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而知天命指的是什麼天命

2021-01-13 時空江湖

孔子說,人生五十而知天命,那知道的是什麼天命?這種理解和答案因人而異,而且見解多且不同。

有人說是知道了自己以後的人生該怎麼過?也就是說知道了上天給自己是怎樣安排了?有人說50歲的人對事情不再有追求,對榮辱不再關心;但事實上這個所謂的知天命,應該是兩層意思,一層是人到了50歲,已經快從中年步入老年,應該徹底知道自己了,知道自己在這個時代和社會的位置,(不是地位)十歲以前可以混沌無知;二十歲可以懵懂輕狂;三十歲可以對自己非凡幻想;四十歲可以對自己抱有半醉半醒;但到了五十歲,那就該徹底知道自己是一塊什麼料,有多大的能量。什麼英雄夢,什麼骨子裡指點江山的虛妄,那就該徹底地醒醒了。

五十歲了,你這一輩子能幹得了什麼?有多大的能力幹什麼?別人可以不清楚,自己不能裝不明白。八十歲得志的姜子牙,肯定有,那得兩千年出上一個,還有誰誰,六十歲創年成了億萬富翁,歷史上還有誰誰,五十歲由一介書生變成拯救整個國家的大英雄,最後光宗耀祖,這種小概率的事情,五十歲的人最好就要太執著了,這碗雞湯還是不喝的好。

有人說因為古人的壽命很短,50歲就是老年了,所以才說50歲的人對事情不再有追求,對榮辱不再關心;這叫知天命,當然是錯。沒有資料證明,古人的壽命就不長,孔子的意思決不是這樣說,他說的是人到50應該量力而行,做做適合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什麼都不幹就去等死,要不然,他也不會說,朝聞道,夕可以死矣,活到老學到老了。五十而知天命,指的是一種順其自然的無為而治,是古代道家的一種處世態度和政治思想,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通過順應去作為。

50歲是時令的金秋,金風颯颯的凜然是免不了的,「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是必然,所以世人多悲秋,反而對於萬物歸藏的嚴冬沒有悲觀。50歲,餘生就是二三十年,光陰經不起揮霍了,想幹什麼再也不能拖到明天了。五十歲,更年期讓所有青春的標記取下了。上天把膠原蛋白從臉上收走了,當年的芍藥娃娃成了老太婆,更想拉住青春的尾巴了,各大景區的紅紗巾大媽,都想騎上最地標的地方留下自己了。老師傅覺得自己虧了,這一輩子就為了一些雞毛蒜皮,也該不老實一次,過分一會了,所以,壞人變老了。

五十歲是老了還不服老的時代,誰還沒年輕過?誰也青春萬歲;五十歲是可以量身定製的創業時代,是洗掉鉛華,對年少輕狂莞爾一笑的時代。別看在兒女面前一副深沉的樣子,別看在孫輩面前一副看穿輕浮喧囂的樣子,等偷偷地在媳婦面前還是小夥兒,在母親面前還是後生家,只是,五十知天命,不再弄苛求關注的裝萌罷了。

五十而知天命,你更懂自己,不再輕狂,不在輕言,更多一層實在,緊迫,可以寫一本書,可以做一個大工程,可以平淡地過完餘生…… ……五十歲你要努力不做一個大爺,不做一個大媽;五十歲你不要開成一朵花,可要努力結成一個果。

