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數學家,證明「平行線可以相交」被群嘲,12年後才被證實

2021-01-09 家菜味

同平面內一條直線和另外兩條直線相交,若在直線同側的兩個內角之和小於180°,則這兩條直線經無限延長後在這一側一定相交。——《幾何原本》

《幾何原本》是歐幾裡得的著作,這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歐洲乃至全世界的數學在這一門學科的基礎,裡面所記載的內容也是被全世界數學家認可的內容,可以說這本書是一本數學方面非常權威的書籍。

▲歐幾裡得《幾何原本》

01前言

歐幾裡得作為全世界非常著名的數學家,他在數學方面可以說是非常有影響力的,歐幾裡得是古希臘人,他所寫的書對科學的發展有了很大的引導作用,因此可以說歐幾裡得的理論對於西方整體的思維方式都是有著非常大的作用。

歐幾裡德作為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和數學家,他的很多理論都是得到了很多人追捧的。可以說歐基裡德的老師應該是柏拉圖,因為在歐幾裡得年輕的時候,曾經是柏拉圖學園的一名學生,而且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歐幾裡得發現了自己在幾何方面有著非凡的天賦。因此他非常的喜歡學習幾何知識,在柏拉圖這個學習之後他又去了其他地方精進自己的幾何知識。

▲歐洲的思想家

02編纂巨著《幾何原本》

現在關於歐基裡德的一些記載,大部分都是存在於傳說之中的,實際上有很多東西已經無從考證了,都是大家口口相傳,因此關於歐幾裡德的很多事情都是傳說而已,不能夠作數的。但是《幾何原本》這本書確實是一本非常優秀的數學書,而且就是因為它裡面的理論非常的精確,因此可以說現代數學是在幾何原本上發展起來的。

正因為這是一本十分權威的書,所以全國各地的數學家們都把它當作像《聖經》一樣的存在,對裡面所有的理論都深信不疑,從來都沒有人想過挑戰裡面的結論,就這樣《幾何原本》成了神聖不可侵犯的書。

▲柏拉圖學院

03蘇聯數學家挑戰權威

關於平行線這個問題,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知道,只要是平行線就永遠不會相交,因為數學課本上就是這樣規定的。這個規定實際上也是出自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但是這樣一個權威的理論,卻迎來了一位數學家的挑戰。

這個人名叫羅巴切夫斯基看名字就知道是一個俄羅斯人,不過他所在的時候那裡叫做俄國,這位數學教對平行線這個問題有不一樣的結論,他推翻了歐幾裡得的結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的結論中平行線是會相交的。

▲羅巴切夫斯基

04結論得到社會諷刺

羅巴切夫斯基在數學方面可以說是才華橫溢,他非常年輕的時候就取得了數學方面的成就,在1815年前後,他開始研究關於平行線方面問題,很快他認為一直是在用結論推斷結論,因此羅巴切夫斯基選擇了反正法來研究平行線。

▲羅巴切夫斯基證明平行線可以相交

這個方法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如果兩條平行線在不斷延長的話,就會在無窮遠的地方可以相交,因此他的這個結論推翻了歐幾裡的原有的結論。但是這個結果他自己也不太確定,因此他又證明了一遍,結果不論怎樣推算都是這樣的結果。

因此他發表了論文來和大家分享他的研究結果,但是這些結果不被社會認可,還有很多人認為他得出的這個結論完全是為了自己出風頭,還讓他失去了在大學任教的機會。這讓羅巴切夫斯基非常難過,悲憤交加的羅巴切夫斯基很快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羅巴切夫斯基塑像

他死後關於平行線可以相交這個結論最終被肯定,但是那個時候他已經去世12年了,這個遲到的肯定只能告慰他的靈魂。

▲著作

綜述:

實際上羅巴切夫斯基的這個結論在他得出之後,與他同時代的很多數學家也都認同了他的這個結論,但是因為時代的原因也是因為《幾何原本》早就被奉為圭臬,因此沒有人敢於公開支持這個結論,看來不管在任何領域挑戰權威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參考資料】《幾何原本》《平行線理論的幾何研究》《幾何學原理及平行線定理嚴格證明的摘要》

