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名開國元勳後代齊聚北京,只為紀念這位開國少將,他是誰

2021-01-08 論今朔古

勿忘初心,牢記使命,這是我們每一位國人心中永遠存在的使命感,100多年前辛亥革命打響,從此結束了2000前多年的封建王朝,然而國家依舊動蕩不安,軍閥混戰,外敵入侵,為了國家民族,一群有著崇高信仰的革命志士,前赴後繼,抗擊侵略者,打擊反動派,終於迎來了新中國。

現如今我國已經站了起來,成了世界大國,然而國家卻沒有忘記那些為了新中國付出一生的老一輩革命家。

近年來,我們國家為這些革命功臣提供了非常好的待遇,以感謝他們做出的貢獻,同時我國的各種活動還會邀請在世的抗戰老兵參加,以便向世人展示他們的精神面貌,接受世人的崇敬。我們還會給各位偉人的誕辰召開紀念會,以弘揚他們的偉大精神。

2015年12月12日這一天,在北京100多名開國元勳的後代齊聚在一起,共同紀念獨臂將軍彭清雲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為這位老革命同志唱響了讚歌。

彭清雲江西人,開國少將,1933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年入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參加了湘贛蘇區保衛戰、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鬥爭和二萬五千裡長徵。

抗日戰爭時期,他多次擔任突擊隊隊長,與日軍多次進行過殊死搏鬥,在廣靈伏擊戰中,彭清雲指揮部隊衝了上去,彭清雲卻被敵子彈打穿右肘關節,因傷勢嚴重,不得不截肢。而為他截肢的便是著名的白求恩醫生。

白求恩知道彭清雲是擊中日軍常岡寬治中將的英雄時,立即為他截肢。手術前要輸血,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血型,白求恩主動獻血,手術非常成功,彭清雲雖然失去右臂後,仍然留在戰鬥部隊。

解放戰爭時期,他隨部隊進入東北,任團政委和師政委,先後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衡寶戰役等,1951年,彭清雲隨47軍入朝,率領141師修建南陽裡機場。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

新中國成立後,他為我軍培養高級政治工作幹部,為我軍的政治工作和黨的紀律工作都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他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共產主義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1995年彭將軍去世,享年78歲。

2018年,老將軍百歲誕辰這一天,開國元勳後代自發組織,在北京西苑飯店進行,到場的開國元勳後代中,有著名元帥賀龍之女賀曉明,朱德元帥外孫劉建將軍,周恩來總理的侄子周秉和,以及原國家副總理王震之子王之等。他們分別都為彭清雲將軍獻上了自己的表演,以此來紀念這位偉大革命家的不朽功績。

今天我們雖然處於盛世,但我們永遠不能忘卻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先烈們,正是因為他們的付出,才有我們如今幸福安寧的生活。所以勿忘初心,牢記使命並不是說說而已,更是要踐行下去,將老革命家的故事發揚光大。

