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成飛:逐夢藍天六十載 初心依舊不改

2020-11-24 中國航空..

 

殲5甲成功首飛

中國航空報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徵,歷史總會透過一個個重要的時刻為其標註下鮮明的印記

194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所航空學校拆東補西才擁有了40多架破舊飛機。1950年,韓戰爆發,中國空軍僅有百餘架作戰飛機。麥克阿瑟稱:「中國根本沒有空軍。」何時能拒敵於千裡之外,讓祖國的戰機起飛就能迎敵、升空就能作戰,讓祖國的長空一片天朗氣清,這曾是每一個航空人共同的夢想。雄關漫道,初心不改,代代航空人一路求索……

殲教5

逐夢揚帆邁出艱難的第一步

「黃土橋過,水田旱地,飛機壩子」,從中各取一個字,黃田壩的名字就這樣叫開了。

1958年10月18日,黃田壩的清水河畔熱火朝天,國營132廠正式破土動工,一批來自五湖四海的航空人開始築起他們夢想的雛形。誰也不曾想到當年祖國大西南的一片荒地,如今成為舉世矚目的航空城,一架架戰機從這裡開啟它們逐夢藍天的新徵途。

然而初創維艱,他們面臨基礎設施薄弱和專業人員極度匱乏等諸多困難。親歷者曾回憶,當時工作、生活條件都很苦。宿舍還沒竣工就住進去了,糧食更是低定量供應,不夠了就以瓜菜代糧。可是瓜菜也不夠,好多人因營養不良患病。

此刻,「東風104」項目測繪仿製又迫在眉睫。邊基建、邊試製、邊生產,他們在缺住少食的艱苦環境下開始了殲5甲的測繪仿製。

在瀋陽112廠和南昌320廠的大力幫助之下,千呼萬喚,1964年的冬天,黃田壩迎來雙喜臨門:132廠仿製的第一款戰鬥機殲5甲首飛成功,工廠通過驗收正式建成。時隔兩年,承載著共和國無數飛行夢想,由殲5甲改型的殲教5試飛定型。對於許許多多的飛行人員來說,殲教5就是他們成長為空中衛士的雲梯,是他們的戰友,更是他們的兄弟。

為適應部隊的作戰需要,馬不停蹄、改進試製殲7飛機的戰役於1968年8月正式打響。胸懷報國心,鬥志昂揚,甲子路艱難起航!

殲7M

乘風破浪奮楫前行

1978年,歷史賦予這個時間最豐厚的內涵。

這一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畫將來,航空工業確定了引進和出口並舉的戰略決策。

1978年,在第三機械工業部的組織下,一支由20多人組成的考察團隊奔走於歐洲多國。經過考察,國防工業部門和空海軍領導都認為需要引進國外先進航空技術,儘快提高我國航空裝備技術水平。

1979年,132廠開始以成都飛機公司的名稱對外開放。一年後,我國改革開放後與西方的第一個軍工合同籤訂。

航空人引得進來更走得出去,他們開始在國際上尋找客戶。經過航空工業各方的共同努力,他們一步步開創軍機外貿出口的新局面,以殲7M、殲7P為代表的外貿機開始享譽世界。

 

以外養內是為了更好地保軍強軍。在45年的生命周期裡,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殲7系列飛機不斷創新改型,持續為部隊增添新戰力,更為我國航空工業的跨代發展積蓄了寶貴力量。

何時能實現國產大飛機夢?曾經以為那麼遙遠,而今就在眼前:2017年5月5日,C919順利首飛,這一刻,我國的大飛機夢獲得歷史性突破。

20世紀80年代中期,航空工業落實國家政策,公司果斷決策:「大企業應該辦大事。」聚焦主業,以航空為本,他們毅然踏上了「軍轉民、內轉外」的新徵程。

1988年,遠赴萬裡之外,籤訂100架麥道機頭轉包生產合同。

既是挑戰更是機遇。為了「打基礎、上水平、求發展」,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開始實施大規模技術改造。

「我們必須完成這個項目,只有這樣才能學習國外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與國際市場接軌。」領導班子帶領全廠職工按照國際標準,建立起全新的製造、技術和管理體系。

