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5甲成功首飛
中國航空報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徵,歷史總會透過一個個重要的時刻為其標註下鮮明的印記
194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所航空學校拆東補西才擁有了40多架破舊飛機。1950年,韓戰爆發,中國空軍僅有百餘架作戰飛機。麥克阿瑟稱:「中國根本沒有空軍。」何時能拒敵於千裡之外,讓祖國的戰機起飛就能迎敵、升空就能作戰,讓祖國的長空一片天朗氣清,這曾是每一個航空人共同的夢想。雄關漫道,初心不改,代代航空人一路求索……
殲教5
逐夢揚帆邁出艱難的第一步
「黃土橋過,水田旱地,飛機壩子」,從中各取一個字,黃田壩的名字就這樣叫開了。
1958年10月18日,黃田壩的清水河畔熱火朝天,國營132廠正式破土動工,一批來自五湖四海的航空人開始築起他們夢想的雛形。誰也不曾想到當年祖國大西南的一片荒地,如今成為舉世矚目的航空城,一架架戰機從這裡開啟它們逐夢藍天的新徵途。
然而初創維艱,他們面臨基礎設施薄弱和專業人員極度匱乏等諸多困難。親歷者曾回憶,當時工作、生活條件都很苦。宿舍還沒竣工就住進去了,糧食更是低定量供應,不夠了就以瓜菜代糧。可是瓜菜也不夠,好多人因營養不良患病。
此刻,「東風104」項目測繪仿製又迫在眉睫。邊基建、邊試製、邊生產,他們在缺住少食的艱苦環境下開始了殲5甲的測繪仿製。
在瀋陽112廠和南昌320廠的大力幫助之下,千呼萬喚,1964年的冬天,黃田壩迎來雙喜臨門:132廠仿製的第一款戰鬥機殲5甲首飛成功,工廠通過驗收正式建成。時隔兩年,承載著共和國無數飛行夢想,由殲5甲改型的殲教5試飛定型。對於許許多多的飛行人員來說,殲教5就是他們成長為空中衛士的雲梯,是他們的戰友,更是他們的兄弟。
為適應部隊的作戰需要,馬不停蹄、改進試製殲7飛機的戰役於1968年8月正式打響。胸懷報國心,鬥志昂揚,甲子路艱難起航!
殲7M
乘風破浪奮楫前行
1978年,歷史賦予這個時間最豐厚的內涵。
這一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畫將來,航空工業確定了引進和出口並舉的戰略決策。
1978年,在第三機械工業部的組織下,一支由20多人組成的考察團隊奔走於歐洲多國。經過考察,國防工業部門和空海軍領導都認為需要引進國外先進航空技術,儘快提高我國航空裝備技術水平。
1979年,132廠開始以成都飛機公司的名稱對外開放。一年後,我國改革開放後與西方的第一個軍工合同籤訂。
航空人引得進來更走得出去,他們開始在國際上尋找客戶。經過航空工業各方的共同努力,他們一步步開創軍機外貿出口的新局面,以殲7M、殲7P為代表的外貿機開始享譽世界。
以外養內是為了更好地保軍強軍。在45年的生命周期裡,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殲7系列飛機不斷創新改型,持續為部隊增添新戰力,更為我國航空工業的跨代發展積蓄了寶貴力量。
何時能實現國產大飛機夢?曾經以為那麼遙遠,而今就在眼前:2017年5月5日,C919順利首飛,這一刻,我國的大飛機夢獲得歷史性突破。
20世紀80年代中期,航空工業落實國家政策,公司果斷決策:「大企業應該辦大事。」聚焦主業,以航空為本,他們毅然踏上了「軍轉民、內轉外」的新徵程。
1988年,遠赴萬裡之外,籤訂100架麥道機頭轉包生產合同。
既是挑戰更是機遇。為了「打基礎、上水平、求發展」,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開始實施大規模技術改造。
「我們必須完成這個項目,只有這樣才能學習國外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與國際市場接軌。」領導班子帶領全廠職工按照國際標準,建立起全新的製造、技術和管理體系。
1991年12月,首個麥道機頭交付,航空工業成飛邁出了走向國際民機市場的堅定一步。
轉包生產的30年裡,他們不斷創新管理和技術,淬鍊工業文明。從找項目到選項目,他們深刻理解並具備了市場意識、客戶意識,相繼與世界諸多著名航空企業籤訂了一系列轉包生產合同。
肩負著國產大飛機的夢想,厚積薄發,成飛先後參與ARJ21、C919和AG600等項目的研製。
30年轉包生產,成飛累計交付國內外零部件200餘萬件,出口創匯10多億美元。如今,鳳凰涅槃,華麗轉身,成飛成為國際知名的民機製造商和中國民機產業中堅力量,在國際合作的舞臺上更加自信從容,航空人逐夢前行的腳步愈發堅定。
穿越歷史的風浪,他們篤定決絕!
