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筆者發現了很多為趙括翻案的文章。諸如趙括乃文武全才,統帥弱旅依然能與強秦大軍決一高下,雖全軍覆滅,卻也把秦軍消滅十之七八。很長一段時間,筆者也開始疑惑,難道這個「紙上談兵」的趙括是個背鍋俠?於是筆者翻閱史料,發現趙括的敗北是早已註定的。且看筆者摘《史記—廉頗藺相如傳》的章節,分析一下趙括。
出場背景:戰國後期,秦昭襄王屢次攻打趙國卻始終無功而返。昭襄王命白起與趙軍決戰,意圖徹底殲滅趙國有生力量,使趙國再無法與秦較量。可由於對方主帥廉頗老謀深算,洞悉了秦軍意圖。大軍駐守於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始終堅守不出,兩軍形成了長期的對峙局勢。
秦國見對峙三年依然毫無辦法,便施反間計散布對廉頗不利的謠言「廉頗擁兵自重,不願與秦一戰。」並在趙國境內故意放聲說「趙國趙括是秦國最怕之人」。此時,趙國的國君趙孝成王,每天都在為幾十萬大軍的糧草著急。一聽此事,趙王火冒三丈「搞了半天,寡人養了個幹吃飯不幹活的主!你在那享清福,卻讓我來養活這幾十萬大軍?」趙王急了,一再催促廉頗開戰,可廉頗像來個性十足,怎會給他面子。於是,老闆生氣了,後果自然很嚴重。當趙王得知趙奢之子趙括可堪大用,便起了炒掉廉頗,換上趙括的心思。
閒話不多說,下面進入正題:
趙括從小學習兵法,喜歡談論用兵作戰之道,自信天下沒人能與之相提並論。他曾經和他的父親趙奢談論兵事,趙奢不能駁倒他,可也從不講他什麼好話。於是趙括的母親便問趙奢,是何緣故。趙奢語重心長地告訴她:「戰爭,是生與死的較量,充滿了兇險。而在趙括嘴中吐出,卻顯得如此的容易和不懈。他太輕浮了!假使趙國不用趙括領兵為將便罷,他若為將,致使我趙軍敗亡的,必然是他趙括!」
趙括被趙王啟用,即將領兵出師之時,趙括母親上書進諫趙王說:「趙括不可以為將。」
趙王反問:「為什麼?」
趙母回答說:「當初妾身侍奉趙括父親的時候,他父親正擔任上將軍之職。家中需要他捧著飯菜進獻的長輩有十幾位,他身邊的朋友更是數以百計。然而大王您和宗室所賞賜的財物,悉數分給了全軍將士。自從他受命之日起,便不再過問一句家事。
而趙括如今當了將軍,尾巴都翹到天上去了。在軍營裡大擺官僚作風,所率軍士沒有敢抬頭看他一眼的。大王所賞賜的金銀布匹,都拿回來藏在家中。更是每天都在打聽著哪有便宜合適的田地房屋,能買便買。
大王認為趙括比起他的父親來,怎麼樣?他們父子的心地,完全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領兵!」
可趙王面對著趙母的語重心長,似乎並沒有聽進去。反而說道:「老夫人,您不要再說了,我已經決定了!」
趙括母親見無法說動趙王,便無奈地說:「看來大王還是要派他出徵啊。倘若他在軍中有不稱職的事情發生,妾身能否不與他連坐?」
趙王於是向趙母許諾。
趙括剛剛替代了廉頗,便把原有的軍規軍紀全部拋於腦後,並把軍官都更換成自己的親信。秦軍主將白起聽聞此消息,便安排奇兵。假裝潰敗而走,實則搶奪斷絕了趙軍的糧道,並將趙軍一分為二首尾不能相連,致使趙軍軍心大亂。
四十多天後,趙軍飢餓難耐,再不出戰只能坐以待斃。趙括只好挑選出精兵強將,親自上陣與秦軍決戰。結果,在戰鬥中趙括被秦軍射殺,趙括軍隊於是大敗,數十萬人投降了秦軍,全部被秦軍活埋。
趙軍因此一戰,前前後後共陣亡將士四十五萬。第二年,秦軍便圍困住了趙國都城邯鄲。秦軍包圍了足足一年有餘,趙國幾經嘗試始終無法脫此困局。幸好楚國、魏國兩大諸侯前來救援,才解了本次邯鄲之圍。
趙王也因為趙括的母親有言在先,沒有殺了她。
以上來源於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因此認可度非常高。從中我們也不難看出,趙括為人輕浮、自私自利。他剛入軍營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故作威嚴,而不得軍心;他貪婪成性獲利獨享,從不關心下屬部眾的感受,而失軍心;摒棄原有軍紀,任人唯親,而使軍心渙散。
面對早已威名遠揚的戰神白起,和他身後強大的秦軍。他不但不思進取,反而總想著自家的田產房產這些兒女情長的事情。一個將軍面臨生死之際,不思生死,只想苟活,而且還要活得更精彩。他不敗,是否還有天理?
再說說為什麼長平之戰,白起自報「秦軍戰損十之七八」。趙軍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始,北卻匈奴,南擴疆土。尤騎兵最為精悍,趙軍一向軍紀嚴明,整軍有方。趙軍的戰力即使是在元氣大傷的長平之戰後,依然是東方六國最強。加上趙括所帶部隊,均是名將廉頗的打下的基礎。趙軍被困,早已無退路,因此一鼓作氣與秦決戰,必然會使出渾身解數以求自保。
若不是趙括不懂帶兵,把自己這位幾十萬大軍的統帥當成了先鋒將軍被射死於陣前,趙軍甚至有可能反敗為勝。
綜上所述,趙括豈止是簡簡單單的「紙上談兵」之人。趙括他明知不能而為之,為了名利視國家利益於不顧,是一個典型的誤國誤軍的敗類。當然,長平之戰的失敗趙王也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他性格剛烈,喜好獨斷專行,最為要命的是自己竟不能做到最基本的選人用人。因此,作為老闆他當得確實失敗。
正如趙國易出奸臣,秦國易出名相。我想,識得千裡馬的伯樂必然也是一匹千裡馬,而一頭騾子的視野裡想必也就只有騾子。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可聯繫作者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