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際航空航天領域發生了哪些大事?
波音777X成功首飛
波音公司新型寬體機777X 於2020年1 月25 日首飛成功,進入了飛行測試階段。在數千名波音員工和嘉賓的見證下,這架波音777X於上午10:09從埃弗雷特的佩恩機場起飛,經過3小時51分鐘的飛行後降落在西雅圖的波音機場。
波音777X是當前目前國際民用飛機市場上最新的在研機型,將與歐洲新研的空客A350飛機一起角逐300-400座級國際遠程航線市場。
波音777X採用GE9X發動機,該發動機已於2020年9月28日取得FAA的認證,是目前最大的航空發動機。GE9X目前重點仍是完成波音777X飛行測試計劃並投入運營,目前已經生產8臺測試發動機和兩臺測試備件均已並交付波音,配裝在4架波音777X測試飛機上。
喬比航空成電動飛機領域首家 「獨角獸」
2020年1月,作為城市空運飛行器製造商,成立10多年的喬比航空(Joby Aviation)獲得5.9億美元C輪融資,成為第一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電動飛機「獨角獸」企業,遠超其後的競爭者。
目前,喬比航空的5座城市空運飛行器S4已經實現了超過15分鐘、24.1千米的遠程遙控飛行測試,新一代產品正在試飛中,並獲得了NASA和美國空軍的支持。
此前喬比已同意收購優步的Elevate共享空中計程車計劃,Elevate計劃在2016年發布時被視為UAM市場的啟動者,而後來優步受財務影響在剝離業務時,將這項引發UAM市場的計劃出售。這表明優步這家啟動UAM市場的公司反而沒能堅持到最後。
作為電動飛機最有可能率先應用的領域,城市空運普遍被認為是航空業的下一個風口,目前全球有超過100多家企業試水這一市場。除喬比外,中國億航(EHang)、德國Volocopter等都是行業領先者,他們各自的飛行器都進了試飛並計劃進行試點運營。
國際民航市場陷入衰退
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的影響,全球航空運輸業呈現巨幅下滑,航空公司資產空置、人員剩餘、飛機停飛、大批裁員、債務擴大、運營資金緊缺以及大規模的破產重組等問題屢見不鮮。宣布破產重組的航空公司不乏區域性領先者,如南美的第一大航空公司LATAM、第二大航空公司Avianca等, 當然歐美的支線或中型航空公司直接宣布破產並關閉的也不在少數,市場的競爭主體正在持續減少,還有更多的航空公司仍在困境中苦苦掙扎,試圖通過節省開支,縮減經營來維持運營。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的全球航空運輸業業績展望報告指出全球航空運輸業都將出現嚴重虧損。預計2020年將出現1185億美元(1美元約合6.6元人民幣)淨虧損,比今年6月份預測的843億美元更為嚴重;預計2021年將出現387億美元淨虧損,高於今年6月份預測的158億美元。
俄羅斯推進航空工業深層次結構調整
2020年3月底,「俄羅斯技術」國家公司(「俄技」)兼併俄羅斯聯合飛機製造集團(UAC)的計劃基本完成,隨即開展新一輪的管理和生產流程優化,開啟了深層次的航空工業結構調整。
「俄技」和UAC集中了俄航空工業大部分能力,但互不統屬、相互獨立,由此也導致飛機研製企業與絕大部分配套機載系統和設備企業分散安置在兩個集團,難以形成合力。
到2020年3月,「俄技」基本完成對UAC的兼併之後,作為統一管理機構,開始對航空工業的資產、戰略方向、規劃計劃等進行統籌協調;併入的UAC的地位與俄直升機公司、聯合發動機製造集團、無線電電子技術集團、「技術發展」集團類似,共同歸屬「俄技」航空業板塊(2015年成立)管理。這是進入21世紀以來,俄航空工業集中化重組改革的重大裡程碑事件,標誌著俄羅斯再次步入類似蘇聯時期的、由單一機構統一管理航空工業的模式。
SpaceX龍飛船首次完成載人任務
2020年5月30日,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搭載乘坐著NASA太空人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的載人龍飛船,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點火升空。12分鐘後飛船順利進入近地軌道,朝國際空間站進發。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為人類歷史上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也是繼美國水星號飛船、雙子座飛船、阿波羅飛船、太空梭後,第5款美國載人航天運輸工具。載人龍飛船的發射成功,不僅意味著美國重啟載人航天關鍵一發,也開啟了商業載人航天的一個新時代。8月2日,龍飛船返回艙濺落在墨西哥灣,兩名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停留了兩個月後平安返回地球。