1991年12月,首個麥道機頭交付,航空工業成飛邁出了走向國際民機市場的堅定一步。

轉包生產的30年裡,他們不斷創新管理和技術,淬鍊工業文明。從找項目到選項目,他們深刻理解並具備了市場意識、客戶意識,相繼與世界諸多著名航空企業籤訂了一系列轉包生產合同。

肩負著國產大飛機的夢想,厚積薄發,成飛先後參與ARJ21、C919和AG600等項目的研製。

30年轉包生產,成飛累計交付國內外零部件200餘萬件,出口創匯10多億美元。如今,鳳凰涅槃,華麗轉身,成飛成為國際知名的民機製造商和中國民機產業中堅力量,在國際合作的舞臺上更加自信從容,航空人逐夢前行的腳步愈發堅定。

穿越歷史的風浪,他們篤定決絕!

1958年10月18日廠區基本建設正式開工

激情如歌自主創新鑄利劍

2015年4月21日,巴基斯坦的上空格外澄澈。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專機進入巴基斯坦領空,巴基斯坦8架「梟龍」戰機升空護航。「梟龍」戰機是中巴友誼的象徵,為中國領導人護航是巴方認為最好的致敬方式。

「梟龍」項目源自20世紀80年代外貿後繼機的研發,從「佩刀」II到超7,多國先後參與,歷經十餘年,航空人百折不回。2003年8月25日,超7原型機01在萬眾期待中首飛成功—「梟龍」飛機榮耀登場。2009年7月1日,首架在巴基斯坦合作生產的「梟龍」飛機開工。

如今,「梟龍」已成為中國軍機出口的一張靚麗名片。它標誌著我國航空工業由技術引進向整機技術出口的新突破,盡顯航空人的堅守和擔當。

遠處,綠草環繞的跑道上,一架戰機在眾人的歡呼、擁抱和掌聲中平穩落下,20載艱辛鑄劍路,多少人在那一刻老淚縱橫。

1998年3月23日,這是一個平凡的日子,卻在航空史上繪就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時光漸遠,記憶猶新:「型號工程是最大的政治」「我為型號做貢獻,型號成功我成才」「打造一代名機,形成一代裝備」。20載夜以繼日,他們幾經磨難。無論走到哪裡,總會看到一面面黨旗,攻堅克難,催人奮進。今天,那一幕幕火熱的畫面仍恍如昨日。

深夜的試飛站依然燈火通明,為了殲10飛機的研製,他們已不記得有多少個夜晚蹲守在飛機旁邊,試車時的兩次異響讓他們刻骨銘心。歷經100天的質量整頓,1997年的深秋,他們終於迎來了第三次發動機的試車成功。

「沒有困難,要我們這些人幹啥?」這是當時型號研製人員共同的信念。

20多年的研製歷程,航空人以超常的自主創新、超常的嚴謹求實、超常的協同攻堅、超常的拼搏奉獻精神,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它們共同構成了航空人強軍報國、激情創新的一個個璀璨單元。

20載無聲付出,他們百折不撓,創造了世界三代戰機定型試飛零等級事故的奇蹟,並開創了交付部隊領先試用的先河。

歲月成歌,不負芳華。殲10飛機的研製,成功實現了我國航空武器裝備水平、航空技術水平和航空人才隊伍的巨大跨越,更為武器裝備的後續發展奠定了人才、技術基礎。

今天,殲10飛機已實現系列化發展,主戰長空。那些傾注了他們汗水、心血乃至生命的榮光已鐫刻進歷史,那些曾經的挫折和創傷讓祖國的航空事業變得更加強大。

新時代,與夢同行,航空人追趕與超越的腳步從未停歇。珠海亮劍,沙場點兵,出海實訓……每一個歷史的瞬間都舉世矚目,震人心魄。肩負新時代打贏能力的使命追求,航空工業的新一代戰機正如一柄無形的利劍拱衛著祖國海天。今天,所有人都能手握彩虹的畫筆,在天空下自由奔跑,畫下和平的色彩。

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未來可期!

