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大師協會唯一內地女性王妍力:世界上沒有一把完美的小提琴

2021-01-08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當我們形容高雅藝術時,除了陽春白雪,通常還伴著這樣一個詞——小眾。二戰以後,志同道合的提琴製作師們聚集在一起,於瑞士成立了國際提琴製作大師協會(EILA)。它封閉而神秘,僅限內部交流。一直到現在,每年發展的會員,也僅數人,全球成員不過180人。但EILA,卻是當今國際最權威、最重要的提琴製作組織。

四川音樂學院教師王妍力,2019年5月正式加入國際提琴製作大師協會,成為目前8名來自中國內地的成員中,唯一一名女性。

從臺前到幕後

師從國際提琴製作大師鄭荃

王妍力6歲開始拉小提琴,小時候的夢想,是成為小提琴老師。17歲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前往上海音樂學院學習演奏,跟隨一名提琴製作老師走進工坊:音符的美感幻化成了切實可見的藝術。在這之前,她從來沒有想過,為什麼小提琴的聲音是這樣?為什麼琴頭要這樣設計?為什麼手指在指板上按著不舒服?學了十多年琴,她只知道「是什麼」,卻不曉得「為什麼」。自那一刻起,她決心成為那個知道「為什麼」的人。

本科考入上海音樂學院學習提琴製作,研究生連考兩次,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當代提琴製作大師鄭荃。王妍力很早就聽說過國際提琴製作大師協會,畢竟那是每一個制琴師們的夢想。而一直到2008年,協會的中國大陸地區成員,也僅有3名,恩師鄭荃正是其中之一,其他兩位也是制琴界公認大家。對於王妍力而言,這就像一座遙遠的山峰,高不可攀。

直到去年,鄭荃鼓勵王妍力可以嘗試申請加入,畢竟這意味著更高的見識和國際視野。王妍力聽從了鄭荃的建議,將資料、作品寄到了協會,並成功找到了兩名不同國籍的提琴製作大師寫推薦信。此後,她便將這件事拋之腦後,因為於她而言,每年有太多制琴師們試圖加入,自己很有可能也只是分母的一員而已。

2018年10月份,一條簡訊打斷了正在做琴的王妍力,來信人正是鄭荃。

「恭喜你啊,你的入會申請,在剛剛的巴黎會議上通過了。」

她成功了,成為了為數不多的分子。並且令人驚喜的,王妍力是唯一的女性成員。

九成以上製作師為男性

女制琴師需要更大的付出

研究生畢業後,王妍力回到四川音樂學院執教。但她仍感覺沒學夠,義大利是小提琴的故鄉,王妍力尋訪到曾在米蘭提琴製作學校執教的一位提琴製作大師,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前往義大利學習。每一天,她需要不間斷從早工作到晚,只有短暫的吃飯時間。

一日下午,王妍力工作了大半天實在太累,便坐在了工作檯邊的椅子上。手裡的活正當做著,身後傳來了義大利老師的訓斥聲,「這是給殘疾人坐的,不是給你坐的,做琴要站著。」王妍力立刻站起了身,不敢偷懶。誠然,王妍力不否認她的義大利老師非常挑剔嚴格,但是站著做琴,是他們行業的規矩。

這意味著,提琴製作需要大量的體力和精力。

因為這個原因,王妍力也一度想要放棄。在國際提琴製作大師協會裡,95%都是男性。女性在天然體能跟不上,加之枯燥的日復一日,中途放棄的人大有人在。而對於王妍力而言,還有另一個更為現實的原因——回報。

在上海讀完大學後,王妍力選擇拾起小提琴,回到樂團做一個演奏者。「在大眾眼中,演奏屬於比較光彩的職業,而製作可能只是一個木匠,雖然這個木匠很了不起。」

對於剛剛踏入社會的王妍力而言,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上臺演奏不僅意味著關注度,也意味著生活的保障。而製作提琴,需要用更大的心血才能得到些許認可。22歲的王妍力囊中羞澀,她猶豫了。

然而在樂團的那段時間,也是她最煎熬的時期,為了五鬥米折腰,這樣的自己,對麼?人人都有自己的月亮與六便士,不曾追逐過心中的月光,不算真正擁有過生活。一番掙扎後,王妍力還是決定堅持初衷,報考中央音樂學院繼續學習製作。

天使的琴角

世界上沒有一把完美的琴

王妍力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極高的人。

去年,王妍力去義大利拜訪當代義大利提琴製作界的泰鬥級大師,她帶了一把尚未完工的白坯提琴。93歲的大師接過王妍力的琴,仔仔細細看了好幾遍,敲敲琴箱聽了聽共振反應,然後將琴放進懷裡,欣慰說道:「雖然還沒油漆,但它將是一把音色很好的琴。」接著,又指導了王妍力幾處細節。正說著,他驚喜地望向琴角,並親吻了那一彎翹角,激動地讚美道,「很美,這個琴角處理得很有韻味。」王妍力開心極了,事實上,僅那個小小的琴角她就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去雕琢。