1958年10月18日廠區基本建設正式開工
激情如歌自主創新鑄利劍
2015年4月21日,巴基斯坦的上空格外澄澈。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專機進入巴基斯坦領空,巴基斯坦8架「梟龍」戰機升空護航。「梟龍」戰機是中巴友誼的象徵,為中國領導人護航是巴方認為最好的致敬方式。
「梟龍」項目源自20世紀80年代外貿後繼機的研發,從「佩刀」II到超7,多國先後參與,歷經十餘年,航空人百折不回。2003年8月25日,超7原型機01在萬眾期待中首飛成功—「梟龍」飛機榮耀登場。2009年7月1日,首架在巴基斯坦合作生產的「梟龍」飛機開工。
如今,「梟龍」已成為中國軍機出口的一張靚麗名片。它標誌著我國航空工業由技術引進向整機技術出口的新突破,盡顯航空人的堅守和擔當。
遠處,綠草環繞的跑道上,一架戰機在眾人的歡呼、擁抱和掌聲中平穩落下,20載艱辛鑄劍路,多少人在那一刻老淚縱橫。
1998年3月23日,這是一個平凡的日子,卻在航空史上繪就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時光漸遠,記憶猶新:「型號工程是最大的政治」「我為型號做貢獻,型號成功我成才」「打造一代名機,形成一代裝備」。20載夜以繼日,他們幾經磨難。無論走到哪裡,總會看到一面面黨旗,攻堅克難,催人奮進。今天,那一幕幕火熱的畫面仍恍如昨日。
深夜的試飛站依然燈火通明,為了殲10飛機的研製,他們已不記得有多少個夜晚蹲守在飛機旁邊,試車時的兩次異響讓他們刻骨銘心。歷經100天的質量整頓,1997年的深秋,他們終於迎來了第三次發動機的試車成功。
「沒有困難,要我們這些人幹啥?」這是當時型號研製人員共同的信念。
20多年的研製歷程,航空人以超常的自主創新、超常的嚴謹求實、超常的協同攻堅、超常的拼搏奉獻精神,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它們共同構成了航空人強軍報國、激情創新的一個個璀璨單元。
20載無聲付出,他們百折不撓,創造了世界三代戰機定型試飛零等級事故的奇蹟,並開創了交付部隊領先試用的先河。
歲月成歌,不負芳華。殲10飛機的研製,成功實現了我國航空武器裝備水平、航空技術水平和航空人才隊伍的巨大跨越,更為武器裝備的後續發展奠定了人才、技術基礎。
今天,殲10飛機已實現系列化發展,主戰長空。那些傾注了他們汗水、心血乃至生命的榮光已鐫刻進歷史,那些曾經的挫折和創傷讓祖國的航空事業變得更加強大。
新時代,與夢同行,航空人追趕與超越的腳步從未停歇。珠海亮劍,沙場點兵,出海實訓……每一個歷史的瞬間都舉世矚目,震人心魄。肩負新時代打贏能力的使命追求,航空工業的新一代戰機正如一柄無形的利劍拱衛著祖國海天。今天,所有人都能手握彩虹的畫筆,在天空下自由奔跑,畫下和平的色彩。
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未來可期!