 

C919民機機頭交付

「雲影」無人機

殲10首飛20周年暨激情成飛頒獎晚會

黨員先鋒表彰

讓歷史告訴世界告訴未來

六十載紅色傳承,澆灌矢志不渝的信仰。

心中有信仰,奮鬥就有力量。60年來,成飛黨委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黨建引領企業發展。以保軍強軍為最大的政治任務,把「形勢任務教育」和「黨性教育」融合為引領幹部職工大幹國家型號的蓬勃力量。不論面臨何種艱難險阻,領導幹部始終與職工群眾戰鬥在一起。每一級黨組織都是一個戰鬥堡壘,每一個黨員都衝鋒在前。

60年光陰荏苒,家國情懷在這片熱土上星火燎原,生生不息。「大討論」「激情成飛」「每周一星」「兩個終將」,航空文化薪火相傳。平凡中堅守,執著中創新,不一樣的時代有航空人不一樣的風採。

六十載創新變革,積蓄奮發向上的力量。

60年來,成飛始終堅持航空為本,創新驅動,在自加壓力、自我否定中銳意進取。

從模仿測繪、改進改型到自主研發,今日成飛,技術水平跨代升級,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

從建廠之初15個科室的簡單劃分到「三年三大步」的扁平化管理,再到流程型組織變革;今日成飛,不斷深化國企改革,強化頂層設計,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

從停產整頓、質量整風到「保外場、抓質量、促交付、練內功」,一路走來,工業文明素養潤物無聲,精品成飛永無止境。

從「科研生產大發展、職工生活大改善」到「企業領先發展、員工全面進步」,成飛堅持人才興企,給有志者舞臺,給實幹者榮耀,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匯聚起攻堅克難的磅礴力量。

六十載春華秋實,成飛的成長鏗鏘奪目。

3000多架戰鷹從這裡起飛,勁舞藍天;數以萬計的民機部件從這裡起運,走向世界。60載砥礪奮進,成飛收穫了國防科學技術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全國質量獎、全國精神文明單位等一個個殊榮。

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取得重大突破,再創歷史新高。從封閉到開放,從亦步亦趨到躋身前沿,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遠揚,今日成飛歷經幾代人的努力,有人機跨代發展,無人機迎頭趕上,民機機頭研製蓄勢待發,產品譜系日益豐富,昂首邁上歷史新高度,為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從祖國的大西南到遼闊的海天,從青春年少到兩鬢飛霜,一代代航空人詮釋著他們航空報國的價值底色—艱難險阻不墜青雲之志,任重道遠不改報國初心。

致敬歷史,祖國終將選擇那些忠誠於祖國的人,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於祖國的人。

 

奮進新時代我們再一次出發

來路披荊斬棘,前行勢不可擋。千帆歷盡,此刻,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接近世界舞臺中心。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圓夢有時,航空人將繼續闊步前行。

不忘初心來時路,使命擔當新徵途。有的歷史性交匯期可能產生同頻共振,有的歷史性交匯期也可能擦肩而過。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黨的十九大開啟歷史新篇章,全面深化改革縱深推進,軍民融合初見成效,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已然呈現。

與時代同行,用奮鬥書寫華章。肩負強軍使命,新時代的成飛對標世界一流,銳意變革、創新進取、加速產業能級提升,奮力建設現代化航空製造企業,緊抓機遇,乘勢而上正當時。

倚劍長嘯強軍夢,鑄就軍魂向復興。初心無悔,逐夢藍天,時不我待,朝夕必爭。站在歷史的新起點,甲子成飛,我們再一次出發!

看,遠處的跑道上,一架戰機正騰空而起……

 

殲5甲成功首飛

中國航空報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徵,歷史總會透過一個個重要的時刻為其標註下鮮明的印記

194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所航空學校拆東補西才擁有了40多架破舊飛機。1950年,韓戰爆發,中國空軍僅有百餘架作戰飛機。麥克阿瑟稱:「中國根本沒有空軍。」何時能拒敵於千裡之外,讓祖國的戰機起飛就能迎敵、升空就能作戰,讓祖國的長空一片天朗氣清,這曾是每一個航空人共同的夢想。雄關漫道,初心不改,代代航空人一路求索……

