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知天命,首先要明白的幾個道理!(深度好文)

2021-01-09 紅雲社會文學百家談

原創 ┃ 萬紅雲

不論你年輕時候的人生願望是否達到,歲月一晃就是過得快,眨眼之間已是五十知天命的年齡。歲月匆匆啊,從來就是這麼不停留,而我們的人生卻要放緩了腳步,細細明白下面的幾個道理。

一、少年夫妻進入老來伴,老兩口子再不要為錢多錢少而爭吵了。人生從烏髮到白頭,過得可真快。年少氣盛的夫妻也早到了心平氣和有知天命的年齡,甜蜜的愛情慢慢地過渡到了親情之中。

縱然左手握右手早沒有了心跳的感覺,那日久天長,相濡以沫,血濃於水的親情溫暖勝過了無數個千嬌百媚的年少時光。這一生,兩口子沒少為錢多錢少而爭吵過,現在想開一點,就別為這個再吵了。不是老了不需要錢了,而是再多的錢,也買不來老來伴的溫暖。

二、兒孫自有兒孫福,該放手讓他們自己搏擊人生了。年青的時候,沒少為孩子們操心,耽心他們學業不用心,將來找不到一份合適的工作;耽心他們成家太晚,將來孩子沒人帶;耽心他們花錢大手大腳,將來遇急的時候拿不出來錢。

人到五十的時候,這些一定要想清楚,兒孫自有兒孫福,自己百年之後,終歸再也管不了他們。該放手,讓他們自己搏擊人生,闖天下了。

三、不論病床三年有無孝子,都要把健康保護好。自己不受罪,不給晚輩添麻煩。病床三年無孝子,不管這老話說得對還是不對。把自己身體養好,至少自己不那麼受罪。孩子們也都不容易,真的父母病倒了,他們不是要放下工作來照顧老人麼,不是給孩子們添麻煩麼。健康一定放在第一位。

