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中的筆畫為什麼叫「點畫」?懂了它書法才算入門!

2021-01-12 晨之論史

漢字由偏旁部首及筆畫組成,但是書論中的「筆畫」卻往往叫做「點畫」。如東漢蔡邕在《九勢》中說:「藏頭,圓筆屬紙,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說:「『執』謂深淺長短之類是也;『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轉』謂鉤環盤紆之類是也;『用』謂點畫向背之類是也。」

那麼,為什麼書論中的筆畫要叫做「點畫」呢?

這樣做可不只是為了復古顯擺,其中含有書法創作的重要規律!以計算機輸入法為例,為了便於漢字拼音的智能輸入,輸入法中往往把分數「三分之一」中的「分之」定性為一個詞。這樣做的目的是方便電腦智能聯想,快捷輸入。但是,很顯然「分之」在詞典中不能成為一個詞呀!這就是輸入法的獨立性所導致的電腦詞組與詞典詞組之間的差別。

同理,為了便於行筆,書法中的漢字結構及稱謂上,也產生了與文字學的許多差別,「點畫」的稱謂只是其中的之一。

舉例來說,為了識字寫字方便,人們往往要將漢字拆分,掌握一定的偏旁部首。但是書法中的「拆字」與識字中的「拆字」是不同的。前者不是將字拆為常見的偏旁部首,而是另有訣竅。比如,孫過庭將字的結構拆解為「使、轉」二字,「使」是直線,「轉」是曲線,於是真行草三體漢字,就都變成了以「使轉」來組字。書法家黃簡說:「使轉概念來之於草書,後成為組字的規則。真行草三體,都用使轉來組字。」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以「於」字為例,上面兩橫是「使」(直線),下面弧形的鉤是「轉」。黃簡說:「一使一轉,這就是書法家的思維。至於「於」字屬於什麼部首,那是文字學的思維。書法只看它是一使一轉。」

當然,「使」「轉」並不是截然分開的,所謂「使中有轉」,「轉中有使」,書法才能方圓兼施,動靜相宜,盡得其妙。通常認為楷書直線多,草書曲線多,二者差別最大。但孫過庭卻認為楷書和草書之間有著密切聯繫,他說:「真(楷書)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

懷素《自敘帖》

所以,同樣是漢字,文字學中的漢字與書法中的漢字是有差別的,這種差別的外在體現就是——對漢字結構的認識及稱謂差異。

為什麼書論中的筆畫要叫做「點畫」呢?這涉及另一個重要規律——「點是一字之規」,也就是說書法中的所有筆畫都可以看作是由「點」來演變成的!如「豎點」重似盤釘,形若短豎,它的延伸就能形成「豎畫」;「撇點」變頭曲抱,形若短撇,它的延伸就能形成「撇畫」;「斜點」向右下斜,形若瓜子,它的延伸就能形成「反捺」等等。

米芾的書法之所以「風檣陣馬,沉著痛快」,收放自如,就在於他懂得用「點」去控制筆鋒,調節鋒面,如「月」字的橫折,其實就是一個「點」畫的寫法。「點」畫是筆畫的起筆,也是任何筆畫轉向另一個筆畫的節點,它可以延伸出很多的可能。「點」勢完備,筆畫才能迅捷飽滿有力。

今天的許多書法教材,仍是從偏旁部首教起,似乎將偏旁部首寫好後,再將這些「分解動作」合為一體,就能寫出漂亮的書法。殊不知這樣仍是從文字學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而不是從書法規律的角度考慮問題,結果事倍功半,未能入書法之閫奧。要得書法三昧,還是要從書法本身去琢磨它固有的規律為上。