相關焦點

  • 開國少將僅剩7名,開國大校還有上百人
    其中,1955年授銜的4名健在將軍分別是:原瀋陽軍區副政委鄒衍(1915)、原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楊永松(1918)、原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黎光(1914)。1961年授銜的健在少將分別是:江西省軍區原政委張力雄(1913)。
  • 《全軍老將軍書法展》4周年紀念——少將作品欣賞(第四部分60名)
    2014年9月18日,由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創律集團董事局主席、中國首艘航母引進者徐增平先生發起倡議、投資,與中國將軍書畫藝術協會(現已更名為紅色文化藝術網、將軍書畫藝術網)在山東威海聯合舉辦的「紀念甲午戰爭
  • 這位開國少將智勇雙全,卻在主持會議時,被警衛員刺殺了!
    開國少將金紹山,在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後,剛剛過了不到兩年,就英年早逝,時間是1957年6月2日,年僅41歲。 其實,金紹山還不是第一位去世的開國少將,在他去世的兩個多月前,就有一位少將也去世了,而且還是被警衛員刺殺的! 這位開國少將,名叫李發。
  • 開國少將黎光逝世,健在開國將星僅剩6名!
    仍健在的開國將帥僅剩六名  2020年以來,已有四位開國少將逝世:10月10日,開國少將、原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原冶金工業部部長陳紹昆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11月18日,開國少將、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楊思祿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11月21日,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將軍在江蘇南京逝世,享年105歲;12月27日
  • 百歲開國少將離世 開國將星僅存13人
    據@中國民航大學的消息2019年2月16日102歲的開國少將方槐與世長辭爬雪山、過草地他曾走過二萬五千裡長徵開國大典他率機接受檢閱後來又為人民空軍的建立共和國航空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後經黨中央營救,方槐等100餘人於1946年7月11日回到延安。1946年,根據戰爭形勢的變化,黨中央決定在東北創辦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東北老航校,為創建人民空軍做準備。9月20日,方槐等從新疆歸來的31名同志,同劉善本等4名國民黨空軍起義的同志一道離開延安,奔赴東北。1947年秋,方槐任學校訓練處政治協理員。
  • 江西1988年有一開國少將晉升上將,他是誰?
    1988年,我國恢復軍銜制度,當時有17人被授予上將軍銜,其中有不少是開國將軍,其中有一位是開國上將洪學智,他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也被譽為六星級上將。1988年的17位上將中,山東籍有四人,而我們江西有一人,你知道他是誰嗎?也就是說,江西老紅軍中,有四位上將。
  • 88年授銜3位河南人被授上將,2位開國少將,另一人是誰?什麼資歷
    一共授予元帥、將官合計共1054名。在這其中,河南籍上將1人,中將9人,少將104人。授銜儀式結束後,激烈的掌聲傳至禮堂內外。這最耀眼的時刻,他們值得擁有,這也是新中國為他們的付出做出最好的褒獎。    33年時間轉眼而過,直至1988年,我國再次舉行授銜儀式,共授予上將17名,其中兩人是河南籍開國少將升任上將的,另一人是開國大校,那麼他們分別是誰?
  • 2020年,還在世的四位開國少將,分別是誰?如今多少歲了?
    建國後,新中國為表彰這些偉大的民族功臣,為1614名開國功臣授予了相應的軍銜。如今,半個多世紀已經過去了,當年被授予軍銜的開國將領們先後辭世。至今,他們中還在世的有九位,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其中的四位。 01 黎光,開國少將,四川儀隴人,1914年出生。早年家中遭受變故,他早早就承擔起了養家的重任,造就了他堅韌頑強的性格。
  • 他是開國少將,為革命事業貢獻力量,孫女被譽為中國第一美女
    抗戰勝利後,在一九五五年,祖國為在戰場上立功,做貢獻的將士們進行了軍銜的授銜,這是對他們的肯定及榮譽。後來他們的後代從事著不同的行業,有的參加軍隊繼續保家衛國,有的經商,有的做一名普通的上班人,有的參加演藝事業,在娛樂圈有不少的明星是這些將領的後代。
  • 106歲開國少將黎光逝世 開國將星僅存6顆
    由於白天大部隊輕傷員已轉走,只剩下黎光和四、五名重傷員。當跟他在一起的勤務兵發現敵人進村後,急忙拿了一床毯子將他裹上,扶他到廁所躺下。敵人從廁所邊走過,沒有發現他倆。其他的傷病員都被敵人剌死了。敵人走後,他倆從廁所爬出,翻牆上了後山,倖免於難。黎光被轉到延安總醫院治傷,兩個月不能張嘴吃東西,不能說話,開刀取出碎骨後,傷口才慢慢痊癒。他出院後,進入總部隨營學校學習。
  • 開國少將楊思祿逝世,晉升當年還帶部隊擊落敵機
    記者從楊思祿將軍親友處獲悉,開國少將、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空軍原顧問楊思祿同志於2020年11月18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4歲。1955年被授予空軍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 這位開國少將智勇雙全,卻在新中國成立後被特務殺害了,讓人惋惜
