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怒的金佛》:詭詐奸貪狠無人不壞,人性現形記有欲則惡

2021-01-08 醉臥浮生

一絲冰涼悄然滑過心間,不由得渾身一個冷激靈。《狂怒的金佛》看罷,無由感慨小成本影片原來也可以有種有趣更有料,黑色幽默博人一笑背後,實則暗藏無盡懸疑荒誕,已然將初夏的一絲燥熱給驅走殆盡,也佩服如此電影的用誠用心。

在電影市場信奉大投資大明星為主導趨勢情況下,小成本影片始終處於夾縫求生的困境,如何突圍而出抓人眼球?媚俗低俗往往成為不少小成本影片的手段,但楊龍導演帶來的《狂怒的金佛》偏偏劍走偏鋒,拒絕以俗套方式去取悅觀眾,反而是以令人意想不到的「剝洋蔥」方式,講述一個曲折離奇的荒誕故事,更無形之中激活觀眾的好奇心,自然也就潤物細無聲抓住觀眾眼球。

不得不感嘆,導演楊龍還是相當有一套,知道他是因為《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與《假如沒有遇見你》,兩部廣受好評的青春愛情劇。只是今次《狂怒的金佛》來襲,楊龍竟然在風格上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打造了一部看似粗糲實則精細,看似簡單實則複雜,看似外放實則內斂,看似幽默實則反省,令人回味良多的黑色幽默懸疑片。

故事實則並不複雜,將時空容納於一個邊陲小城,重要人物也只有5位,卻藉助一尊金佛,不期然間串聯起兩樁命案,以及通過劇情遞進的不斷反轉,讓人的眼睛與思維根本目不暇接,情不自禁就跟著影片脈絡此起彼伏,被牢牢拽進如此「一尊金佛引發的血案」當中。

在如此遊走於法律灰色地帶,置身於邊陲偏遠小城,籠罩於懸疑驚悚不斷,卻也可能存在於現實世界的荒誕故事中。金佛作為一個標誌性物件,表面上是佛家祥瑞象徵,卻又在片中被賦予特殊意味,尤其是見證形形色色人等各懷鬼胎,均在各自的經營算計下,或主動或被動產生交集,展現出屬於他們人性深處的原罪。

男主角萬一平怯弱下隱藏對現實的怨恨,他渴望將金佛據為己有鹹魚翻身;小城地頭蛇龍大貴飛揚跋扈一肚子壞水,他踐踏旁人尊嚴肆無忌憚為富不仁;二賴子李大嘴奸懶饞滑,他貌似有點憨厚下壞心眼一堆;倒賣人物販子陸哥陰陽怪氣佯裝臺商,他居心不良殺人掠貨江湖狠毒;四眼蟲中間人律師陰謀暗藏,他兩面三刀意欲漁翁得利。

如此5個主要人物的命運在短時間內糾纏起來,而導演用高明的敘事技巧與細膩的細節把控,將他們的詭詐奸貪狠無人不壞淋漓盡致展現出來。作為觀眾反而享受著俯察一切的上帝視角,卻並不能輕易一窺全貌,概因被不斷剝洋蔥式的碎片敘事來回穿插,用如此技巧把故事的懸疑性進一步提升,無疑也是給小成本懸疑片樹立一個絕佳榜樣。

當然,影片無處不在的黑色幽默體現,也更加讓如此怪誕故事略顯一絲悽涼,尤其最後萬一平沉冤得雪走出公安局,他無意發現一整箱小佛像靜靜躺著,值老鼻子錢了?或許僅僅只是普通鍍金小佛像,根本不值幾個錢,卻引發一出眾生癲狂的悲喜劇,兩條人命搭進去,更讓人性陰暗面的醜陋在土地上成為行屍走肉,自然是令人不由得有些不寒而慄。

(文/醉臥浮生)