但也僅僅是琴角。從18歲開始學習製作提琴以來,20餘年時間裡,王妍力製作了幾十把小提琴,但是沒有一把讓她覺得完美的琴。並且今後也大概不會有。

製作提琴並非簡單按照規格機械的製作拼裝,它需要的是繼承與創造。小提琴,從外人看來似乎長得都一樣,但對內行來說,細節差異巨大。業界通常形容王妍力的琴——秀氣,這或許與她的性別有關,但更多的,或許正是她學習製作的初衷吧。

「我得知道為什麼。」

相關焦點

  • 如何挑選優質小提琴?手工小提琴與機械小提琴的區別
    小提琴不是一種普通的樂器,它不僅可以用來演奏音樂具有使用價值,而且它還是一種藝術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小提琴最早在大約16世紀時出現於歐洲的義大利。從16到18世紀,義大利相繼出現了阿瑪蒂、斯特拉迪瓦裡、瓜奈利等三位制琴大師,他們做的琴確定了現代小提琴的製作標準。現代的制琴師基本上都是仿造他們的琴型來製作小提琴。
  • 1980年11月5日 我國製作的小提琴首次國際獲獎
    1980年11月5日 我國製作的小提琴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  1980年11月5日,在紐約第四屆國際提琴製作比賽大會上,中國廣東樂器廠陳錦農主制的紅棉牌小提琴,榮獲了音質金獎。這是我國製作的小提琴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
  • 一分鐘帶你看懂弦樂四重奏,演奏和製作的奧秘| 曹氏提琴
    弦樂四重奏製作弦樂四重奏(Quartet)是由四把弦樂器組合而成的室內樂形式。它包含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美國提琴製作比賽曹氏提琴獲得音色獎的弦樂四重奏四重奏在音色相近以及結構上都相似,這都是有非常嚴謹的要求,第一小提琴它的聲音是比較洪亮有穿透力的。
  • 小提琴選購「水深」?記住這5點誰也坑不到你!
    前幾天VIP陪練後臺收到這樣一條留言:孩子剛學小提琴思來想去還是買一把但作為樂器小白想問問有啥需要注意的?小提琴作為一個流傳世界各國的百年弦樂器在市場上具有極大的需求力從名氣、材質、做工、價格等多個方面來看小提琴市場上也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坑」為了避免外行和初學者踩坑於是決定給大家整理一篇「小提琴選購攻略」小提琴,是一種弦樂器。總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發出聲音。
  • 新春音樂季丨新的一年當然得聽世界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
    2007年Genio Greativo藝術大獎他曾擔任中國唯一的古典音樂頻率FM.947的形象大使31歲正式出版了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專輯來長沙音樂廳聽一場「老友記」式音樂會——我們丨《黃蒙拉和朋友們》新年音樂會,用一種特別的方式與藝術家們一起喜迎新年!
  • 曹氏提琴 || 一位「最完美的小提琴家」——莎拉·張
    從4歲起,她在母親的指導下開始學習小提琴。兩年後,便奇蹟般地登臺與管弦樂隊合作演出。其天才的琴音,為她贏得「音樂神童」的美名。1987年,7歲的她以全額獎學金被紐約朱麗亞音樂學院錄取,並成為著名小提琴教授多羅茜·迪蕾的學生。天才的琴音不僅感動著音樂廳裡的聽眾,也引來唱片公司的簇擁。
  • 藝術靈魂的共鳴,老朱手工小提琴產生藝術的媒介,溝通靈魂的橋梁
    在交響樂中,如果說鋼琴是「樂器之王」,那小提琴就是「首席」,在西方交響樂中,小提琴一直處於重要的位置,能夠更好的領銜藝術,連接靈魂。當演奏家的手指在指板上嫻熟地遊弋,小提琴開始優雅地歌唱時,在那一刻,你的內心是否已經平靜,不在計較塵世的喧囂與困擾,在音樂中沉醉。當你在樂器店櫥窗前看到擁有優美「身姿」小提琴,是否被「她」吸引。
  • 如何尋找小提琴琴碼安放的最佳位置
    令人嘆息的是,有幸獲得盡如人意好琴碼的機會簡直微乎其微,找到一個完美無瑕的琴碼其難度絕不亞於提琴。人們對琴碼木纖維的密度、強度、硬度、彈性以及聲音傳導速度與自身震動頻率近似於苛刻的要求,比對背板的要求有過之而無不及。借用一句廣告詞來說,世界上沒有最好的琴碼,只有更好的琴碼(廣而論之,小提琴也是這樣)。
  • 他聽不到低音和高音,卻比我們更了解小提琴
    今年64歲的冼保康,是河北省石家莊市一位失聰的小提琴製作師,他從11歲開始學習制琴,50多年來,他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成為一名國家一級提琴製作師。冼保康出生在一個書香家庭,父親是醫學專家,母親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他兒時因發高燒用藥過量,導致聽力喪失,11歲那年,母親一把珍貴的義大利小提琴不幸丟失,失去愛琴的母親惋惜不已,痛苦至極。
