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航空航天領域十件大事

2021-01-09 騰訊網

2020年國際航空航天領域發生了哪些大事?

波音777X成功首飛

波音公司新型寬體機777X 於2020年1 月25 日首飛成功,進入了飛行測試階段。在數千名波音員工和嘉賓的見證下,這架波音777X於上午10:09從埃弗雷特的佩恩機場起飛,經過3小時51分鐘的飛行後降落在西雅圖的波音機場。

波音777X是當前目前國際民用飛機市場上最新的在研機型,將與歐洲新研的空客A350飛機一起角逐300-400座級國際遠程航線市場。

波音777X採用GE9X發動機,該發動機已於2020年9月28日取得FAA的認證,是目前最大的航空發動機。GE9X目前重點仍是完成波音777X飛行測試計劃並投入運營,目前已經生產8臺測試發動機和兩臺測試備件均已並交付波音,配裝在4架波音777X測試飛機上。

喬比航空成電動飛機領域首家 「獨角獸」

2020年1月,作為城市空運飛行器製造商,成立10多年的喬比航空(Joby Aviation)獲得5.9億美元C輪融資,成為第一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電動飛機「獨角獸」企業,遠超其後的競爭者。

目前,喬比航空的5座城市空運飛行器S4已經實現了超過15分鐘、24.1千米的遠程遙控飛行測試,新一代產品正在試飛中,並獲得了NASA和美國空軍的支持。

此前喬比已同意收購優步的Elevate共享空中計程車計劃,Elevate計劃在2016年發布時被視為UAM市場的啟動者,而後來優步受財務影響在剝離業務時,將這項引發UAM市場的計劃出售。這表明優步這家啟動UAM市場的公司反而沒能堅持到最後。

作為電動飛機最有可能率先應用的領域,城市空運普遍被認為是航空業的下一個風口,目前全球有超過100多家企業試水這一市場。除喬比外,中國億航(EHang)、德國Volocopter等都是行業領先者,他們各自的飛行器都進了試飛並計劃進行試點運營。

國際民航市場陷入衰退

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的影響,全球航空運輸業呈現巨幅下滑,航空公司資產空置、人員剩餘、飛機停飛、大批裁員、債務擴大、運營資金緊缺以及大規模的破產重組等問題屢見不鮮。宣布破產重組的航空公司不乏區域性領先者,如南美的第一大航空公司LATAM、第二大航空公司Avianca等, 當然歐美的支線或中型航空公司直接宣布破產並關閉的也不在少數,市場的競爭主體正在持續減少,還有更多的航空公司仍在困境中苦苦掙扎,試圖通過節省開支,縮減經營來維持運營。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的全球航空運輸業業績展望報告指出全球航空運輸業都將出現嚴重虧損。預計2020年將出現1185億美元(1美元約合6.6元人民幣)淨虧損,比今年6月份預測的843億美元更為嚴重;預計2021年將出現387億美元淨虧損,高於今年6月份預測的158億美元。

俄羅斯推進航空工業深層次結構調整

2020年3月底,「俄羅斯技術」國家公司(「俄技」)兼併俄羅斯聯合飛機製造集團(UAC)的計劃基本完成,隨即開展新一輪的管理和生產流程優化,開啟了深層次的航空工業結構調整。

「俄技」和UAC集中了俄航空工業大部分能力,但互不統屬、相互獨立,由此也導致飛機研製企業與絕大部分配套機載系統和設備企業分散安置在兩個集團,難以形成合力。

到2020年3月,「俄技」基本完成對UAC的兼併之後,作為統一管理機構,開始對航空工業的資產、戰略方向、規劃計劃等進行統籌協調;併入的UAC的地位與俄直升機公司、聯合發動機製造集團、無線電電子技術集團、「技術發展」集團類似,共同歸屬「俄技」航空業板塊(2015年成立)管理。這是進入21世紀以來,俄航空工業集中化重組改革的重大裡程碑事件,標誌著俄羅斯再次步入類似蘇聯時期的、由單一機構統一管理航空工業的模式。