殲教5

逐夢揚帆邁出艱難的第一步

「黃土橋過,水田旱地,飛機壩子」,從中各取一個字,黃田壩的名字就這樣叫開了。

1958年10月18日,黃田壩的清水河畔熱火朝天,國營132廠正式破土動工,一批來自五湖四海的航空人開始築起他們夢想的雛形。誰也不曾想到當年祖國大西南的一片荒地,如今成為舉世矚目的航空城,一架架戰機從這裡開啟它們逐夢藍天的新徵途。

然而初創維艱,他們面臨基礎設施薄弱和專業人員極度匱乏等諸多困難。親歷者曾回憶,當時工作、生活條件都很苦。宿舍還沒竣工就住進去了,糧食更是低定量供應,不夠了就以瓜菜代糧。可是瓜菜也不夠,好多人因營養不良患病。

此刻,「東風104」項目測繪仿製又迫在眉睫。邊基建、邊試製、邊生產,他們在缺住少食的艱苦環境下開始了殲5甲的測繪仿製。

在瀋陽112廠和南昌320廠的大力幫助之下,千呼萬喚,1964年的冬天,黃田壩迎來雙喜臨門:132廠仿製的第一款戰鬥機殲5甲首飛成功,工廠通過驗收正式建成。時隔兩年,承載著共和國無數飛行夢想,由殲5甲改型的殲教5試飛定型。對於許許多多的飛行人員來說,殲教5就是他們成長為空中衛士的雲梯,是他們的戰友,更是他們的兄弟。

為適應部隊的作戰需要,馬不停蹄、改進試製殲7飛機的戰役於1968年8月正式打響。胸懷報國心,鬥志昂揚,甲子路艱難起航!

殲7M

乘風破浪奮楫前行

1978年,歷史賦予這個時間最豐厚的內涵。

這一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畫將來,航空工業確定了引進和出口並舉的戰略決策。

1978年,在第三機械工業部的組織下,一支由20多人組成的考察團隊奔走於歐洲多國。經過考察,國防工業部門和空海軍領導都認為需要引進國外先進航空技術,儘快提高我國航空裝備技術水平。

1979年,132廠開始以成都飛機公司的名稱對外開放。一年後,我國改革開放後與西方的第一個軍工合同籤訂。

航空人引得進來更走得出去,他們開始在國際上尋找客戶。經過航空工業各方的共同努力,他們一步步開創軍機外貿出口的新局面,以殲7M、殲7P為代表的外貿機開始享譽世界。

 

以外養內是為了更好地保軍強軍。在45年的生命周期裡,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殲7系列飛機不斷創新改型,持續為部隊增添新戰力,更為我國航空工業的跨代發展積蓄了寶貴力量。

何時能實現國產大飛機夢?曾經以為那麼遙遠,而今就在眼前:2017年5月5日,C919順利首飛,這一刻,我國的大飛機夢獲得歷史性突破。

20世紀80年代中期,航空工業落實國家政策,公司果斷決策:「大企業應該辦大事。」聚焦主業,以航空為本,他們毅然踏上了「軍轉民、內轉外」的新徵程。

1988年,遠赴萬裡之外,籤訂100架麥道機頭轉包生產合同。

既是挑戰更是機遇。為了「打基礎、上水平、求發展」,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開始實施大規模技術改造。

「我們必須完成這個項目,只有這樣才能學習國外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與國際市場接軌。」領導班子帶領全廠職工按照國際標準,建立起全新的製造、技術和管理體系。

1991年12月,首個麥道機頭交付,航空工業成飛邁出了走向國際民機市場的堅定一步。

轉包生產的30年裡,他們不斷創新管理和技術,淬鍊工業文明。從找項目到選項目,他們深刻理解並具備了市場意識、客戶意識,相繼與世界諸多著名航空企業籤訂了一系列轉包生產合同。

肩負著國產大飛機的夢想,厚積薄發,成飛先後參與ARJ21、C919和AG600等項目的研製。

30年轉包生產,成飛累計交付國內外零部件200餘萬件,出口創匯10多億美元。如今,鳳凰涅槃,華麗轉身,成飛成為國際知名的民機製造商和中國民機產業中堅力量,在國際合作的舞臺上更加自信從容,航空人逐夢前行的腳步愈發堅定。

穿越歷史的風浪,他們篤定決絕!

