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5MN快鍛機(德國)。
真空等離子焊箱(德國)。
鈦棒
鈦餅
鈦環
異形鍛件
(本版圖片均由湖南金天鈦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本刊記者 熊遠帆
世界先進的鈦及鈦合金材料生產線,躋身全國三甲
2013年12月23日,國產中型通用直升機「直-20」成功首飛,再次燃起了人們對於國產大飛機的期待。前不久,媒體傳出C919將於2015年正式下線,並獲400架訂單的消息,讓中國人的大飛機夢想更加接近現實。
過去,國人的大飛機夢一直沒實現,這與大量複雜的基礎工藝沒有攻克有關。最典型的就是飛機用高性能鈦合金材料,受工裝設備、研發水平等諸多因素的限制,鈦合金的整體水平與國外先進國家仍有較大差距。歐美等發達國家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國內無法生產,需要大量進口。而為了提高大飛機的使用壽命、並實現結構減重的設計目標,採用輕質、高強、高韌的鈦合金材料已成為國產大飛機應用材料的發展趨勢。
但是,由於鈦的化學活性極高,鈦合金的製備十分困難,加工製造技術門檻極高,最終導致鈦及鈦合金的成品率較低、價格昂貴,在我國航空領域的應用仍較少。
金天鈦業瞄準了鈦及鈦合金巨大的市場潛力,高起點建設了國內一流、世界先進的航空鈦合金生產線,以精細化的管理、高標準的技術控制解決鈦及鈦合金加工製造中遇到的問題,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2013年12月27日,我們來到位於常德經開區的金天鈦業公司,一臺4500噸的快鍛機正在作業。在這個龐大的巨無霸的鍛造下,鈦棒似乎非常聽話,像麵團一樣被加工成所需要模樣。據介紹,這臺德國生產的鍛造機在全國也僅有兩臺,能將鍛件的誤差精確控制在一毫米以內。
像這樣先進的設備,金天鈦業的廠房裡還有很多,包括真空自耗電弧爐、真空等離子焊箱、自動混配料系統、SKK17精鍛機等主要生產設備和完整的產品檢測設備。上述裝備均從德國、美國、奧地利和日本等國家引進,具備鈦合金大型鍛件及超大規格棒材研發、試製、生產及檢測的完整能力,裝備水平達到世界一流。
目前,金天鈦業已累計完成投資11億元,具備年產5000噸鈦鑄錠的生產能力,且在建2500噸/年鈦合金棒線材加工能力。
當前國外具備萬噸級鈦及鈦合金材料生產加工規模的僅有美國的TIMET、RTI、ATI、以及俄羅斯上薩爾達(VSMPO)等少數幾家企業。在國內,金天鈦業將是繼寶鈦後具備萬噸級鈦及鈦合金材料綜合加工能力的企業。
除了引進世界頂級設備,金天鈦業瞄準戰略目標,以集聚人才為核心,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目前,公司擁有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2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人,各類專業人才40餘人。公司起草的國家或行業標準及智慧財產權申報數累計達到86項,其中產品國標或行標的起草權10項,發明專利21項,實用新型專利39項。
也正是利用這樣的優勢資源,金天鈦業開發出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符合大飛機高性能航空鈦合金需求的高品質鈦合金材料,研製出高性能結構用航空鈦合金、發動機用高溫鈦合金和起落架用高強韌鈦合金等系列產品,掌握了鈦合金純淨化熔煉/鑄造、大規格鑄錠的鍛造加工和熱處理性能優化等關鍵技術。
從高端航空部件切入市場,將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融合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曾多次強調「核心技術買不來」, 走自主創新的道路是我國裝備關鍵主幹材料研製的根本道路。作為核心中的核心,鈦合金材料技術的每一點進步,都融匯著創新的血液,凝聚著航空材料人的智慧和汗水。
金天鈦業走的則是一條將技術研發與市場結合的發展道路。據金天鈦業總經理李新羅介紹:公司航空鈦合金的發展思路是選擇從代表航空工業最高端的發動機、起落架用鈦合金切入,力求在軍工航空市場這一最高、最難的平臺上取得突破,樹立影響。
通過產投融合的創新模式,藉助集團參股上遊資源供應商遵寶鈦業,保證原料供應,並在已擁有的技術優勢基礎上,同樣依託集團股權對接中航工業、航空動力、三角航空等我國航空發動機,大型模鍛高端研發與製造平臺的戰略布局,快速打通了航空產業鏈高端應用市場。
因為戰略對接下遊航空製造企業,金天鈦業得以承擔了某航空發動機動態葉片TC4鈦合金棒材研製課題任務。如果把航空製造業比作工業製造的皇冠,那麼發動機便是皇冠上的明珠,動葉片則是皇冠上最亮的一顆。2012年9月,金天鈦業交付的TC4合金材料成功通過掛機考核,取得重大突破,獲得軍方及用戶高度好評,也引起了軍方及同行業企業的高度關注,一舉提升行業影響力。
因為這種影響力,金天鈦業又被指定開發我國某型飛機新材料TC17、飛機起落架用新型高強高韌鈦合金TC18、高溫鈦合金TA15等多種牌號產品,同時,承擔了湖南省重大科技專項——航空鈦合金材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研究。