【圖片來源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志桃麗

相關焦點

  • 俄國數學家稱:「平行線可以相交」,到死未被認可,12年後被證實
    我們在形容兩個人的想法沒有交集時,會形象地說,兩個人跟兩條平行線一樣。的確,我們從小就知道兩條平行線不會相交。歐幾裡得,約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75年間的人,古希臘人,數學家,被稱為「幾何之父」,他的成果收錄在《幾何原本》裡,這就是歐式幾何。
  • 天才數學家稱「平行線可以相交」,被人嘲笑,百年後被人證實相交
    天才數學家稱「平行線可以相交」,被人嘲笑,百年後被人證實相交什麼叫「平行線」?一般我們的認知裡面定義的平行線就是在同一平面內,兩條永不相交且永不重合的直線就是平行線,但俄國著名的天才數學教羅巴切夫斯基就曾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為此就是「羅巴切夫斯基幾何」。
  • 俄國數學家稱「平行線可相交」,卻受盡嘲諷,結果死後12年被證實
    在我們接觸幾何學後,「平行」與「相交」是裡面入門的基礎知識。所謂「平行」的定義也非常簡單,就是同1個平面裡,2條不會相交的直線就是「平行線」了。「相交」的定義可這麼理解,同1平面裡,2天直線會有交集,也就是接觸點。
  • 俄國數學家提出「平行線可相交」,被嘲諷一生,死後12年終被證實
    羅巴切夫斯基便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家,1792年,羅巴切夫斯基出生於俄羅斯,從小便是一位天才少年,在年僅15歲的時候便考入了喀山大學。1811年,19歲的羅巴切夫斯基獲得了數學物理學雙學士學位,並留校任教擔任教授助理。羅巴切夫斯基一邊從事教學工作,一邊自己做研究。
  • 俄國數學天才:「平行線可以相交」,引科學界質疑,12年後被證實
    在我們小學學習數學的時候,平行線應該是非常早就接觸的概念了,大家都知道,平行線是永遠不會相交的——正因為如此它才叫「平行線」。至於這個定理的出處,相傳是由歐幾裡得在《幾何原本》當中提出來的。按照歐洲人的歷史記載,歐幾裡得是生活在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75年間的人。
  • 大數學家說「平行線可以相交」,後在嘲笑聲中去世,如今已成真理
    大數學家說「平行線可以相交」,後在嘲笑聲中去世,如今已成真理我就問大家一句話,朋友們,你們能想像出平行線相交的情況嗎?假如你在上中學數學課的時候,舉手問老師說:「老師,為什麼平行線不能相交呢?」老師多半會回答說:「大哥呀,平行線的定義就是『在平面內兩條不相交的直線』——再搗亂就給我出去!」你看,一般人根本無法想像什麼叫「平行線相交」,這句話完全沒意義的嘛。但是一百多年前,有人就較真,結果創造了一個新的幾何體系。1826年,在俄羅斯的喀山,一位叫羅巴切夫斯基的數學家發表了一篇古怪的演講。
  • 數學天才提出「平行線相交」理論,遭到同行嘲笑,死後12年被證實
    人類研究數學已經有千百年的歷史,至今仍然還有許多新的發現,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數學也是如此,很多常用的數學理論都是經過無數次的驗證後才得出的,在此期間也曾有過質疑,但最終還是在爭議中順利存活下來。
  • 俄國數學天才認為平行線可以相交,遭眾人質疑,去世12年才被證實
    我們所熟悉的油畫家梵谷,生活落魄,英年早逝,生前只賣出一幅畫,卻在去世之後直至今日都成為藝術的代名詞,;作家梭羅經典作品《瓦爾登湖》生前無人願意出版,不被世人所接受,死後才成為不朽經典;就連我國家喻戶曉,至今推崇的孔子也是死後才被稱「聖」的。今天我們文中的主人公也是這樣一位,俄國天才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他所提出的「平行線可相交」生前遭到質疑,離世12年後才終於被證實。
  • 他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卻受到嘲諷遭質疑,不料去世後12年被證實
    最後一條就是著名的平行公設,也被稱作是第五公設、平行公理,它的存在為平行線不能相交提供了理論保障。然而平行公設跟其他公設不同,其說的是:如果一直線和兩直線相交,且所構成的兩個同旁內角之和小於兩直角,那麼,把這兩直線延長,它們一定在那兩內角的一側相交。數學家們認為它無論在語句的長度,又或者是內容上,看起來都不像是一個公設。
  • 提出平行線可相交的數學家,生前受盡嘲諷,死後卻被認可
    喀山大學認可他的天賦和能力,因此羅巴切夫斯基在畢業後就留校擔任教授助理,並且在工作之餘開始研究非歐幾何理論。數學奠基人歐幾裡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就編寫出了《幾何原書》,其中記載了五個公理和五個公設。數學家們對這本書裡面的五個公理和前四個公設都進行了證明,只有第五公設沒有被證明,成為了羅巴切夫斯基生活的那個時代數學家們的難題。