相關焦點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有什麼含義
    所以需要窺得天命。而對於儒家來說,天命主要體現在社會學的價值取向上。一、知天命需要時間上的悟一個人從孩童到青年,再到中年老年,從家庭到社會,從工作到生活,方方面面的磨練經歷,不到一定的年齡階段是參悟不透的,孔子以人生經驗定在了50,也只是個虛數而已,古語有「老者如僧」,也是這個道理。
  • 五十知天命,知的「天命」究竟是什麼?這點你也應該知道
    五十歲,已年過半百,這個歲數,在民間有種說法叫知天命。知的是自己的人生軌跡,早已不怨天不尤人。五十歲,也是上有父母要贍養,下有子女要照顧的關鍵年齡,不敢有絲毫鬆懈。五十歲,還未退休,該盡的社會責任還要堅持下去,甚至更加的有建樹。
  • 五十知天命,知道的是自己的難堪
    這幾年先先後後的,身邊曾經的髮小、同學、朋友、同事,越來越多的都堆在了五十歲的門檻裡外。沒喝過一杯誰的五十歲生日酒,沒聽過一句誰的五十歲的感慨。到了這個年紀,都閉了嘴。孔子說五十知天命,實實在在的就是一句安慰人的話,五十歲了,知道了理想實現的艱難,那就不要頑固的奢求什麼結果了,一切順著走就是了。智者如孔子,也不過是把人生最尷尬的年紀一語帶過。沒方法,沒借鑑,全看自己是不是看得開。鬼扯啊,哪個五十歲的人沒在一些睡不著的夜裡輾轉反側。
  • 五十知天命,到底什麼是天命?看完你才懂得其中的意思
    50歲是一個人從中年步入老年的過渡期,也說明一個人過完了半生,而人到了50歲後也是進入知天命的年紀。天命一般人理解的是上天安排的命運,也決定一個人的壽命有多長,但是也有人說知天命就是看透人生,順應上天的安排。那麼,這個知天命指的是什麼?
  • 來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齡,才明白什麼叫命運,什麼叫逆天改命
    孔子說過"五十而知天命",以前不怎麼懂,隱隱的、不自覺地,自己給這句話填上了些神秘色彩。在一次行車過程中,坐在車裡與同車的朋友聊天,聊著聊著,說到現在我們的年齡都來到了四十多的階段,不盡同時感慨人生如蜉蝣、朝生暮死。
  • 什麼是「命」,何為「天命」,孔子是如何看待「天命」的?
    這裡的「天」指天空,是自然之天的概念。此外,「天」還有信仰層面的意義,比如: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論語·八佾》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這兩則能說明兩個問題。
  • 易經智慧:天命是什麼?孔子為何強調要「畏天命」?
    俗話說「天命難違」,關於「天命」這個話題,在《論語》中至少出現過兩次,一次是在《為政》篇中,「五十而知天命」,另一次是在《季氏》篇中: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那麼什麼是天命呢?
  • 知天命不是聽天由命
    在祖國和人民的期待面前,在自己熱愛的事業面前,在艱巨的任務和挑戰襲來的時候,忘記榮譽,敢於「清零」,這才是「知天命」10月24日是景海鵬的50歲生日。這個「知天命」的大生日,他在太空中接受無數國人的祝福。
  • 古人常說:人到五十知天命,為自己留好三條後路,才有幸福晚年
    在古代的時候,有這樣的老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裡面的「知天命」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指已經知道自己的努力不會有成果,故而不在努力行事,而是順應天命,頗有點看運氣的意思。這是因為,古代基於大環境的惡劣,平均年齡只有三十歲,再加上早生早育,也許五十歲已經能看到重孫子了。
  • 古人講「五十而知天命」,若一個人熱衷這3樣東西,多半沒啥本事
    古人對命運也有很多自己的解釋,最多的則是認為命運都是由上天安排,所以才有了"天命"這一詞。古人有言: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了五十歲,就是到了一個需要明事理、服命運的年紀了。人到了五十歲,很多事情就成型了,想改變也無能為力了,而且,他的狀態也會暴露他的命運。古人就曾說過:若一個人熱衷於這3樣東西,多半是個沒啥本事的人。下面我就詳細講一下,一起來看看是哪3樣東西吧。
  • 人到五十知天命,首先要明白的幾個道理!(深度好文)
    原創 ┃ 萬紅雲不論你年輕時候的人生願望是否達到,歲月一晃就是過得快,眨眼之間已是五十知天命的年齡。歲月匆匆啊,從來就是這麼不停留,而我們的人生卻要放緩了腳步,細細明白下面的幾個道理。一、少年夫妻進入老來伴,老兩口子再不要為錢多錢少而爭吵了。
