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出使西域三十年,縱橫捭闔,遠交近攻,一己之力平定五十餘國

2021-01-18 魚羊秘史

老江湖最大的特點是圓滑和世故。說班超是個老江湖,似乎有點委屈了他,真的委屈嗎?

班超是東漢一等一的外交家、軍事家,年近40歲時,才投筆從戎,出使西域三十餘年,期間,他縱橫捭闔,遠交近攻,幾乎憑一己之力平定五十餘國,為東漢王朝靖邊安疆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最終官至西域都護,封定遠侯。班超如此成功,除有雄才大略的一面,其圓滑世故的處事方式也是不容小覷的原因之一。

01

先看看班超的圓滑。

公元73年,班超隨軍討伐匈奴,因表現突出,受到皇帝賞識,被派出使西域。為助班超早日成功,漢明帝先後給班超選派了一批得力和不得力的助手,如徐幹、李邑等前去支援班超。

李邑走時,漢明帝順便讓他護送西域的烏孫使者回國,可走到于闐時,正趕上龜茲進攻疏勒,雙方打得難分難解。身為宮廷侍衛的李邑從未上過戰場,更未見過這等陣勢,嚇得瑟瑟發抖,竟不敢前行。為掩飾自己的怯懦,他上書朝廷反誣班超。說什麼用兵西域勞民傷財、勞而無功,又說班超只知擁妻抱子一門心思享樂,無心慮國,云云。好在漢明帝素知班超忠勇,未聽信李邑的讒言,反對其切責:「縱超擁愛妻,抱愛子,思歸之士千餘人,何能盡與超同心乎?」同時令李邑趕緊到班超處報到,聽候調遣。更難得的是,漢明帝還專門叮囑班超,可根據情況自行處置李邑去留。

班超嘆息不已,先是讓妻子迅速離去,又安排李邑帶著烏孫國王的質子返回洛陽。徐幹等人心有不平,勸班超:「李邑之前如此的毀謗你,現在何不遵循陛下的旨意把他留下,另派他人護送質子回京?」言外之意,何不藉機整整李邑這個無恥小人。班超臉色一沉:「你怎能這麼沒見識呢?正因為李邑誹謗我,所以才派遣他回國。我問心無愧,不怕別人說閒話?為了洩私憤呈逞一時之快把他留下來,這怎麼能算忠臣呢?」

不愧為老江湖,冠冕堂皇,滴水不漏。按常人思維,李邑冒犯我在先,皇帝又授予我「尚方寶劍」,小人李邑現已落入我的手中,李邑你慘了。可班超卻出人意料,不僅未藉機處理李邑,反而安排他一個美差——回京。你道是為何?

李邑出發前是皇帝的身邊人——侍衛,而當時有資格擔任侍衛的,大都是權貴之家的子弟,李邑也不例外。皇帝親自挑選李邑到前線助班超一臂之力,至少說明李邑是皇帝眼中的能人或紅人,信得過的人。既然李邑是皇帝信得過的人又是權貴子弟,班超如果真的給李邑小鞋穿了,那麼得罪的又豈是李邑一人?

班超之前既沒見過李邑,也未打過交道,更未得罪過,可李邑卻望風捕影倒打一耙,果真把李邑留下來,或者再給李邑穿幾次小鞋,以李邑的為人,他會善罷幹休,會放過班超嗎?退一萬步講,即便是班超善待李邑,誰敢保證在與李邑共事期間班超會一點小錯不出?此前李邑不是就狀告過班超擁妻抱子嗎?結果,皇帝尚未責備,班超就嚇得趕快將妻子趕走。一千多將士隻身在西域打拼,唯有班超獨享天倫之樂,這雖不是什麼大錯,但與他所擔負的使命相較,似乎也有點說不過去。皇帝雖為自己開脫,但並非說明皇帝對這事不在意,無非是因為自己做了點事或者還有點用罷了,如果李邑來後,再發現點比擁妻還嚴重的事並上書張揚,那皇帝還能否為自己開脫?職位還能否保得住?甚至腦袋還能否待在自己頭上?再者,清廉也好,貪腐也罷,誰願找個天天拿著放大鏡專挑毛病的小爐匠放在自己身邊呢?