相關焦點

  • 詭詐虛偽不亞於曹操,《三國演義》如何將劉備塑造成一個完人?
    通常覺得, 劉備是一個正人君子, 重義尚賢, 恤民疾苦, 為民所愛 ;一個心存漢室、 不惜身家性命 , 為挽漢室於即倒的大忠臣;一個力挽狂瀾、 歷經磨難的真命天子;一個同奸邪勢力冰炭不容、 戰鬥終生的典範 ;一個中國歷史帝王傳承中的正統皇帝 。
  • 懷疑別人的善,是人性的惡,只能自食惡果
    心存美好,則無可惱之事;心存善良,則無可恨之人。用自己陽光,去溫暖別人,將收穫更多溫暖。一個人對別人的態度,首先反映出的就是自己的內心,而你付出什麼樣的因,也必將得到什麼樣的果。懷疑別人的善,是人性的惡,只能自食惡果。
  •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人性中的善與惡)
    古往今來,人性的善與惡一直是哲學史上爭論不休的命題《三字經》開篇就是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而儒家的荀子堅決否定這種說法,他認為:人性本惡科學發展到今天,人們已經知道,人性本無善惡,善惡都是後天形成的。愛爾維修有一個著名的命題:人,是環境的產物人一出生時,猶如一張白紙,在成長的過程才區分出我們在白紙上畫出的是《蒙娜麗莎》還是《最後的晚餐》在《聖經.舊約》中有這樣一段故事: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最初居住在上帝的伊甸園中,本不明善惡,只因受到蛇的引誘偷吃了園中善惡樹上的果子才使眼睛明亮,生出了羞恥之心,也辯明了善惡,美醜人類與生俱來的欲望一吃,穿,住,愛。
  • 人性本無分屬,空有本無分別!終於知道如何向六祖學習修行了
    一、佛家如何評論人性?人性本是無屬性的,非善非惡,就看你種的什麼種子。如果阿賴耶識輸進去的是善種子多,那就是善的;如果輸入的惡習多,那就是惡的。所以,要薰染善習而種善種子,努力把人性導向善的方向。人性本是清淨、平等、無分別,人性本不分善惡、沒有屬性,能向善亦能向惡。八識心田裡積累了善惡,釋放出來就是善善惡惡。所以導向很重要,明師也很重要!個人的看法:人性本身無善惡,它的決定者是心,這個心是來自於六根對六塵的反應,也可以認為是執著。執著於善,則人性顯露的就是善;執著於惡,則顯露的就是惡。二、什麼是空?什麼是有?怎樣對待空和有?
  • 「好」與「壞」,「善」與「惡」,僅一念之間
    天和地是沒有思維的,自然也沒有人的感情,它不會因為誰行了善就褒獎誰,也不會因為誰做了惡就懲罰誰,聖人如是!萬事萬物都有其自行演化的規律,其規律又符合自然之法則,天地就任其自生自滅,此所謂天道。在天道看來,人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正如「道」的兩面「有」和「無」,好中有壞,惡中有善,這才是對立統一可稱為完整的人。
  • 讀《荀子》悟人性|人性咋就那麼惡?
    他的很多名言流傳至今,潤澤華夏大地,對今天的我們仍有很大的啟發和激勵意義。他的人性「性本惡」之論,在今天的社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與體悟。如果早學一點荀子的東西,可能對我們有更多的啟發與警醒,就會對今天的社會提前有很多的思想準備。以至於就不會走過那麼多的彎路,吃過那麼多的虧後,才能感到人性的黑暗。
  • 奸門看相
    奸門豐闊無瑕 享受恩愛好的夫妻宮相理標準,必須「奸門」部位豐實、平闊、不尖凸、凹陷、無疤痕,及無亂紋惡痣來衝,表示已婚夫妻生活恩愛,相處和睦,閏房生活也適當融洽,單身者則容易和自身頻率相同之異性來電。反之,奸門部位骨露、過窄、深陷或有雜紋、惡痣、傷疤,及魚尾紋往下、過多、過長者,均透露著其人個性偏執急躁,性慾不是太過就是太弱,婚後雙方經常爭吵不休,亦無閏房之樂可言,嚴重者還可能會出現生離死別,單身者則亦招惹與自己志趣不合的異性,殘陽通常都建議這樣的朋友宜晚婚。不過,女性的奸門不宜過寬,如果超過本身三根手指合併的寬度,表示其人個性男性化,夫緣屢變,婚姻無法幸福圓滿。
  • 西方神父可以結婚,追求人性,為何中國和尚要禁女色,無欲無求?
    尤其對於女性而言,她們被宗教禁慾牢牢地釘在了十字架上,不能有絲毫對人性和情慾的需求。  文藝復興運動對宗教禁欲主義進行了無情的批判,他們開始將「人性」本身看做一種美的東西,提倡正確地面對生命,追求生命的歡樂,否定禁慾苦行看似高潔的精神追求。人文主義者認為人性是上帝賦予我們的東西,既然追求快樂和幸福是合乎人性的,那麼也就是無罪的。
  • 人性有善惡,一個人惡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群人惡
    人性有善惡,一個人惡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群人惡。還是先講故事:《靈魂擺渡》裡有一個故事,叫《織女的詛咒》。田家村裡的人世世代代相信織女的傳說,他們從村裡子選出一個女孩,讓她替村民們祈禱豐收,每每都是夢想成真的。但是有一年大旱,無論織女多少次祈福,天就是不下雨。
  • 人性?是「惡」還是「善」
    眾所周知,我們是人,有情感,情感裡頭包含了情緒、人性兩個方面,但我們終究是動物,內心的深處有一股蠢蠢而動的獸性,但是一般來說,它都不會展現出來,因為我們的處於一個文明世界,受到了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的約束,不僅如此,我們所學的東西也不允許它跑出來。但如果處於一個窘迫的環境,那麼所學的東西都會丟棄,內心那不文明的獸性爆發出來,譬如有一句話不就叫做,饑寒起盜心嗎?
