫村繁衍後代,另一位落戶在張達子廟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靜生活。說起張達子廟村,有一個故事。那一年,閏八月,張氏後人為紀念祖先,族長召集村民商討修建張氏祠堂。這是一件好事,大家都很擁護。家家戶戶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房子在建造過程中,一天從房上掉下一塊土坯,所幸沒傷著人。
  • 探尋:傳統在葬禮上哭喪棒的來歷
    在做哭喪棒前,喪家的親屬要去村周圍的柳樹上砍下比較大的柳枝,柳枝砍完還要給樹的主人10塊錢(70-80年代快把錢即可),表示喪家用錢買的。柳枝砍回來後,要截成20釐米左右的長段,上面裹一層白紙穗,也有用黃燒紙穗的。孝子守靈或跪棚時,要彎著腰用手執棒於地,以表示喪親之痛難以自支。據說哭喪棒還可以做護靈的武器。那麼傳統葬禮上,孝子們為什麼要用哭喪棒呢?
  • 農村俗語:「十羊九不全」的說法是什麼來歷,是真的嗎?
    屬羊大家都知道咱們的屬相是根據我們出生的年份來定的,這12年一個輪迴,自然就會有人屬羊,也會有人屬別的屬相。十二生肖當我們農村很多老一輩的媒人,一說媒就喜歡問這年輕男女的屬相,很多時候這家庭裡面人家還就不願意找這屬羊的,你要問起這媒人是為啥,媒人總會搖搖頭說,十羊九不全不能找,可是這條咱們農村俗語背後究竟是什麼來歷,為啥會這樣說呢
  • 「十三五」華僑城集團交出高質量精準扶貧答卷
    「景帶村」則是華僑城將「旅遊發展」與「扶貧帶動」有機結合的另一創新實踐。「景帶村」這一脫貧致富的創新模式正在多地被複製推廣。在華僑城雲南世博集團旗下的昆明轎子山、楚雄祿豐世界恐龍谷旅遊區、麗江老君山、宜良九鄉旅遊區等景區覆蓋的9個縣100多個自然村,依託「景帶村」模式,直接帶動當地7000多人就業,催生500多家旅遊經營戶,旅遊扶貧導入遊客量超1000萬人次。
  • 春暉博愛江西困境兒童評估工作圓滿完成
    48 來源: 環球網資訊 舉報   來源:中國山東網  12月25日,春暉博愛評估團隊在贛州市兒童福利院就中央財政支持社會項目進行總結匯報
  • 國內十大「鬼」村,第一個無人敢去,其他都是旅遊好去處
    圖為河南西部的陝縣廟上村,村民們居住在地坑四合院裡,繁衍生息,享受著平靜的「地下生活」。3. 郭亮村 1972年為讓鄉親們能走下山,13位村民在無電力、無機械的狀況下全憑手力,歷時五年,硬是在絕壁中一錘一錘鑿出全長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
  • 東坡故裡寨子城
    這周首先給大家隆重介紹的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寨子城」寨子城,寨子城位於東坡區秦家鎮宋坪村三組。這裡距市區約28公裡,與成都市蒲江縣交界。清鹹豐年間建寨,現為四川省省級森林公園,目前,整個森林公園有森林面積3萬畝以上,有水庫10多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