    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先烈們的不畏強權、艱苦奮鬥才換來的,在我國的解放史上有不少為了新中國付出生命代價的先烈們,但今天歷史君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卻是在新中國成立後,死在特務手上的開國少將,他就是開國少將李發李將軍。
  • 開國將帥中,最先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以及少將都是誰?
    因此軍銜制度很重要,畢竟無規矩不成方圓,部隊經過嚴格整合後,少將、中將、上將、大將、元帥這些軍銜,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我軍被授予軍銜的開國將軍一共有1614名,在這1000多名開國將帥中,最先去世的將帥是誰呢?
  • 截止2020年7月24日,開國少將還有多少在世?2019年已去世五位
    這也是我國首次大規模的授銜,有元帥十人、大將十人、上將五十五人、中將175人以及少將798人。本來還想在元帥之上設置一個大元帥,最後被委婉地推辭了。後來,還進行過幾次補授儀式。1956年,王建安補授為上將,聶鶴亭補授為中將;1958年,李聚奎補授為上將,賀誠補授為中將。所以,上將一共有57人,中將一共有177人。
  • 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享年105歲 1955年授銜將軍僅剩3位
    家人勸他燒鍋爐的時間長一點、讓室溫升高一些,他總是這樣問:「那麼多沒有暖氣的家庭怎麼過冬呀?」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陳炳德知道這一情況後,特意找到他說:「老首長,你家裡取暖用煤是充分保證的,暖氣燒熱一點,不容易生病,對身體有利啊!」詹大南說:「這樣很好了,我不覺得冷,冷了有部隊發的棉衣、棉被,穿厚一點就行了,你不用操心。」
  • 又一開國將軍辭世,開國將星僅存11顆
    目前,「開國將帥」群體中,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均已辭世,健在的11人均為開國少將。開國少將、原總參某部政委、部長張中如於2019年9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張中如將軍逝世後,目前健在的開國將軍尚存11人,他們基本都是在紅軍時期就參加革命,平均年齡已在百歲上下。自1955年至1965年間,我國共授予或晉升10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5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17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和136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這些人一般被統稱為「開國將帥」。
  • 他參加紅軍第二年,就當上了師長,建國後還是師長,開國授少將
    參加紅軍第二年,就上了師長,能有這個經歷的,在開國將帥中,是極少的。有這種經歷的,到建國後,職務沒有變動,還是師長的,就更少了,開國少將劉子奇將軍,就是有著這種經歷的人。咱們今天講的,是我軍中的這位叫劉子奇的革命前輩,他是湖南人,沒上過黃埔,1927年入黨,1928年參加遊擊隊,1929年加入紅軍,1930年任湖南自衛軍瀏陽第二師師長,率領部隊,兩次配合紅軍主力部隊,攻打長沙。之後被送到紅軍學校學習,畢業後,分配到湘贛蘇區獨立第五師十三團任團長兼政治委員,長徵前,任紅六軍團紅十八師參謀長,長徵中,任紅六軍團十八師副師長、代師長。
  • 她是唯一的開國女少將,回家探親時,一湖南老農說她是自己的童養媳
    其中,有1038名將軍被授予了開國少將軍銜。而在這1000多名開國少將中,李貞是很特殊的一位,因為她是建國後唯一的一位開國女將軍,並且曾一度官至軍區政治秘書長、幹部部長等職務,身居高位。 有一天,已經是共和國開國少將的李貞,終於有閒暇回到了湖南瀏陽老家探親。當李貞剛踏入故鄉的熱土時,卻有一位老農站出來說:他是我的童養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紅二代的朋友圈:父親是開國元勳
    【紅二代:中共早期領導人、開國元勳、開國元帥、大將及其他】  陳獨秀孫女陳長璞;李大釗之孫李建生;  瞿秋白之女瞿獨伊;  李立三夫人李莎、女兒李英男;  博我跟他聊天時,很多時候都聊到了十二點,他說,「你怎麼還不走,擱我朋友早就走了!」其實我也早就想走了。後來有一天我十點多就要走,他一看表說,「才十點多你就要走了。」我了解他的個性,他是喜歡我跟他聊天的。但在別人看來可能就是「這人怎麼這樣!」  而我後來的採訪對象的聯繫方式幾乎都來自後人們的幫助。或許在很多人看來,聯繫這些人太難了,其實對於我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
  • 華東軍區海軍司令袁也烈:曾是林帥上級,55年因何僅被授少將銜?
    1955年9月,為表彰那些為中國革命勝利和新中國建立立下赫赫戰功的解放軍將領們,我黨舉行了規模宏大的授銜儀式;此次大授銜,共有1048名共和國將領被授予了少將以上的軍銜,其中有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5名,中將175名,少將79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