1958年10月18日廠區基本建設正式開工

激情如歌自主創新鑄利劍

2015年4月21日,巴基斯坦的上空格外澄澈。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專機進入巴基斯坦領空,巴基斯坦8架「梟龍」戰機升空護航。「梟龍」戰機是中巴友誼的象徵,為中國領導人護航是巴方認為最好的致敬方式。

「梟龍」項目源自20世紀80年代外貿後繼機的研發,從「佩刀」II到超7,多國先後參與,歷經十餘年,航空人百折不回。2003年8月25日,超7原型機01在萬眾期待中首飛成功—「梟龍」飛機榮耀登場。2009年7月1日,首架在巴基斯坦合作生產的「梟龍」飛機開工。

如今,「梟龍」已成為中國軍機出口的一張靚麗名片。它標誌著我國航空工業由技術引進向整機技術出口的新突破,盡顯航空人的堅守和擔當。

遠處,綠草環繞的跑道上,一架戰機在眾人的歡呼、擁抱和掌聲中平穩落下,20載艱辛鑄劍路,多少人在那一刻老淚縱橫。

1998年3月23日,這是一個平凡的日子,卻在航空史上繪就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時光漸遠,記憶猶新:「型號工程是最大的政治」「我為型號做貢獻,型號成功我成才」「打造一代名機,形成一代裝備」。20載夜以繼日,他們幾經磨難。無論走到哪裡,總會看到一面面黨旗,攻堅克難,催人奮進。今天,那一幕幕火熱的畫面仍恍如昨日。

深夜的試飛站依然燈火通明,為了殲10飛機的研製,他們已不記得有多少個夜晚蹲守在飛機旁邊,試車時的兩次異響讓他們刻骨銘心。歷經100天的質量整頓,1997年的深秋,他們終於迎來了第三次發動機的試車成功。

「沒有困難,要我們這些人幹啥?」這是當時型號研製人員共同的信念。

20多年的研製歷程,航空人以超常的自主創新、超常的嚴謹求實、超常的協同攻堅、超常的拼搏奉獻精神,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它們共同構成了航空人強軍報國、激情創新的一個個璀璨單元。

20載無聲付出,他們百折不撓,創造了世界三代戰機定型試飛零等級事故的奇蹟,並開創了交付部隊領先試用的先河。

歲月成歌,不負芳華。殲10飛機的研製,成功實現了我國航空武器裝備水平、航空技術水平和航空人才隊伍的巨大跨越,更為武器裝備的後續發展奠定了人才、技術基礎。

今天,殲10飛機已實現系列化發展,主戰長空。那些傾注了他們汗水、心血乃至生命的榮光已鐫刻進歷史,那些曾經的挫折和創傷讓祖國的航空事業變得更加強大。

新時代,與夢同行,航空人追趕與超越的腳步從未停歇。珠海亮劍,沙場點兵,出海實訓……每一個歷史的瞬間都舉世矚目,震人心魄。肩負新時代打贏能力的使命追求,航空工業的新一代戰機正如一柄無形的利劍拱衛著祖國海天。今天,所有人都能手握彩虹的畫筆,在天空下自由奔跑,畫下和平的色彩。

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未來可期!

 

C919民機機頭交付

「雲影」無人機

殲10首飛20周年暨激情成飛頒獎晚會

黨員先鋒表彰

讓歷史告訴世界告訴未來

六十載紅色傳承,澆灌矢志不渝的信仰。

心中有信仰,奮鬥就有力量。60年來,成飛黨委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黨建引領企業發展。以保軍強軍為最大的政治任務,把「形勢任務教育」和「黨性教育」融合為引領幹部職工大幹國家型號的蓬勃力量。不論面臨何種艱難險阻,領導幹部始終與職工群眾戰鬥在一起。每一級黨組織都是一個戰鬥堡壘,每一個黨員都衝鋒在前。