SpaceX龍飛船首次完成載人任務

2020年5月30日,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搭載乘坐著NASA太空人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的載人龍飛船,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點火升空。12分鐘後飛船順利進入近地軌道,朝國際空間站進發。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為人類歷史上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也是繼美國水星號飛船、雙子座飛船、阿波羅飛船、太空梭後,第5款美國載人航天運輸工具。載人龍飛船的發射成功,不僅意味著美國重啟載人航天關鍵一發,也開啟了商業載人航天的一個新時代。8月2日,龍飛船返回艙濺落在墨西哥灣,兩名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停留了兩個月後平安返回地球。

空客完成大型飛機自主起降驗證

2020年6月,在歷經兩年的大量測試後,空客公司宣布順利完成自主滑行、起飛和著陸(ATTOL)項目,為大型客機的駕駛自動化邁出了一大步。

在該項目中,一架使用機載圖像識別技術的A350-1000客機(MSN 059號)成功實現了自主滑行、起飛和著陸。此外,該機專門進行了6組試飛來測試自主飛行能力,每組試飛包括5個起落。ATTOL項目的完成,意味著基於視覺的自動駕駛技術已實現重大突破,在沒有任何陸基及傳統機載導航設備的飛機上,僅通過視覺技術,便可實現飛機的全程自主飛行任務。

ATTOL系統基於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的軟體,通過使用諸如攝像頭、雷射雷達,以及其他傳感器和功能更強機載計算機等設備和技術讓飛機探測周圍環境,並作出自主起飛、著陸和避免碰撞等操作,如利用攝像機和算法檢測到的跑道邊界引導飛機著陸。

人工智慧在模擬空戰中首次戰勝人類飛行員

2020年8月18-20日,美國國防預研局(DARPA)聯合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共同舉辦了「阿爾法空戰格鬥系列」比賽。

經過前期的篩選,第3輪共有8支團隊進入比賽名單。經過一系列比賽,在第3階段的總決賽中,蒼鷺系統公司的「智能空戰代理」Falco以16:4的比分擊敗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成為本次AlphaDogfight系列賽的冠軍。在緊隨其後的人機大戰中,Falco憑藉凌厲的攻勢以5:0的成績戰勝了頂尖的F-16人類飛行員。

早在2019年11月第1階段的比賽中,Falco僅僅能夠勉強進行簡單的基本駕駛操作;進入2020年1月的第2階段比賽,Falco已經能夠像人類飛行員一樣進行一些基本的機動飛行動作;而到2020年8月,在經過至少40億次仿真訓練後,Falco已經相當於擁有30年的F-16駕駛經驗,並可以憑藉凌厲的攻勢完勝頂尖人類飛行員。

無人機在局部衝突中大放異彩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自2020年9月27日起,就兩國長期存在爭端的納卡地區爆發武裝衝突。雙方均使用了無人機這一新興技術兵器,尤其是阿方參戰的無人機數量多、品種廣、戰果大,表現非常搶眼,對於阿方最終在這場戰爭佔據優勢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此前在2020年2月底至3月初,土耳其軍隊在敘利亞西北部的伊德利卜省發起了「春天之盾」軍事行動,大規模介入敘利亞戰爭並與敘政府軍激烈交火。在此次行動期間,土軍出動大批無人機,重創敘軍地面部隊,並直接影響了伊德利卜地區的戰局,這是戰爭史上無人機首次作為空中打擊力量主體、大規模用於對正規軍作戰並取得重大戰果。

三菱重工凍結SpaceJet支線飛機項目

2020年10月30日,三菱重工正式確認凍結SpaceJet項目的開發,當日公布的2021-2023財年的中期業務經營計劃表明,SpaceJet M90的開發暫時停止,但取證工作還要繼續進行。在此期間,三菱公司將努力改善業務環境,並評估該項目重新啟動的可能性。

SpaceJet項目被凍結是疫情給全球航空業帶來廣泛負面影響的縮影。此前,波音宣部不在尋求收購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的商用飛機業務,龐巴迪宣布出售A220項目的股權進而徹底退出商用飛機市場。