  • 人過五十知天命,和三種朋友走得太近,日子難過
    五十歲知天命,對於五十歲的人來說,不管你的前半生過得如何。事業有成,春風得意也罷;一事無成,窮困潦倒也好,年過半百,人生已經步入人生的後半段。這個年齡段的人,人生已經基本定型,沒退休的人,在工作上再折騰也翻不出什麼大浪花。自己的人際圈子也基本上定型,留在自己身邊的都是真朋友。現實生活中,不少年過五十的人,往往不服老,還像年輕人一樣,喜歡瞎折騰,結交朋友,爭奪名利,不斷給生活做加法。
  • 知天命
    寫到這裡我已經有些不懂自己是要寫關於「知天命」的什麼了。本來想說的是,知天命好像也沒有什麼用,人生未來的走向本來就是與你自己的過去息息相關的,你很努力地糾正自己的人生軌跡,但你不知道的是,這列車在很遠的以前就開始不按你想的軌跡走。影響因素千千萬。但想想又能怎麼樣呢?難道你不是老司機就可以不開車了嗎?跳車可是非常非常不負責任的。
  • 中國哲學中的「天命」到底是什麼?古人真信「萬物皆有定數」嗎?
    讀過《論語》的朋友知道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孔子說:「五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直到今天我們還把知天命代指50歲。除了孔子的言論之外,《詩經·大雅·文王》一篇中,還說到「上帝既命,侯於周服。侯服於周,天命靡常。」
  • 微博Qzone 微信都說五十知天命,50歲以上的男人開什麼車最合適?
    AV蝸友,最近有位年過50的蝸友就在後臺問我們:年過50想換車,預算在50萬左右,不知道換什麼車好?俗話說得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既然到了知天命到年紀,很多人早已看透看通許多事,在買車上也是如此。
  • 凡事敬天命,順人意,智慧也
    凡事敬天命,順人意,智慧也晉國公重耳逃亡到齊國後,很受齊桓公的看重。齊桓公把自己宗室中的一個漂亮姑娘嫁給重耳,還給他送了二十輛車子和八十匹馬。重耳受到如此優厚的待遇,便有點樂不思蜀,決定在齊國一直住下去,直到老死。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齊桓公就去世了。
  • 決定成敗的,到底是天命還是人為?
    成功時,有人得意:「我是天命所歸!」失敗時,有人絕望:「是天要亡我!」如果成敗皆由天定,那我們在其中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項羽二十四歲時起兵反秦,帶八千子弟兵席捲天下,勢不可當終滅強秦。然而轉眼就在與劉邦的爭鬥中失利,兵敗烏江自刎身亡。死之前悲嘆道:「天之亡我,我何渡為!」意思是老天要他死,就算逃跑又有什麼用。
  • 專訪|與吳磊拍戲被喊「兵哥」,邵兵:五十知天命,平靜又舒服
    年輕演員一點也不差,缺乏的只是經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這次合作這麼多年輕演員,有什麼感觸?邵兵:我喜歡跟年輕孩子演戲,挺享受的,他們都叫我「兵哥」。這批年輕人演得很好。鹿晗、吳磊還有他們旁邊的那群小兄弟、小女孩,我覺得個個都演得挺好的。
  • 細品什麼是天命
    細品什麼是天命?郭靜居士 最傳統的教育是佛教,有很多人經常掛在嘴邊上,和我常說的一句話「我是服天命的」……我問道 : 什麼是天命?老鼠的天命是偷糧食,因為他覺的不偷沒得吃,所以他沒得選。借一個小故事來了解什麼是天命,從前有個貓總愛去垃圾桶裡撿食物吃,隨吃著還抱怨,說上天不公平,由於她經常抱怨,上天慈悲派使者來見她,並對她說:「給你個機會改變命運,許一個願望會成真」,小花貓聽到後對使者說:「我看現在的女人很吃香,我想做個漂亮的女人,也要大搖大擺的,穿著好衣服走在大街上,再給我一些銀兩錢,」小貓的話音剛落,竟然真變成了個漂亮的女人,穿著好衣服閒逛在大街,她正得意洋洋的想著
  •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四十五歲的年齡,尷尬又兩難
    為什麼是四十五歲,而不是四十歲,也不是五十歲?因為四十五歲,作為一個人的一生來說,他一點也不尷尬,他和四十歲的年齡一樣,是一個黃金的年齡,成熟的年齡。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這個年齡的人 ,「老年」二字還離他們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