再往深裡想想,朝中那麼多能人漢明帝皆不用,卻不惜犧牲自己的安危,非要派個沒有什麼本事的身邊人前來助陣,這是為何?表面看是幫助,其實不就是一種監督甚至監視嗎?不就是想派一個臥底嗎?估計想到此,班超也是一身的冷汗。所以,罷罷,還是敬而遠之吧。

李邑來西域,無非想鍍個金,沾點光,為以後升遷積攢點資本人望而已。未上戰場就嚇得雙腿發抖,就這點能耐,分明「菜鳥」一個,你還能指望他有什麼出息呢?「菜鳥」且不說,還又「鳥」又不老實,以誣陷他人為能事,這樣的「鳥」留在軍中身邊,百分之二百隻會生事添亂,所以,還是早早打發走了好,一了百了,免得再生出點什麼是非來。

不管從那方面講,送李邑回京對誰都是利好,更重要的是,班超還可藉此送李邑個順水人情。李邑無端誣陷班超,可人家班超連半句埋怨責備的話都沒講,而且還大人大量讓李邑離開艱苦險惡的邊疆戰場返京,這麼夠意思,感謝都來不及,那好意思再糟蹋班超。不僅不會糟蹋,弄不好私底下還會急赤白臉地想為班超做點什麼,表現表現,將功補過或作為某種報答。比如利用皇帝身邊人這個優勢,時不時地在皇帝面前美言幾句,為班超吹個春風、暖風什麼的,這對班超而言,豈不是不花錢就在皇帝身邊安插了一個十分難得的哥們嗎。而且,這麼做,不僅可在徐幹等一眾下屬面前討個寬容體貼下屬的好口彩,還可在朝廷和社會上樹立起寬洪大量的光輝形象,何樂而不為!當然,這些話,怎麼能在徐幹等人面前明講呢?講也要往大裡講,高裡講,如忠誠,擔當什麼的。瞧瞧,這事辦的,面面俱到,算圓滑不?

02

再看看班超的世故。

世故是什麼?就是熟識世俗,透徹人性,待人處事圓通周到。剛出使西域時,班超尚未獨當一面,朝廷還派了一位從事郭恂做副手。他們首站出使的是鄯善國。一天,班超發現鄯善國王一改日前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由熱情轉為冷淡,一察得知,匈奴也派來了大使。班超當即設宴,將同來的三十六位下屬召集一堂,乘著酒興,班超提出攻殺匈奴使者建功的倡議,可有人提議,「當與從事(郭恂)議之」,班超怒曰:「從事俗吏,聞此必恐而謀洩,死無所名,非壯士也!」當夜,班超率領眾人一舉將匈奴百餘使從全部拿下。天亮後,才告知郭恂,「恂大驚,既爾色動」。班超知其意,舉手道:「掾(郭恂)雖不行,班超何心獨擅之乎?」「恂乃悅。」

這麼大的事,本應與副手商議之後再出手,可班超憑著久處江湖練就的知覺,早就看穿郭恂乃俗吏一個,讓其參與不僅於事無補,反會添亂,因此獨斷專行。這明顯是一種輕視和失禮,郭恂心裡豈能舒服?雖然最終取勝了,但班超此舉肯定會在郭恂心裡留下一個大大的疙瘩,如果機會合適,說不定也要告班超一狀。人情練達的班超對此豈能不知,勝後未等郭恂先問,班超就主動放下身段向其通報戰況。並向郭恂表示:這功勞也有你的一份!郭恂聽後能不心花怒放。郭恂做了一晚上的美夢,一根毫毛未少,一滴汗水未出,一睜眼,就得了一份功勞。出使西域不就是想混個功名得點好處嗎?雖然行動前未與自己商議,但人家一把手班超都這樣了,事事都為自己想到了,為了那點失禮的小事,郭恂還好意再挑毛病找差嗎?