FAA解除波音737MAX的禁令

2020年11月18日,美國聯邦航空局(FAA)解除了對波音737MAX商業運營的禁令,此舉將允許FAA管轄範圍內的航空公司(主要為美國境內航空公司)開始採取必要步驟恢復該機型的運營,而且該機也被允許開始進行交付。12月8日波音向美聯航交付了一架波音737MAX飛機,美聯航成為首家在禁飛令解除之後接收波音737MAX新飛機的航空公司。

在美國之後,巴西是首個批准波音737MAX復飛的國家,在12月9日,巴西廉價航空公司GOL就執行了首個復飛航班,這也是該機禁令解除後全球首個商業航班。

12月29日,美國航空公司一架載有100名乘客的波音737MAX從邁阿密起飛,並於3小時後降落在紐約,成為美國首個恢復波音737Max飛機運營的航空公司。

除此之外,其他國家的波音737MAX何時解除禁令並復飛仍有待觀察。

來源:國際航空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信息社會發展十件大事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新冠疫情的持續衝擊,全球經濟與社會正經歷著數位化轉型的變革與重建。信息社會50人論壇組織評選出「2020年中國信息社會發展十件大事」,總結了過去一年信息社會領域最值得關注的時事熱點,並於2021年1月16日論壇年會期間正式對外發布。
  • 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在海口開幕
    11月24日,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在海口開幕,會議探討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與合作。海南省省長沈曉明、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出席並致辭。  本屆論壇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主辦,國家航天局指導,以「加快建設文昌國際航天城,打造國際交流合作新平臺」為主題,將開展主論壇、遙感應用分論壇、新形勢下的商業航天暨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年會、國際航空航天教育論壇等活動。省政府還舉行了工作座談會,就加快建設文昌國際航天城、推動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聽取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的意見和建議。
  • 圓滿收官,中國一重2020年十件大事
    圓滿收官,中國一重2020年十件大事 2021-01-04 1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國對華制裁實體名單:國防七子全部,近40家航空航天相關企業
    2019年,航知在推送美國商務部公布對華制裁「實體名單」一文後,不少讀者紛紛留言表示:對此,小編只想說,美國政府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從2001年5月14日,北航、西工大率先走上「光榮榜」,到2020年12月21日,南航、北理工、南理工上榜,「國防七子」已全部被美「制裁」。
  • 2018年全球十大航天新聞、中國十大航天新聞評選揭曉
    2018年12月31日,由空間瞭望智庫、《國際太空》、《衛星應用》雜誌,以及「中國太空網」官方微信聯合組織的「天啟」2018年全球十大航天新聞和中國十大航天新聞評選揭曉。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之旅」、「中國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北鬥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和「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居世界首位」成為2018年的熱點,同時入選全球十大航天新聞和中國十大航天新聞。
  • 「中科航天人才杯」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2017年安徽省轄市最具影響力十件大事」揭曉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為充分展示2017年省轄各市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進一步凝聚力量,提振信心,促進發展,由省市長協會主辦的「2017年安徽省轄市最具影響力十件大事」評選,歷經各市三個月的海選、申報,5月12日經過專家、學者初評和複評,在新聞媒體的全程監督下,「2017年安徽省轄市最具影響力十件大事」新鮮出爐:  1、淮北市淮水北調工程淮北段通水,皖北振興迎來新機遇;  2、亳州市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政府治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3、宿州市第一屆國際雲安全大會成功在
  • 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年本科錄取分數線匯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 "航空航天科普少年"選拔賽——今日啟動!