四、遠離不必要的社交喧囂,遠離功利爭紛的場合。年輕的時候,四處尋找機遇向上攀登,再累也咬著牙。有時為了生存還要低頭陪笑,心裡再難受,也要認。老了,想開些了,那些沒必要的熱鬧不要去湊了,那些功利相爭的場合,遠遠的避開了。活得清靜些,安逸些,平和些,不要爭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名利,活在當下,當下快樂,才是最好的心境。(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五十而知天命指的是什麼天命
    有人說50歲的人對事情不再有追求,對榮辱不再關心;但事實上這個所謂的知天命,應該是兩層意思,一層是人到了50歲,已經快從中年步入老年,應該徹底知道自己了,知道自己在這個時代和社會的位置,(不是地位)十歲以前可以混沌無知;二十歲可以懵懂輕狂;三十歲可以對自己非凡幻想;四十歲可以對自己抱有半醉半醒;但到了五十歲,那就該徹底知道自己是一塊什麼料,有多大的能量。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有什麼含義
    而入世治世要和人打交道,所以要練達人情,要知生入死。所以需要窺得天命。而對於儒家來說,天命主要體現在社會學的價值取向上。一、知天命需要時間上的悟一個人從孩童到青年,再到中年老年,從家庭到社會,從工作到生活,方方面面的磨練經歷,不到一定的年齡階段是參悟不透的,孔子以人生經驗定在了50,也只是個虛數而已,古語有「老者如僧」,也是這個道理。
  • 五十知天命,知道的是自己的難堪
    這幾年先先後後的,身邊曾經的髮小、同學、朋友、同事,越來越多的都堆在了五十歲的門檻裡外。沒喝過一杯誰的五十歲生日酒,沒聽過一句誰的五十歲的感慨。到了這個年紀,都閉了嘴。孔子說五十知天命,實實在在的就是一句安慰人的話,五十歲了,知道了理想實現的艱難,那就不要頑固的奢求什麼結果了,一切順著走就是了。智者如孔子,也不過是把人生最尷尬的年紀一語帶過。沒方法,沒借鑑,全看自己是不是看得開。鬼扯啊,哪個五十歲的人沒在一些睡不著的夜裡輾轉反側。
  • 來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齡,才明白什麼叫命運,什麼叫逆天改命
    孔子說過"五十而知天命",以前不怎麼懂,隱隱的、不自覺地,自己給這句話填上了些神秘色彩。在一次行車過程中,坐在車裡與同車的朋友聊天,聊著聊著,說到現在我們的年齡都來到了四十多的階段,不盡同時感慨人生如蜉蝣、朝生暮死。
  • 五十知天命,知的「天命」究竟是什麼?這點你也應該知道
    五十歲,已年過半百,這個歲數,在民間有種說法叫知天命。知的是自己的人生軌跡,早已不怨天不尤人。五十歲,也是上有父母要贍養,下有子女要照顧的關鍵年齡,不敢有絲毫鬆懈。五十歲,還未退休,該盡的社會責任還要堅持下去,甚至更加的有建樹。
  • 古人常說:人到五十知天命,為自己留好三條後路,才有幸福晚年
    在古代的時候,有這樣的老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裡面的「知天命」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指已經知道自己的努力不會有成果,故而不在努力行事,而是順應天命,頗有點看運氣的意思。這是因為,古代基於大環境的惡劣,平均年齡只有三十歲,再加上早生早育,也許五十歲已經能看到重孫子了。
  • 古人講「五十而知天命」,若一個人熱衷這3樣東西,多半沒啥本事
    導語人的命運真的是一個神奇的存在,不管人的生活過成什麼樣,人們都有辦法將它歸為是命運的決定作用。古人對命運也有很多自己的解釋,最多的則是認為命運都是由上天安排,所以才有了"天命"這一詞。古人有言: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了五十歲,就是到了一個需要明事理、服命運的年紀了。人到了五十歲,很多事情就成型了,想改變也無能為力了,而且,他的狀態也會暴露他的命運。
  • 人到五十歲才明白:「薄情」的人生,才是高明的活法
    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來源:南師國學堂(ID: NHJGXZH)時光匆忙,轉眼已到知天命的年紀。活到五十歲,才能明白,「薄情」的人生,才是高明的活法。人到五十歲才明白,對待金錢要「薄情」,對待愛人要深情。
  • 人過五十知天命,和三種朋友走得太近,日子難過
    人的一生,不過短短幾十年。時間在不經意的流逝中,讓一個青蔥少年變成了滿身油膩的中年大叔。五十歲知天命,對於五十歲的人來說,不管你的前半生過得如何。事業有成,春風得意也罷;一事無成,窮困潦倒也好,年過半百,人生已經步入人生的後半段。這個年齡段的人,人生已經基本定型,沒退休的人,在工作上再折騰也翻不出什麼大浪花。自己的人際圈子也基本上定型,留在自己身邊的都是真朋友。
  • 不必到五十而知天命,圖解周易,讓你少走彎路,知天順命
    《周易》內容涵蓋廣泛,博大精深,堪稱「上古奇書」,是中華文化智慧的精髓,然而人們卻常說「看了,沒看懂」「太深奧了好難理解」。不過,根據《周易》中第29卦坎卦來看,面對艱難險阻,唯有勇往直前為解。《易經》記錄了64種卦象,每個卦象都由六組代表陰的「——」和代表陽的「— —」符號組成,用於表示宇宙發展的變化和規律,並提供給人應對這個變化的行為法則。然而,《周易》可不是一本簡單的佔卜書而已。是因為《周易》對於世界的解讀趨近完美,人一生會經歷的各種情況都被它勘破了,所以人們才常常用它來算命,然而「算命」只是《周易》眾多功能之一罷了。
  • 五十知天命,到底什麼是天命?看完你才懂得其中的意思
    50歲是一個人從中年步入老年的過渡期,也說明一個人過完了半生,而人到了50歲後也是進入知天命的年紀。天命一般人理解的是上天安排的命運,也決定一個人的壽命有多長,但是也有人說知天命就是看透人生,順應上天的安排。那麼,這個知天命指的是什麼?
  • 人過五十,再善良也莫管兩人,一種小人,另一種……(好文)
    人們常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過五十歲後,經過了半生,到知天命的年齡,能看清了人情世故,也能清楚了自己真的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了,因此要知曉,身邊有些人是否能深交,或是要去遠離,理清了這些關係,下半場人生才能夠活得越來越好。人生再善良,也是要有所保留,為自己的心中建立一道防線,遇上這兩種人,別再心軟了,再善良也不必管。
  • 易經:人有千算,天則一算!人到50,這3件事已是「天命不可違」
    易經:人有千算,天則一算!這3件事已是「天命不可違」,受教了第一件事:自己的工作。人到五十,如果我們的工作已經很穩定,那我們就繼續安心工作吧。在這樣的一個年齡,即使我們在工作方面,沒有很大的建樹,那我們也要懂得順其自然。也許,好好地守住當下的這一份工作,用我們的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準時上班下班,陪著家人一起過好溫馨的生活就好。
  • 人到五十才明白,天命之年,1966年54歲馬馬人的未來10年!
    人到五十才明白,天命之年,1966年54歲馬馬人的未來10年!
  • 中國哲學中的「天命」到底是什麼?古人真信「萬物皆有定數」嗎?
    讀過《論語》的朋友知道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孔子說:「五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直到今天我們還把知天命代指50歲。除了孔子的言論之外,《詩經·大雅·文王》一篇中,還說到「上帝既命,侯於周服。侯服於周,天命靡常。」
  • 知天命不是聽天由命
    在祖國和人民的期待面前,在自己熱愛的事業面前,在艱巨的任務和挑戰襲來的時候,忘記榮譽,敢於「清零」,這才是「知天命」10月24日是景海鵬的50歲生日。這個「知天命」的大生日,他在太空中接受無數國人的祝福。
  • 易經說:人到五十,已過半生,還在為這幾件事瞎忙的,註定勞碌命
    有一句話說得好,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很多人覺得這句話有點誇張了。但事實上,《易經》的確是一本人生的「智慧之書」。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什麼是「命」,何為「天命」,孔子是如何看待「天命」的?
    其實天、命、天命是三個不同的概念,幾千年來,有關解讀傳統典籍的著述汗牛充棟,但往往在對這三組字做注的時候避而不譯,原因也許正如楊伯峻先生所言,分歧大、難度大是主因。此外也有很多學者認為「天」、「天命」、「命」表達的同一個意思,對於這些,不論是避而不譯,還是三詞同義的看法都不太能使人信服。孔子是如何看待「天命」的呢? 要窺究孔子的「天命觀」,就不得不走進《論語》這部典籍。
  • 人到五十知天命:62年59歲生肖虎的未來5年,老人講的不騙人!
    人到五十知天命:62年59歲生肖虎的未來5年,老人講的不騙人!
  • 人過四十,莫管二事; 人到五十,莫理二人!
    正如老祖宗所言:人過四十,莫管二事;人到五十,莫理二人。【微信公號:國學生活】《醒世恆言》中說道:「 事非幹己休多管,話不投機莫強言 」。與自己無關的閒事,最好不要多加插手,容易惹禍上身。人生不過數十載,他人的閒事,他人自會操心,管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很多時候,出於好意的關心,卻會將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費力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