出使西域三十一載後,班超被召還,朝廷以戊己校尉任尚接班超任西域都護。在交代工作時,任尚誠心誠意請教老前輩班超:「您在西域待了三十多年,而我年少無知,智慮淺短,希望您指點一二。」

本來上下任之間一般都勢如水火,可任尚都說到這個份上了,班超怎好意思不說點掏心窩的話?

可就是這樣,班超仍表現的像個修了千年的老道一樣,謙遜地表示:「我年老失智,而您多任要職,我班超怎能任門弄斧呢?」任尚比班超要小個十來歲,小字輩,剛剛升遷,而班超此時已封侯,功成名就,聲望如日中天,可他仍是如此地低調。

接著,班超話鋒一轉,有些無奈地低聲說:「如果您實在想讓我說說,那我就冒昧地說幾句難聽的蠢話吧。」你聽聽,又是冒昧,又是難聽,且蠢話,這都把自己的身段放低到了什麼地步?「塞外的官吏士卒,本來就不是孝子順孫,都是因為有罪才被遷徙充邊。而蠻夷又懷著禽獸心腸,很難相處。」入木三分,一語中的,這既是實情,也的確是班超的肺腑之言,畢生心得。「而我覺得您秉性嚴厲而有些急躁。水清無大魚,至察不得下和。」真是難能可貴,這可能是班超一生中對同僚僅有的幾次直言。敢於拿起批評的武器,才是真正的朋友或諍友。

可能覺得任尚是真心討教,也可能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已時日無多,班超才終於打開已塵封三十多年的心扉,透露了一點心聲或厲語,但也是點到為止,拿捏得體。為君計,「宜蕩佚簡易,寬小過,總大綱而已。」悠著點,凡事簡易,多做減法,不要斤斤計較,抓著下屬的小過不依不饒,把心思用在路線、方針、政策等大事上就行了。

三十多年來,班超這就是這麼做的,對同僚、下屬,對西域那一眾國王們,甚至對誣衊我的李邑也都是這樣,所以才有今天。如果事事計較,跟著你一點甜頭沒有,還天天挨批,不用說在萬裡之遙的西域邊疆,就是在朝廷裡,恐怕也不是人人都能忍受得了。這的確是真知灼見,也是班超一生待人處事的心得真傳,估計除了親人,一般人他都不會輕易告訴,可班超卻對任尚告了、傳了。可哪知班超的一番好意,竟未得好報。班超走後,任尚私下對他的親信說:「我以班君當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

奇策皆簡而易,那有那麼多拍案驚奇。任尚顯然是個雛兒,到任後,沒有聽從班超的真言,我行我素,幾年後,班超的告誡應驗了,「西域反亂」,任尚「以罪被徵,如超所戒」。真是不聽老手言,吃虧在眼前。

老江湖不是個人人想爭戴的桂冠,可幾乎每個人心中都殘存著那麼一點點老江湖的情結,並在日常中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踐行著。現代人是這樣,古代人又豈能兩樣?尤其是在那萬惡的舊社會,一個封建官吏,想在官場上站住腳,或有所追求,光憑一顆正直善良之心顯然不夠,必須得有點江湖心態和圓滑手段,不然死都不知怎麼死的,還奢談什麼功名利祿?因此,我們後人也不應對班超的圓滑和世故做過多地解構和想像。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王錦遠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焦點