60年光陰荏苒,家國情懷在這片熱土上星火燎原,生生不息。「大討論」「激情成飛」「每周一星」「兩個終將」,航空文化薪火相傳。平凡中堅守,執著中創新,不一樣的時代有航空人不一樣的風採。

六十載創新變革,積蓄奮發向上的力量。

60年來,成飛始終堅持航空為本,創新驅動,在自加壓力、自我否定中銳意進取。

從模仿測繪、改進改型到自主研發,今日成飛,技術水平跨代升級,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

從建廠之初15個科室的簡單劃分到「三年三大步」的扁平化管理,再到流程型組織變革;今日成飛,不斷深化國企改革,強化頂層設計,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

從停產整頓、質量整風到「保外場、抓質量、促交付、練內功」,一路走來,工業文明素養潤物無聲,精品成飛永無止境。

從「科研生產大發展、職工生活大改善」到「企業領先發展、員工全面進步」,成飛堅持人才興企,給有志者舞臺,給實幹者榮耀,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匯聚起攻堅克難的磅礴力量。

六十載春華秋實,成飛的成長鏗鏘奪目。

3000多架戰鷹從這裡起飛,勁舞藍天;數以萬計的民機部件從這裡起運,走向世界。60載砥礪奮進,成飛收穫了國防科學技術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全國質量獎、全國精神文明單位等一個個殊榮。

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取得重大突破,再創歷史新高。從封閉到開放,從亦步亦趨到躋身前沿,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遠揚,今日成飛歷經幾代人的努力,有人機跨代發展,無人機迎頭趕上,民機機頭研製蓄勢待發,產品譜系日益豐富,昂首邁上歷史新高度,為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從祖國的大西南到遼闊的海天,從青春年少到兩鬢飛霜,一代代航空人詮釋著他們航空報國的價值底色—艱難險阻不墜青雲之志,任重道遠不改報國初心。

致敬歷史,祖國終將選擇那些忠誠於祖國的人,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於祖國的人。

 

奮進新時代我們再一次出發

來路披荊斬棘,前行勢不可擋。千帆歷盡,此刻,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接近世界舞臺中心。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圓夢有時,航空人將繼續闊步前行。

不忘初心來時路,使命擔當新徵途。有的歷史性交匯期可能產生同頻共振,有的歷史性交匯期也可能擦肩而過。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黨的十九大開啟歷史新篇章,全面深化改革縱深推進,軍民融合初見成效,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已然呈現。

與時代同行,用奮鬥書寫華章。肩負強軍使命,新時代的成飛對標世界一流,銳意變革、創新進取、加速產業能級提升,奮力建設現代化航空製造企業,緊抓機遇,乘勢而上正當時。

倚劍長嘯強軍夢,鑄就軍魂向復興。初心無悔,逐夢藍天,時不我待,朝夕必爭。站在歷史的新起點,甲子成飛,我們再一次出發!

