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有為鑄利箭 一心向黨守初心 記航空工業飛彈院於海山

2021-01-09 中國航空新聞網

中國航空報訊:一副黑邊眼鏡,兩眼炯炯有神,整個人透露出科研工作者所特有的嚴謹氣質。眼前這個略帶書生氣的年輕人就是航空工業飛彈院總體所副主任,某型號副總師於海山。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於海山有幸參與了飛彈院某型產品試驗保障工作,外場的工作經歷深深地觸動了他,也激發了他從事國防科技工作的熱情。在導師的推薦下,於海山在2012年通過了飛彈院自招研考試,師從單位副總師攻讀博士學位,從此便與飛彈院結下了不解之緣。

初來乍到的於海山,對飛彈院的新奇感很快就被繁忙的學業衝淡,他一頭扎進了學術的海洋,「貪婪」地汲取著知識的養分,埋頭做著自己最愛的科研事業。面對科研困難,他不推不等不靠,總是第一時間查閱相關資料,請教導師,還經常與同事交流心得體會,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讀博期間發表了十餘篇學術論文,2015年有了自己的小家,2016年孩子出世,同年順利拿到博士學位,並獲河南省教育廳頒發的「優秀畢業生」稱號。隨後留飛彈院任職,2018年獲院科技成果二等獎,2019年獲院科技成果一等獎,並被河南省科技廳認定為「青年人才託舉工程託舉人才」,同時被任命為某型號副總師。

當被問及成功秘訣時,於海山坦言:「哪有什麼秘訣可言,挺住就意味著一切。」

型號研製路上的赤誠之心

型號研製的路上,從來沒有「容易」二字,有的是困難和攻關。面對困難,於海山從不輕言放棄,總是想法設法攻克難關。

某型號研製初期,由於試驗資源非常緊張,外場試驗面臨無載機可掛的情況。於海山積極協調型號線團隊,在不改變載機狀態的前提下,通過適應性更改發射裝置和軟體,滿足了型號前期試驗需求。他牽頭論證了多型飛機掛裝某型產品的實施方案,組織完成了多項綜合試驗,為型號研製積累了寶貴的試驗數據。在型號與載機接口要求編制過程中,他大膽創新,重新定義系統的工作流程與產品工作模式,聯合主機單位技術人員共同撰寫接口要求,逐字推敲,精益求精,將設計要求落實在系統設計的每一個環節。

某年7月,正值酷熱難耐的三伏天,某預研項目面臨結題驗收,於海山在此項目中承擔了多項樣機研製和外場試驗工作。為了儘早對產品性能進行摸底,給外場試驗提供數據支撐,於海山主動承擔工作,從試驗場景規劃,到試驗方案論證,再到產品聯試準備,他克服人員緊張問題和疫情影響,主動加班加點,高效完成了試驗,驗證了產品性能,為產品軟體優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家與國之間的權衡

一心為公事,家中難兼顧。舍小家,為大家,這是所有飛彈院人的真實寫照,於海山更是其中的典型。於海山與愛人王利平的主要精力都被工作佔據,孩子便多由父母照看。提及父母,於海山這個山東漢子臉上寫滿了愧疚,哽咽道:「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有了孩子後才真正體會到父母的恩情。虧欠孩子的以後還能補上,但對於情深似海的父母,我們卻無以為報。」

對於擔任型號副總師一職,他坦言壓力不小:「感覺誠惶誠恐,怕工作完成不好,以後更要加倍努力,不能辜負飛彈院的囑託,更要對得起胸前的黨徽。」

雄關漫道真如鐵,剛過而立之年的於海山正循著「航空科技英才」董秉印的足跡,以弄潮兒勇立潮頭的昂揚姿態,踐行著一名黨員的時代擔當,在飛彈院第四次創業的徵程中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中國航空報訊:一副黑邊眼鏡,兩眼炯炯有神,整個人透露出科研工作者所特有的嚴謹氣質。眼前這個略帶書生氣的年輕人就是航空工業飛彈院總體所副主任,某型號副總師於海山。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於海山有幸參與了飛彈院某型產品試驗保障工作,外場的工作經歷深深地觸動了他,也激發了他從事國防科技工作的熱情。在導師的推薦下,於海山在2012年通過了飛彈院自招研考試,師從單位副總師攻讀博士學位,從此便與飛彈院結下了不解之緣。