  • 人性的惡,你永遠都想不到
    作者:醉紅塵「人性的惡,你永遠都想不到」,這句話聽來就讓人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但是,事實卻是如此,就像那句話所說:萬丈深海終有底,三寸人心不可量。當然,社會的主流一直是好的,但是卻有一些黑心之人,把傳統美德的清流給攪渾了,真是讓人痛心。
  • 俗話說:貪酒不顧人,貪色不顧身,貪財不顧親;話簡單卻說透人性
    可以說農村的這些俗語看似很簡單,但是蘊含的道理卻一點都不簡單。今天我們就要說這麼一則俗語,俗話說:「貪酒不顧人,貪色不顧身,貪財不顧親」,這句話看似非常簡單,但是如說透了人性。首先我們就來說說這第一句,這裡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說一個人要是喝酒過於貪杯,就會很難顧及他人。這個對於喝酒的人應該是深有體會的,在酒桌上要是喝多了,往往就可能會亂說話,導致得罪他人。
  • 人的本性究竟是善還是惡
    苟不教,性乃遷......」這幾句話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就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本性善良的。儘管大家生下的時候性情是相近的,然而在後天的教育學習過程中好和壞就會越拉越遠。如果不從小好好教育,那麼善良的本性就會慢慢變壞。這種關於人性本善的觀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中儒家學派的孟子。孟子曾說過:「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 看透「人性之惡」:對付小人,忍讓是下策,聰明人用這3個狠招
    文/當年一木自古以來,一直有一句老話,「寧願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很多人不理解,憑什麼老欺負君子?君子就該吃虧嗎?小人那麼可恨,為什麼不去治一治?實話告訴你,大部分情況下,你根本就做不到,原因有二:第一:你無力逃離小人存在的場合,因為遍地都有小人,除非你隱居世外桃源,不跟人打交道,但這明顯不現實。試問,你捨得放棄你現在的工作、地位嗎?第二:一旦讓小人覺察出你在疏遠他,你就立馬成了小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得罪了小人,你就沒有安生日子!
  • 孟子講人性本善,荀子講人性本惡,兩人互相矛盾嗎?
    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我們來翻譯成現代文,孟子說:「其實就實情來說,人性是可以為善的,這就是我所說的人性本善。至於有的人行為不善,並不是因為人沒有善的能力或萌芽,也就是說這不是人本質的過錯。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恥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曲直之心,人人都有。
  • 操控人心的高手,習慣從人性陰暗面入手,從來不會讓你看穿
    都說看人看長處,而高手總是看陰暗面,只有看清一個人的陰暗面,也就能讀懂人性。什麼是人性?第一,狗不能餵太飽,人不能對他太好。現在蹬鼻子上臉的人太多了,職場上與誰都要保持一定距離,對誰都有益!第二,人沒錢不如鬼,湯沒鹽不如水。沒錢、沒本事、沒地位,就少給別人出主意,人微言輕,只會自取其辱。當你有想指導別人的想法時,最應該幹的是強大自己!
  • 人性惡的種子潛藏的有多深?
    文/幽蘭公主 謝絕公眾號轉載不是每一粒惡的種子都會結出惡果,但是在真善美的對面都有一個隱秘的角落。總有一些人,善於偽裝,在現實生活中善於將自己偽裝成謙謙君子,身邊親朋好友,街坊鄰居,單單從表面看,都看不出他做人的本質。
  • 不以詭詐對人-中新網
    不以詭詐對人   每當姐姐眼珠子轉來轉去時她花錢購物,準備了一桌子食材,最後半小時前,她姐姐一通電話,說臨時有事不來了!她只能望著滿桌食物,不知如何下咽及善後。  事後提起,姐姐不但絲毫無歉意,還說:「反正你家也要吃飯啊,是我吃虧耶,沒吃到火鍋!」。她和姐姐一塊去逛街購物時,姐姐出手闊綽,名牌衣物買起來,毫不眨眼心疼。
  • 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因此有句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都是古人所經歷過後所總結下來的話語,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所謂老大的「傻」包括著關心照顧弟弟妹妹的奉獻精神,最小的孩子沒有這個機會。所以,老大往往不大會說話、主動性不強、固執等等。正是這些特點給人以傻、忠厚和老實的印象。老二奸老二就沒有老大那麼「幸運」了,他很難成為家裡的中心了,小手、小腳也不再會引起父母額外的關注了,如果象老大一樣堅持自己的意見,父母往往是不會讓步的。
  • 善痣和惡痣:臉上的惡痣有哪些
    5、腰上有痣  腰上有痣長在左右腰眼處,這是一顆情孽痣,會招來很多人暗戀,但是大多數都是你不中意的,所以遇到死縫爛打的人就會比較苦惱,容易影響自己的感情生活,使自己情感生活不如意,所以還是去掉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