    (原標題:"航空航天科普少年"選拔賽——今日啟動!) 為豐富廣大學生課餘文化生活,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為航空航天領域科學傳播愛好者搭建交流學習的平臺,現由北航杭州創新研究院、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共青團杭州市濱江區委員會、杭州高新區(濱江)科學技術協會
  • ...滿足航空航天和軍工領域對更高計算能力和更優SWaP的嚴苛要求
    如今,航空、航天和國防等關鍵任務應用的設計面臨著多項挑戰。在這些應用方面,設計人員需要設計出更強大、更複雜的確定性系統,需要在尺寸、重量和功率受限(SWaP)空間中嵌入大量計算能力。
  • 市城投集團2020年度「十件大事」
    為了讓全體幹部員工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勇往直前、再創佳績,杭州城投集團組織開展了2020年度「十件大事」評選活動,經推薦、評選、投票等程序,最終評選出城投集團「十件大事」。近年來,為充分展現集團系統精神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市城投集團積極參與了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十件大事推選活動,並成為杭州市2016年至2019年連續四年入選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十件大事的單位。
  • 2020年運輸行業十件大事
    一、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 2020年3月23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全力推進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工作確保完成交通運輸脫貧攻堅兜底任務的通知》,提出2020年9月底前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的目標。同時,這一目標被列入2020年交通運輸部推進9件交通運輸更貼近民生實事之一。
  • 2019年中國自然保護地十件大事揭曉
    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郭香玉)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保護地司、宣傳中心,以及中國綠色時報社聯合開展,入選大事著重於自然保護事業的影響力和公眾關注程度,經過廣泛徵集、專家初審、評審等程序評出。迄今為止,中國自然保護十件大事的評選活動已連續開展6年。
  • 金天鈦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航空鈦工業品牌
    通過「商業模式創新」與「技術創新」有機融合,在高端鈦合金研製方面,金天鈦業一舉突破航空軍工領域,為我省航空製造產業提供尖端材料基地保障,並與落戶湖南的中航飛機起落架有限責任公司籤訂了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在產品供應方面也得到了軍工航空企業的認可,取得了良好業績。
  • 2020年中國將發生三件大事,每件都令美國擔憂,將贏得全世界尊重
    中國這些年的發展足以讓每個中國人為之驕傲自豪,從建國以來的數十年中,我國從各方面都弱後西方的狀態中徹底蛻變,一躍成為僅次於美俄的第三軍事強國,經濟上也僅次於美國,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在科技領域,我國北鬥的發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個面對全球開放定位系統的國家。
  • 2020年中國註定要強勢崛起,美媒給出預測:未來將發生三件大事
    2020年中國註定要強勢崛起,對於今年美媒給出預測:未來將發生三件大事。雖然中國在歷史上丟掉了一段寶貴的發展時期,不過幸運的是中國迎頭趕上的時間還不算太晚。經過多年的不懈奮鬥之後,現在中國在很多方面的技術已經成長為世界尖端水平,平時的行為已經足夠對於世界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 美媒大膽預測:2021年中國將有3件引起世界矚目的大事發生
    眾所周知,這些年來中國腳踏實地的發展已然引起了美國的忌憚。然而於近日,在中美兩國持續博弈的背景下,一向熱衷於排名和預測工作的美國媒體表示:2021年的中國將有三件大事發生,而且都能引得世界矚目。中國的航天事業將更進一步首先是在航天領域將有重大突破。
  • 山東海事職業學院2020年十件大事
    山東海事職業學院2020年十件大事 2021-01-01 1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美媒大膽預測:2021年中國將發生3件大事,每一件都吸引世界目光
    不久前剛剛閉幕的「國際軍事比賽-2020」中,在與來自30多個國家,5000多名官兵的角逐中,中國解放軍6支參賽隊伍克服了場地陌生、客場作戰環境的不利條件,最終斬獲了4個單項第一,4個團體第二,2個團體第三的殊榮。再一次證明了中國軍隊、中國軍人的強大軍事素質。
  • 2019全球航天發射次數再破百 中國佔約1/3超越美俄
    【環球時報報導 特約記者 齊 柳玉鵬 任重 記者 劉揚】2019年即將結束,世界各國的航天發射活動也接近尾聲。截至30日,中美俄歐等主要航天國家和實體,進行了超過100次航天發射,使2019年的航天發射繼2018年之後,連續第二年超過100次。中國以34次航天發射蟬聯全球航天發射榜榜首位置。美俄航天活動也各有特色。現在讓我們盤點一下那些令人振奮和遺憾的瞬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