相關焦點

  • 練習書法筆畫為什麼先學畫線條,內涵都在這裡
    最近,我發現一些書法初學者連最基本的握筆和行筆基本功都沒學會,就直接臨摹碑帖。寫了一張又一張紙,還是沒有把橫、豎、撇、捺、點、鉤、提等基本筆畫寫好。這就是自學者和接受正規書法培訓的區別所在。凡是跟我學書法的學生,我都要求他們從畫線條開始,有些學生覺得驚訝:「老師,我都會用鋼筆寫字了,為什麼學毛筆書法還有學畫圈圈,畫各種圖形?」後來,我把學習畫圈圈的理由說給他們聽了以後,才如夢初醒,醍醐灌頂,這是為什麼?
  • 硬筆書法巧「入門」,附10個主要筆畫的書寫技巧及練習字帖
    書法純粹是種愛好,所謂練書法的說法是給別人聽的,很多書法中的事情說的頭頭是道,一道上手寫的時候就露餡了。玩筆就是在練習使筆方法,點畫的氣質神態全在筆法和線條上,通過畫不同粗細、不同形狀、不同弧度的線條,來表達橫堅撇捺折鉤提,這一點非常重要。硬筆玩熟了,在以後的書法學習中,就能夠生動而精確的寫出任何你需要的點畫線條。二、認認真真臨一本字帖。練硬筆字帖,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抓結構形貌。最初的臨摹務求形似,越像越好。先練習獨體字,而後是偏旁部首,最後才是合體字。
  • 書法中的撇畫和捺畫,你知道幾種寫法?
    練習書法,無論是哪一種書體,都離不開撇畫和捺畫。它們是組成漢字的最基本筆畫種類。撇畫一般可分為豎撇、直撇、弧撇、 回鋒撇和短撇等幾種。捺畫可分為斜捺、平捺和反捺等三種。學習書法如果能寫好這些筆畫,才算基本掌握了筆畫中撇和捺的特點。
  • 鋼筆書法練字入門之如何利用書法字典日常練習鋼筆字
    關於鋼筆書法練字入門的問題,之前已經發布了兩篇文章,分別是《鋼筆書法練字入門的常見問題及應對之道》《鋼筆書法練字入門之古貼臨摹的兩大問題》今天的這篇文章,是這個系列文章的第三篇,應該也是最後一篇哈。在文章之前,還是跟大家說下,怎麼樣才能更好的練習鋼筆字或者鋼筆書法。
  • 學習書法,掌握這幾種入筆方法,筆畫更有變化
    學習書法掌握基本的筆法才可入門,筆法是對筆畫書寫的綜合技巧,書寫形態各異的筆畫及變化離不開筆法的使用,書寫筆畫不能控制,形狀不能控制就說明對筆法毫無概念,熟練掌握筆法的前提要對入筆有清楚的認識。書法筆畫由橫,豎,撇,捺,提,折,勾和組合筆畫形成,每種筆畫都離不開起筆的過程,正確的起筆能精準書寫可控的筆畫形態,而且多種變化的起筆讓字形更加生動,形態各異。
  • 隸書書法《禮器碑》簡明教程,讓書法學習不再盲目
    豎畫的寫法:豎畫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字的筆畫較多,它只作為一個連接的筆畫,我們叫它連接豎畫;還有一種是字中的主筆,起著「支撐」作用,管它叫做支撐豎畫。對於連接豎畫來說,只要保持一個中鋒運筆的動作即可,這個較為簡單,但對於支撐豎畫來說,相對有些難度。書寫時也要逆鋒起筆,同時在筆鋒達到鋪毫狀態下,按筆行筆,這時也要考慮由重到輕的感受,即由按到提。
  • 書法的筆畫寫到什麼程度才算合乎標準?楷書筆畫又當如何?
    回答問題之前,我先對筆畫的組成做一下說明,書法的筆畫是用毛筆通過正確的書寫方法寫出來的,它是靜止的平面圖形,同時它又包涵著動態的感覺。具體說就是書法的筆畫形體是在運動中書寫出來的,同時這種運動的態勢並沒有隨著筆畫的完成而消失,它被凝固在紙上,依靠形體可以顯現出來,這種顯現出來的態勢,我們稱之為筆勢——筆畫的運動慣性,通常表現在筆畫兩端的牽絲映帶上,用來連貫上下之間的筆畫,或者體勢——筆畫形態給人的動感,分量感,通常指形體的正側俯仰。
  • 《書法問集》499、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何看書法中的門道?
    【書法有很多「門道」,書法最重要的門道就是判斷一幅字好壞的三個步驟:筆畫、結體、章法。】史上第一個有名有姓真實存在的書法家,秦相李斯生於公元前284年。今年2019年,如果書法史從李斯開始算,那麼也2000多年了。存在了2000多年的一件事情,「門道」數不盡。其中很多「門道」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實用,不適用,或者沒有用。
  • 書法入門並不是從筆畫開始,練字掌握好的學習順序才是捷徑
    究其原因,是沒有機緣沒有福分遇見「明師」,文武之道入門師父水平的高低決定學習的深度和廣度。說傳統武術套路只是「花架子」的人一定是沒有領略過武術的精妙之處。武術不是花拳繡腿中看不中用,而是集眼到、心到、身到的實戰技擊要術。在冷兵器時代,對個人而言武術技擊是最重要的制敵、防禦手段,在激烈對抗對攻中常常是一招斃命或瞬間降服。
