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基金又換董事長了!
1月4日,朱雀基金髮布公告稱,王歡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由史雅茹接任。
而這已經是朱雀基金成立兩年多時間內換上的第三任董事長。
當然,值得被關注的不僅是朱雀基金走馬燈似的換人,這家註冊於西安經開區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近些年在陝西本土資本市場上的表現,才是其受到本土資本圈關注的原因:
先是幫陝西煤業投資隆基股份,賺了個盆滿缽滿,此後舉牌鉑力特,更是成為科創板市場的大事件。
新董事長史雅茹本人也曾有供職於經開區的經歷,公告顯示,其曾就職於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安經開區建設公司)、西安經開區管委會等。
但擺在史雅茹面前的一個問題是,朱雀基金「私轉公」之後,管理資金規模還不足百億,如何邁過這個坎呢?
新董事長曾供職西安經開區
上一次朱雀基金董事長變更就發生在8個月前,2020年5月,當時王歡的職務由總經理變更為董事長,原董事長梁躍軍則任職總經理。
顯然,這樣的「對調」頗具戲劇性,董事長為何甘願「降職」?
當時朱雀基金對媒體表示,此次「調崗」是應對相關規定的要求,基金公司董事長不能擔任基金經理。梁躍軍將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以及加大投研力度建設。
果然,不久後朱雀基金公告,增聘梁躍軍為朱雀企業優勝的基金經理。
公開信息顯示,梁躍軍曾就職於招商銀行北京分行、西南證券、大通證券、西部證券、上海朱雀投資發展中心(有限合夥)、朱雀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王歡曾就職於陝西省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海南深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香港滔量國際財務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朱雀投資發展中心(有限合夥)。
兩人都是上海朱雀投資發展中心(有限合夥)的老人,同在2019年1月加入朱雀基金。
圖片來源〡攝圖網
有意思的是,這次高管變更,同樣提到了史雅茹,當時史雅茹的身份是朱雀基金副總經理,因「擬赴股東單位任職」將要離任,此後其任職於上海朱雀楓域投資有限公司。
想不到再次公示,史雅茹將接替王歡,出任朱雀基金董事長。
史雅茹曾就職於西安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局城肥處、西安經開區建設公司,西安經開區管委會等單位。2019年3月加入朱雀基金。
粉巷財經(ID:nbdfxcj)根據工商信息查找,西安經開區建設公司確實曾有一名股東叫「史雅茹」,其曾在西安經開區管委會旗下多家國企擔任法定代表人,這名「史雅茹」還有一個公開的身份是西安經開區管委會財政局局長,目前已離任。
兩者是同一人?
與陝煤合作重倉新能源新材料
雖然通訊地址在上海,但朱雀基金近些年的幾波操作,在其註冊地西安引來不少關注。
先是去年9月,鉑力特發布公告,公司接到朱雀基金管理的私募資產管理計劃及其一致行動人平安信託的通知,於2020年9月9日通過上交所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無限售流通股數量合計3.94萬股。
本次權益變動後,朱雀基金管理的私募資產管理計劃及其一致行動人平安信託持有公司無限售流通股4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
也因此,鉑力特成為全國首家被舉牌的科創板上市公司。
當時公告日鉑力特的收盤價為82.83元/股,今年1月6日,鉑力特收盤價已經高達148.41元/股,這期間漲幅近80%,朱雀基金的這次舉牌獲利頗豐。
再往前,去年5月,寶鈦股份披露非公開發行預案,擬以19.29元/股非公開發行1.19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23億元。
同時,公司引入朱雀基金、陝西金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5名戰略投資者,朱雀基金擬出資10億元認購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
圖片來源〡攝圖網
而早在本次發行前,朱雀基金旗下已有兩隻產品——「陝煤朱雀新材料產業資產管理計劃」和「陝煤-朱雀新材料產業投資單一資金信託」進入寶鈦股份前十大股東行列。
不過,目前這兩隻產品已不在寶鈦股份十大股東之列。
說到戰投寶鈦股份,其實背後還可以看到陝西煤業的影子。
早在2017年,朱雀基金創始團隊朱雀投資就以投資顧問的身份,與初涉股權投資的陝西煤業展開合作。
此後合作日漸深入,陝西煤業購買朱雀基金資管計劃,朱雀基金增持陝西煤業股票。
特別是從2017年開始,陝西煤業與一致行動人陝煤朱雀產業信託不斷增持隆基股份,陝西煤業由此賺得超百億浮盈。
朱雀基金因此收穫不少本土關注。
「私轉公」後資管規模不足百億
朱雀基金脫胎於朱雀投資,2007年成立,是業內知名的私募基金。實控人李華輪畢業於西北大學,曾就職於西部證券,出走後創辦朱雀投資。
2016年9月,朱雀投資遞交了設立公募基金的申請材料。2018年9月獲得公募牌照,2019年1月朱雀基金正式成立。
關於「私轉公」,王歡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解釋,轉型主要是基於兩方面的考慮:
一方面,資產管理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公募基金有著更高的合規和監管標準,如果通過審核,意味著公司在治理、運營、合規等各方面都達到更高的要求,更能贏得投資人的信任。
另一方面,做公募基金業務是一個大的趨勢。原來私募服務的客戶相對比較少,是高端客戶;公募則可以為更多散戶去服務,這和金融發展方向更契合。
2019年6月,朱雀基金成立了首隻公募產品——朱雀產業臻選,張延鵬擔任該產品首任基金經理。
隨後張延鵬離職,作為董事長的梁躍軍親自「下場」擔任基金經理,才有了與王歡的調崗,這也被當時部分媒體指出朱雀基金轉型後面臨著投研團隊壓力。
圖片來源〡Wind截圖
目前,朱雀基金有基金經理僅5人,而根據天天基金的數據,行業平均水平為15.65人。
轉型以來,朱雀基金先後發行了6隻產品,包含2隻股基、3隻混基和1隻債基。截至1月6日,兩隻成立時間超過一年的基金:朱雀產業臻選A/C和朱雀產業智選A/C,收益率分別達到了109.81%/107.90%和78.92%/77.36%。整體業績表現不俗。
寶鈦股份公告曾披露,朱雀基金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3.37億元,淨利潤達1.9億元。
但從規模看,截至2020年12月21日,朱雀基金的管理規模只有93.28億元,排名107/144,仍然偏小。
當然,這也是這批「私轉公」基金公司普遍存在的現象。
目前,只有業內首家私募轉公募的鵬揚基金(660.23億元),以及後來的博道基金(116.49億元),管理規模超過百億,弘毅遠方基金和凱石基金的管理規模僅在10億左右。
朱雀基金離百億顯然還差臨門一腳。
新董事長會否帶來改變呢?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