看,遠處的跑道上,一架戰機正騰空而起……

相關焦點

  • 建德航空小鎮:心向藍天 夢系未來
    110多年後,浙西山坳裡有這樣一群「追夢者」,他們抱持開天闢地的勇氣,讓看似遙不可及的「航空夢」在蜿蜒的大山裡生根發芽、茁壯成長。9月26日,省政府命名第三批特色小鎮,建德航空小鎮榜上有名。加油、助跑、騰空……藍天中,建德航空小鎮正扇動著絢麗的翅膀,努力在這個偉大時代留下耀眼的印跡。
  • 航空工業前輩守赤誠奮鬥之心遂航空報國之志
    歲月匆匆,走過70載,楊璣的回憶都交織在為祖國的航空事業不懈努力、不懈奮鬥的那些流金歲月中。功夫不負有心人,1978年,楊璣考入蘭州航空工業職工大學機械製造專業。1981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82年至1983年到南京航空學院進修,返廠後先後任職工大學教研室主任、教務主任、副校長、廠教育中心副主任。1987年,楊璣被評為工程師。在執教的這段生涯中,楊璣勤學細研,加強了專業素養,這為他今後擔任領導幹部,為公司開拓市場、爭取產品項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航空工業陝飛向勞模致敬:五個詞 一輩子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在「航空報國、航空強國」初心使命的召喚下,黃鶴將永不停步!從一名普普通通的鉗工到陝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榮譽背後,黃衛依舊保有對航空事業的那份初心,每天緊張忙碌地穿梭在廠房的各個角落,為科研生產掃除故障、保駕護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鄭元真:初心不改十三載 小康路上瓜果香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鄭元真 初心不改十三載 小康路上瓜果香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起步鎮藍田村的鄭元真,用十三年的執著堅守,讓自己的小康路上瓜香果甜。
  • 中國航空工業進入20時代。1月11日,領取福利,驚喜不容錯過
    元月四日,工作日的第一天,中國航空工業發布《20時代,大片來了》,隨後中國航空工業各個分公司紛紛轉發,一時間颳起20時代的熱潮,航空工業:中國航空工業20時代真的來了。什麼才是中國航空工業的20時代中國航空工業經歷了70多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經歷了早期的仿製和自主創新研發,一步步發展到今天,在2020年,中國航空工業已經實現了了自主創新,仿製早就一去不復返了,從2021年開始中國航空工業進入了20時代,也就是中國航空完全自主創新,自主研發階段,實現航空工業的完整智慧財產權和國產化。
  • 年少有為鑄利箭 一心向黨守初心 記航空工業飛彈院於海山
    眼前這個略帶書生氣的年輕人就是航空工業飛彈院總體所副主任,某型號副總師於海山。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於海山有幸參與了飛彈院某型產品試驗保障工作,外場的工作經歷深深地觸動了他,也激發了他從事國防科技工作的熱情。在導師的推薦下,於海山在2012年通過了飛彈院自招研考試,師從單位副總師攻讀博士學位,從此便與飛彈院結下了不解之緣。
  • 「中國航空日」要來了,為什麼建議定於每年9月21日?工信部披露
    「中國航空日」要來了,正日子應該就是今後每年的9月21日。記者12月24日獲悉,工信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5569號建議進行答覆時披露,工信部將會同有關單位加快啟動「中國航空日」的會商、報批程序。
  • 往後餘生,願山水不改,初心依舊,願所愛之人安康幸福,快樂無憂
    清風、明月、鳥鳴、蝶舞、花紅、草綠、青山、綠水、白雲、藍天,細雨、飛雪,所有的所有,都被心中的思念鍍上了一層暖暖的溫柔。 就連落花、飄絮、枯木、寒鴉,也都因為你的到來成了眼中詩意的蔥蘢。 感謝你的到來,感謝你為我的人間帶來了數不盡的溫柔。
  • 航空工業陝飛:復工第一飛
    2月10日,航空工業陝飛全員抗擊疫情,快馬加鞭投入復工生產。2月16日率先實現開飛,全面打響疫情防控和科研生產「雙線戰役」。 為確保抗擊疫情與試飛工作兩不誤,航空工業陝飛試飛保障團隊領導早在復工前籌劃部署,就復工後如何開展試飛工作與空軍航空兵某旅及空軍試飛局某試飛大隊進行多次充分溝通協調
  • 921我為中國航空代言,共慶中國航空工業事業,一起做這件事……
    1909年9月21日,「中國航空之父」馮如製造的飛機成功完成首飛。這一天,是中國人在天空第一次留下飛機身影的日子,也是中國航空史上創世紀的日子。111年來,無數人為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貢獻力量,推動並見證了新中國航空工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歷程。他們和他們設計製造的飛機是中國航空的「代言人」!