空客完成大型飛機自主起降驗證
2020年6月,在歷經兩年的大量測試後,空客公司宣布順利完成自主滑行、起飛和著陸(ATTOL)項目,為大型客機的駕駛自動化邁出了一大步。
在該項目中,一架使用機載圖像識別技術的A350-1000客機(MSN 059號)成功實現了自主滑行、起飛和著陸。此外,該機專門進行了6組試飛來測試自主飛行能力,每組試飛包括5個起落。ATTOL項目的完成,意味著基於視覺的自動駕駛技術已實現重大突破,在沒有任何陸基及傳統機載導航設備的飛機上,僅通過視覺技術,便可實現飛機的全程自主飛行任務。
ATTOL系統基於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的軟體,通過使用諸如攝像頭、雷射雷達,以及其他傳感器和功能更強機載計算機等設備和技術讓飛機探測周圍環境,並作出自主起飛、著陸和避免碰撞等操作,如利用攝像機和算法檢測到的跑道邊界引導飛機著陸。
人工智慧在模擬空戰中首次戰勝人類飛行員
2020年8月18-20日,美國國防預研局(DARPA)聯合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共同舉辦了「阿爾法空戰格鬥系列」比賽。
經過前期的篩選,第3輪共有8支團隊進入比賽名單。經過一系列比賽,在第3階段的總決賽中,蒼鷺系統公司的「智能空戰代理」Falco以16:4的比分擊敗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成為本次AlphaDogfight系列賽的冠軍。在緊隨其後的人機大戰中,Falco憑藉凌厲的攻勢以5:0的成績戰勝了頂尖的F-16人類飛行員。
早在2019年11月第1階段的比賽中,Falco僅僅能夠勉強進行簡單的基本駕駛操作;進入2020年1月的第2階段比賽,Falco已經能夠像人類飛行員一樣進行一些基本的機動飛行動作;而到2020年8月,在經過至少40億次仿真訓練後,Falco已經相當於擁有30年的F-16駕駛經驗,並可以憑藉凌厲的攻勢完勝頂尖人類飛行員。
無人機在局部衝突中大放異彩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自2020年9月27日起,就兩國長期存在爭端的納卡地區爆發武裝衝突。雙方均使用了無人機這一新興技術兵器,尤其是阿方參戰的無人機數量多、品種廣、戰果大,表現非常搶眼,對於阿方最終在這場戰爭佔據優勢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此前在2020年2月底至3月初,土耳其軍隊在敘利亞西北部的伊德利卜省發起了「春天之盾」軍事行動,大規模介入敘利亞戰爭並與敘政府軍激烈交火。在此次行動期間,土軍出動大批無人機,重創敘軍地面部隊,並直接影響了伊德利卜地區的戰局,這是戰爭史上無人機首次作為空中打擊力量主體、大規模用於對正規軍作戰並取得重大戰果。
三菱重工凍結SpaceJet支線飛機項目
2020年10月30日,三菱重工正式確認凍結SpaceJet項目的開發,當日公布的2021-2023財年的中期業務經營計劃表明,SpaceJet M90的開發暫時停止,但取證工作還要繼續進行。在此期間,三菱公司將努力改善業務環境,並評估該項目重新啟動的可能性。
SpaceJet項目被凍結是疫情給全球航空業帶來廣泛負面影響的縮影。此前,波音宣部不在尋求收購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的商用飛機業務,龐巴迪宣布出售A220項目的股權進而徹底退出商用飛機市場。
FAA解除波音737MAX的禁令
2020年11月18日,美國聯邦航空局(FAA)解除了對波音737MAX商業運營的禁令,此舉將允許FAA管轄範圍內的航空公司(主要為美國境內航空公司)開始採取必要步驟恢復該機型的運營,而且該機也被允許開始進行交付。12月8日波音向美聯航交付了一架波音737MAX飛機,美聯航成為首家在禁飛令解除之後接收波音737MAX新飛機的航空公司。
在美國之後,巴西是首個批准波音737MAX復飛的國家,在12月9日,巴西廉價航空公司GOL就執行了首個復飛航班,這也是該機禁令解除後全球首個商業航班。
12月29日,美國航空公司一架載有100名乘客的波音737MAX從邁阿密起飛,並於3小時後降落在紐約,成為美國首個恢復波音737Max飛機運營的航空公司。
除此之外,其他國家的波音737MAX何時解除禁令並復飛仍有待觀察。
來源:國際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