初來乍到的於海山,對飛彈院的新奇感很快就被繁忙的學業衝淡,他一頭扎進了學術的海洋,「貪婪」地汲取著知識的養分,埋頭做著自己最愛的科研事業。面對科研困難,他不推不等不靠,總是第一時間查閱相關資料,請教導師,還經常與同事交流心得體會,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讀博期間發表了十餘篇學術論文,2015年有了自己的小家,2016年孩子出世,同年順利拿到博士學位,並獲河南省教育廳頒發的「優秀畢業生」稱號。隨後留飛彈院任職,2018年獲院科技成果二等獎,2019年獲院科技成果一等獎,並被河南省科技廳認定為「青年人才託舉工程託舉人才」,同時被任命為某型號副總師。

當被問及成功秘訣時,於海山坦言:「哪有什麼秘訣可言,挺住就意味著一切。」

型號研製路上的赤誠之心

型號研製的路上,從來沒有「容易」二字,有的是困難和攻關。面對困難,於海山從不輕言放棄,總是想法設法攻克難關。

某型號研製初期,由於試驗資源非常緊張,外場試驗面臨無載機可掛的情況。於海山積極協調型號線團隊,在不改變載機狀態的前提下,通過適應性更改發射裝置和軟體,滿足了型號前期試驗需求。他牽頭論證了多型飛機掛裝某型產品的實施方案,組織完成了多項綜合試驗,為型號研製積累了寶貴的試驗數據。在型號與載機接口要求編制過程中,他大膽創新,重新定義系統的工作流程與產品工作模式,聯合主機單位技術人員共同撰寫接口要求,逐字推敲,精益求精,將設計要求落實在系統設計的每一個環節。

某年7月,正值酷熱難耐的三伏天,某預研項目面臨結題驗收,於海山在此項目中承擔了多項樣機研製和外場試驗工作。為了儘早對產品性能進行摸底,給外場試驗提供數據支撐,於海山主動承擔工作,從試驗場景規劃,到試驗方案論證,再到產品聯試準備,他克服人員緊張問題和疫情影響,主動加班加點,高效完成了試驗,驗證了產品性能,為產品軟體優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家與國之間的權衡

一心為公事,家中難兼顧。舍小家,為大家,這是所有飛彈院人的真實寫照,於海山更是其中的典型。於海山與愛人王利平的主要精力都被工作佔據,孩子便多由父母照看。提及父母,於海山這個山東漢子臉上寫滿了愧疚,哽咽道:「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有了孩子後才真正體會到父母的恩情。虧欠孩子的以後還能補上,但對於情深似海的父母,我們卻無以為報。」

對於擔任型號副總師一職,他坦言壓力不小:「感覺誠惶誠恐,怕工作完成不好,以後更要加倍努力,不能辜負飛彈院的囑託,更要對得起胸前的黨徽。」

雄關漫道真如鐵,剛過而立之年的於海山正循著「航空科技英才」董秉印的足跡,以弄潮兒勇立潮頭的昂揚姿態,踐行著一名黨員的時代擔當,在飛彈院第四次創業的徵程中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相關焦點