  • 硬筆書法|吳玉生行楷筆畫字帖
    酷愛書法,多年臨池不輟。曾獲全國首屆文明杯書寫大賽唯一特等獎、名列中國漢字首屆硬筆書法大賽一等獎榜首,擔任過中國硬筆書法研究會副秘書長、華藝硬筆習字會副會長、中國書協函授培訓中心副教授、中央電視臺硬筆書法講座主講人和全國、全軍書法賽事評委、編寫出版書法教材字帖數十種。「國學典籍書法版系列叢書」之《書法詩經》的創作者之一,「國學典籍書法版系列叢書」之《楷體金文三字經》的創作者之一。
  • 書法之門從這裡開啟
    所謂運鋒,其實是毛筆書法中的一個專門的說法。籠統來說,毛筆筆尖,就是筆的「鋒」。眾所周知,毛筆筆毛是軟的,寫字的時候,讓筆鋒落在應該出現的位置不容易。一般認為,在書寫過程中,要儘量保證中鋒運筆,這樣才更容易使筆畫具有力度感和質感。 所以,有人就建議,先練篆書,可以更好地處理筆鋒。練字和書寫過程中,要重視筆畫的力度感和質感,這方面我是極為認可的。
  • 書法風小知識:書法中的中鋒運筆是什麼意思
    再最開始的時候小編和初學者大家也是一樣的,對於這句話,實在是沒有搞明白,是什麼個意思,先不說練習書法中中鋒運筆什麼意思,就是什麼是中鋒好像也不敢確定呢?書法風小知識來先講一下什麼是中鋒吧:在書法理論的解釋上有一句話來說明中鋒「使筆直立,鋒在正中,左右不偏,叫「中鋒」。」那麼我們拿圖給大家解釋一下當我們垂直拿拿起毛筆的時候,記得是垂直與紙張或者桌面,那麼毛筆的尖就再正中間,就是中鋒了。那麼一些所謂書法教程中的中鋒運筆是什麼意思呢?
  • 書法入門路線圖第一站——秦小篆
    上周談到書法入門的路線,頗多爭議,其中有一個有思考卻邏輯不通的反對聲音如下:冰城晉人李:篆書是一種筆畫、隸書是二種筆畫、楷書八種筆畫!書聖王羲之永字八法練了十八年!初學應從那開始一目了然!學書法最苦、最難!沒有一二十年的書法經歷成不了書家!墨海無涯苦作舟!好自為之吧!
  • 書法欣賞| 田英章工楷筆畫賞析與「工筆啟功楷書」的筆法規劃(3)
    筆者以為要研究「工筆啟功楷書」的筆法規則、結構邏輯,在當今的書法成果之上,借鑑田式工楷的筆法,融合歐楷布局思想與啟功體的黃金律布局經驗是一種比較可選的方案。本文記錄筆者關於工筆筆法的思考認識,筆者也計劃用幾周時間來梳理工筆書寫中的一些基本理論與經驗。筆者在分析筆畫結構之後,自以為楷書筆畫可以分為兩個大類。其一為「簡單筆畫」,即那些一筆可以寫成,又不帶折筆筆畫。
  • 寫好楷書這八大筆畫,你才算真正入門
    為什麼初學書法,老師都是要求從楷書練起,因為楷書筆畫端正、結構嚴密、規範平整,所以楷書在民間也是普及率最高的書寫體。千百年來,從皇帝詔書到丹書鐵券,到陵園墓碑,其字體也大多數為楷體。楷書也是作為印刷體而普及各行各業的。所以,練習書法首先要練楷體。
  • 完整版:硬筆書法基本筆畫示意圖 | 硬筆練字技巧【帆果教育】
    提字已經很形象了,筆畫由粗變細用到的,提一下、拉一下的過程,一般是先頓一下再接著提的。 注意圖中標註的練字筆劃的關鍵點:
  • 董其昌書法欣賞,行書白羽扇賦書法作品,看人品
    但是書法丁點不受年齡影響,他的書法灑脫自如,筆畫園勁秀逸,用筆精緻,字裡行間的布局勻稱,工整。用墨也是講究的。白羽扇賦還隱含了一個故事,唐代宰相張九齡因在朝中受排擠,當時的皇帝唐玄宗聽信小人讒言想要罷黜他,但是沒有直接說明,而是賜予白羽扇,扇子在炎熱的時候有用,但是到了秋天冷的時候就會放起來。當時已經是秋天了。賜扇就是代表你已經沒有用處了,不用你了。
  • 楷書硬筆書法怎樣練合集?初學者入門必看!
    1、先讓孩子寫幾個字(楷書),讓周圍懂書法的朋友看看,或者,有條件的話,讓一些名家(比如:書法會員)看看適合練習誰的字帖,現在的名家很多,如:田英章、司馬彥、盧中南等,都是書法名家。
  • 書法自學邁過初級階段,這個字很重要
    淺析書勢|梁宇航書法中,什麼是「勢」呢?如何發現並且學習呢?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如先看看什麼叫「勢」,總結一下的話無外乎以下幾點。草書中「點畫之勢」其點畫大概如這種看懷素自敘帖就不難發現這兩點「勢」。首先在「萬」字的草書中,可以看到由五部分組成,四個斷筆,一個連筆。斷筆之間有長又短,方向各不一樣,但是都有呼應感,為何呢?
  • 書法中筆畫粗細不同,其中規律有竅門,一一對應記牢不犯錯
    書法筆畫中我們講不少的也是結構的問題,結構的問題一般居多會講一些佔位,其實說到更細緻的書法結構中內容,有一個方面是不能忽略掉的,那就什麼時候同樣一個筆畫,什麼時候寫的粗什麼時候寫的細,這個對整個字的美醜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