C919民機機頭交付
「雲影」無人機
殲10首飛20周年暨激情成飛頒獎晚會
黨員先鋒表彰
讓歷史告訴世界告訴未來
六十載紅色傳承,澆灌矢志不渝的信仰。
心中有信仰,奮鬥就有力量。60年來,成飛黨委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黨建引領企業發展。以保軍強軍為最大的政治任務,把「形勢任務教育」和「黨性教育」融合為引領幹部職工大幹國家型號的蓬勃力量。不論面臨何種艱難險阻,領導幹部始終與職工群眾戰鬥在一起。每一級黨組織都是一個戰鬥堡壘,每一個黨員都衝鋒在前。
60年光陰荏苒,家國情懷在這片熱土上星火燎原,生生不息。「大討論」「激情成飛」「每周一星」「兩個終將」,航空文化薪火相傳。平凡中堅守,執著中創新,不一樣的時代有航空人不一樣的風採。
六十載創新變革,積蓄奮發向上的力量。
60年來,成飛始終堅持航空為本,創新驅動,在自加壓力、自我否定中銳意進取。
從模仿測繪、改進改型到自主研發,今日成飛,技術水平跨代升級,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
從建廠之初15個科室的簡單劃分到「三年三大步」的扁平化管理,再到流程型組織變革;今日成飛,不斷深化國企改革,強化頂層設計,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
從停產整頓、質量整風到「保外場、抓質量、促交付、練內功」,一路走來,工業文明素養潤物無聲,精品成飛永無止境。
從「科研生產大發展、職工生活大改善」到「企業領先發展、員工全面進步」,成飛堅持人才興企,給有志者舞臺,給實幹者榮耀,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匯聚起攻堅克難的磅礴力量。
六十載春華秋實,成飛的成長鏗鏘奪目。
3000多架戰鷹從這裡起飛,勁舞藍天;數以萬計的民機部件從這裡起運,走向世界。60載砥礪奮進,成飛收穫了國防科學技術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全國質量獎、全國精神文明單位等一個個殊榮。
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取得重大突破,再創歷史新高。從封閉到開放,從亦步亦趨到躋身前沿,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遠揚,今日成飛歷經幾代人的努力,有人機跨代發展,無人機迎頭趕上,民機機頭研製蓄勢待發,產品譜系日益豐富,昂首邁上歷史新高度,為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從祖國的大西南到遼闊的海天,從青春年少到兩鬢飛霜,一代代航空人詮釋著他們航空報國的價值底色—艱難險阻不墜青雲之志,任重道遠不改報國初心。
致敬歷史,祖國終將選擇那些忠誠於祖國的人,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於祖國的人。
奮進新時代我們再一次出發
來路披荊斬棘,前行勢不可擋。千帆歷盡,此刻,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接近世界舞臺中心。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圓夢有時,航空人將繼續闊步前行。
不忘初心來時路,使命擔當新徵途。有的歷史性交匯期可能產生同頻共振,有的歷史性交匯期也可能擦肩而過。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黨的十九大開啟歷史新篇章,全面深化改革縱深推進,軍民融合初見成效,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已然呈現。
與時代同行,用奮鬥書寫華章。肩負強軍使命,新時代的成飛對標世界一流,銳意變革、創新進取、加速產業能級提升,奮力建設現代化航空製造企業,緊抓機遇,乘勢而上正當時。
倚劍長嘯強軍夢,鑄就軍魂向復興。初心無悔,逐夢藍天,時不我待,朝夕必爭。站在歷史的新起點,甲子成飛,我們再一次出發!
看,遠處的跑道上,一架戰機正騰空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