  • 航空工業成飛:逐夢藍天六十載 初心依舊不改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徵,歷史總會透過一個個重要的時刻為其標註下鮮明的印記194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所航空學校拆東補西才擁有了40多架破舊飛機。經過航空工業各方的共同努力,他們一步步開創軍機外貿出口的新局面,以殲7M、殲7P為代表的外貿機開始享譽世界。 以外養內是為了更好地保軍強軍。在45年的生命周期裡,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殲7系列飛機不斷創新改型,持續為部隊增添新戰力,更為我國航空工業的跨代發展積蓄了寶貴力量。何時能實現國產大飛機夢?
  • 航空工業陝飛向勞模致敬:五個詞 一輩子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在「航空報國、航空強國」初心使命的召喚下,黃鶴將永不停步!言傳身教方面,他注重班組建設和青工技能培養,積極開展傳幫帶,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在實踐中總結、積累的經驗傳授給青年員工,不厭其煩地為他們講解問題、指導操作,幫助青工快速提升實際操作水平,他所指導的6名徒弟目前都已成為生產一線上的精兵強將。從一名普普通通的鉗工到陝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榮譽背後,黃衛依舊保有對航空事業的那份初心,每天緊張忙碌地穿梭在廠房的各個角落,為科研生產掃除故障、保駕護航。
  • 航空工業一飛院:「二零好事成雙」官宣渦扇-20和轟-20?
    航空工業-飛院:二零好事成雙,一飛院官宣渦扇-20發動機  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航空工業-飛院小編的文字素養非常高,請看原文:    「二零好事成雙,捷報頻添意境,一顆中國心、無盡航空情。」  20好事成雙,那就是指的有兩個20有了好事,而且是捷報頻傳。那麼我們分析一下最近幾個20有了好事:  1、直-20總設計師鄧景輝獲得今年的月桂獎,這算是一個捷報。
  • 航空工業前輩守赤誠奮鬥之心遂航空報國之志
    9歲那年,懵懵懂懂、不知世事的楊璣跟隨父母為響應祖國三線建設的號召,從上海來到了千裡之外的蘭州。這裡,成為楊璣的第二故鄉,從此,楊璣的青春都奉獻給了祖國的航空事業。 回憶起建廠之初,楊璣記憶猶新。「我跟隨父母剛來的時候,咱們廠還只是個雛形,周圍有大片的荒地。
  • 1946年蘇聯飛彈大躍進運動內幕
    此後不久,火箭彈研究所改組為人民彈藥委員會第3研究所,除航空火箭彈和多管火箭彈外,開始研製其他多型飛彈裝備,如液體燃料噴氣式發動機飛彈、航空液體燃料發動機、海軍飛彈魚雷、防空飛彈、巡航飛彈、噴氣式飛機、自動化指揮系統、火箭燃料等。  但是,在蘇德戰爭爆發前,由於各方面能力有限,僅有專家1000多人,實驗室和生產基礎薄弱,因此,最後除了航空火箭彈外,其餘武器項目一個也未能真正實現。
  • 建德航空小鎮:心向藍天 夢系未來
    關停行動造成的直接損失是每年約25億元工業產值和1.5億元稅收,這對經濟實力並不雄厚的建德而言,無異於是一次「壯士斷腕」之舉。然而與夢想相比,再昂貴的代價都無足輕重。隨著我省「打造民航產業強省、全國通用航空發展示範省」戰略目標的確立,建德人看到了千島湖通用機場巨大的應用價值,審時度勢地提出「向天要發展」——大力發展通用航空業。荒廢已久的橫鋼,終於等來了鳳凰涅槃。
  • 921我為中國航空代言,共慶中國航空工業事業,一起做這件事……
    1909年9月21日,「中國航空之父」馮如製造的飛機成功完成首飛。這一天,是中國人在天空第一次留下飛機身影的日子,也是中國航空史上創世紀的日子。111年來,無數人為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貢獻力量,推動並見證了新中國航空工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歷程。他們和他們設計製造的飛機是中國航空的「代言人」!
  • 航空工業沈飛零件生產廠李凡:以實際行動為黨旗增輝
    中國航空報訊:李凡是航空工業沈飛零件生產廠的一線女工。她二十三年如一日,兢兢業業,拼搏奉獻在鉗工崗位上。她身先士卒,急活、難活搶著幹,廠裡多數的重要件、特急件加工任務都出自她之手。
  • 航空工業陝飛:復工第一飛
    2月10日,航空工業陝飛全員抗擊疫情,快馬加鞭投入復工生產。2月16日率先實現開飛,全面打響疫情防控和科研生產「雙線戰役」。 為確保抗擊疫情與試飛工作兩不誤,航空工業陝飛試飛保障團隊領導早在復工前籌劃部署,就復工後如何開展試飛工作與空軍航空兵某旅及空軍試飛局某試飛大隊進行多次充分溝通協調
  • 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年本科錄取分數線匯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 1996年8月16日 英法合建歐洲最大飛彈企業