之後,金天鈦業承擔了某先進戰機上關鍵結構件和發動機用關鍵材料的試製工作。還提供給為國產大型商用飛機C919配套的中國商用發動機公司試製了大規格鈦合金棒材,評價良好。
目前,金天鈦業進入某先進渦槳發動機重點型號,為發動機葉片、盤件等提供鈦合金材料。與兵器工業集團合作,研製某重點型號的鈦合金產品,並成為唯一供應商。
從發動機轉子葉片材料TC4的成功開發,到飛機結構件材料TC18高強鈦合金超大棒材,以及研製出的TC17鈦合金超大規格棒材,對我國航空產業迫切需要解決的飛機材料,特別是發動機材料提供了強有力支撐,也體現出金天鈦業在航空用鈦合金材料開發方面持續的創新能力,引起了軍方及同行業企業的高度關注,有力奠定了公司在航空及業界的知名地位。
通過「商業模式創新」與「技術創新」有機融合,在高端鈦合金研製方面,金天鈦業一舉突破航空軍工領域,為我省航空製造產業提供尖端材料基地保障,並與落戶湖南的中航飛機起落架有限責任公司籤訂了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在產品供應方面也得到了軍工航空企業的認可,取得了良好業績。
一代材料,一代飛機: 大飛機、先進戰機戰略將帶來無限機遇
「一代材料,一代飛機」,代表未來航空發展水平的先進戰機、寬體大型客機,大型運輸機等鈦材用量不斷攀升,鈦合金在飛機上的使用將越來越多。目前,世界上過半鈦合金用於航空航天和軍工產品。而我國現階段航空鈦合金需求量不到鈦材需求總量的10%。
從波音747的4%用鈦量到空客A380的10%、波音787的15%的用鈦量可以明顯看到鈦的應用不斷提高的過程。寬體、雙通道客機用鈦量遠大於單通道飛機。民機大型化加大了商用航空市場對於航空鈦合金產品的需求。從目前趨勢看,越是先進的新型飛機, 越是寬體飛機,用鈦量越大。
有數據顯示,到2030年,我國大約需要新增幹線客機3770架左右。而我國現行飛機用鈦量僅為2%-3%,與國外相比差距很大。總體來說,我國鈦合金仍處於研究多、應用少的階段。要提高飛機的結構效益,延長大型飛機使用壽命,提高安全性,需要進一步加大航空鈦合金的研究,擴大鈦合金在我國飛機結構上的應用,縮短與國外的差距。
據了解,我國國產C919飛機每架約需鈦合金緊固件20萬件,要完成首批100架啟動訂單就需要2000萬件鈦合金緊固件。按計劃2018年年產150架大飛機計算,每年就需要3000萬件鈦合金緊固件。
因此,金天鈦業總經理李新羅認為服務大飛機項目的國產化戰略,鈦合金材料將會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公司需要抓住機遇,大力發展航空航天鈦合金材料的研製和生產。
湖南省高新技術產業規劃中明確提出將航空航天產業打造成我省百億產業。伴隨我省長株潭航空產業園的建設,進入園區的航空產業項目將越來越多。目前已有中航飛機起落架、中航湖南通用航空發動機、南方宇航高精傳動等大項目,以及美國、加拿大、法國頂尖航空發動機製造企業,飛機起落架、航空發動機及整機產業鏈已初步形成。並將最終形成較完備的「飛機起落架+航空發動機+通用飛機整機製造+通用航空運營+配套產業+衍生產業」的航空產業鏈。
面對這樣的利好,金天鈦業也做好了準備。公司已通過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和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完全具備民用市場準入資質。為突破航空軍工準入門檻,公司已通過三級保密資格、GJB9001B國軍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及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為進入航空領域,公司已通過法國BV公司航標AS9100C質量體系認證。可以說,已經拿到了軍民兩用市場的「許可證」,這為今後的量產提供了資質準備。
除了應用於航空航天,鈦金屬在艦船、石油化工,以及小到人體支架、運動用品等領域均有應用。常德經開區工委書記周運來說:「金天鈦業的入駐改變了經開區的產業格局,未來金天鈦業有望達到50億元產值,而經開區也將圍繞鈦金屬精深加工努力打造200億元的延伸產業鏈。」屆時,常德經開區也有望形成一個成規模的鈦金屬加工產業集群。
■連結
湖南金天鈦業科技
有限公司簡介:
湖南金天鈦業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金天鈦業)是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子公司,註冊資本3億元人民幣,投資18.23億元在湖南常德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10000噸/年鈦及鈦合金加工材生產基地。
公司立志於「服務軍工、產業報國,強軍興國」的理念,以「高起點、專業化、高端化」為發展戰略,定位於航空、航天軍工所需高端鈦合金棒線材、大型鍛件等的研發與生產,努力將公司打造成中國重要的航空航天、國防軍工鈦合金材料生產基地。
項目建成後,公司將成為繼寶鈦後具備萬噸級鈦及鈦合金生產加工能力的企業,不但確立了在國內行業領先地位,同時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大型綜合鈦加工企業。不僅有力的填補了湖南乃至整個中部地區高端鈦產業空白,同時,對於湖南省進軍先進戰機、大飛、大運等項目將提供關鍵材料基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