  • 俄國一數學家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至死仍未被認可,12年後被證實
    可就在羅巴切夫斯基學習了平行線理論之後,他不管如何證明都無法去證實第五公設的正確性,剛開始他還以為是自己本身的問題,但是無數次之後他就開始懷疑這個公設的權威性,並且想著用一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如果去順著推的話,很難去證實自己的說法,羅巴切夫斯基很聰明,他開始採用反證法來證明,顧名思義假設公設並不存在,也就是說通過直線外的一點,可以引起不止一條而是至少兩條直線平行於已知直線。
  • 他首次提出平行線可相交理論,卻慘遭質疑,去世12年後才被證實
    在數學課本上,我們會看到這樣一個理論,那就是平行直線永不相交。這是小學五年級的數學知識,現在的我們都知道,這個理論成立的前提是只能在曲率為零的平坦空間中討論。其實每個領域的知識都是隨著歷史的發展,經過一代又一代學者的論證才慢慢得到驗證的。學者們在失敗中進步,在質疑中前行。
  • 數學天才羅巴切夫斯基:稱平行線能相交被質疑,死後12年被認可
    ——康託爾如果有人突然跟你說平行線可以相交,大家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麼呢?這難道是新的網絡梗,或在想對方是不是小學沒畢業,亦或是一臉震驚。可能有一部分人們在思考一會兒後,立馬發現了其中的端倪。我們之前在學習有關平行線的內容時,之所以說兩條互相平行的線不會相交,是因為有一個前提,它們必須在同一平面內。而如果不是在同一平面內,那麼兩條相互平行的直線還是可以做到相交的。
  • 籍二木:平行相交
    平行相交,就是兩條平行直線會相交。 這首先和我們學過的知識完全相反,然後和我們活了幾十年的經驗也完全相反。 但在1826年,這命題被堂而皇之的提了出來,並證明,這個天才叫羅巴切夫司機,俄羅斯數學家,提出當年他就被趕出了任教的大學,因為他的觀點引起了全世界的憤怒,離經叛道、無法無天。
  • 數學家解決了一個關於柏拉圖12面體的「世紀」問題
    儘管數學家們花了兩千多年的時間來解剖五個正立方體(四面體、立方體、八面體、二十面體和十二面體)的結構,但我們對它們仍有很多不了解。現在,三位數學家解決了關於十二面體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在三維空間中,柏拉圖立體是一個規則的凸多面體。它由全等(形狀和大小相同)、正(所有角相等、所有邊相等)、具有相同數量面的多邊形面在每個頂點相交構成。
  • 天才數學家智商有多高?看完這三位數學家的事跡,才知天才的恐怖
    歐拉在數學方面的天賦讓人讚嘆不已,1696年,歐拉老師伯努利曾經提出一個數學問題,並向其他數學家發出解決這個問題的挑戰,這個問題就是變分法問題的鼻祖,但沒想到這個問題直到提出半年後仍然沒有人能夠解決。最後牛頓看到這個問題後,花費一晚上的時間才將之解決並發表在刊物上。
  • 蘇聯究竟有多發達?太空人出去轉了一圈,發現回不去了
    直到從太空看到地球,我才知道圓形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人類的第一次太空行走,時間記錄下此刻。時間回到五十年前,1965年的蘇聯依然保持著太空競賽的領先地位。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隻被送入太空的動物、第一次載人航天、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性,在蘇聯科學家科羅廖夫的率領下,蘇聯總是搶先一步。無奈之下,美國選擇了彎道超車。
  • 【12.19】1985年,一架被劫持的蘇聯客機迫降中國……
    【今日由頭】1985年12月19日蘇聯客機被劫持迫降中國 1 1985年12月19日,晚上10點,哈爾濱。由於天寒地凍,整個麥田都被冰凍,這架飛機滑行了近400米後才停穩。停穩之後,這架飛機的身份也被確認:是一架蘇聯的「安-24」小型飛機,機身上印著「CCCP」以及「Аэрофлот」的字樣,證明這是一架蘇聯的民航客機。
  • 這才是探測器拍到的最真實的金星,所謂的「城市廢墟」並未被證實
    自1970年蘇聯朝著金星發射了第一顆探測器以來,陸陸續續的傳回了多張金星的生態環境照片。證實這是一顆沒有生命生存孕育的星球。至少在將近一億年的時間內。金星是荒蕪的。然而不知道從何時起,有關於前蘇聯在金星發現到城市廢墟的消息愈演愈烈。
  • 前蘇聯卡車品牌大全 重工業的強大重卡
    前蘇聯是一個重工業大國,公有制經濟下,舉國力量發展鋼材和軍事,讓前蘇聯的重工業異常強大,即使是美國也不敢輕易惹惱前蘇聯。前蘇聯重工業那麼強大,你知道它的卡車品牌有多少嗎?一起和小編來數一數。1、卡瑪斯(KAMAZ),俄羅斯汽車品牌,1969年8月成立。卡瑪斯卡車基於常規的C型底盤設計,配備鋼板彈簧梁式車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