    1996年8月16日 英法合建歐洲最大飛彈企業  1996年8月16日,英國航空航天公司和法國馬特拉公司在倫敦正式籤署協議,決定聯合組建歐洲最大的飛彈企業。  根據協議,英國航空航天公司和馬特拉公司將合併它們下屬的飛彈生產企業,組建一個聯合的「馬特拉英國航空航天公司」。兩家公司在協議籤署後發表的一項聯合聲明中強調,該聯合企業的建立標誌著歐盟軍火工業的聯合振興戰略已進入具體實施階段。
  • 寶劍鋒從磨礪出 記航空工業沈飛技能大賽鈑金工種狀元田劍鋒
    中國航空報訊:2020年,在航空工業沈飛首屆「飛鷹杯」職工技能大賽中,一位年輕的小夥兒在鈑金工種比賽中脫穎而出,一舉奪魁,榮獲技能狀元,他叫田劍鋒。他曾先後獲得沈飛公司青年技能能手、青年崗位能手、優秀團員、技能標兵和瀋陽市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
  • 【本院要聞】青年理論學習小組 開展「學而為憲 一心向陽」專題...
    【本院要聞】青年理論學習小組 開展「學而為憲 一心向陽」專題學習會 2020-12-04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天鈦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航空鈦工業品牌
    據金天鈦業總經理李新羅介紹:公司航空鈦合金的發展思路是選擇從代表航空工業最高端的發動機、起落架用鈦合金切入,力求在軍工航空市場這一最高、最難的平臺上取得突破,樹立影響。  通過產投融合的創新模式,藉助集團參股上遊資源供應商遵寶鈦業,保證原料供應,並在已擁有的技術優勢基礎上,同樣依託集團股權對接中航工業、航空動力、三角航空等我國航空發動機,大型模鍛高端研發與製造平臺的戰略布局,快速打通了航空產業鏈高端應用市場。  因為戰略對接下遊航空製造企業,金天鈦業得以承擔了某航空發動機動態葉片TC4鈦合金棒材研製課題任務。
  • 航空工業陝飛黃鶴:試飛線上的「診療師」
    中國航空報訊:在航空工業陝飛,他快速從前應急門登機判斷飛行故障,經過仔細觀察發電機工作數據和認真分析,從眾多交流系統附件中確認為交流發電機故障,隨即通知地面送來交流發電機備件進行更換。經過緊張的50分鐘的更換工作,問題得以排除,飛機在規定的時間內再次騰空參加合練。在閱兵結束的座談會上,部隊首長談起此事時,對他的業務技能佩服不已。他也由此榮獲了「航空工業首都閱兵保障工作二等獎」榮譽稱號。
  • 中國航空工業進入20時代。1月11日,領取福利,驚喜不容錯過
    元月四日,工作日的第一天,中國航空工業發布《20時代,大片來了》,隨後中國航空工業各個分公司紛紛轉發,一時間颳起20時代的熱潮,航空工業:中國航空工業20時代真的來了。什麼才是中國航空工業的20時代中國航空工業經歷了70多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經歷了早期的仿製和自主創新研發,一步步發展到今天,在2020年,中國航空工業已經實現了了自主創新,仿製早就一去不復返了,從2021年開始中國航空工業進入了20時代,也就是中國航空完全自主創新,自主研發階段,實現航空工業的完整智慧財產權和國產化。
  • 美國對華制裁實體名單:國防七子全部,近40家航空航天相關企業
    該工具基於出口管制條例(EAR),對與此相關,對美國國家安全和利益有風險的活動的個體、機構、公司進行管制。簡單地說,實體名單就是「黑名單」,在名單上的各位,只要有需要和美國企業合作,就必須要向美國政府申請許可證,否則視為非法。2019年,航知在推送美國商務部公布對華制裁「實體名單」一文後,不少讀者紛紛留言表示:對此,小編只想說,美國政府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
  • 俄「獵戶座」無人機首射飛彈
    俄「獵戶座」無人機據俄新網報導,俄軍「獵戶座」無人機近日順利完成小型飛彈試射任務,並摧毀所有地面目標。這是該型無人機首次進行飛彈發射,標誌著俄軍無人機正式進入察打一體時代。俄軍事工業綜合體人士稱,「獵戶座」無人機進行小型飛彈試射,旨在對其武器裝備系統進行整體測試,檢驗該型無人機火力系統及其配屬飛彈的可靠性。除試射飛彈外,「獵戶座」無人機在此次試驗過程中還首次進行滑翔制導炸彈的投擲,達到預期效果。
  • 俄北方艦隊配備「匕首」飛彈
    另外,俄軍還計劃在2024年前為第712航空團(駐地在坎斯克市)裝備該飛彈,並為其他擁有米格-31K戰機的部隊組建配備「匕首」飛彈的航空中隊。2021年1月1日起,俄北方艦隊將正式成為與西部、南部、中部和東部軍區「平起平坐」的獨立軍事行政單位,即第5個軍區。新軍區轄區包括北極圈地區、俄在北極地區海岸和北極航道。
  • 12項航空超級項目的總設計師,都是這個大學畢業的
    整整12大項和航空有關的超級大項目。足夠撐起一個世界級大國的軍用和民用航空工業和裝備體系,在全球最激烈的競爭中自成一極。他們的總設計師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就是他們都是同一個大學畢業的校友!有些甚至是一個宿舍的室友。這就是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簡稱西工大,坐落於漢唐古都,是一所以發展航空、航天、航海等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學,是重點建設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