  • 一天一個成語:縱橫捭闔
    【成語造句】 1.春秋戰國時期縱橫捭闔、波瀾壯闊的大歷史風貌讓人在無限嚮往的同時又無比悵惆。 2.博大是海納百川的氣魄;博大是縱橫捭闔的無畏;博大是馳騁四海的包容。
  • 東漢班超曾當抄寫員 一度到街頭找相面先生看相
    公元前三世紀的陳勝,扔掉鋤頭,站在田埂上,嗟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公元一世紀的抄寫員班超在辦公室扔掉筆頭,發誓要轉型為外交家。秦漢時期的先賢們已經在這方面樹立了不少光輝的典範。  然而,陳勝的鋤頭和班超的筆頭,不是那麼容易扔的,要麼在嘲笑聲中撿回來,要麼開弓沒有回頭箭,要做足準備。你所在的時代會不會配合你的投筆之舉,這些都是勵志故事背後的玄機。
  • 大唐榮光:中國為何不能失去西域?
    隋煬帝曾親自西巡河西,召集西域各國使臣,展示華服、車馬,一顯中原之繁榮,舉辦了一個盛況空前的隋朝版「萬國博覽會」,並於次年在伊吾(今新疆哈密)設郡,加強對西域的統治。隋末天下大亂,各國見老大哥要垮臺了,趕緊趁機恢復故地,西域又成了一盤散沙。
  • 五枚印章見證漢朝統轄西域的歷史
    「令行天山印證統一漢朝頒授西域印章展」,共分「新疆考古學的先驅」「跨越千年 忠誠守衛」「漢之號令 班西域矣」「鑄劍為犁 屯墾戍邊」「歸義羌長 炎帝後裔」「令行天山 印證統一」六個部分。其中,五枚印章講述的歷史最令人關注。 五枚印章「李崇之印」「漢歸義羌長印」「司禾府印」和兩枚「常宜之印」均為國家一級文物。「李崇之印」「漢歸義羌長印」是從國家博物館借展的珍品文物。
  • 諸葛亮以一己之力,預測身後十個朝代的興衰!
    第一課 無力回天,鞠躬盡瘁,陰居陽拂,八千女鬼「無力回天,鞠躬盡瘁」是說諸葛亮自己,諸葛亮早已知道蜀漢氣數已盡,一切努力都是「無力回天」,但他還是要盡己之力輔佐蜀漢,不負劉備三顧之情、託孤之義,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諸葛亮於西元227-234年五次北伐曹魏,力圖恢復中原,再興大漢江山。結果在第五次北伐時,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
  • 安史之亂後,唐朝幾代皇帝以為西域失守,誰想他們卻堅守了幾十年
    公元755年,唐朝爆發安史之亂,原本繁華的國度瞬間兵荒馬亂,滿目瘡痍,安祿山與史思明的叛軍部隊在半年間相繼攻陷唐朝首都長安及洛陽等重要城市,當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不得不拖家帶口逃離長安。  安史之亂持續約8年,好在大唐命不該絕,最終平復了安史之亂,延續了李唐政權。
  • 《俠嵐》,守護的力量,願以一己之力保一方淨土
    導語:《畫江湖之俠嵐》是一部國漫得代表作,今天就來聊一聊這篇文章。《畫江湖之俠嵐》是一部古風3D動漫。地點上以玖宮嶺為中心,人物上以輾遲,醜妹為主角,開啟了一段守護人間,維護正義的旅程。輾遲形象以光頭,性格上以怯懦卻又想成為守護人間的俠嵐的矛盾體出現。
  • 戊己天幹日禁忌(擇日篇)
    ,如子年出生,「午」方為衝生年方。       而每年中四季月,即「辰、戌、醜、未」月內,不可在戊、己天幹日動土或修造中宮,古法謂「戊都天主殺男,其禍速。己都天主殺女,其禍遲。」又說:「燕子作巢,避戊己方,蜂逢戊己日不出。」這說法未有實證,姑且聽聽,但是,若擇日動土,在每年「辰、戌、醜、未」月內,通勝內有「土王用事」日,其日之後,下得用戊己日動土,餘月則不忌。
  • 1979年2月19日,這個解放軍戰士以一己之力救了300人的命
    講述人:124師372團擔架排一班長謝書華;記錄人:124師通信連周強1979年2月19號,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第3天,凌晨4點鐘。372團後勤部隊通過弄梅隧道後快速往前開進。在這隊伍中有衛生隊、擔架隊,還有團後勤直屬分隊,以及司令部機關人員。
  • 鞋圈小福星:王一博靠一己之力,把鉤牌變成了潮牌
