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朋友之間的交往多種多樣,這反映了複雜的人際交往關係。現將一些常見的關係溯源如下:
一、刎頸交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敘寫了藺相如在「完璧歸趙」和「澠池會"之後,趙王因其功勞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這引起了廉將軍的不滿,處處想羞辱藺相如。而藺相如「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一再忍讓。後來廉頗覺悟了,負荊請罪,二人「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後人稱能以性命相許的好朋友,為「刎頸交」。
二、忘年交
《後漢書》裡記載,東漢的孔融比禰衡大二十歲,兩人結為「忘年交」。以後,兩人在年齡或行輩上差距雖大,但兩人的品德、學識相合,感情相投,結成了好友,皆稱「忘年交」
三、車笠交
源於《越謠歌》:「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句中「整」讀deng,也是笠之意。這歌謠的意思是,朋友之間,不能因富貴貧賤的變化而改變友情。所以,貴賤之交為「車笠交」
四、貧賤交
最早源於民間諺語。《後漢書。宋泓傳》:「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糟糠之妻」是指和自己一起吃過苦的妻下,「下堂」,離棄之意。貧賤之交,意為在窮困潦倒時所交的朋友。
五、杵臼交
源於《後漢書。吳佑傳》。有個名叫公沙穆的人,隻身到京城太學裡求學,他無錢無糧,只好穿著布衣給人家打工。他在吳佑家幫工春米時,吳佑與之交談,大為驚奇,覺得公沙穆的品行學問非同尋常,於是兩人在杵白(杵,是木杵;白,是石白,皆是春米用的工具)之間結為好友。杵白交,意思是說在擇友時,不要因貴賤的不同而有所輕賤。
六、管鮑之交
見於《列子。力命》。春秋時,齊人管仲與鮑叔牙是知交,管仲曾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鮑叔牙曾在齊桓公面前力薦管仲為相,桓公於是以管仲為相,果然齊國大治,成為五霸之首。所以後人稱相知很深的朋友為「管鮑之交」。
七、至交
唐代詩人孟郊有詩句云:「至白涅不細,至交淡不疑。」意思是,極白的東西,放到黑色染料裡去染,是染不黑的;友情好到了極點,即使相處很平淡,也不會產生懷疑。現在把兩人感情好到極點的朋友稱為「至交」。
八、金石交
源於《漢書》:「武涉說信日: .足下自以為與漢王為金石交然終為所擒。"」大凡兩人的感情堅如金石的朋友,就稱為「金石交"。
九、布衣交
據《南史》記載,齊武帝蕭賾,在他未做皇帝之前,經常到劉悛家裡玩,兩人感情甚篤。後來劉悛隨齊武帝進入南京。一-次,齊武帝對劉悛說:「世言富貴好改其素情,吾雖有四海,今日與卿盡布衣之適。」意思是說,我雖然做了皇帝,今天我和你還是可以享受布衣之交時的歡樂。布衣,是平民穿的,後來指平民。為官前交的朋友為「布衣交」。
十、神交
《山濤別傳》:「阮籍、嵇康,初不相識,一與相遇,便為神交。」「神交」,指在精神上相交往的朋友,也就是思想一致的朋友。
十一、忘形交
(唐書,孟郊傳》:「郊性介,少諧合,韓愈-見,為忘形交。」意思是,盂郊的性情耿介,同人家不大合得來,韓愈一見到他,忘掉了孟郊的古怪性格,兩人結成好友。「忘形交」指彼此不拘形跡的好友。
十二、素交
杜甫詩:「素交零落盡,白首淚雙垂。」詩人為老朋友們的離散或死去而流淚。「素交」是舊交的意思。
十三、蘭交
孟郊有詩句:「蘭交已早謝。」意思是說過去的好友,都已離我而去。「蘭交」是至交之意。
(供稿:知識林)