  • 用發展書寫逐夢小康新傳奇
    用發展的辦法書寫逐夢小康新傳奇,是鞏固脫貧攻堅的好辦法。雲南制定方案,通過把農業、工業、旅遊業、電商、產業合作社等統籌起來,做到覆蓋所有脫貧戶、邊緣戶,不落一戶,用發展的力量力爭用3年時間使更多像「老姆登村」的鄉村,集體經濟再上一個新臺階,助力更多村民在鄉村振興的大路上守住「綠水青山」,端牢「金飯碗」,不斷書寫築夢小康的發展傳奇。
  • 2021航空日曆乘「機」而來 再度獻禮!
    2021航空日曆再度獻禮!這是最接近藍天的一本日曆,記錄屬於中國飛機的經典瞬間。內容提要產品名稱:《航空日曆2021》產品定價:98元你可以用一年的日子,將日曆一頁一頁翻閱,細細了解中國飛機家族,讓思緒穿過歷史硝煙,飛越壯闊山河,感悟航空的脈搏。
  • 航空工業陝飛黃鶴:試飛線上的「診療師」
    中國航空報訊:在航空工業陝飛,他也由此榮獲了「航空工業首都閱兵保障工作二等獎」榮譽稱號。今年9月17日,在某型機地面調試中,機務人員對吊裝完成的螺旋槳回裝後進行開車檢查時,出現四發順槳泵不工作的情況。聞訊趕來的黃鶴憑藉多年的工作經驗,判斷可能是順槳泵內部接線鬆動。於是,他打開順槳泵端蓋進行檢查,確定是接線接觸不良,重新緊固接線後,開車檢查一切正常。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 一甲子螢屏擷英 六十載時代同行
    新華社上海6月13日電(記者許曉青 黃揚 吳霞)1958年,新中國第一部國產電視劇《一口菜餅子》首播,迄今已有六十載。6月12日晚,在第24屆上海電視節上,老中青三代電視人齊聚,參加國產電視劇誕生60周年慶典,追憶螢屏珍貴瞬間,鼓舞中國電視人為創作更多精品力作砥礪前行。
  • 金天鈦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航空鈦工業品牌
    從高端航空部件切入市場,將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融合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曾多次強調「核心技術買不來」, 走自主創新的道路是我國裝備關鍵主幹材料研製的根本道路。作為核心中的核心,鈦合金材料技術的每一點進步,都融匯著創新的血液,凝聚著航空材料人的智慧和汗水。  金天鈦業走的則是一條將技術研發與市場結合的發展道路。
  • 荊州逐夢「水陸空」大交通,縱橫四海跑出「加速度」
    開工建設沙公高速南段、洪松高速監利分鹽至洪湖烏林段、滬渝高速八嶺互通3個項目;洪監高速主線全面貫通;318國道荊州段改擴建工程「近城不進城」,將貫通整個紀南文旅區,連接「紀南追憶」、「雲夢仙境」、「郢都風華」等;完成普通公路投資37.6億元。
  • 航空工業沈飛零件生產廠李凡:以實際行動為黨旗增輝
    中國航空報訊:李凡是航空工業沈飛零件生產廠的一線女工。她二十三年如一日,兢兢業業,拼搏奉獻在鉗工崗位上。她身先士卒,急活、難活搶著幹,廠裡多數的重要件、特急件加工任務都出自她之手。
  • 航空工業一飛院:「二零好事成雙」官宣渦扇-20和轟-20?
    #丁氏雜談#  導讀: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前身603所),由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和上海飛機設計研究所整合重組成立的,是中國唯一的集殲擊轟炸機、轟炸機、運輸機、民用飛機和特種飛機設計的研究機構。
  • 2020年,聯不聯繫,依然惦記,3星座初心不改,餘生心中皆是你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2020年,聯不聯繫,依然惦記,初心不改的這幾個星座,餘生心中皆是你。2020年,聯不聯繫,依然惦記,初心不改的處女座,餘生心中皆是你。雙子座 雙子座的人心思是非常細膩的,而且情感豐富, 不論什麼時候,雙子座都能給人一種非常成熟的感覺,他們辦事情非常的穩重,而且只要是雙子座想要做的事情,他們總能夠做到最好,在雙子座的心裡,好像沒有什麼事情能夠難倒他們一般。
  • 未來2周,晗情脈脈,久別重逢,不忘初心,真情依舊,再結一世情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未來2周,晗情脈脈,久別重逢,不忘初心,真情依舊,再結一世情。,不喜歡在背後算計別人,做什麼事情很直接,雙子座身上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是行動力從來不會拖拖拉拉的,他們脾氣也是直來直往的,想到什麼就馬上去行動,以至於欠缺考慮,經常會做錯事,只不過雙子座的勇於知錯就改,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問題都顯得十分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