    王一博到底有多牛,一雙平平無奇的鞋子,只要是王一博上腳過,就貼上了「王一博同款」,身價輕鬆翻倍,還一直在飆升,果然,打上公屏的牛,不得不佩服!更有網友開玩笑地說,王一博憑一己之力,把鉤牌穿成了潮牌!何止如此呢!黃牛圈都把王一博封為財神爺,更何況是平平無奇的一雙鞋子呢!
  • 婚姻,需要縱橫捭闔
    如果,把婚姻比作一座高山,那麼我們就是高山腳下攀登的信徒,為了抵達山頂,縱橫捭闔。古有聖人言: 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預測各種事物的始終,洞察人的內心,發現萬物變化,把握關鍵。婚姻的關鍵,就是要學會如何「守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管理。
  • 東漢初年四大名將,平定天下威服四夷,皆戰功赫赫
    耿弇跟隨劉秀之初,就隨劉秀平定河北之地,並斬殺韋順、蔡充,連續重創敵軍,斬首一萬三千餘級。劉秀稱帝後,耿弇攻打齊魯之地,與延岑大戰於穰縣,大敗敵軍,斬首三千餘級、俘獲五千餘人。最終收取齊魯之地46郡、300餘城。之後耿弇又四次徵討隴右。
  • 鬼谷子一生縱橫捭闔,弟子出國列相,以戰國為棋局博弈天下
    鬼谷子長於修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相傳鬼谷子天文數學、佔往察來,六韜三略、排兵布陣,修身養性、祛病延年,縱橫捭闔、雄辯之術無所不通。鬼谷子隱居世外,著有《鬼谷子》一書,體現了他的大智慧。鬼谷子隱居世外,專心授徒,培養出了許多出類拔萃的人物,在戰國時期大放光彩。相傳鬼谷子的徒弟有蘇秦、張儀、孫臏、龐涓、呂不韋、白起、李牧等等,他們都在戰國時期大放光彩。
  • 西域和尚一念咒人就會死,一大臣說:咒我試試,結果出人意料
    傅奕出生於公元555年,是唐相州鄴人。隋朝開皇年間,他曾在漢王楊諒手下擔任儀曹一職。楊諒起兵造反失敗後,傅奕雖然被免了死罪,但也被貶到扶風郡任職。當時唐高祖李淵為扶風太守,二人曾結下深厚情誼。當李淵稱帝後,傅奕被召入京師,拜為太史丞。唐朝初期,國制草創,多沿用隋朝舊制。傅奕上書唐高祖,認為唐承亂世之後,應當有所變更。天下百姓苦隋苛政久已,應該裁減官員,減輕刑罰。
  • 謀略巨著《鬼谷子》教你縱橫捭闔
    秋戰國之際,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思想家輩出的繁榮時期,儒、墨、道、法等主要的學術思想都在這一時期產生,大思想家層出不窮,如孔子、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他們紛紛著書立說,成一家之言,後世將這些思想家統稱為"先秦諸子"。
  • 忠逆難分的王重榮:為了朝廷大義剿滅黃巢,為了一己私利打跑皇帝
    他們為了朝廷大義,竭盡全力平定叛亂,是徵剿叛軍的有功之臣,堪稱為忠臣良將;叛軍平定之後,他們又為了一己私利,趕皇帝滅宦官,達不到目的就出兵威逼。這種前後矛盾的舉動,也使他們在史料之中,成了忠逆難分、爭議頗大的人物。本文要介紹的這個王重榮,就是當時的一個代表人物。王重榮是山西人氏,具體籍貫還存在爭議,是位將門之後,早年憑著祖上的功德投身行伍。
  • 漢武大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漢武大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劉徹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生於漢景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56年),生母為王太后,公元前140年即位,年僅16歲(少年天子),為漢武帝,公元前87年病死於五柞宮,在位54年,終年70歲。
  • 2012年成人高考高中起點中國古代史彙編3
    [導讀]湖北成人高考網權威發布《2012年成人高考高中起點中國古代史彙編3》,由胡老師整理髮布,更多2012年成人高考高中起點中國古代史彙編3 相關信息請訪問湖北成人高考史地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