  • 為夢想而執著——河北六旬農民36年巧手製作小提琴(7)
    新華社照片,邢臺(河北),2020年7月2日為夢想而執著——河北六旬農民36年巧手製作小提琴7月1日,崔法晨在家中為自己製作的小提琴調音。今年61歲的崔法晨是河北省臨城縣鴨鴿營鄉西瀆村村民,由於母親曾是當地河北梆子劇團的演員,崔法晨自幼便與樂器結緣。
  • 為夢想而執著——河北六旬農民36年巧手製作小提琴(1)
    新華社照片,邢臺(河北),2020年7月2日為夢想而執著——河北六旬農民36年巧手製作小提琴7月1日,崔法晨展示自己製作的小提琴。今年61歲的崔法晨是河北省臨城縣鴨鴿營鄉西瀆村村民,由於母親曾是當地河北梆子劇團的演員,崔法晨自幼便與樂器結緣。
  • 李昌鈺在騰訊課堂大師班開講:世上沒有完美犯罪!
    「如果世界上真有完美犯罪,那麼現實中真有「福爾摩斯」嗎?」不必羨慕《福爾摩斯》驚人的斷案能力,也不用再讚嘆《名偵探柯南》的天才頭腦!7月25日,現實版「福爾摩斯」華人神探李昌鈺將做客騰訊課堂大師班,從痕跡鑑識、刑偵科技的角度進行課堂級講解,教你如何偵破「完美」犯罪。
  •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病逝,他演奏的《梁祝》成了絕響
    作為中國交響樂團國家級小提琴獨奏家,盛中國是最早在國際上為中國爭得榮譽的小提琴家之一,代表作品有《梁祝》等。著名小提琴大師梅紐因來華訪問時曾與盛中國合作演出,並稱讚他是「我在中國演奏巴赫雙提琴協奏曲的最好的合作者」。澳大利亞ABC廣播公司將他列入「世界最偉大的藝術家」的行列。
  • 不得不了解的交響樂團樂器——小提琴
    目前世界上多數多交響樂團都採取了這種樂隊席位排列法,我國的中央樂團等也採取這種美式的席位排列法。 小提琴製作的三大家族 16世紀至18世紀,義大利的音樂文化空前繁榮,小提琴製造業也隨之崛起。
  • 上海音樂學院給這位製作小提琴的年輕人開了一場音樂會
    彭辰是5歲就開始學琴的專業小提琴手,但他在上海音樂學院讀的卻是小提琴製作專業,還一直讀到研究生三年級,有人笑他「不務正業」,其實他還有更「不務正業」的。近日,彭辰現身豫·上海劇院的「乘空而行——白露世界音樂樂遊會」, 光著腳和幾位樂手腳席地而坐,除了小提琴,還玩起了手碟、海浪鼓等不太常見的樂器。這場音樂會是上海音樂學院「未來音樂家」系列裡的一場。音樂會上,彭辰和他所在的柒緒樂隊演奏了原創的9首作品,諸如《隨意而為》《迂迴》《荊棘之路》《雲海謠》。樂器獨特,樂聲空靈,現場觀眾既放鬆又陶醉。
  • 豐子愷丨「鋼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數十百元一具,胡琴只要兩三角錢一把,雖然音域沒有小提琴之廣,也盡夠演奏尋常小曲.」
    」丨二胡不如小提琴自由?據他自述,少年時他向對面弄內一個裁縫司務大漢學過二胡,後來去日本留學時,課餘曾隨日本的小提琴教師學了年餘,已入堂奧。回國後從事文學、漫畫創作,而把樂器演奏荒廢了。但是有生以來,沒有嘗過今日般的音樂的趣味。」《漁光曲》教學視頻接著,豐子愷先生感慨道:「鋼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數十百元一具,製造雖精,世間有幾人能夠享用呢?胡琴只要兩三角錢一把,雖然音域沒有小提琴之廣,也盡夠演奏尋常小曲。
  • 樂器趣聞丨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小提琴,不愧是樂器皇后!
    小提琴的出現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自17世紀以來西方音樂中最為重要的樂器之一,被譽為樂器皇后,其製作本身是一門極為精緻的藝術。小提琴是現代管弦樂團弦樂組中最重要的樂器,一般在管弦樂作品中會分成第一小提琴與第二小提琴兩個聲部。
  • 如何選擇一把好的小提琴?老朱手工小提琴音色、音質怎麼樣?
    什麼樣的小提琴才是好琴?又如何能夠選擇一把好琴?很多愛琴之人都會有這樣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很像問讀完哈姆雷特的感受一樣,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不同的答案,但是真正實用和幫助性的建議缺失很少。所以很多人到最後唯一選擇根據品牌來選決定。那麼一把好的小提琴會具備哪些條件呢?
  • 藝浩霖年會在滬完美召開
    藝浩霖年會現場宴會大廳座無虛席,隨著熠熠生輝的舞檯燈光,在一場熱情洋溢的小提琴表演結束後,主持人宣布霆晨年終盛會正式拉開了序幕,歡迎並介紹了到場的嘉賓。會上上海霆晨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藝浩霖私人定製、元伊坊私人定製品牌創始人 沙昌先 先生發表致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